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印度阿琼主战坦克

时间:2023/10/6 17:25:19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1984年3月,阿琼主战坦克第一辆原型车下线。2004年8月7日,阿琼主战坦克MK1型第一辆批量生产型交付印度陆军。2011年3月,其改进型MK2型样车研发完成。阿琼主战坦克单价约810万美元,是全球现役最贵主战坦克之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坦克的研发从1974年启动以来,项目成本已从1974年的350万美元增加到30亿美元,已是全球造价最贵的主战坦克之一。

    详细介绍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印度曾为英国的殖民地,独立后仍大量接受英国各方面的援助。1961年,印度和英国维克斯公司签约,由后者设计一款印度专用坦克。维克斯在英国制造样车,供应90辆生产型坦克,并在印度新德里附近的阿瓦迪市建造一家新的坦克生产厂,生产后续坦克。印度称由维克斯设计的这种坦克为Vijayanta或Victorious。即胜利主战坦克。1963年,胜利式坦克开始生产。1971年,印巴第三次战争爆发。印度对胜利式坦克的表现并不太满意,同时也对自己的生产能力很有自信,于1972年提出要自行研制和生产一种先进的新型坦克。同年8月,印度战车研究发展局(CVRDE)开始预研新型坦克。1973年5月中旬,时任印度国防部长拉姆斯沃默·文卡塔拉曼在印度议会上作证说,印度将自行研制一种称为“印度豹”(Chetak)的新型主战坦克。

    该坦克起初也叫MBT-80坦克,1985年才定名为阿琼(Arjun)式主战坦克。1974年3月,印度政府正式批准了“印度豹”计划立项,项目资金款达1.55亿卢比(时价1美元约等于43卢比,约合360万美元)。这个数额在当时的印度可算是一个天文数字。新型主战坦克设计指标为:战斗全重50吨,120毫米线膛炮和高性能弹药、先进火控、大功率发动机和高效传动系统、复合装甲,均要求国产;且性能要求全面超越德国当时正在研制的豹2主战坦克。

    研制过程

    1974年3月,印度政府正式批准了阿琼的研制计划,并为该项目进行了第一次拨款。原计划在1983年12月前完成第一辆样车,以后按每月一辆的速度再生产出12辆样车,但是由于技术问题困难重重,实际研制进度落后于计划,到1984年3月,才制成了首批两辆样车并在次年3月迫不及待地将其首次公开展出。但该项目进度并未因此而走上轨道。印度由于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只好借助外国的力量,结果造成坦克的各子系统之间难以匹配。

    1988年8月,印度对阿琼进行了第一次广泛的技术试验,结果发现了很多严重的技术问题。到1991年年底的时候,印度陆军对阿琼的缺陷实在放不下心,曾要求放弃这个项目,但没有获得政府批准,使该计划得以继续进行。然而在1994年和1995年的试验中,娇贵的阿琼仍无法满足已经降低的使用要求和战术技术指标。在军方的试验报告中,阿琼坦克竟被判定为“不适宜上战场”,印度媒体则把阿琼由“主战坦克”戏称为“主败坦克”。而祸不单行的是,1996年用于部队试验的该型坦克又遭严重损坏,这引起了印度一些陆军军官的不满。他们公开称阿琼是“白象”,即“无用的累赘东西”。

    尽管如此,印度政府仍然对该项目进行了总结性回顾,决定继续拨款支持研制,并再次拨款。此时,印度转向请以制造“豹”2坦克而闻名的德国克劳斯·玛菲公司出手相助。阿琼的炮塔设计接近德国“豹”2坦克,形状方正,采用平直装甲。据称,印度还为阿琼专门研制了一种新型装甲,号称性能直逼英国“乔巴姆”装甲。为了提高坦克的作战性能,印度研制部门为阿琼加装了许多国外装备,导致坦克一再“增肥”,全重达到58吨的设计极限,不但超过印度大部分公路和桥梁的承重标准,宽度也超过印度铁路货物宽度的限制。

