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文体娱乐榜 > 正文

西门与佩罗(名画)

时间:2024/11/19 5:56:53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彼得·保罗·鲁本斯是“巴洛克”艺术大师、17世纪早期佛兰德斯画家。从1612年开始,鲁本斯根据古罗马发生的真实故事,先后创作了几幅反对神学权威的油画作品,主要有1612年创作的《罗马人的善举》,1635年创作的《西门与佩罗》,1630年创作的《父与女》。这3幅创作于不同年份的油画,只不过是1幅画的三个版本,在构图和内容上基本一样,唯一不同的是,《父与女》比前两幅的色彩更艳丽,细节表现力更突出,也以此幅画最为著名。
  • 中文名: 西门与佩罗
  • 外文名: Cimon and Pero
  • 类型: 油画
  • 作者: 彼得·保罗·鲁本斯
  • 创作时间: 17世纪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西门与佩罗》是17世纪彼得·保罗·鲁本斯创作的一幅画。

内容介绍

《西门与佩罗》是鲁本斯的作品,有些人称之为“圣画”,而作品主旨正是“博爱”与“利他主义”。画中一位年轻的女人袒露着胸部,而一位衣衫不整的老人正吮吸着她的乳头。这幅作品的名字是"Cimon and Pero"(泽作《西门与佩罗》,或《父与女》),鲁本斯画作。作品主旨是"博爱"与"利他主义"。这幅作品被挂在波多黎各国家美术博物馆门口。

一位年轻的女人袒露着胸部,一位衣衫不整的老人正吮吸着她的乳头,这幅作品的名字是"Cimon and Pero"(泽作《西门与佩罗》,或《父与女》),鲁本斯画作。作品主旨是"博爱"与"利他主义"。这幅作品被挂在波多黎各国家美术博物馆门口。首次进入博物馆的人们,看到这幅画,大多数都表示惊讶,有些人嘲笑和讽刺。怎么能把这样的画挂在博物馆门口?!但是这个国家的人,在这幅画面前都肃然起敬,或者感动得流泪。

背景介绍

鲁本斯该作品内容取材于罗马帝国时代,一个被判死刑的基督徒西门在狱中挨饿,他的女儿——女基督徒佩罗——经常到狱中探望父亲并用自己的乳汁喂养父亲的故事。佩罗通过这个方法使西门在狱中得以存活。最终佩罗的行为被狱卒发现并报告当局,但佩罗的“利他主义”行为获得原谅,西门被释放。

鲁本斯在这幅作品中描绘的就是,佩罗在狱中以自己的乳汁喂饥饿的父亲时被狱卒发现,这一个过程。

作者介绍

彼得·保罗·鲁本斯(1577—1640)。巴洛克风格绘画大师,鲁本斯是安特卫普一位律师的二儿子,会说五种语言,着迷于古代事物。作品有《朝拜的贤士》、《复活》、《爱之园》、《末日审判》等。

鉴赏评价

作为擅长绘画人体的画家,鲁本斯在这幅作品中艺术感方面的表达,就是突出人体美感。

无论是因饥饿而消瘦的老者的身躯,还是被包裹在柔软衣裳中丰满的女性躯体,作者都进行了细致刻画,特别是为了突出老人脂肪的减少,将皮肤的松弛下垂程度以及皮肤与骨头之间脂肪的厚度都做了较详细的交代。

对于佩罗的动作,则主要放在佩罗一要细心喂养父亲,同时也要提防被发现,但因为其父饥饿的吮吸动作,使这个喂养过程终究被牢房窗口的狱卒看见,鲁本斯在人物表情绘画方面的优势也体现出来,佩罗内心对父亲必死命运的叹息、对自己无奈同时大义凌然的选择从容坦然、以及对可能也因此遭厄运的平淡应对,凸显在佩罗略带无奈的平静表情。

其他信息

博爱利他主义

作者用处在画面中心的红色来表现佩罗对父亲的关爱之心,同时衬出牢狱的黑暗,表达对当时代罗马帝国对基督徒残酷逼迫镇压行为的愤慨,和对基督教博爱精神、利他主义的赞扬。

这幅作品正反映当时在欧洲基督教神学中关于“博爱”精神的思考,“博爱”的概念在基督教信仰精神中有相当重要的神学背景和意义。

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应该用世俗的眼光来判定,《西门与佩罗》正是不能以世俗价值观来衡量的一幅佳作。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精灵世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西门与佩罗(名画)】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西门与佩罗(名画) 小编为您整理西门与佩罗(名画)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文体娱乐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