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蛟龙号潜水器

时间:2024/9/17 11:07:35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蛟龙号是中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是世界下潜最深的潜水器之一。2018年6月27日,蛟龙号刷新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此举标志着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蛟龙号自2009年海上试验以来,已经在中国南海、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区等7大海区,开展了百余次成功下潜,科技成果丰硕。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的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是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全球载人潜水器中,“蛟龙号”属于第一梯队。目前全世界投入使用的各类载人潜水器约90艘,其中下潜深度超过1000米的仅有12艘,更深的潜水器数量更少,目前拥有6000米以上深度载人潜水器的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除中国外,其他4国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最大工作深度为日本深潜器的6527米,因此“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海试成功到达7020米海底,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新的世界纪录。

    从2009年至2012年,蛟龙号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下潜至7000米,说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

    2012年6月27日11时47分,中国“蛟龙”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062米。6月3日,“蛟龙”出征以来,已经连续书写了5个“中国深度”新纪录:6月15日,6671米;6月19日,6965米;6月22日,6963米;6月24日,7020米;6月27日,7062米。下潜至7000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蛟龙”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标志着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3年6月17日16时30分左右,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南海一冷泉区海底回到母船甲板上,三名下潜人员出舱,标志着“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首次下潜任务顺利完成。

    从2013年起,蛟龙号正式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2017年,当地时间6月13日,蛟龙号顺利完成了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最后一潜,标志着试验性应用航次全部下潜任务圆满完成。

    截至2018年11月,蛟龙号已成功下潜158次。

    2月28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国家深海基地试验水池,进行了大修与技术升级后的第一个测试下潜。这标志着“蛟龙”号大修与技术升级全系统勘验、维修、系统升级、总装联调等陆上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正式进入一个了新的阶段。

    研制背景

    为推动中国深海运载技术发展,为中国大洋国际海底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高技术装备,同时为中国深海勘探、海底作业研发共性技术,在国家海洋局组织安排下,中国大洋协会作为业主具体负责“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项目的组织实施,并会同中船重工集团公司七〇二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和声学所等约100家中国国内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攻关,攻克了中国在深海技术领域的一系列技术难关,经过6年努力,完成了载人潜水器本体研水面支持系统的研制和试验母船的改造以及潜航员的选拔和培训,从而使“蛟龙号”具备了开展海上试验的技术条件。

    应用领域

    1、运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入深海,在海山、洋脊、盆地和热液喷口等复杂海底进行机动、悬停、正确就位和定点坐坡,有效执行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地球环境和海洋生物等科学考察。

    2、“蛟龙号”具备深海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可疑物探测与捕获、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可以开展:对多金属结核资源进行勘查,可对小区地形地貌进行精细测量,可定点获取结核样品、水样、沉积物样、生物样,可通过摄像、照相对多金属结核覆盖率、丰度等进行评价等;对多金属硫化物热液喷口进行温度测量,采集热液喷口周围的水样,并能保真储存热液水样等;对钴结壳资源的勘查,利用潜钻进行钻芯取样作业,测量钴结壳矿床的覆盖率和厚度等;可执行水下设备定点布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检测,完成其他深海探询及打捞等各种复杂作业。

    技术特点

    技术优势

    1.在世界上同类型中具有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这意味着该潜水器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使用;

    2.具有针对作业目标稳定的悬停,这为该潜水器完成高精度作业任务提供了可靠保障;

    3.具有先进的水声通信和海底微貌探测能力,可以高速传输图像和语音,探测海底的小目标;

    4.配备多种高性能,确保载人潜水器在特殊的海洋环境或海底地质条件下完成保真取样和潜钻取芯等复杂任务。

    三大突破

    近底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高速水声通信、充油银锌蓄电池容量被誉为“蛟龙”号的三大技术突破:

    1.可稳稳“定住”