    印度军方预期,阿琼坦克的主要作战地域是西部沙漠地带。因此,坦克的机动能力至关重要。印度原本想用国内制造的12缸风冷柴油发动机,结果产品研制了10余年无法过关。阿琼只好换上德国MTU公司制造的柴油发动机。由于订货时没有提出在印度使用的特定条件,造成发动机使用问题。尽管厂商宣称产品性能优异,但1988年7月阿琼进行沙漠试车时,德国发动机也出现故障。

    1999年3月印度政府决定拨款4.25亿美元用于生产124辆阿琼MK1坦克(每辆单价235万美元),在2003年前装备2-3个坦克团。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项计划又未能按时执行,一直拖到2000年9月底,瓦杰帕伊政府才宣布阿琼MK1正式投产。根据印度战车研究发展局预测,每辆坦克单价高达470万美元。而且这些估价还没有包括阿琼服役后在弹药、备件和保障方面的费用,其项目总投资为35亿美元。

    量产交付

    尽管研发进程一再拖延,但是阿琼主战坦克已经耗费大量资金与时间,迫于压力印度陆军还是在2000年3月宣布斥资1760亿卢比购买124辆生产型的阿琼主战坦克,估算每辆单价为235万美元,由阿瓦迪(Avadi)公司生产。原定从2001年起交付坦克,但是实际上,阿琼坦克还有许多问题始终无法有效解决:在技术上,原本阿琼坦克无法满足印度陆军坚持要求的涉水性能指标;生产作业也发生问题,由于阿琼的开发测试拖延太久,原本预量产型的组件生产供应体系多发生变更,需要重新建立。开发延误、重组生产体系与通货膨胀,导致阿琼的单价比原订上涨一倍,成为470万美元。2004年8月7日,第一辆生产型阿琼MK1交付印度。

    技术特点

    总体布置

    阿琼主战坦克采用常规炮塔式结构型式,有4名乘员,武器安装在炮塔上,动力装置在车体后部。该坦克的设计适合在印度次大陆炎热而又潮湿的气候条件下使用,在仔细研究了1965-1971年的印巴战争的实战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了许多非常规的解决方案。

    印度研制方对德国动力传动装置(MTU柴油发动机和伦克传动装置)作重大改进,以满足印度的需求,并与阿琼坦克总的设计思想相一致。特别是,为了避免过热和熄火,发动机功率已被降低了。这是在发现印度陆军中服役的英国和俄罗斯设计的坦克在外部温度超过50摄氏度时发动机就过热或熄火之后才采纳的。值得注意的是,印度西部沙漠地区夏天的气候条件非常恶劣,中午阴凉处气温也高达52摄氏度。同样,伦克传动装置也得到改进,传递均衡的动力,使坦克能够爬过大于35度的坡道(即超过77%)。现代坦克其他型号,如T-80、“豹”2或M1“艾布拉姆斯”的爬坡度都是60%。

    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局在优化设计战斗室和驾驶室时还分析了印度部队的人体测量数据。所有操纵和控制装置都在普通印度士兵的方便触及范围之内,印度士兵通常较欧洲或美国同行矮小和瘦弱。阿琼主战坦克车长10.194米(炮向前),车宽3. 847米,车高至炮塔顶高2.32米,车底距地高450毫米。它能越过2.43米宽的壕沟,涉过1.4米深的水沟和河床,这有助于阿琼坦克突破在旁遮普河边小道和在印度西部边境地区的“沟堤”防御。

    动力装置

    阿琼主战坦克起初准备采用燃气轮机,但后改用1103千瓦(1500马力)12缸风冷可变压缩比柴油机。6辆样车上装的是联邦德国MTU公司的MTU838KA501型10缸V-900水冷涡轮增压柴油机,最大功率1400马力(1029千瓦),其单位功率为24马力/吨。但因为订货时没有提出在印度使用的特定条件,造成使用问题。印度试图使发动机生产国产化,而国产发动机难以达到陆军要求的1029千瓦(1400马力)的标准,这是阿琼坦克研制计划一拖再拖的主要原因之一。

