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M1式加兰德步枪

时间:2024/11/16 15:10:19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M1加兰德步枪引起设计师而得名,在中国俗称大八粒(又叫:八粒快),是美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装备的制式步枪,是二战最著名的半自动步枪,至1957年共生产了近1000万支。M1加兰德步枪有多种衍生型,最主要的是狙击型,二战末期其加装了瞄准镜衍生出M1C型和M1D型,从400至600码射程内的命中率很高,但在二战末期只有少量M1C狙击步枪发放到前线部队中使用,在二战期间没有大量生产和使用,其在朝鲜战争期间广泛使用。美军全军对M1非常喜爱,美国著名将军巴顿评价它是“曾经出现过的最了不起的战斗武器”。

    详细介绍

    M1式加兰德步枪(英文:M1 .30 Caliber Rifle/M1 Garand Semi-automatic rifle),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开始研制的一型半自动步枪。

    M1式加兰德步枪因其设计师约翰·坎特厄斯·加兰德而得名,在中国俗称大八粒(又叫:八粒快),是美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装备的制式步枪,也是约翰·加兰德最著名的产品。1936年1月9日,美军开始装备M1加兰德,历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至1957年全世界共生产了M1加兰德近1000万支。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中的实战表明,M1步枪是当时最好的战斗步枪之一。M1步枪的研制过程非常长,原始的设计是在1921年开始的,在完成了初步设计后,又多花了十几年时间来进行改变各项细节的设计,以迎合美国陆军不断变化的设计要求,在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反复修改后才在1936年设计定型和开始大量生产,但投产后再一次进行重大修改,直到1940年才正式成为现代的M1加兰德步枪。

    发展沿革

    历史背景

    约翰·加兰德(john c. garand )从1919年10月开始在美国陆军的春田兵工厂从事武器研究和设计工作,其中最著名的产品就是1935年10月定型的7.62mm口径M1半自动步枪,也称为加兰德步枪。1936年1月9日,美军开始装备M1加兰德,历经二战和朝鲜战争,至1957年全世界共生产了M1加兰德近1000万支。

    M1加兰德步枪投产之后最初生产和装备军队的速度都十分缓慢,随着美国于1941年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加兰德步枪产量猛增,除了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外,1940年,美国政府增加了温彻斯特公司作为M1步枪的生产承包商。1945年8月M1步枪停产时,两家公司共生产了超过400万支M1步枪。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重新生产M1步枪。到朝鲜战争结束后,新生产了16万支M1步枪。之后直到1956年仍在生产M1步枪,但逐步减产。1957年,M14式7.62mm步枪被美军正式采用,自此M1步枪正式停产。

    M1加兰德步枪可靠性高,射击精度高,易于分解和清洁,它被证明是一种可靠、耐用和有效的步枪。在太平洋岛屿、东南亚丛林、非洲沙漠、欧洲战场,M1步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多数战场上都有过出色表现,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好的步枪。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中是美国军队的主要步兵武器。

    研制历史

    1920年加兰德在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也译为:春田兵工厂)开始设计半自动步枪(子弹自动装填上膛)。1929年样枪送交阿伯丁试验场参加美国军方新式步枪选型试验,通过对比试验,1932年加兰德设计的自动装填步枪被选中。其间,美国军械委员会指令更改样枪的口径为7毫米(.276口径),中选后又遭到军方否决,仍然被要求采用7.62毫米口径(.30口径)。

    经过进一步改进,1936年正式定型命名为“美国.30口径M1式步枪”,简称为M1步枪,一般加上设计师的姓氏而称为“M1加兰德步枪”。1937年投产,成为美国军队制式装备,用以取代美国陆军的M1903式斯普林菲尔德步枪(手动后拉式枪机)。M1加兰德步枪是枪械历史上第一种大量生产进入现役的半自动(自动装填子弹)步枪。

    M1加兰德步枪投产之后最初生产和装备军队的速度都十分缓慢,随着美国于1941年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加兰德步枪产量猛增,它被证明是一种可靠、耐用和有效的步枪。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好的步枪。美国著名将军乔治·巴顿评价它是“曾经出现过的最了不起的战斗武器”(Greatest battle implement ever devised)。

    M1加兰德步枪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中是美国军队的主要步兵武器。越战初期,美军及南越部队仍有小量装备的M1加兰德。一直到1957年,M14自动步枪列装后,M1加兰德步枪才退出现役。作为替代的M14自动步枪还保留了很多M1加兰德步枪的特色。M1加兰德亦是很多国家的军队装备,到21世纪仍可发现M1加兰德的踪影。