    如同开车一样,驾驶员的脚总放在油门上,难免产生疲劳感。“蛟龙”号驾驶员是幸运的,它具备自动航行功能,驾驶员设定好方向后,可以放心进行观察和科研。

    王晓辉介绍说,“蛟龙号”可以完成三种自动航行:自动定向航行,驾驶员设定方向后,“蛟龙号”可以自动航行,而不用担心跑偏;自动定高航行,这一功能可以让潜水器与海底保持一定高度,尽管海底山形起伏,自动定高功能可以让“蛟龙号”轻而易举地在复杂环境中航行,避免出现碰撞;自动定深功能,可以让“蛟龙号”保持与海面固定距离。

    2.悬停定位

    一旦在海底发现目标,“蛟龙号”不需要像大部分国外深潜器那样坐底作业,而是由驾驶员行驶到相应位置,“定住”位置,与目标保持固定的距离,方便机械手进行操作。在海底洋流等导致“蛟龙号”摇摆不定,机械手运动带动整个潜水器晃动等内外干扰下,能够做到精确地“悬停”令人称道。在已公开的消息中,尚未有国外深潜器具备类似功能。

    3.深海通信靠“声”

    陆地通信主要靠电磁波,速度可以达到光速。但这一利器到了水中却没了用武之地,电磁波在海水中只能深入几米。“蛟龙号”潜入深海数千米,为保持与母船保持联系,科学家们研发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水声通信技术,采用声纳通信。这一技术需要解决多项难题,比如水声传播速度只有每秒1500米左右,如果是7000米深度的话,喊一句话往来需要近10秒,声音延迟很大;声学传输的带宽也极其有限,传输速率很低;此外,声音在不均匀物体中的传播效果不理想,而海水密度大小不同,温度高低不同,海底回波条件也不同,加上母船和深潜器上的噪音,如何在复杂环境中有效提取信号难上加难。

    历史沿革

    海试工作

    3000米级海试

    2009年8月开始,“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先后组织开展1000米级和3000米级海试工作。2010年5月31日-7月18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3000米级海上试验中取得巨大成功,共完成17次下潜,其中7次穿越2000米深度,4次突破3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超过全球海洋平均深度3682米,并创造水下和海底作业9小时零3分的记录,验证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3000米级水深的各项性能和功能指标。

    5000米级海试

    5000米级海试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的重点任务,由科技部委托、国家海洋局组织、中国大洋协会具体实施,旨在检验和考核“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试后技术改进的效果,以及其在5000米级深度的安全性能和作业能力,为开展更大深度海试和未来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共有来自13家单位的96名科研人员参加了海试任务。海试期间,全体队员在位于东太平洋的E1、E2、E3三个试验海区共完成5次下潜作业,共有8人完成15人次下潜,下潜深度分别为4027、5057、5188、5184和5180米。潜水器在海底完成多次坐底试验,并在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开展海底照相、摄像、海底地形地貌测量、海洋环境参数测量、海底定点取样等作业试验与应用,完成了各项实验任务。

    搭载着“蛟龙”号的“向阳红09”船已从第三备选区抵达300多海里外的东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按照计划将于28日凌晨择机下海,具体时间需由现场指挥部根据当时天气、船体状况确定。

    该合同区为“蛟龙”号冲击5000米深度的首选海域。7月16日抵达东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后,海试指挥部原定17日下午进行首次试验,但由于试验海区风浪较大,无法满足作业要求。海试现场总指挥经请示“蛟龙”号海试领导小组,决定向南前进,最后选择海况相对好的第三备选区。

    第一次试潜

    2011年7月21日凌晨3点,中国载人深潜进行5000米海试,“蛟龙号”成功下潜。经过5个多小时的水下作业,2011年7月21日8点,“蛟龙号”首次深潜圆满成功。此次乘坐“蛟龙号”潜水器下潜的三名试航员是崔维成、叶聪和杨波。

    第二次试潜

    2011年7月26日3点38分,第二次下潜试验任务正式开始。参加下潜任务的潜航员为叶聪、杨波、付文韬。

    2011年7月26日4点46分,下潜深度达到2000米;