    该坦克样车装有联邦德国ZF公司制造的LSG3000型自动传动装置,采用液气悬挂,并装有巴巴原子研究中心(Bhabha Atomic Research Center)研制的三防装置。坦克的伦克传动装置带有液力变矩器、机械闭锁离合器和液力减速器的液力-机械变速箱,采用摩擦制动器,有4个前进档和2个倒档。发动机排烟度比印度装甲部队中其他坦克(包括T-72坦克)都低得多。其转向机构为带中央旋转装置的双半径转向机构,悬挂装置为液气式。这种液气悬挂装置使乘员的乘车环境变得非常舒适,能够减少乘员的疲劳。

    武器装备

    阿琼主战坦克的主炮为1门120毫米线膛炮,采用电-液炮控系统。火炮配用由印度火炸药研究院(Explos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stablishment)研制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榴弹、破甲弹、碎甲弹和发烟弹。因为这些炮弹用该院研制的新型高能发射药发射,所以弹丸初速较高,穿甲弹的穿甲性能较好。该炮的射速为6发/分,阿琼坦克能携带39发备用弹药。其主炮的最大俯仰范围为-9度至+20度。其钢制炮管采用了电渣精炼和自紧工艺,能经受住较高的膛压,并且还安装有抽烟装置和热护套。

    辅助武器包括1挺用来对付步兵的7. 62毫米TK715A型并列机枪和1挺同轴安装的用于防空和打击地面目标的HCB型12.7毫米高射机枪,炮塔两侧各装1排电操纵的烟幕弹发射装置。

    火控观瞄

    阿琼主战坦克由计算机控制的综合火控系统,使火炮能够实施昼夜稳定瞄准,确保火炮有一个很高的首发命中率,并且缩短了火炮射击的反应时间。主炮稳定系统在高低向和水平向上都伺服于瞄准镜,并且主炮的瞄准速度快而准确,因此可在行进间对运动目标进行射击。

    炮长瞄准镜包括1具2倍倍率的昼用瞄准镜、1具热像瞄准镜、1具激光测距仪和1个为这三个通道共用的稳定镜头。共用的瞄准镜头反光镜为双向(高低向和水平向)稳定。夜视仪还为车长提供有1具夜视肘形瞄准镜。车长有1具周视瞄准镜(独立于炮塔的旋转),用于全方位的战场监视。由于在镜头反光镜平台上安装有双轴陀螺,因此,其视野稳定。该瞄准镜的放大倍率为2倍。阿琼主战坦克也装备了最现代的火控计算机,用来处理耳轴倾斜、装药温度、横风/风速、气温、气压、坦克运动速度、火炮角度、身管磨损和跟踪速度等由传感器输入的数据,以确定火炮的射角。

    阿琼主战坦克的火控系统由印度巴拉特电子有限公司(Bharat Electronics Limited)研制,是在该公司为胜利式坦克研制的改进型坦克火控系统基础上发展来的,由昼/夜热像瞄准镜、激光测距仪、弹道计算机及各种传感器组成。但这个火控系统尽管拥有当时还算先进的“猎-歼”能力,但它又是一个多国产品的大杂烩。中央处理器采用摩托罗拉的MC6800微处理器,热成像仪来自法国,激光测距仪、火炮控制组件又是英国多家的产品。巴拉特电子公司未能将这些先进部件成功整合,导致阿琼的射击精度不足,热成像仪和激光测距仪故障率太高。

