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13型火箭炮(英文:BM-13 Rocket Artillery,绰号:Katyusha,译文:喀秋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研制装备的一型轮式车载火箭炮。
BM-13型火箭炮采用载重卡车为底盘,安装8个导轨式发射架构成移动式火箭炮发射系统,可挂载16枚M-13型固体燃料火箭弹,战斗射程达8500米。最大行程385千米。
BM-13型火箭炮于1941年开始装备苏联军队,在整个二战期间,总共装备6800门。该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战效果突出,以“喀秋莎”火箭炮之名而著称。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解决飞机武器威力不足,俄国人着手开发航空火箭弹,并对固体燃料火箭弹的从事研制。
1921年,专门研制火箭的第2中央特别设计局成立,并研制固体燃料火箭。苏联设计师先后研制出了可以稳定飞行400米的固体燃料火箭和射程达1300米的火箭弹,以及РС-82型82毫米和РС-132型132毫米航空火箭弹。随后炮兵用的火箭弹即根据两种航空火箭弹发展起来。
1938年10月,火箭炮车载实验以ZiS-6(吉斯-6)式6X6载重卡车为平台,为了尽可能多搭载火箭弹,火箭炮共有24条工字型发射轨,上下两排交错排列,每排12条,发射轨的指向与车头方向垂直,且只能做高低调整。该方式的方向射角的精度差,调整速度也慢。但是该试验证明了采用道轨式发射装置可靠,火箭弹的飞行正常,关键性技术的解决为苏联发展火箭炮打下基础。
研制历程
1939年3月,苏联沃罗涅日工厂通过在载重汽车底盘上安装8个导轨式定向器的BМ-13-16试制成功,其发射架为工字型,在上下可分别挂1枚火箭弹。BМ-13火箭炮总共可以携带16枚М-13型(РС-132的改进型)132毫米尾翼式火箭弹,发射架拥有左右各90度的方向射界。苏联军方的测试结果表明,BМ-13火箭炮特别适合打击暴露的密集敌有生力量集结地、野战工事及集群坦克火炮。
1940年,苏联BМ-13火箭炮已经试生产了6门,1941年军方又订购了40门,到了6月份,又增加了17门的定货。
1941年4月,苏联最高国防委员会(GKO)正式为火箭炮定下军用编号BM-13-16火箭炮。
1941年6月17日,BМ-13火箭炮向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元帅、总参谋长朱可夫大将以及军械人民委员乌斯季诺夫进行了成功地发射表演。6月21日,苏德战争爆发的前夜,在BМ-13火箭炮的定型测试尚未全部完成时,苏联政府作出决定,全力生产BМ-13火箭炮及М-13火箭弹。6月28日,苏军决定组建一个BМ-13特别独立火箭炮连。由于保密,未公开火箭炮正式名称型号,但是炮架上有一个К字(共产国际工厂的第一个字母),苏军战士便称其为喀秋莎(Катюша)。
1941年6月30日,沃罗涅日的“共产国际”工厂开始批量生产BМ-13火箭炮,大规模装备部队。
技术特点
总体布局
BM-13型火箭炮采用在载重汽车底盘上安装火箭弹发射导轨的结构方式,达到能机动行驶并固定发射的作战目的。火箭炮的汽车底盘的后部,有2个手动的千斤顶。发射火箭弹时,炮手要将千斤顶放下固定,以保证发射平台的稳定性。发射装置位于驾驶室中,由炮长操作,也可以通过电线连接,由火箭炮连统一发射。
在实战中苏军发现,采用汽车底盘的轮式BМ-13火箭炮在泥泞路况下的越野机动性不够,曾计划开发一种履带式的火箭炮。但是,能够搭载132毫米火箭发射架的履带底盘只有Т-34坦克和КВ坦克,而在苏军前线作战部队急需坦克的情况下,陆军是不可能获得坦克底盘生产火箭炮,履带底盘火箭炮的研制计划终止。
动力系统
BМ-13型火箭炮生产初期,使用苏联制造的ZiS-5和ZiS-6卡车上,车辆采用一台普通柴油发动机。
1942年,随着美国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批美援物资运抵苏联。其中包括各种运输车辆,苏联后续生产的BM-13型火箭炮采用美国的通用GMC型6X6卡车底盘,其性能比苏联卡车更好。美国卡车安装一台GMC型6缸发动机,功率为91.5马力,提高了BM-13型火箭炮的行驶速度和最大行程。1943年以后苏联生产的BM-13型火箭炮几乎都是以通用GMC卡车为底盘,该火箭炮曾改称BМ-13Н。
