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光叶蕨

时间:2024/11/21 1:29:22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光叶蕨是中国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国濒危物种,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二朗山山地长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下。本种已濒临绝灭,原产地应严禁破坏,宜设法人工栽培繁殖等方法进行保护。光叶蕨为蹄盖蕨科中等大的林下阴地常绿植物。其根状茎短横卧,叶近生,基部褐色,稍膨大,叶片狭披针形。孢子囊群圆形,囊群盖卵圆形,薄膜质,灰绿色,孢子圆肾形,深褐色,不透明,表面具较密的棘状突起。

  • 中文学名: 光叶蕨
  • 拉丁学名: Cystoathyrium chinense Ching
  • 界: 植物界
  • 门: 蕨类植物门
  • 纲: 蕨纲
  • 亚纲: 薄囊蕨亚纲
  • 目: 真蕨目
  • 科: 蹄盖蕨科
  • 属: 光叶蕨属
  • 种: 光叶蕨

一、光叶蕨

  • 光叶蕨为蹄盖蕨科、光叶厥属林下阴地常绿植物,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国濒危物种,仅被发现分布于我国四川西部天全、二郎山、团牛坪地区,生长在海拔2450米的林下阴湿处。
  • 光叶蕨“长相”十分特殊:它通常只有一片叶子,很薄,长约40厘米,上面密密麻麻布满10多对对称的羽片,羽片最宽处只有8厘米。
  • 它的盛放种子的地方——孢子囊,就长在羽片上。
  • 可以说,一片叶子,几乎就是一株光叶蕨的全部。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1963年,光叶蕨首次被发现。当时,中科院院士、著名植物学家王文采来到雅安市天全县二郎山的团牛坪一带,在潮湿的溪边陡崖石头上,找到了这种地表只有一片叶子、根深不到两厘米的植物。1966年,中科院院士、中国蕨类植物学的奠基人秦仁昌根据这株模式标本,发表了新属新种,将其命名为光叶蕨。但此后的30多年时间里,光叶蕨又几乎处于“隐身”状态。直到本世纪初,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邢公侠才在二郎山区域重新发现光叶蕨。此时,距离它首次被人类记录,已过去了30多年。

光叶蕨的珍贵不仅是因为它年代久远,还因为数量太少接近濒危。光叶蕨是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和《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的头号物种。2013年9月,科研人员在二郎山找到一个残存的种群,全部只有103个片叶;2020年6月,又在峨眉后山发现几株光叶蕨。但是,光叶蕨的人工繁育难题一直没有解决。物种总面积不到20平方米,总数量不足100株的现实没能改变。

由于光叶蕨的根系不是很发达,所以栖息地阳光基本照射不到。目前已发现的光叶蕨三处种群所在地,均位于背阴坡的水边,湿度常年维持在65%以上。光叶蕨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海拔分布相对较高,大致为海拔2300-2500米之间,分布幅度极其狭窄;潮湿、多雾、无直射光;“盘踞”于溪沟边附近的岩壁上,多有苔藓伴生,土壤为弱酸性土。

生长与分布

生长环境

生长在海拔2450米的林下阴湿处。四川盆地西缘终年潮湿多雾,雨水多,日照少。年平均气温6-8℃,极端最高温28℃,极端最低气温-16℃;年降雨量1800-2000毫米;相对湿度85-90%;全年雾日达280天以上;日照时数不足1000小时。土壤为石灰岩、砂岩、页岩发育的山地黄壤及山地黄棕壤,pH值4.5-5.5。主要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山地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树种为包槲柯、扁刺锥、珙桐、香桦、糙皮桦、水青树、连香树、扇叶械、疏花械、川滇长尾械等。

分布范围

特产于中国四川西部(天全,二郎山,团牛坪)。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天全,二郎山)。

形态及特征

中等大的林下阴地常绿植物。根状茎短横卧,被有残留的叶柄基部,先端被有浅褐色卵状披针形鳞片;叶近生。

能育叶长40-45厘米;叶柄长可达7-8厘米,直径约2毫米,基部褐色,稍膨大,略被一二伏贴的披针形鳞片,向上禾秆色,近光滑,向轴面有一条浅纵沟;叶片狭披针形,长可达35厘米,中部宽6-8厘米,向两端渐变狭,顶部羽裂渐尖头,向下一回羽状一羽片羽状深裂;羽片30对左右,近对生,平展,无柄,相距约1厘米(下部的较疏远),基部一对长仅1厘米左右,三角形,中部最长的羽片长3-4厘米,基部宽约1厘米,狭披针状镰刀形,渐尖头,向上弯,基部不对称(上侧较宽,截形,下侧较狭楔形或钝圆),羽状深裂达羽轴两侧的狭翅;裂片可达十对左右,斜向上,长圆形,钝头,彼此以狭缺刻分开,在羽片下部,羽轴上侧的裂片较下侧的略长,且基部2片较大,长约5-8毫米,宽约3毫米,向上逐渐变短,基部下侧一片近卵圆形,略缩短,边缘全缘,或下部1-2对略具小圆齿。叶脉在裂片上羽状,侧脉上先出,3-5对,单一,斜上,伸达叶边。叶干后近纸质,淡绿色,无毛;叶轴上面有纵沟,无毛。