    装甲防护

    阿琼主战坦克的防护系统是基于传统的正面弧形装甲的思想(±60度)而设计的。由于采用了新研制的“坎昌”(Kanchan)装甲,阿琼主战坦克具备了全方位防护反坦克弹药的能力,其防护水平可能要比早期坦克高得多。这尤其包括由计算机来设计和模拟、其装配式炮塔的壳体采用轻而且致密的“坎昌”装甲,通过采用最佳倾度和和角度来仔细设计侧壁的尺寸以及采用低矮的外形。第一批阿琼使用传统钢制装甲,尔后则换装印度防卫冶金实验室(India Defense Metallurgical Laboratory)研发的复合装甲,从德国方面的技术发展而成,其装甲结构包含多种夹层(包括滚轧均质钢板、镍基合金、含有氧化铝陶瓷/玻璃纤维等非金属材料的“三明治”结构等)。炮塔后方主炮弹舱顶部设有泄压板,万一主炮炮弹被敌火诱爆,能将主要爆炸压力导向上方,尽量减少对战斗室的波及。阿琼配备印度巴哈巴核能研究中心(Bhabha Atomic Research Center)开发的全车加压式核生化(NBC)防护系统,战斗舱与动力舱则配备印度开发的哈伦(Halon)自动灭火抑爆系统。阿琼的车头设有V字形挡水板,与苏联T-72坦克类似。

    国外部件

    除已经提及的动力装置以外,阿琼主战坦克所采用的其他主要外来部件如下:

    1、火控系统计算机由西班牙伊诺萨公司(在休斯公司的许可证下)提供。相关技术将最终转让给印度国营BEL坦克电子设备公司,该公司将逐渐向生产全套系统方面过渡;

    2、炮控系统将由德国FWM公司提供,该公司与印度BHEI公司签订有技术转让协议。一旦阿琼主战坦克有了足够的订单,使之在经济上可行的话,那么,全套系统最终将在印度制造;

    3、履带橡胶垫由Clouth公司提供,履带板及履带销则由迪尔公司提供。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局人士说,这些部件也将在印度生产,正在对各制造商进行评价以选择一家国内供应商。

    性能数据

    阿琼主战坦克(MK1)参考数据:

    基本参数

    乘员

    4人

    战斗全重

    58.5吨

    单位功率

    17.61千瓦/吨

    单位压力

    0.082MPa

    车长

    10.194米

    车宽

    3.874米

    车高

    3.32米

    车底距地高

    0.45米

    性能参数

    最大公路速度

    72千米/小时

    越野速度

    40千米/小时

    最大行程

    450千米

    油箱容积

    1610升

    过垂直墙高

    0.8米

    越壕宽

    2.43米

    最大爬坡度

    38度

    最大侧倾坡度

    22度

    武器系统

    火炮

    120毫米线膛炮

    高射机枪

    12.7毫米机枪

    并列机枪

    7.62毫米机枪

    烟幕弹发射器

    2x9具

    携弹量

    120毫米炮弹39发、12.7毫米机枪弹1000发、7.62毫米机枪弹3000发。

    炮控设备

    炮塔动力控制电动/手动

    火炮俯仰角

    -9度~+20度

    火炮稳定器

    水平向,有;垂直向,有。

    动力系统

    发动机

    MTU838KA501水冷柴油发动机,在2500转/分钟时,输出功率为1103千瓦(1400马力)。

    变速箱

    “伦克”液力机械变速箱,有4个前进档和2倒挡。

    悬挂装置

    液气悬挂

    防护能力

    装甲“坎昌”复合装甲

    核、生、化防护。

    灭火抑爆装置

    衍生型号

    MK-1A型

    2019年,印度展示最新的“阿琼”MK-1A主战坦克。该坦克战斗全重68吨,最高公路速度58千米/小时,越野速度40千米/小时,配备一门120毫米线膛炮,射速6~8发/分钟,备弹39发,乘员4人。从照片上看,炮塔顶部配备了一座遥控武器站,安装了一挺12.7毫米机枪。