武器系统
BM-13型火箭炮的武器装备是由8个“工”字型发射导轨组成的发射架,每个发射导轨上下可卡住两枚M-13型132毫米火箭弹,每台BM-13型火箭炮同时挂载16枚火箭弹,可在10秒钟内将16枚火箭弹全部打出,最大射程8.5千米,形成的短时间密集打击火力。由于避免了炮筒发射火箭弹膛压高和高度加速的应力效应,采用导轨发射的火箭弹发射时承受的加速度小,火箭弹弹壁可以制造的较薄,增加了炸药填充量,因此132毫米火箭弹的威力基本上相当于152毫米普通炮弹,适合打击暴露的敌有生力量集结地、野战工事及集群坦克火炮。
性能数据
BM-13火箭炮参考数据
基本参数
长度 6.40米
宽度 2.30米
重量 5.2吨
性能参数
行程 385千米
动力装置
发动机 一台GMC型6缸发动机
功率 91.5马力
悬挂车轮 6x6
武器装备
发射导轨 16
发射弹药 132毫米M-13火箭弹
射程 8500米
衍生型号
1941年底,苏联曾经研制了线导的М-13СН火箭弹,具体技术数据不详。估计由于难度太大放弃了研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又将BM-13型火箭炮的应用范围扩大,发展出了完备的火箭炮武器运载平台,使苏联成为世界的火箭炮强国。
服役动态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军工厂接到指示大批量生产BM-13-16火箭炮。首批7辆BM-13-16发射车和3000发RS-132火箭弹配属莫斯科军区。同年10月,工厂整体转移到车里雅宾斯克,在那里一直生产到1945年。在搬迁的同时,132毫米火箭弹的编号由RS-132变更为M-13,该口径的火箭弹被划入重炮的范围,杀伤力可观,最大射程为9.05千米。
1941年6月28日,苏联编成了BM-13-16火箭炮的第一支作战部队。莫斯科军区的7辆发射车被编为独立实验部队。在斯摩棱斯克的奥尔沙地区,该火箭炮连首次参加实战。作战中,7门BM-13型火箭炮速射112枚火箭弹,猛烈轰击德军刚刚占领的火车站,杀伤、摧毁了德军大量人员和物资。
1943年夏天,为提高射程,苏军把两枚M-13火箭弹合并发展出增程型M-13DD,并配发部队,最大射程达到了11千米,同时携弹量也从原有的16枚减至8枚。火箭弹的发射方式也有改进,延长的点火线可使操作人员在驾驶室内完成发射。为了防止高温尾焰对驾驶室的烧,在其周围加装了可折叠的薄钢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苏军已拥有7个火箭炮师,11个火箭炮旅以及38个独立火箭炮营,一大半的火箭炮都是BМ-13火箭炮。苏联红军的火箭炮部队已经成为整个炮兵中最具威力的部分。
总体评价
BM-13型火箭炮与普通的身管火炮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一是火力强大。它能在极短时间内射出几十发火箭弹,对敌方目标进行火力覆盖。二是重量较轻。因为发射装置不需要承受高膛压和巨大后坐力,简单的导轨、管束就可以胜任,所以底盘相对较轻。三是射程远。无需承受后坐力的特点让火箭炮能较为容易地加大射程,为其长期担负远程打击任务奠定了基础。
正是因为具有这些优势和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曾生产了数量庞大的该型及其改进型火箭炮,对战争取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火箭炮也因此名扬天下。
BМ-13火箭炮是车载自行火炮,因此适合打击突然出现的敌军以及与对方进行炮战。不过由于火箭炮发射时,烟尘火光特别明显,且完全没有防护,因此不适合在敌炮火威胁比较大的地域里作战。(中国军网、新浪网评)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精灵世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喀秋莎火箭炮】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喀秋莎火箭炮 小编为您整理喀秋莎火箭炮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