    美国军队历来重视单兵步枪火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就开始研究自动步枪(M1918式勃朗宁自动步枪)。当时使用的普通步枪子弹使自动步枪连射时后坐力很大,很难控制精度,而且重量大,携带困难。1925年美国军方提出要求研究一种重量轻于4公斤的半自动步枪。

    最初的M1步枪采用的导气装置在枪管上并无导气孔而是在枪口装一个套筒式的枪口罩,M1步枪供弹方式比较有特色,装双排8发子弹的钢制漏弹夹由机匣上方压入弹仓,最后一发子弹射击完毕时,枪空仓挂机,弹夹会被退夹器自动弹出弹仓,会发出声响,提醒士兵重新装子弹。这一声响在初期曾被德军和后期的日军所利用,便于下一步的行动。而美军也曾运用空抛弹夹的方式引君入瓮(实际上,在大型战场上是根本不可能听到这种声音的,但在巷战与丛林等有近距离交战的场所,这种声音则会变得引人注目)

    弹夹有双园开口和单开口两种,双园开口的不论上下都可以装入弹仓,单开口只能开口向上装入弹仓。每发子弹的弹底抵在漏弹夹后壁上,弹壳底部的拉壳沟槽卡入漏夹的内筋中,假如有一发子弹的弹头伸出则其他子弹无法装入,由于弹夹子弹外露,有时子弹不一定对齐双园开口,为了使子弹对齐开口士兵装弹的时候往往在钢盔上磕几下使之对齐。当一次压入弹仓的弹夹在子弹打光之前再次弹夹重新装弹很困难。作为半自动步枪,弹仓容量还嫌太少。

    M1步枪可靠性高,射击精度高,易于分解和清洁,它被证明是一种可靠、耐用和有效的步枪。在太平洋岛屿、东南亚丛林、非洲沙漠、欧洲战场,M1步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多数战场上都有过出色表现,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好的步枪。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中是美国军队的主要步兵武器。美军士兵对M1非常喜爱,美军的报告称:“制式步枪(M1步枪)在朝鲜半岛充分的发挥了性能,受到了部队的好评。这一称赞并不是光来自于陆军和美国海军陆战队,而是来自美军全军的。M1步枪出色地通过所有极限环境下的考验,几乎所有的士兵都希望装备M1步枪,从未提出过要进一步改进之类的建议。”美国著名将军乔治·巴顿评价它是“曾经出现过的最了不起的战斗武器”。朝鲜战争初期,普遍营养不良且缺乏后勤保障的韩军对美国军援的M1步枪苦不堪言,在仓皇撤退时,往往将该枪遗弃在战场上,因此在五次战役中,我志愿军大量缴获该枪及其弹药,这弥补了我军在战斗中的步枪损失。第二次战役开始后,美军常遇到使用与他们相同型号的半自动步枪的对手,很多战斗中,志愿军都是靠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打败对手。志愿军狙击手也喜欢使用该枪狙杀美军。

    M1加兰德步枪根据美国的军事援助计划提供给许多美国在欧洲、亚洲和南美洲的盟友装备军队。伽兰德曾经在M1步枪上增加了快慢机,改用20发弹匣供弹。M14自动步枪列装后,加兰德步枪才退出现役。作为替代的M14自动步枪还保留了很多加兰德步枪的特色,很多部件直接来自M1步枪。

    1944年,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在加兰德步枪的基础上,加装2.5倍瞄准镜、枪口消焰器、腮垫等专用附件,命名为M1C/D狙击步枪。计划取代M1903A4狙击步枪,在二战末期只有少量M1C狙击步枪发放到前线部队中使用。瞄准镜偏左安装,即不影响从上方装填/抛壳,也不妨碍使用机械瞄具。

    生产情况

    1936年正式定型命名为“美国.30口径M1式步枪”,简称为M1步枪,加上设计师的姓氏而称为“M1加兰德步枪”。

    1937年投产,该年8月,首批M1步枪出品,取代M1903式斯普林菲尔德步枪机成为美国军队制式装备。最初仅春田兵工厂生产, 1937年产量为945支,1938年产量为5879支,直到1940年1月才提高到日产20支。

    1940年增加了温彻斯特公司作为M1步枪的生产承包商。春田兵工厂(36~45年)大约生产了3,526,922支,温彻斯特公司(40~45年)共生产了513,880支,二战结束时两家公司共生产了超过400万支M1步枪。

