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文体娱乐榜 > 正文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时间:2024/9/17 1:55:27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是唐代诗人崔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也是崔曙生平所作的唯一一首七律。这首诗前面写“九日登望仙台”所见,结尾表达“呈刘明府容”之意,将一首应酬诗写得有声有色、不落俗套;语气上转承自然,一气呵成。全诗围绕时、地、人三点展开,融写景、怀古、抒情于一炉,透露出一股浓浓的隐逸气息,是崔曙传世佳作之一。

  • 中文名: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 类型: 七言律诗
  • 作者: 崔曙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是唐代诗人崔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诗人重九登高邀请友人痛饮,写得不落常套,独具特色,在抒写怀念友人的情思中,隐含着知音难遇的喟叹。首联言登台之事;颔联字面写四季变换,实际上是感叹历史变迁;颈联继续抒发历史感慨;尾联言志: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不如饮酒自娱。全诗融写景、怀古、抒情于一炉,气势雄浑,酣畅淋漓,转承自然,一气呵成。

内容介绍

作品原文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⑴

汉文皇帝有高台⑵,此日登临曙色开⑶。

三晋云山皆北向⑷,二陵风雨自东来⑸。

关门令尹谁能识⑹,河上仙翁去不回⑺。

且欲近寻彭泽宰⑻,陶然共醉菊花杯⑼。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望仙台:据说汉河上公授汉文帝《老子章句》四篇而去,后来文帝筑台以望河上公,台即望仙台,在今河南陕县西南。刘明府容:名容,生平不详。明府,唐代对县令的尊称。

⑵高台:指望仙台。

⑶曙色开:朝日初出、阳光四照的样子。

⑷三晋:指古晋国,春秋末韩、魏、赵三家分晋,故有此称。在今山西、河南一带。北向:形容山势向北偏去。

⑸二陵:指崤山南北的二陵,在今河南洛宁、陕县附近。据《左传》载,崤山南陵是夏帝皋的陵墓,北陵是周文王避风雨的地方。东:一作“西”。

⑹关:函谷关。令尹:守函谷关的官员尹喜,相传他忽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至。不一会果然老子骑青牛过关。尹喜留下老子,于是老子写《道德经》一书。尹喜后随老子而去。谁能识:谁还能遇到关门令尹呢?

⑺河上仙翁:即河上公,汉文帝时人,传说其后羽化成仙。

⑻彭泽宰:晋陶渊明曾为彭泽令。渊明嗜酒而爱菊。有一次重阳节无酒喝,久坐于菊丛中,刚好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后而归。这里暗用其“九日”事。彭泽宰借指刘明府。

⑼陶然:欢乐酣畅的样子。共醉:一作“一醉”。菊花杯:意谓对菊举杯饮酒。

白话译文

韵译

汉文皇帝修建高高的望仙台,今日登临时天边曙色刚散开。

三晋的重重云山全向着北方,崤山二陵的风雨从东边飘来。

像关门令尹谁能够认识清楚,仙翁河上公一去便不再返回。

远求神仙不如就近寻彭泽宰,一起畅饮共为重阳菊花干杯。

散译

汉文帝在这里筑了一座高台,今天我来到台上时,太阳才刚出来。三晋一带,山岭都向北蜿蜒而去;崤山二陵那里的风雨,都从东方袭来。函谷关尹子潜修有道,又有谁知道呢?河上仙翁不肯留下,一去不回。既然仙人难见,姑且就近找找陶渊明吧,让我们共饮菊花酒,喝他个酩配大醉。

背景介绍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无法考证。某个重阳节,作者同友人刘明府容同登望仙台,作者欣赏着那壮美得风景,不禁浮想联翩,于是写下此诗,向友人寄出愿与之陶然共醉的愿望。

作者介绍

崔曙(约704—739),河南登封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进士,但只做过河南尉一类的小官。曾隐居河南嵩山。喜交游,与薛据等友善。工诗,人称其诗言词款要、情趣悲凉,送别登楼俱堪泪下。传世之作有《瓢赋》,《全唐诗》存诗一卷凡15首。

鉴赏评价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登临兼应酬的七律。崔曙只有这一首七律,但却是名作,可见诗贵精不贵多。诗人重阳节登临仙台,描写了仙台雄伟壮丽的景色,指出就近邀友畅饮要比寻访神仙畅快舒适。这首诗写景气势雄浑,酣畅淋漓,转承流畅自然。

此诗主题表达富贵荣华转瞬即逝,奔波仕途徒劳无功,不如归隐。全诗围绕时、地、人三点展开。诗题已点明了这三点,即重阳节为登高之时,望仙台为登高之地,登高之俗又与神仙传说有关,刘明府容为诗人的投赠对象。

首联言事。作者登台凭高望远,看到朝阳,心情顿觉开朗。颔联字面写四季变换,“云山皆北向”,是夏天;“风雨自东来”是春天。从汉文帝修筑此台到作者登台时,经历了近千个春夏秋冬。战国时的三晋,经过秦汉、魏晋、北朝,几经分合,此时成了一统天下的一个部分。汉代的皇帝,当时多么显赫,而此刻只能在二陵中,任凭风雨侵袭了。实际上是感叹;历史变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颈联继续抒发历史感慨:望仙台所在地的地方长官,经过多次改朝换代,难以记住他们一个个的名字。当年磻溪垂钓、后来被周文王聘请为宰相的姜尚,也早死了多年,再也不能回来了。真有“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的感慨。尾联言志。有了前面的铺垫,既然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那么就不必拼命走仕途了。不如沿着陶渊明的道路,采菊东篱下,饮酒自娱。

这首诗前面写“九日登望仙台”所见,结尾表达“呈刘明府容”之意,将一首应酬诗写得有声有色、不落俗套;语气上转承自然,一气呵成。全诗融写景、怀古、抒情于一炉,透露出一股浓浓的隐逸气息,这与诗人曾隐居读书于太室山等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此诗格律为平起式首句入韵格,韵合十灰。中二联对仗半工,风雨对云山,河上对关门,都不很工。对仗微有不工,可见灵活,不拘泥,唐诗多如此。

名家评价

明·顾麟《批点唐音》:此篇句律典重,通篇匀称,情景分明,又一意直下,固足为法。但看音律不雄浑,绝似中唐。

明·郭浚《增订评注唐诗正声》:慷慨写意,中唐人无此气骨。

明·玉遮《唐诗选》:三、四即境用事,甚切。

清·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曙色开”妙。一是高台久受湮没,气象忽得一开;一是登高台人久抱抑郁,情思忽得一畅(“此日”句)。

清·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起联见题,次联写景,中联叙事,末联寓意。格法严正,风调高古,兴象玲珑,悉备此作。昔人取七言律压卷者,或以沈佺期《独不见》,或出崔颢《黄鹤楼》,然沈中二联语意微重,崔起四句非律诗正格,必求尽善,恐无过此篇也。一气舒卷,毫无痕迹。

清·王锡等《唐七律选》:何许气象,何许神兴,千秋绝调(“三晋”二句)。一气转合,就题有法。

清·吴煊《唐贤三昧集笺注》:堂堂正正。三、四有李、杜口吻,自是盛唐正声。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名句浑成(“二陵”句)。

清·张文荪《唐贤清雅集》:形势物候俱确切,不独诗格雄健,古人学问真实如此。

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宜看其兴象高华,不在追求字面。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精灵世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小编为您整理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文体娱乐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