    2011年7月26日5点40分,达到4072米;

    2011年7月26日6点07分,成功突破5000米级水深大关;

    2011年7月26日6点17分,下潜至5057米水深;

    2011年7月26日6点48分,潜器抛弃压载铁后开始上浮;

    2011年7月26日9点30分,浮出水面,在第二次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

    2011年7月26日10点,回收至向阳红09船,整个过程各项仪器指标及通讯正常。

    此次下潜试验完成了既定目标,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057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的历史。

    整个过程历时近6个小时,潜航员在5000米水深时对潜器水下各项功能进行了验证,多次进行坐底试验,同时拍摄到海底生物照片。此次下潜成功,为后续第三次下潜——开展海底观测和取样等水下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三次试潜

    2011年7月28日历经9小时14分,中国7000米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顺利完成5000米级海上试验第三次下水任务,此次最大下潜深度5188米,再次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并进行了坐底、海底照相、声学测量、取样等多项科学考察任务,也创造了蛟龙号水中作业最长时间纪录。此次下水,蛟龙号验证了大深度环境下的技术功能和性能指标,圆满完成了科考和科学试验任务。

    第四次试潜

    2011年7月30日4时26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第四次“入水”;

    2011年7月30日7时29分,“蛟龙号”在深度为5182米的位置坐底,成功安放了中国大洋协会的标志和一个木雕的中国龙。

    2011年7月30日13时2分,蛟龙号在完成第四次下潜并在海底布放木雕的中国龙后顺利返回到“向阳红09”母船,全程历时8小时57分。

    在这次下潜试验中,它还完成了海水、海底生物的提取以及锰结核的采样。在“蛟龙号”带回的记录资料里,5000米深的大洋海底的锰结核画面首度曝光。这些锰结核覆盖在海底表面,含有锰、铜、钴、镍等30多种元素,100万年时间才能形成几毫米的大小。

    第五次试潜

    2011年8月1日在东北太平洋海域完成了5000米级海试第五次下潜科学考察和试验任务,全程历时8小时32分。完成了沉积物取样、微生物取样、标志物布放等作业内容,进一步验证了载人潜水器在大深度条件下的作业性能及稳定性。

    此次下潜位于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内。“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于2011年8月1日3点准备,2011年8月1日3点28分开始下潜,2011年8月1日12点潜航员顺利出舱,全程历时8小时32分。此次下潜最大深度5180米,完成了沉积物取样、微生物取样、热液取样器ICL功能测试、标志物布放、6971通信测距等作业内容,进一步验证了潜水器在大深度条件下的作业性能及稳定性。

    返航仪式

    2011年8月18日,“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团队在完成历时49天,航程1万余海里的海试任务后,8月18日顺利返回江苏江阴苏南国际码头。5000米级海试返航欢迎仪式在江苏江阴举行。

    海试意义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深海是国际海洋科学技术的热点领域,也是人类解决资源短缺、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战略必争之地。无论是探索深海科学奥秘,还是开发海洋战略资源,都离不开海洋高技术的支撑。“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000米级海试成功,是中国海洋科技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是各有关部门、参试单位通力合作的典范。

    国家海洋局表示,通过本次海试,“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各项指标得到进一步检验,实现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的突破,标志着中国具备了到达全球70%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极大增强了中国科技工作者进军深海大洋、探索海洋奥秘的信心和决心。

    7000米级海试

    2012年6月1日上午,中国载人深潜7000米级海试全体参试人员在江苏江阴的苏南码头开展首次集结演练。

    2012年6月1日9时30分,停靠在江苏江阴苏南码头的“向阳红09”船上所有参试人员抵达各自岗位,做好演练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012年6月1日10时30分,三名潜航员着统一蓝色潜航服站在潜器上端,舱门打开后,叶聪、付文韬和唐嘉陵依次进入潜器,开始舱内操作检查。