    朝鲜战争爆发后,春田兵工厂重新生产M1步枪,至战争结束,又生产了168,500支。另外,陆军军械部还委托了其他三家公司生产(搞笑的是竟然找了家生产收割机的International Harvester Company——IHC),但数量极小。

    春田兵工厂直到56年仍在生产,但也逐步减产。

    1957年5月17日,M14式被美军正式采用,自此M1步枪正式停产。总产量方面约550万。

    技术特点

    总体设计

    最初的M1加兰德步枪采用的导气装置在枪管上并无导气孔而是在枪口装一个套筒式的枪口罩,当弹头被推出膛口时,部分火药燃气通过枪管端面与枪口罩之间的空隙进入活塞筒,推动活塞向后运动。这种导气方式的缺点是活塞筒与枪口罩连接不牢固,刺刀装配不稳,准星移动影响精度。

    1939年伽兰德重新设计了步枪的导气装置,改成为在枪管下方开导气孔的导气装置。从1940年秋天开始,所有新生产的M1步枪均采用新的导气装置。之前已经生产且已经装备部队的5万支M1步枪多被改装成新的导气装置。美国士兵不知道,他们所熟悉的M1步枪并不是最初定型的M1步枪。

    M1加兰德步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枪机回转式闭锁方式。导气管位于枪管下方。击锤打击击针使枪弹击发后,部分火药气体由枪管下方靠近末端处一导气孔进入一个小活塞筒内,推动活塞和机框向后运动。枪机上的导向凸起沿机框导槽滑动,机框后坐时带动枪机上的两个闭锁突笋从机匣的闭锁槽中解脱出来,回转实现解锁,枪机后坐过程中完成抛弹壳动作同时压倒击锤成待击状态。枪机框尾端撞击机匣后端面,由复进簧驱使开始复进。

    机框导槽导引枪机上的导向凸起带动枪机转动,直至两个闭锁突笋进入闭锁位置。复进过程中完成子弹上膛,枪机闭锁。机框继续复进到位,枪又成待击状态。相对于同时代的后拉式枪机步枪(手动装填子弹),M1加兰德步枪的射击速度有了质的提高。在战场上其火力优势可以有效压制手动装填子弹的步枪。

    供弹方式

    M1加兰德步枪供弹方式比较有特色,装双排8发子弹的钢制漏弹夹由机匣上方压入弹仓,最后一发子弹射击完毕时,枪空仓挂机,弹夹会被退夹器自动弹出弹仓,会发出声响,提醒士兵重新装子弹。弹夹有双园开口和单开口两种,双园开口的不论上下都可以装入弹仓,单开口只能开口向上装入弹仓。每发子弹的弹底抵在漏弹夹后壁上,弹壳底部的拉壳沟槽卡入漏夹的内筋中,假如有一发子弹的弹头伸出则其他子弹无法装入,由于弹夹子弹外露,有时子弹不一定对齐双园开口,为了使子弹对齐开口士兵装弹的时候往往在钢盔上磕几下使之对齐,而到战争后期,弹夹的张力很大从而使得这一方法难以顺利实施。当一次压入弹仓的弹夹在子弹打光之前再次弹夹重新装弹很困难。作为半自动步枪,弹仓容量还嫌太少。

    装填方式

    单发子弹

    将活塞杆(operating rod,拉机柄是它上面的一个附件)拉到最后。保持枪口向下倾斜,将一发子弹装入弹膛,并用拇指使之就位。用右手掌缘顶住垃机柄,使活塞杆稍向后移动。右手拇指按住托弹板顶部将其压下,使枪机可以向前滑动。从托弹板上移开拇指,松开垃机柄,使活塞杆回到前方。

    满弹夹

    左手托住步枪的重心位置,将拉机柄向后拉到底。枪托抵住大腿或地面。右手将一个满弹夹放到托弹板顶部。拇指按住弹夹中最上面一颗子弹的中部,将弹夹直向下压入弹仓,直到卡住。迅速移开右手,让枪机向前运动。注意,在装填过程中不需要将活塞杆按在后部,因为只要弹夹最上面的子弹仍然受压,它就不会向前移动。为了完全关闭和锁住枪机,有可用需要用右手向前拍打拉机柄。

    半满弹夹

    按前述装填满弹夹的方法托住步枪。将活塞杆拉到最后,将一个空弹夹装入弹仓。向弹仓内放入第一发子弹,放在托弹板顶部左侧。将第二发子弹压入弹夹,让子弹向下移动同时旋转,直到它卡到位置上。用同样方法装入其余的子弹。右手掌缘抵住垃机柄,使活塞杆稍向后移动。右手拇指按下最上面的子弹,让枪机推动最上面的子弹前进。移开右手,让活塞杆回到前方。

