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广州华峰寺

时间:2023/3/8 12:08:08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 别名: 华峰寺
  • 门票参考: 免费
  • 开放时间: 6:00~18:00
  • 所在地/隶属: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禾丰村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华峰寺又名海门禅院,位于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道禾丰村,既是佛教圣地,又是革命根据地,也是旅游胜地。广州华峰寺始建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距今有1313年历史;清康熙壬戌年(公元1682年)建海门禅院,原属历史上著名的岭南佛教古刹。华峰寺建寺之后,香火鼎盛,香客不断。据记载,自始祖南樵和尚至光绪年的慧光法师共有12代高僧在华峰寺主持佛事并在此圆寂;到民国时期,尚有僧人主管寺院法堂。在明乘法师编著的100卷《中国佛寺志》中,广州地区仅收录了《光孝寺志》和《华峰山志》。可见,华峰寺在中国佛教史中占有重要一席,是我国佛教名寺之一。

据历史记载,华峰寺鼎盛时期占地4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600多平方米,建筑宏伟壮观,风景优美,有“童话仙境”之称,香火鼎盛,游客不断。抗日战争期间,毁于战火,现仅余藏经阁和一些残垣短壁,门楼上有一匾刻“海门禅院”四字,东侧有一藏经阁,保持完好。遗址被当地群众和珠三角一带地区信徒视作佛教胜地。

实用信息

门票价格

免费

开放时间

6:00-18:00

交通指南

1、可搭乘341路以及948路到达华峰寺总站。

2、广州地铁坐到香雪地铁站B1出口,在B1出口搭乘948路车到终点站华锋寺总站。

历史沿革

华峰寺始建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逐后几度废兴。

公元1682年清朝康熙壬戍之秋,由南樵和尚始创海门禅院,至今已有1313年历史。据历史记载,华峰寺建筑宏伟壮丽、构造精巧,史称“古寺一景别有洞天,老梅百株自成香国”,共有“断尘石僧归”、“一叶轩乘凉”、“佛迹岩”、“梅花谷”、“罗汉溪”等名胜古迹27处,占地有4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由此,华峰十景,环海驰名,况且文物古迹、神话传说,引人人胜,使古刹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与佛教文化的积淀。

然于历史长河中,兵燹天灾频仍,古刹屡遭世乱,僧人流教,衰荣无常。

清乾隆年间,本寺第六代祖师本原和尚,发愿中兴,审察地理形势,调度风水分金,迁古殿于默林之下,脉接双龙,水蟠两涧,远峰为案,后峰当屏,精心构筑,梵宇庄严,旧貌鼎新,气势恢宏,高僧辈出,空前繁荣。

抗日时期,该寺是东江纵队在禾丰一带建立的活动据点。在著名的黄旗山战役中,日寇受到重创便迁怒于华峰寺,将几百年历史的古寺珍宝、经文、资料抢掠一空,驱散僧人,烧毁寺院。当时全寺周围几十间古建筑和景观足足烧了几天几夜,华峰寺遭到彻底毁灭;在华峰寺活动过的游击队员大多也在后来的战斗中牺牲。

自改革开放后,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当地信众自发筹资,于故址建筑简陋僧舍数间,设佛像香案供信众礼佛进香;每逢重阳节,信众依旧俗登山举行灯会活动。

2002年2月,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批准同意修复该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4月,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由广州市佛教协会委派负责人全面负责该寺的重修工作。

2011年初,华峰寺开始积极筹划大雄宝殿的奠基动工建设。经多方考察和论证,构建蓝图,拟将古刹重建为宏伟壮观的十方丛林,重建总体规划方案已获得规划部门批准,并于2011年6月举行大雄宝殿奠基暨动工仪式,目前正在抓紧进行大雄宝殿施工建设。

2012年,萝岗区政府计划投资完善华峰寺景观塔、上山索道等配套景观,打造萝岗区华峰山宗教旅游文化产业。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城市琴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广州华峰寺】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广州华峰寺 小编为您整理广州华峰寺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