    工作人员利用L型架将已经准备好的声学吊阵装备放入水中,检测其功能。潜器下潜之后与船上的通讯就要依靠声学吊阵装备,它类似于“水中天线”。

    第一次试潜

    2012年6月15日7时,“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现场指挥部宣布下潜试验开始,3名试航员叶聪、崔维成、杨波乘“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开始进行7000米级海试第一次下潜试验。

    2012年6月15日7时12分,“蛟龙号”被布放入水;

    2012年6月15日7时22分,开始注水下潜。

    2012年6月15日7时37分,“蛟龙号”下潜深度超过3000米;

    2012年6月15日9时40分,潜水器打破2011年5000米级海试时创造的5188米纪录;

    2012年6月15日10时整,潜水器下潜深度超过6000米并继续下潜,最终成功潜入水下6671米。

    第二次试潜

    由于潜水器液压系统出现故障,推至2012年6月19日5时进行,并最终成功深潜至水下6965米。第二次下潜试验的主要任务是复核潜水器故障排除的效果,继续验证潜水器在6000米深度的各项功能和安全性,并在潜水器状态良好的前提下进行海底作业。

    这次试验中科学家首次从6900米深海底取回一系列海水和沉积物样品。

    第三次试潜

    2012年6月22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成7000米级海试第三次下潜试验,并安全返回。这次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6963米,并获得了一个生物样品。

    第四次试潜

    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海试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进行了第四次下潜试验。

    2012年6月24日5点29分,潜水器开始注水下潜;

    2012年6月24日6点44分,“蛟龙号”下潜深度超过3000米;

    2012年6月24日7点40分,“蛟龙号”下潜深度超过5100米;

    2012年6月24日8点54分,下潜深度7005米;

    2012年6月24日9点15分,潜水器已经坐底,最大下潜深度7020米。

    试潜意义

    在此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四个国家拥有载人深潜器。这些国家的深潜器最大工作深度为6500米,而“蛟龙号”的最大工作设计深度为7000米,具备深海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可疑物探测与捕获、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理论上它的工作范围可覆盖全球99.8%的海洋区域。

    此次“蛟龙号”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意味着它将可以在全球99.8%的海底实现较长时间的海底航行、海底照相和摄像、沉积物和矿物取样、生物和微生物取样、标志物布放、海底地形地貌测量等作业。

    第五次试潜

    2012年6月27日5时29分开始的7000米级海试第5次下潜中,蛟龙号再次刷新同类型潜水器下潜深度纪录;

    2012年6月27日11时47分左右,蛟龙号下潜深度达7062.68米;

    2012年6月27日12时左右,抛载开始上浮;

    2012年6月27日15时30分左右返回水面。

    第六次试潜

    此次试潜由叶聪、崔维成和张东升担任试航员,刘峰担任海试现场总指挥。本次下潜试验主要任务是在对前五次下潜试验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查缺补漏”地进行检验,安排相应试验内容。

    2012年6月30日5时23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被布防入水,开始进行7000米级海试第六次也是全部海试中的最后一次下潜试验。

    2012年6月30日9时56分,“蛟龙号”到达最大深度7035米,并坐底。随后,“蛟龙号”在完成海底两个小时的作业后开始上浮。

    2012年6月30日14时33分,“蛟龙号”浮出水面,完成了中国“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的全部试验。

    试潜凯旋

    2012年7月16日上午,随着“向阳红09”船顺利返抵青岛,为期44天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任务圆满完成,同时也标志着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持续支持下,蛟龙号历时10年的研制和海试工作圆满结束。