    性能数据

    类型:半自动步枪

    口径:7.62 毫米

    弹药:M1906斯普林菲尔德0.30-06步枪弹(7.62×63mm步枪弹)

    弹仓容量:8发

    枪机:导气式, 回转闭锁式枪机

    全长:1.1 米

    枪管长度:610 毫米

    初速:865 米/秒

    空枪重:4.37 公斤

    枪口动能:3597 J

    有效射程:730 米

    瞄准工具:片状准星,觇孔式照门

    产量: 550万

    M1加兰德步枪

    服役期间:1933年-1957年

    用户:美国、二战同盟国、加拿大、 韩国、南越、中国及其他

    参与战役:二战、朝鲜战争、  越战(小量)

    研发者:约翰·加兰德

    研发日期:1924年

    生产商;春田兵工厂、温彻斯特、

    Harrington & Richardson、

    International Harvester、

    贝瑞塔、春田公司、胜家

    制造数量:约540万

    衍生型号

    狙击型M1C

    M1加兰德步枪有多种衍生型,包括加装瞄准镜的狙击步枪型及没有服役的测试型号,当中狙击步枪型包括M1C(又名M1E7)及M1D(又名M1E8)。

    M1C在1944年6月取代M1903A4成为美国陆军制式狙击步枪。将原本M1加兰德改为M1C需要加装镜座、瞄准镜及改装机匣,而由于M1加兰德采用顶端漏夹装埴,镜座安装在机匣顶部左则。因为改装M1加兰德成为M1C需要大量时间及工序,结果春田兵工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推出简化版本,名为M1D。M1D装有改良的机匣及镜座。

    M1C及M1D在韩战时期大量装备美军部队,在1951年美国海军陆战队亦以M1C作制式狙击步枪,而其后美国海军亦有采用改为7.62 x 51 NATO的M1加兰德步枪。

    M1加兰德步枪有两种比较有趣但没有服役的改装型号,M1E5及T26又名“坦克手加兰德”(Tanker Garand),。M1E5装有折叠枪托,T26“坦克手加兰德”装有18寸短枪管及标准固定枪托,其实“坦克手加兰德”从来没有服役过,只是民间市场在二战后为了增加销售额而改装而成。其中没有服役的改装型号如T20E2,T20E2特别之处在于它采用勃朗宁自动步枪(BAR)弹匣,更可改变射击模式为半自动或全自动。

    在1950年代,意大利贝瑞塔受到北约指示,以美国政府在二战时运给意大利的温彻斯特生产工具来生产M1加兰德步枪,意大利名为“M1952”,其后更衍生出BM-59系列。丹麦军队装备意大利制加兰德步枪名为Gv M/50,其后被Gv m/75及Gv m/66(HK G3)取代。

    M1加兰德步枪除标准步枪外,最主要的衍生型是狙击型,这是在二战末期针对美军要求而生产的。当时兵工厂试验了两种加装瞄准镜的型号,分别为M1E7和M1E8。美国陆军在1944年6月M1E7被重新命名为M1C并被正式采用为标准的制式狙击步枪,计划取代M1903A4狙击步枪,但在二战末期只有少量M1C狙击步枪发放到前线部队中使用。而M1E8(重新命名为M1D)虽然是与M1E7同时研制。

    但在1944年9月才被正式采用,而且直到战争结束后才装备部队。美国海军陆战队是在1951年正式采用M1C作为他们的制式狙击步枪,并在朝鲜战争期间广泛使用。

    狙击型M1D

    区分M1C与M1D的简单方法是看瞄准镜的安装方式。M1C使用的镜架用销子和螺丝固定在机匣左侧,而M1D则是把瞄准镜座安装在一个枪管衬套的左侧上。

    这两种安装方式都使瞄准镜偏左,不影响装填/抛壳,也不妨碍使用原来的机械瞄具。M1D的方式只是增加一个枪管衬套,不需要改造机匣,因此对步枪本身的改动较小。与传言的相反,M1步枪的狙击型不是用精挑细选出最准确的步枪来改造的,仅仅是给普通的量产型步枪加上瞄准镜而矣。

    由于在二战期间没有大量生产和使用,因此M1C和M1D直到朝鲜战争才成为制式狙击步枪。

    M1C和M1D从400至600码射程内的命中率很高,但远了就不行。当然只有2.5倍的瞄准镜是制约有效射程一个因素,此外美军没有为狙击手配发比赛弹,而只是使用标准的普通弹,这样也影响了这些狙击武器的有效性。