    MK-2型

    基本情况

    2011年3月,印度官方宣布阿琼坦克改进型阿琼MK2主战坦克的研发工作完成。与阿琼基础型相比,改良型的国产率达90%,增加了多达93项改进,其中包括13项大改,改进后可用发射炮射导弹,装甲、机动性、故障率都得到改善。当时改进型价格一时未公布。2011年9月,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爆料称:印度计划推出的阿琼MK2价格高达每辆3.7亿卢比(约合802万美元),而俄罗斯的T-90S坦克才250万美元,即便美国“趁乱打劫”向埃及推销的M1A1坦克,每辆也不过695万美元。

    2012年6月22日开始,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在印度拉贾斯坦邦博克兰场试验阿琼MK2。试验集中在主要的19项参数上。试验进行大约两个月。DRDO的发言人拉维古普塔说:“试验如果成功,阿瓦迪重型车辆厂将把印度陆军现役的124辆阿琼升级为阿琼MK2。”印度国防部发言人哥斯瓦米上校说:“阿琼坦克MK2将于20132014年起替换现有的T-72坦克。”

    改进特点

    阿琼MK2是第一代阿琼主战坦克的升级版,装甲防护、火控系统等进行了大幅度改进。阿琼坦克MK2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炮塔上加装了楔形附加装甲块,从侧面来看,它与德国豹2A5主战坦克类似,同时在车体周围加装反应式装甲,以全面提高坦克的防护能力。印度国产坎昌复合装甲已在2000年研制成功,不再需要普通高锰钢替代。

    阿琼坦克MK2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提高了车辆的信息水平,配备印度和以色列联合开发的综合战场管理系统(IBMS)。IBMS由GPS/INS导航系统、数字地图、任务计算机等组成,该系统可以通过数据链与友车或上级单位进行战术信息的交换和通信。车长可以通过显示器可读取地图、友/敌位置、后勤状态等信息。这样阿琼MK2主战坦克群就可以共享战场态势,发挥整体集群作战能力。由于现代反坦克武器的进步,也让主战坦克需要更加齐全的防护系统来防御反坦克制导武器的攻击,为此阿琼MK2配备了激光告*系统(LCWS),它包括四个激光告*器、红外干扰机、气溶胶烟雾弹发射器。

    阿琼坦克MK2的其他改进还包括新的冷却系统、升级了车载计算机、通信系统等。由于车重的增加,需要提高发动机功率,以保证坦克机动性能,印度原计划采用自行研制的1500马力柴油发动机。但经过权衡再三,最终还是选择了德国的发动机。另外由于坦克电子设备增多,需要更多的电力供应,所以阿琼MK2将辅助动力系统(APU)的功率,从4.5千瓦提高到8.5千瓦。

    2014年新德里国际武器装备展上,印度军工展示了最新型阿琼MK2主战坦克。从现场图来看,基本国际上流行的坦克先进设备都能在阿琼MK2上看到。比如,遥控武器站、楔形装甲、先进弹道计算机、炮长席位可视化等等。再加上例如与以色列联合研制的综合战场管理系统(IBMS)、炮射导弹、激光告*系统(LCWS)以及德国制造的1500马力柴油发动机,造成了可靠性的下降以及单价的暴涨——近1000万美元的单价令“阿琼MK2”荣登全球最昂贵坦克的宝座,而且已远远超出印度军费的承受能力,依然不足以对抗巴基斯坦的MBT2000主战坦克。

    在对阿琼2进行的改进中,包括安装了印度国内研制的“坎昌”(KANCHAN)集成式爆炸反应装甲。但安装这些附加爆炸反应装甲之后,坦克的重量更大。

    另外,阿琼2主战坦克样车安装了用于夜间作战的先进热成像瞄准镜;还安装了采用氮气的液气悬挂装置,新型履带,更大型的负重轮和8.5千瓦辅助动力装置(阿琼1采用的是4.5千瓦辅助动力装置)。

