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海州常山

时间:2024/11/20 22:02:58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海州常山又名臭梧桐,中药名,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嫩枝及叶,8~10月开花后采,或在6~7月开花前采,割取花枝及叶,捆扎成束,晒干;花香,花冠白色或带粉红色,花冠管细,长约2厘米,顶端5裂,裂片长椭圆形,长5-10毫米,宽3-5毫米;雄蕊4,花丝与花柱同伸出花冠外;花柱较雄蕊短,柱头2裂;核果近球形,径6-8毫米,包藏于增大的宿萼内,成熟时外果皮蓝紫色,花果期6-11月;产辽宁、甘肃、陕西以及华北、中南、西南各地,朝鲜、日本以至菲律宾北部也有分布;用于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高血压病,偏头痛,疟疾,痢疾,痔疮,痈疽疮疥。
    详细介绍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1.5-10米;幼枝、叶柄、花序轴等多少被黄褐色柔毛或近于无毛,老枝灰白色,具皮孔,髓白色,有淡黄色薄片状横隔。

    叶片纸质,卵形、卵状椭圆形或三角状卵形,长5-16厘米,宽2-13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截形,偶有心形,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幼时被白色短柔毛,老时表面光滑无毛,背面仍被短柔毛或无毛,或沿脉毛较密,侧脉3-5对,全缘或有时边缘具波状齿;叶柄长2-8厘米。

    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通常二歧分枝,疏散,末次分枝着花3朵,花序长8-18厘米,花序梗长3-6厘米,多少被黄褐色柔毛或无毛;苞片叶状,椭圆形,早落;花萼蕾时绿白色,后紫红色,基部合生,中部略膨大,有5棱脊,顶端5深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或卵形,顶端尖;花香,花冠白色或带粉红色,花冠管细,长约2厘米,顶端5裂,裂片长椭圆形,长5-10毫米,宽3-5毫米;雄蕊4,花丝与花柱同伸出花冠外;花柱较雄蕊短,柱头2裂。

    核果近球形,径6-8毫米,包藏于增大的宿萼内,成熟时外果皮蓝紫色。花果期6-11月。

    本种被毛情况多变化,花萼蕾时绿白色,以后逐渐变为紫红色,故将过去分出的二变种归并。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400米以下的山坡灌丛中。

    分布范围

    产辽宁、甘肃、陕西以及华北、中南、西南各地。

    朝鲜、日本以至菲律宾北部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药用相关

    入药部位:植物的嫩枝及叶。

    性味:味辛、苦,性寒。

    归经:归肝经。

    功效:祛风湿。

    主治:用于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高血压病,偏头痛,疟疾,痢疾,痔疮,痈疽疮疥。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克(鲜者50~100克):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研末调敷或捣敷。

    相关配伍

    1、治半肢风:臭梧桐叶并梗,晒燥磨末,共二斤,用白蜜一斤为丸。早滚水下,晚酒下,每服三钱。(《本草纲目拾遗》)

    2、治半边头痛:川椒五钱,臭梧桐叶二两。先将桐叶炒黄,次入椒再炒,以火酒洒在锅内,拌和取起,卷在绸内,扎在痛处;吃热酒一碗,取被盖颈而睡,出汗。(《本草纲目拾遗》)

    3、治一切内外痔:臭梧桐叶七片,瓦松七枝,皮硝三钱。煎汤熏洗。(《本草纲目拾遗》)

    炮制方法

    拣去杂草,用清水略浸,润透,切成1厘米长的小段,晒干,生用。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海州常山】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海州常山 小编为您整理海州常山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