    M1C狙击步枪通常使用2.5倍的M73“莱曼-阿拉斯加(Lyman Alaskan)”或M81或M82瞄准镜,采用Griffin & Howe的瞄准镜架,后来许多翻新的M1C改用2.5倍的M84式瞄准镜。

    在1952年,美国海军陆战队翻修了部分现役的M1C狙击步枪,采用了Stith-Kollmorgen公司生产的4倍瞄准镜,这种瞄准镜在1954年被海军陆战队重新命名为4XD型瞄准镜,经此改进的M1C狙击步枪被称为MC-1或MC1952狙击步枪,但很少被发现正真在战斗中使用。

    M1D狙击步枪最初使用春田兵工厂生产的瞄准镜架及M82瞄准镜,后改为M84瞄准镜。后来改用的瞄准镜是Weaver K4,这是在1960年代初期生产的4倍商业瞄准镜,更换这种瞄准镜的M1D是由预备役部队和国民*卫队使用的,并改用K4瞄准镜时专用镜架。

    有许多M1式狙击步枪安装了一种通过刺刀卡笋固定的喇叭形消焰器,或安装一种通过导气箍固定的开叉形消焰器。

    M1式狙击步枪被美国和其他同盟国使用了很长时间。这些步枪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仍有少量作为剩余物资卖给外国政府。有时候民间射击管理计划(Civilian Marksmanship Program)也销售这些步枪。有一些M1D狙击步枪是在民间用USGI或商业部件改装的,而部分真正的原装枪的价格特别高。

    服役动态

    朝鲜战争

    美军士兵对M1非常喜爱,美军的报告称:“制式步枪(M1步枪)在朝鲜半岛充分的发挥了性能,受到了部队的好评。这一称赞并不是光来自于陆军和美国海军陆战队,而是来自美军全军的。M1步枪出色地通过所有极限环境下的考验,几乎所有的士兵都希望装备M1步枪,从未提出过要进一步改进之类的建议。”美国著名将军乔治·巴顿评价它是“曾经出现过的最了不起的战斗武器”。

    中国军人也喜欢该枪,并用该枪狙杀美军。

    缅甸战争

    M1加兰德步枪根据美国的军事援助计划提供给许多美国在欧洲、亚洲和南美洲的盟友装备军队。伽兰德曾经在M1步枪上增加了快慢机,改用20发弹匣供弹。M14自动步枪列装后,加兰德步枪才退出现役。作为替代的M14自动步枪还保留了很多加兰德步枪的特色,很多部件直接来自M1步枪。

    战后,根据美国的军事援助计划提供给许多美国在欧洲、亚洲和南美洲的盟友装备军队,包括丹麦、智利、希腊、土耳其、菲律宾、突尼斯、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和中国台湾。前几年在海地发生的武装冲突中仍然可以看到M1伽兰德步枪的身影,这些是台湾在多年前卖给海地的。

    八十代后期和九十年代早期,大量的M1步枪进口回美国的民用市场,像韩国、菲律宾、土耳其和其他国家都在卖出他们的库存M1加兰德步枪。

    总体评价

    实战检验

    M1式加兰德步枪在朝鲜战争中的运用证明,该枪不仅可靠性高,射击精度高,易于分解和清洁,更可以连续射击,形成持续的火力压制。唯一的不足是,该枪重量偏大不利于东方士兵携带。

    枪械比较

    步枪是步兵单人使用的基本武器,不同类型的步枪可以执行不同的战术使命。但步枪的主要作用是以其火力、枪刺和枪托杀伤有生目标。因此,在近战中,解决战斗的最后阶段,步枪起着重要的作用。

    枪械型号 技战概况

    AK-47 AK-47步枪的声望超越了所有同时代的武器。卡拉什尼科夫已经和俄罗斯的伏特加、克里姆林宫一样,成为一个经典词汇。

    美国M-16步枪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换装的第二代制式步枪,也是世界上第一种正式列入部队装备的小口径步枪。

    英国李·恩菲尔德步枪 是1895年至1956年英军的制式手动步枪,有大量衍生型,亦是英联邦国家的制式装备,包括加拿大、新西兰、澳洲、印度。

    M1加兰德步枪 因其设计师约翰·坎特厄斯·加兰德而得名。是美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装备的制式步枪。

    比利时FNFAL步枪 FNFAL成为二战后产量最大、生产与装备国家最多、分布最广的军用步枪之一。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精灵世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M1式加兰德步枪】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M1式加兰德步枪 小编为您整理M1式加兰德步枪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