    但是,阿琼2主战坦克并不具备激光寻的攻击导弹发射能力,3年前,国防研究和发展组织曾承诺提供这种能力。印度陆军在考虑批准该坦克之前也坚持具备这种能力。

    2014年9月,印度陆军在进行试验之后拒绝了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开发的“拉哈特”(LAHAT)导弹系统。印度国防研究和发展组织武器研究和发展机构开始研制这种炮射导弹,计划在2017年完成。一些装甲兵高级军官称,国防研究和发展组织研制的导弹距离试验还有很长的路。但是国防研究和发展组织一直在游说国防部,让其说服印度陆军同意购买200~250辆阿琼2主战坦克,车上将暂不配备炮射导弹系统。

    印度国防研究和发展组织的高级官员称,阿琼2主战坦克将最终具备发射炮射导弹的能力。虽然主战坦克的订单对于降低平台的成本、确保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阿琼坦克计划继续延续下去。

    服役动态

    列装服役

    阿琼主战坦克研发历经多个阶段,1972年提出发展国产先进新型坦克,1984年3月,在耗费了3亿卢比的研制资金后,印度战车研发局终于拿出两辆样车,1985年3月首次公开展出。1985年4月19日,时任陆军参谋长的VAIDYA将军,为研制中的坦克正式命名为“阿琼”。

    车重困扰

    印度陆军首批采购了124辆阿琼MK1主战坦克,但自2015年中以来,由于技术和维修方面的问题,这批坦克中的相当一部分无法使用。因此,印度陆军不愿同意政府购买118辆改进型阿琼MK2主战坦克的决定,因为坦克重量达到了惊人的68.24吨。

    2014年8月,印度国防部同意花费680亿印度卢比(10亿美元)购买118辆阿琼MK2主战坦克。与阿琼1主战坦克相比,该坦克进行了73项改进,其中包括19项重大改进。这些改进是根据印度陆军在2011-2012年向国防研究和发展组织提出的建议进行的。但购买118辆阿琼2主战坦克还需要得到印度陆军的认可。

    在对2辆阿琼2主战坦克样车进行了6000多个小时的沙漠试验之后,印度陆军希望国防研究和发展组织大幅降低主战坦克的重量,同时还不能降低其增强的性能。但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认为,修改减重需要3~5年的时间,这会进一步延迟已经历时43年之久的阿琼主战坦克发展计划。

    尽管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已经同意将阿琼2主战坦克的重量降低3~4吨,但印度陆军认为,减重后,平台重量将为65吨左右,这仍然过于笨重,严重限制其部署的区域,而且由于不能成为构成印度陆军进攻能力核心的3个打击军的装备,这将使其作战效能受到限制。军事计划人员称,部署这样一种重型主战坦克,需要研制和引入新的机车和坦克运输车来运送该坦克。这还需要印度联邦政府花费更多资金加强印度北部和西部的道路和桥梁,以支持该坦克可能在战时在该地区的部署。印度政府公布的一份审计报告称,1个装备有大约60辆阿琼主战坦克的坦克团还需要16辆运输车和大约50名人员,才能保证其作战机动性。

    技术落后

    对于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说雪上加霜的是,印度国防议会委员会在2017年3月9日发布了一份报告披露,印度陆军装备阿琼MK1的2个坦克团仍受到许多问题的困扰。

    除了过于笨重外,该委员会的报告称,阿琼主战坦克的120mm线膛炮炮管出现了多次炸膛、膨胀、破裂;备件短缺极大地影响了平台的作战可用性;弹药不足严重影响了训练。正是由于存在这些问题,该委员会督促国防部确保不要发生阿琼1主战坦克的问题,并保证阿琼2主战坦克能够满足印度陆军的作战要求。但这些问题一时无法得到解决。印度陆军要求降低坦克的重量,但又不想放弃对该平台进行的73项改进。这些改进使坦克重量增加了6吨。