孢子囊群圆形,每裂片一枚,生于基部上侧小脉背部,靠近羽轴两侧各排列成一行;囊群盖卵圆形,薄膜质,灰绿色,老时脱落,被压于孢子囊群下面,似无盖。孢子圆肾形,深褐色,不透明,表面具较密的棘状突起,晚春发叶,7-8月形成孢子囊。9月成熟。

栽培方法

光叶蕨不同生长期对光线的要求不同。生长初期要防止光照过强,多遮阴。休眠期要放在光线充足处。植物喜反射光、散射光。光线不足,则植株徒长,显得衰弱或萎蔫。喜潮湿,对土壤温度和空气湿度要求较高,生长期要每天浇水并进行叶面喷水,以保持湿度。发现植株因缺水而凋萎时,要立即将盆浸入清水中,对植株喷雾。缺水不严重,几小时后即可恢复。若24小时内仍未恢复,需将萎蔫的叶子全部剪去,可能会重新萌发新叶。浇水最好在早晨进行,特别是叶片裂片细的品种。晚间浇水,水滴滞留在叶隙间,蒸发慢,易引起叶部病害。喜温和气候,一般15℃至21℃比较适宜。可适应的最低温为10℃,而温度在28℃以上时生长不佳。在夏季需多通风。通风时要注意水分供给,使环境中空气新鲜且不干燥。幼苗期应避免“穿堂风”。不宜施重肥。栽植时,基质中可加入基肥。生长期内可追施液肥,浓度不超过1%,直接撒施,最多每周一次。充足的氮肥会使植物生长旺盛,不足会使植株老叶呈灰绿色并逐渐变黄,叶片细小。施肥应薄施、勤施,根据需要进行叶面喷施。

繁殖方式

蕨类植物的繁殖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有性繁殖又称孢子繁殖,是蕨类植物主要的繁殖手段。

野生状态下的光叶蕨自我繁殖,主要靠孢子囊。每年五六月间,孢子囊开始形成,至9月底孢子囊成熟炸开,孢子弹出并散落于地表。当遇到适宜的萌发条件后,孢子才能萌发产生配子体,配子体上再产生颈卵器和精子器,二者结合形成受精卵,再形成胚而产生新植株个体。但孢子要萌发成苗必须具备合适的繁殖条件。

多年的人工繁育实验表明,光叶蕨的孢子繁殖比较困难,其孢子萌发时间长达60天,且只进行到配子体阶段,并未真正成苗。野外种群观察也发现,每年光叶蕨植株数量增长极为有限,表明野外孢子繁殖受到明显限制,孢子萌发率极低,对光照、气温、湿度、土壤等的要求极苛刻。孢子繁殖成苗困难,也就使得人工繁育困难重重。

价值及其他

光叶蕨主要价值

光叶蕨为中国特有,介于蹄盖蕨属和冷蕨属之间,在研究蕨类植物杂交和蹄盖蕨科的系统发育上有一定价值。

光叶蕨保护现状

光叶蕨濒危原因

1.内部因素:内部因素是光叶蕨濒临灭绝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在其生物学特性存在许多缺陷:光叶蕨的野生种群分布数量极少,分布区非常狭窄,对生存和繁衍条件要求苛刻,这使得光叶蕨的生存极其脆弱,竞争能力很低;光叶蕨分布数量、单体植株孢子数量均很少,导致其自身繁衍更新能力弱,更新建立种群的速度慢;光叶蕨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局部环境,又没有能力迁移到适宜的环境中去。这些生物学缺陷导致光叶蕨一旦受到外界的干扰,就很可能会面临濒危或灭绝。

2.外部因素:光叶蕨属于生态濒危种,主要表现在:极其特殊的生境现状,加之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威胁不断,使得区域内光叶蕨的适生生境少;光叶蕨在原生境内的竞争力弱,生存能力差,很容易被其他物种排挤掉。

保护级别

国务院于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Ⅰ级。

保护措施

广泛开展光叶蕨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在天全县开展光叶蕨极小种群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光叶蕨保护意识;普及光叶蕨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相关科学知识,从生态和物种多样性保护等方面让人们认识到光叶蕨珍稀濒危的价值体现,使公众了解光叶蕨极小种群及其保护的重要意义;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相关保护工作者要掌握科学的光叶蕨极小种群保护方法,创造有利于光叶蕨极小种群保护工作的社会氛围,有效地保护好光叶蕨珍稀植物资源。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大脚走天下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光叶蕨】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光叶蕨 小编为您整理光叶蕨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