    通过验收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与海试于2013年4月27日在江苏无锡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验收专家组认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不仅具有国际上同类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而且在其最大设计深度安全可靠,并拥有投入应用所需要的实际作业能力,在声学通讯、自动控制以及大深度作业等性能方面拥有明显的领先优势;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及海试项目已经全部完成了科技部批复的各项任务,全面达到了合同规定的考核目标和技术指标。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蛟龙号研制及海试项目通过验收。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和海试成功,标志着中国系统地掌握了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设计、建造和试验技术,实现了从跟踪模仿向自主集成、自主创新的转变,跻身世界载人深潜先进国家行列。蛟龙号通过验收后,即正式由科技部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移交其用户中国大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协会,在未来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和深海科学研究中发挥开拓者的作用。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与海试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和海洋技术领域立项支持的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历时10年,863专项经费累计投入3.5亿元。该任务由中国大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协会办公室牵头,会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教育部等系统共100余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完成。

    验收专家组由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单位的15位专家组成,徐冠华院士担任专家组组长。

    试验应用

    从2013年起,“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据悉,“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分为3个航段,计划6月初起航。“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本体、船舶与水面支持系统准备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

    第一航段43天,2013年6月初从青岛起航,主要在南海特定海域开展定位系统的试验,同时兼顾南海深部科学计划开展科学研究。

    第二航段42天,7月中旬于厦门起航,主要在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合同区进行海底视像剖面调查和取样,为底栖生物多样性和结核覆盖率估算提供视像资料和样品,同时开展常规环境调查,收集环境基线数据,履行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义务。

    第三航段28天,在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资源勘探区开展近底测量和取样,为参与海山区环境管理计划提供技术支撑。

    第一航段

    “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南海航段自2013年6月10日从江苏江阴起航,到2013年7月10日完成最后一次下潜,共进行了10次下潜,完成了对超短基线定位系统的标定、长基线系统的试验、冷泉区科学考察、海山区科学考察等相关任务,进一步验证了“蛟龙”号的其他各项技术性能,取得了丰硕的生物、地质样品和数据资料,锻炼了载人深潜队伍,为二三航段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3年6月18日9时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搭载首位“乘客”下潜,这位“乘客”是同济大学教授周怀阳,下潜区域仍然是2013年6月17日“蛟龙”号下潜的南海冷泉区。

    这个潜次由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潜航员唐嘉陵担任主驾驶,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张东升下潜继续进行定位系统测试,周怀阳搭乘潜水器在海底观测。航次现场指挥部表示,这个潜次是工程和科学应用相结合,下潜任务是以长基线定位系统性能验证为主,首次搭载科学家下潜,采集冷泉区样品,获得海底相关环境参数。

    2013年6月18日14时左右潜水器回收至母船,水下作业约4小时。

    2013年6月20日16时11分左右,搭载了首位女科学家的“蛟龙”号浮出海面,顺利完成下潜任务。这是“蛟龙”号第56次下潜,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连续第4次下潜作业,创造了“蛟龙”号4天连续下潜的纪录。此次下潜最大深度1350米,水中作业时间6小时53分。

    2013年7月12日“蛟龙”号返回厦门停泊,首次试验性应用航次的第一航段圆满完成。在南海的10次下潜后,向阳红09船满载而归。

    第二航段

    2013年8月8日1时许,“蛟龙”号在位于东北太平洋的中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详细勘查区,进行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二航段首次下潜——工程下潜,最大深度5268米。主要任务是状态确认、土工力学原位测量,以及拍摄海底结核和生物照片兼顾大型底栖生物诱捕。下潜人员为叶聪、杨波、张同伟。

    2013年8月8日7时12分,全体人员各就各位;

    2013年8月8日7时45分,“蛟龙”号被布放入水;

    2013年8月8日8时02分,潜水器开始下潜;

    2013年8月8日12时许,“蛟龙”号下潜至5200多米。叶聪等3人分别进行了载人潜水器的功能和性能的检测,开展沉积物土工力学原位测量,兼顾进行生物诱捕,开展近底航行拍摄;

    2013年8月8日14时30分,“蛟龙”号抛弃压载返航,3个多小时后,被回收至甲板;

