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文体娱乐榜 > 正文

芙蓉镇(小说)

时间:2024/11/21 0:19:28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芙蓉镇》是古华1981年创作的小说,作者把自己二十几年来所熟悉的南方乡村里的人和事,囊括、浓缩进该书里,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力求写出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调。描写了1963-1979年间中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小说曾获1982年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86年,《芙蓉镇》被谢晋改编成电影。

  • 中文名: 芙蓉镇
  • 类型: 乡村
  • 作者: 古华
  • 发行/播出时间: 1981年01月01日
№目 录
    详细介绍

    内容简介

    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中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音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1964年春她用积攒的钱盖了一座楼屋,落成时正值“四清”开始,就被“政治闯将”李国香和“运动根子”王秋赦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证查封,胡玉音被打成“新富农”,丈夫黎娃娃自杀,黎满庚撤职,谷燕山被停职反省。接着“文革”开始,胡玉音更饱受屈辱,绝望中她得到外表自轻自践而内心纯洁正直的“右派”秦书田的同情,两人结为“黑鬼夫妻”,秦书田因此被判劳改,胡玉音管制劳动。冬天一个夜晚,胡玉音分娩难产,谷燕山截车送她到医院,剖腹产了个胖小子。三中全会后,胡玉音摘掉了“富农”帽子,秦书田摘掉了“右派”和“坏分子”帽子回到了芙蓉镇,黎满庾恢复了职务,谷燕山当了镇长,生活又回到了正轨。而李国香摇身一变,又控诉极左路线把她“打成”了破鞋,并与省里一位中年丧妻的负责干部结了婚。王秋赦发了疯,每天在街上游荡,凄凉地喊着“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成为一个可悲可叹的时代的尾音。

    人物介绍

    胡玉音

    胡玉音是位貌美肤白、内心善良的女性,被人们称为“芙蓉仙子”。她本与黎满庚青梅竹马,却因母亲出身青楼,父亲参加过青红帮而使两人的爱情花蕊枯萎了。她把这一切归为命定。老实巴交的黎桂桂的入赘虽生庚不合,却多少也对上了“杀生为业”的“灵字”。结婚后,她和黎桂桂相亲相爱,从提竹篮筐卖糠菜粑粑起手,逐步发展到做米豆腐生意,企望靠自己的双手走上致富的道路。

    秦书田

    原本是县歌舞团的编导,1957年因编演大型风俗歌舞剧《喜歌堂》和发表推陈出新反封建的文章,被打成右派,回乡劳动。对于“右派”帽子,他态度顽固,从不承认,只承认自己犯过两回男女关系的错误,请求上级换成“坏分子”帽子。对此,他自有一套自欺欺人的理论。

    王秋赦

    王秋赦是个雇农,也是个不知父母出处、没有任何亲戚关系的孤儿。他脑子不笨,又识几个字,加上嘴又能说,虽从小蹲破庙、住祠堂长大,但由于他会见风使舵,阿谀奉承、察言观色,尽管也不少挨一些莫名其妙的巴掌,却养成了跑公差时好吃懒做的寄生虫习性。土改时,他被确定为“土改根子”,给他分了四时衣裤、全套铺盖、两亩好田不说,还分了一栋全木结构的别墅──吊脚楼。

    作品评价

    《芙蓉镇》 不仅因一个时代的忠实记录而具有极高的认识价值, 也因出色的艺术品格跻入当代长篇小说的经典之列。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陈思广

    《芙蓉镇》 自有其独特的魅力, 它更多地契合了民族、 大众的审美趣味。

    ——潮州韩山师范学院讲师萧玉华

    作者简介

    古华(1942- ),原名罗鸿玉。湖南嘉禾人。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他曾长期生活在湘西五岭山区,对乡镇风俗很熟悉,创作主要以这一地区的生活为背景。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爬满青藤的木屋》、中篇小说集《浮屠岭》、长篇小说《芙蓉镇》等。《爬满青藤的木屋》获1981年全国短篇小说奖,《芙蓉镇》获首届茅盾文学奖。现旅居加拿大。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城市琴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芙蓉镇(小说)】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芙蓉镇(小说) 小编为您整理芙蓉镇(小说)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文体娱乐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