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大棕蝠

时间:2024/11/19 5:15:14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大棕蝠别名小夜蝠、放棕蝠,分布遍及亚欧大陆、北非等地,一般栖息在房含棚顶、阔楼,夹壁墙,木制的水塔等各种不同的隐蔽所里,每年6月初产仔,每产1~2仔。如果算上人工饲养的动物,冬眠时间最长纪录的创造者是美洲的大棕蝠,它们在野外有记录的冬眠时间为64~66天,但在笼养条件下,冬眠可以长达344天—几乎睡满了一年。

  • 中文学名: 大棕蝠
  • 拉丁学名: Eptesicus serotinus
  • 英文名: Serotine
  • 别称: 小夜蝠,放棕蝠,蹁蝠,欧洲棕蝠,盐老鼠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纲: 哺乳纲
  • 目: 翼手目
  • 科: 蝙蝠科
  • 属: 棕蝠属
  • 亚种: 5个
  • 分布区域: 亚欧大陆,北非等地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大棕蝠(学名:Eptesicus serotinus Schreber),别名小夜蝠、放棕蝠、蹁蝠、欧洲棕蝠、盐老鼠,为蝙蝠科、棕蝠属的动物。大棕蝠体型中等大小,前臂长49~57mm,体背面毛茶棕色,毛基色较浓。

大棕蝠群息,一般由几十只到几百只组成群体,栖息在房含棚顶、阔楼,夹壁墙,木制的水塔等各种不同的隐蔽所里,每年6月初产仔,每产1~2仔。分布遍及亚欧大陆、北非等地。

大棕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常见种类

亚种分化

序号 中文名 学名 命名人及年代

1 大棕蝠指名亚种 Eptesicus serotinus serotinus Schreber, 1774

2 大棕蝠北方亚种 Eptesicus serotinus pallens Miller,1911

3 大棕蝠南方亚种 Eptesicus serotinus andersoni Dobson,1871

4 大棕蝠台湾亚种 Eptesicus serotinus horikawai Kishda,1924

5 大棕蝠新疆亚种 Eptesicus serotinus subsp ——

生长与分布

栖息环境

大棕蝠在夏季栖息在房含棚顶、阔楼,夹壁墙,木制的水塔等各种不同的隐蔽所里,但不一定只选择建筑物,也栖息于岩隙之中。隐蔽所除要求黑暗,适宜的温度以外,对安静等其它条件要求也较严格。冬季栖息环境不详。

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道尔、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比利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中国、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法国、格鲁吉亚、德国、直布罗陀、希腊克里特岛、梵蒂冈、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以色列、意大利西西里岛、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前南斯拉夫共和国、马耳他、摩尔多瓦、摩纳哥、蒙古、黑山、摩洛哥、尼泊尔、荷兰、巴基斯坦、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圣马力诺、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巴利阿里、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泰国、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英国、乌兹别克斯坦、越南。

中国除东北外,还见于内蒙、山东、河北、陕西、甘肃等地。

形态及特征

大棕蝠体型中等大小,前臂长49~57mm。吻鼻部正常,吻鼻端局部裸出。具稀疏短毛,吻两侧凸起。耳较长,基部较宽呈三角形,耳先端广圆。耳屏舌状,较长,先端向前倾,第3指具3个指节,自第3至第5指长度递减。雄性阴茎作“『“形弯曲。尾尖露出尾间膜约4~5mm。

大棕蝠体背面毛茶棕色,毛基色较浓,毛端黄棕色。腹面淡褐色,后腹及其两侧毛色染黄。翼膜淡褐色。

大棕蝠头骨较长,颅全长超过20mm。吻鼻部较短宽,脑颅较低。矢状嵴和人字嵴较发达而不突出。无眶后突。颧弓后部较宽。前颌骨前部中间有明显的鼻窝。

大棕蝠的齿式=32。上颌具2门齿;内门齿较大,具2个齿尖;外门齿很小,靠近内门齿后外侧方。外门齿与犬齿间有空隙。臼齿3枚,最后1枚较小。下颌前臼齿2枚,第1枚较小;臼齿3枚,最后1枚小的不明显。

生活习性

大棕蝠群息,而不同种也能群息同一个场所,一般由几十只到几百只组成群体,匍匐于房顶的过木或房梁夹缝中或倒挂在梁上。大棕蝠有记忆能力,当飞出进入洞时,不发出声音,当飞出后立即用网把洞门塞上,当飞回后,他不发出声音,他们只记洞口是无阻,高速度飞回进入网中。

大棕蝠对光照极度敏感,反应仅次于水鼠耳蝠,处在黑暗期依太阳或季节不同而不同控制其体内生理生化和机能,大棕蝠这种依照太阳或季节控制动物生理化习性和机能,明显地随着日光照射时数减少而繁殖,故叫短日类动物。

大棕蝠在日落黄昏或天明前后,夜色苍茫时飞出觅食,主要以大型的鞘翅目昆虫为食,也食双翅目昆虫。每当幕色降临之时,大棕蝠飞出栖息地忽上忽下,急剧地变动飞行方向形成游戈式飞形,似乎杂乱无章飞行,其实是追逐昆虫觅食。在空中施展全身技巧,有时能急转360度。在飞行时不断从喉咙和鼻子发出声波故嘴鼻为声纳“发射器”,大棕蝠能一秒钟发出50组超声脉冲,同时能准确接收和分辨同样数目回声,能迅速判明物体距离和大小,同时能探测几个目标的形貌和位置。凡是发音在C调以下的昆虫都能免出被它捕捉。蚊虫发音D调至F调,与G调相当,则容易被捕捉。大棕蝠一分钟可捕十几只昆虫。

大棕蝠越冬地点不详,它们大概无长距离的迁移。

繁殖方式

大棕蝠6月初产仔,每产1~2仔。两个月后达成体大小。

大棕蝠秋天短日照时交配后,卵子不立刻受精,精细胞保存在雌体输卵管内到翌年春天,当食物(昆虫)出现时,才进行受精开始卵裂,胚胎发育

大棕蝠幼崽,产后会爬而不睁眼,不能飞,靠吸吮乳汁生活。

价值及其他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散,且非常广泛。有记录显示种群数量在一些地区增加,例如欧洲北部的一些地区;而其他部分地区减少,例如丹麦、英国,特别是奥地利的东部,大棕蝠数量已下降70%。土耳其和伊朗的物种数量比较少,但再北非等地数量却很庞大。中国的一些省份也很常见。

该物种的种群数量趋势未知。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精灵世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大棕蝠】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大棕蝠 小编为您整理大棕蝠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