    本次下潜确认载人潜水器的技术状态良好,进行了近底航行拍摄,发现了多种海底生物,并测算出结核覆盖率约为50%。

    2013年8月8日—2013年8月12日的天气状况和海况符合下潜作业要求,科考队2013年8月8日对“蛟龙”号进行检查维修,8月9日—12日或将进行2—3次应用下潜。

    随着第二航段任务的完成,母船“向阳红09”搭载“蛟龙”号马不停蹄地赶赴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波纳佩港进行补给。

    看点一:考察时间有讲究

    夏季风浪这么大,为什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和2013年的试验性应用航次都安排在这个时节?现场副总指挥李向阳介绍说,太平洋上3至4级风、2至3米浪很常见,长时间风平浪静几乎不可能。往往坏天气后有几个好天气,这就是潜水器下潜作业的最佳时间窗口。

    看点二:目标区域有“探”点

    第二航段的目标区域是位于东北太平洋的中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多金属结核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锰、铜、钴、镍,品位高的结核主要分布在水深范围4000米到6000米的大洋海盆区。中国多金属结核合同区西区是结核富集区,结核的平均丰度较高,干结核资源量约有380亿吨。

    现场总指挥刘峰介绍说,在这个7.5万平方公里的合同区里,中国享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计划中的几次下潜会兼顾平坦海底、海丘、海山、迎流面和背流面多种地形地貌条件下结核、沉积物和海底生物的详细勘察,以期获得更丰富的科考成果。

    看点三:海底勘探有“利器”

    对这一海底“聚宝盆”的精细勘探离不开深海利器——载人潜水器。现场首席科学家、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王春生研究员说:“深海就是海洋科研的第一线。”2013年,“蛟龙”号从冲击大深度转入试验性应用航次,开始了服务科考和资源勘探的业务化探索之旅。

    看点四:科研人员有重任

    按计划,“蛟龙”号在第二航段要预定下潜5次、机动下潜2次,下潜深度5200米左右。除首次下潜由潜航员测试潜水器性能外,其余潜次科学家均有机会参与。科学家们此行重任在肩,任务包括使用“蛟龙”号近底航行,为结核覆盖率估算提供高清视像资料;采集海底巨型底栖生物样品,为深海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采集微生物、水样和沉积物样,提取和保藏生物基因资源样品……借助“蛟龙”,中国的大洋科考将彻底告别“取样基本靠拖网、人在水面干等”的粗放阶段。

    第三航段

    2013年8月31日下午,“向阳红09”船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驶离密克罗尼西亚波纳佩港,赶赴西北太平洋中国富钴结壳勘探区进行第三航段资源环境调查任务。这是“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最后一个航段任务。

    2013年9月2日下午“蛟龙”号于到达第三航段作业海区——位于麦哲伦海山链的采薇海山区。采薇海山基底水深5000多米,山麓与山顶高差约4000米。

    2013年9月4号,“蛟龙”号在西北太平洋采薇海山区成功完成第三航段的首次载人下潜,并在海底进行了底栖生物、海山岩石等采集工作。

    第三航段计划用10天时间完成“4+1”次下潜任务,即4次预定下潜和1次机动下潜,具体分为2次5000米级深度、2次3000米级深度和1次1000米级深度作业。该航段下潜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确认载人潜水器的工作状态,对采薇海山区不同深度底栖生物分布结构特征、结壳分布特征等进行对比研究,拍摄海底高清生物视像以及继续锻炼潜航员的实际操作能力等。

    2013年9月19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成百余日的科考任务后返回江阴苏南国际码头。

    探印度洋

    2014年11月20日,“向阳红09”船20日从青岛母港起航,前往江苏省江阴市搭载“蛟龙”号,赴西南印度洋执行2014-2015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5航次)第二、三航段任务。

    2014年12月18日,搭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母船驶离毛里求斯路易港,前往中国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矿区开展科考作业,这将是中国载人潜水器首次在印度洋下潜。

    2014年12月26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南印度洋执行第88潜次科考任务,这是“蛟龙”号在印度洋首次执行科学应用下潜。