    对于阿琼1主战坦克来说,维修性和后勤保障也是一个重大且昂贵的挑战,因为该坦克55%以上的部件和系统都是进口的。其中包括MTU MB838 ka501 1.4L柴油机、“伦克”半自动RK4-I传动装置、博世公司的炮控设备、以及OIP传感器系统公司的炮长主瞄准镜。其他进口及根据许可生产的总成部件还包括坦克的火控系统、埃尔比特系统公司的昼用瞄准镜和热成像仪,以及以色列提供的跳频电台。

    阿琼1主战坦克存在后勤保障方面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主战坦克是由位于阿瓦迪的重型车辆厂生产的,而坦克的工程保障组件是单独筹措的。这就造成了阿琼1主战坦克在获得用于更换的零备件和系统时会出现延期及供应渠道复杂等问题。

    未来前景

    阿琼主战坦克研发工作最早从1972年开始,但是直到2004年才首次向印军批量供应。但该项目邀请国外研制商不同程度地参与,特别是德国克劳斯玛菲公司、MTU公司和伦克公司。另外,阿琼坦克还在防护系统和武器装备方面使用了以色列和俄罗斯的一些新技术。然而,印度国产坦克多年的研发工作,以及制造几种改型产品的努力,带来的暂时只有令人失望的结果。最终印度陆军仅仅采购装备了124辆阿琼坦克。

    美国防务新闻网曾在2015年5月报道,由于制造商阿瓦迪重型车辆厂的许多缺陷,以及进口配件的短缺,导致将近80%的阿琼坦克已经无法正常使用。

    印度陆军现装备有3种主战坦克,分别是:改进型T-72N11(大约为1800~2000辆);T-90S/MS(最终将达到1900辆)和124辆阿琼MK1主战坦克。由于T-90主战坦克将服役至2040年或更久,阿琼主战坦克可能将被边缘化。阿琼主战坦克由于车体过重,无法部署在关键地区,且存在后勤保障困难,对于印度陆军来说,该坦克最多只是一种技术演示车。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急于想证明自己,正在努力加快阿琼主战坦克的发展,并且希望国防部批准的118辆阿琼MK2主战坦克中的首批能够在2016年进入陆军服役,并在2020年完成交付,每年生产数量为30辆。但眼下重型车辆厂还没有启动阿琼主战坦克的生产。

    阿琼主战坦克还存在价格过高的问题,阿琼1主战坦克单车成本为570万美元,这是印度从2001年开始引入的T-90主战坦克单车价格的5倍。

    总体评价

    自1974年项目启动以来,阿琼坦克已成为DRDO的“耻辱”,“修改不断,花钱不止”成为其真实写照。经过30余年的漫长研制过程后,阿琼MK1坦克在发动机、主炮乃至装甲防护方面都无法满足基本作战需求,而且58吨的车重也让印度国内大部分桥梁不堪承受,项目成本也从1974年的350万美元增加到30亿美元。坦克车体超重、射击瞄准精度差、动力装置故障多、弹药装填慢等问题始终困扰着印度军方。

    阿琼主战坦克研制历程表面,从最初订立设计指标,到具体研制试验过程,印度决策层出现了诸多重大失误。首先是忽略本国落后的工业科技基础,盲目追求世界顶尖性能,其次研发过程中缺乏灵活处置的能力,既强调国产又大量引进国外设备,最后造成的是阿琼坦克不仅价格高昂,而且性能难以真正达到要求。归根结底,这是印度大跃进式国防思想的必然产物,不切实际的追求武器高性能,最后只能是自酿苦果。

    由于印度技术储备不足,虽然大量选用了印度国外先进坦克部件,但在整合过程中却是困难重重。同时整个坦克中关键部件进口比例过高。阿琼坦克原型车自制部件比例为73%,但到实际生产中,进口部件比例高达60%,阿琼坦克沦为国外产品的“组装货”。(《坦克装甲车辆》、网易新闻、《中国国防报》、中国网 评)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印度阿琼主战坦克】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印度阿琼主战坦克 小编为您整理印度阿琼主战坦克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