    2015年1月5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南印度洋“龙旂”热液区完成两次下潜科考任务,这是“蛟龙号”首次在西南印度洋中国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执行热液区下潜科考任务。这两次下潜的最大深度为2835米,取得了海底热液区构造带岩石、高温热液流体,还取得了带有贻贝、茗荷等生物的完整低温“烟囱体”等丰富样品,对研究海底热液区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此外,在这两次下潜中,我国第二批潜航员学员齐海滨、陈云赛分别以副驾驶的身份参加“蛟龙号”的下潜,标志着我国潜水器驾驶与作业队伍的培养进入新阶段。

    2017年2月28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北印度洋完成中国大洋38航次首次下潜。这是“蛟龙”号今年开展的“第一潜”,也是我国首次对西北印度洋开展深潜调查。“蛟龙”号此次最大下潜深度为3117米,水中时间9小时48分钟,海底作业时间6小时5分钟。共获取硫化物样品4块,共计4.2公斤;玄武岩1块,重18.7公斤;短柱状沉积物插管3管,其中热液沉积物1管;近底海水16升。

    取回仪器

    2015年1月10日,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西南印度洋龙旂热液区下潜,取回了8天前在一热液喷口布放的自容式高温温度计和硫化物生长仪。这是蛟龙号首次从海底取回此前布放的科学仪器。

    海底有特殊的温度、压力和酸碱环境,这样的环境是实验室难以模仿的,因此科学家非常希望在海底布放科学仪器,进行原位科学试验,而这是传统科考手段难以做到的。随船科学家表示,蛟龙号能精确在科学家定点的热液口布放科学试验和观测仪器并在一段时间后成功回收,体现了蛟龙号定点精细作业的强大优势,蛟龙号对深海研究来说是一把“利器”。

    2015年1月14日,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西南印度洋龙旂热液区下潜,采集到一透明生物以及一只30厘米长、直径3厘米的粉红色生物,随船科学家尚不能确认它们是何种生物。当日,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西南印度洋龙旂热液区执行印度洋科考首航段的最后一次下潜,这也是“蛟龙”号在这个航段的第9次下潜。这次下潜结束后,“蛟龙”号将搭乘母船靠泊毛里求斯补给,随后继续在西南印度洋执行印度洋科考第二航段的下潜科考任务。

    获得成果

    自2011年深海潜水器技术与装备重大项目实施以来,“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成功完成5000-7000米海试并投入试验性应用,研制成功4500米深海作业系统以及突破4500米载人球壳关键技术等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2014年2015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一航段在西北太平洋采薇海山区和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区开展了10次下潜作业,精确定位取样,取得各种生物样品116个,富钴结壳样品21块、99.2公斤,多金属结核样品24.32公斤,岩石样品22块、107.7公斤,沉积物样品26管,海水样品共1232升……

    “蛟龙”号试验性应用科考队在本航段中全面、超额地完成了预定的任务。通过第一航段的调查研究,航次现场取得了4个方面的成果和认识:

    一是基本查明了采薇海山矿区资源与生物状况,勘察成果突出。“蛟龙”号在采薇海山完成了8次下潜,结合中国大洋第31航次的5次下潜,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解剖调查,已基本摸清富钴结壳矿区资源分布状况,基本掌握生物多样性分布规律和矿区环境状况。

    二是“蛟龙”号性能稳定,优势明显。“蛟龙”号共计完成10次无故障下潜作业,每次下潜平均水中时间达9小时53分钟,系统稳定,取得了大量高质量的视频和照片,开展了配套设备试验,包括微型遥控潜水器试验、海底土工力学测定试验、超短基线测试等,使“蛟龙”号在复杂地形下开展定点作业、精细调查的独特技术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

    三是以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人员为主力的操作维护团队迅速成长。潜水器维护维修队伍、布放回收操作队伍、潜航员学员得到锻炼,一批新人迅速成长,为“蛟龙”号业务化运行奠定了基础。

    四是实现了多任务、多目标的综合效益。开展了探空气球观测、下潜人员实时生理心理状态监测、《深潜》纪录片的拍摄。各家媒体和作家协会开展了海洋知识、海洋意识的普及和宣传。

    除此之外,“蛟龙”号还在相邻海域开展了下潜作业,为开展不同海区的资源、环境状况对比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016年4月30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北太平洋维嘉海山的西北侧成功完成科学应用下潜,这也是“蛟龙”号首次在这一海域搭载科学家进行下潜作业。

    据现场指挥部介绍,此次下潜由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的潜航员唐嘉陵担任主驾驶,搭载了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高级工程师姚会强和潜航员学员杨一帆。“蛟龙”号于当地时间4月30日8时03分布放入水,16时05分回收至甲板。水中时间8小时2分钟,海底作业时间5小时24分钟,最大下潜深度达2258米。

    本次下潜开展了4千米的近底航行观察,拍摄了大量海底视频照片资料,采集砾状结壳57千克、巨型底栖生物样品9个,其中海绵4个、珊瑚和虾各2个、海星1个,近底水样8升,还开展了对潜航员学员的海上实艇下潜培训。

    国家海洋局向阳红09号船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及其科考队员抵达国家深海基地码头。至此,2016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第37航次)历时94天,航行11837海里,累计下潜22次,安全圆满地完成了计划的科学考察任务。本航次第二阶段首席科学家彭晓彤表示,这是蛟龙号自2012年7000米级海试成功以后,首次重返海沟区密集地开展超过6000米深度的下潜作业,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本航次科考首次在马里亚纳海沟南坡发现了活动的泥火山,拍摄了大量高清视频资料;证实了马里亚纳海沟北坡作业区海山为泥火山,获取了大量泥火山地质样品。这些样品和视频资料为研究泥火山地质活动和俯冲板片的地质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外,初步探明了维嘉海山与采薇海山巨型底栖生物分布具有良好的联通性。科考人员通过与采薇海山的对比分析,表明维嘉海山巨型底栖生物种类组成和多样性与采薇海山具有很高的相似性,除了少数海绵动物及其共生的俪虾有可能是新种外,其余种类与采薇海山基本相同,改变了海山间生物群落联通性差的传统认识,为科学评价海底环境、合理设计深海采矿系统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中国大洋第37航次

    总指挥邬长斌表示,本航次大深度潜次多,其中6500米级潜次共5个,超过6000米深度潜次共9个,最大下潜深度6796米。在大深度潜次中,蛟龙号总体技术状态稳定、各系统设备性能可靠。

    邬长斌介绍,在本航次富钴结壳海山区下潜作业中,蛟龙号多次实现长距离、大落差航行,水下航行距离最长达到5000米、水下作业爬升高差最大1100米、单潜次最大地质样品取样重量达124千克。创造了自蛟龙号下潜以来单潜次航行距离、作业高差及地质样品取样重量的最大纪录。

    中国大洋38航次

    蛟龙”号完成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首潜,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友唐嘉陵担任首潜主驾。未来20天内,“蛟龙”号预计先后在马里亚纳海沟和雅浦海沟深渊区进行10次大深度下潜。此前,中国大洋38航次科考的前两个航段已分别在西北印度洋和我国南海完成。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级,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

    唐嘉陵,2007年本科毕业于哈工程电子信息专业,作为中国首批潜航员,他创造了世界上作业型潜水器7062米的最大下潜深度,发现并取得两个深海海底新物种,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深潜英雄”称号,同时也是第十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中国海监第一支队,河南新太行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长城电子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大学,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技术保障中心,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二五研究所,中国船级社,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北京国冶锐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电源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宁波甬科声学技术有限公司,宁波星箭航天机械有限公司。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蛟龙号潜水器】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蛟龙号潜水器 小编为您整理蛟龙号潜水器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