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俾斯麦号战列舰

时间:2024/11/21 13:43:18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俾斯麦号战列舰,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于汉斯·布洛姆造船厂建造,以德国前首相俾斯麦名字命名的俾斯麦级战列舰首舰。该舰于1936年7月开工,1939年2月下水,1940年8月建成服役,是当时德国吨位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战列舰。俾斯麦号战列舰,舰长241.55米,舰宽36米,最大吃水9.99米,标准排水量41,637吨,满载排水量50,300吨,最高航速30.12节,最大续航力8,500海里。舰上装备8门380毫米主炮,12门105毫米副炮和36门机关炮,是二战时期著名的战列舰之一。

  • 中文名称: 俾斯麦号战列舰
  • 外文名称: KMS Bismarck battleship
  • 发布时间: 1940年08月01日
  • 发源地区: 德国
№目 录
    详细介绍

    发展沿革

    历史背景

    1919年,德国一战战败,英国人一举清除了老对手德国的海上家当,还强迫德国签署了苛刻的《凡尔赛和约》,并在《和约》中明确规定,战败的德国不准再拥有无畏级战列舰,仅允许保留8艘旧战列舰用于训练及海岸防御,替代舰必须在被替代舰下水20年后才可动工建造,并规定其最大排水量不得超过10160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280毫米。

    20世纪20年代初,在民族复兴思想支配下忍受着战败耻辱的德国,手中仅有几艘不堪使用的陈旧战列舰,建造新战列舰的意愿愈加强烈。由于受到《和约》的限制,德国仔细研究了和约的规定,在条约限制下充分发挥了当时的技术优势,结合海军的战术需求精心设计建造了3艘德意志级装甲舰(被其他国家称为袖珍战列舰)。德意志级虽然舰型吨位稍小但速度比传统的战列舰快,防御能力和火力又比巡洋舰强,让对手强的追不上,弱的打不过,是一种投机取巧设计,这种设计也让德意志级在二战初期的大西洋打出一片“天地”。随后德国又准备设计建造2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其设计思想延续了德意志级的路线,并做了更多改进。在二战中,沙恩霍斯特级凭借其航速高、装甲也够用的条件,敢于和一些英国战列舰打接触战,把“打不过就跑”的战术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的设计建造标志着德国海军新式战列舰的设计建造水平已经开始走向成熟,为俾斯麦级战列舰的建造打好了基础。

    20世纪30年代初,《华盛顿海军条约》即将到期,世界局势紧张,各国都不打算继续签约,并于不久之后一个接一个地拿出新战列舰建造方案。德国当时虽然已经有了德意志级,并开始沙恩霍斯特级的设计,但这都明显不是世界各国即将建造的新战列舰的对手。1932年,德国为了使新式战列舰的数量达到替换所有一战后根据《凡尔赛和约》得以留下的老战列舰的水平,并为对抗苏联的造舰计划,海军开始对建造3.5万吨的大型战列舰的设计进行理论性研究,并对其武备、装甲和航速进行了可行性论证。1934年,德国在进行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设计的同时,也开始了新一级大型战列舰的设计准备工作。1935年,德国宣布废除禁止其建造军舰的《凡尔赛条约》,并向英国提出限制德国海军总吨位为英国海军的35%,英国欣然接受并与之签订《英德海军协定》,这为德国建造大型战舰铺平了道路,德国马上决定开始准备建造谋划已久的新型战列舰俾斯麦级。

    1930年,俾斯麦级战列舰最初开始构想设计时,是德国一战战败后时隔二十年首次设计建造正规战列舰。因此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由于条约和战败的影响,德国的造船工业在1920年代至1930年代可以说是完全重新开始,所以在设计上所能参考的只有一战时期的德国海军舰艇。作为德国海军重新起步的标志,埃姆登级轻巡洋舰和莱比锡级轻巡洋舰是代表,应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的建造思路。但是,这时期的德国海军严重缺乏大型舰艇的建造和设计经验,而且所能参考到的对象也已经落后了不止一个时代,由于“海军假日”时期德国不能建造新舰,错过了最重要的技术积累时期。实际上海军假日时代的Big 7战列舰为各海军大国后续的战列舰的建造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比如美国海军的南达科他级,日本海军的大和级,英国海军的前卫级。更为重要的是,各海军大国根据一战的经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吸取教训,改进设计思路,比较典型的就是英国接收德意志帝国海军舰艇进行的实验,日本海军和美国海军则是利用条约中拆毁的旧舰进行实验,这同样也为后来战舰的建造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而德国既无参考对象,也缺乏相关数据,为了保证研发和建造进度,都是尽量采用现有的技术。所以,俾斯麦级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有很大的问题,依然停留在一战时期的战舰设计思路上,以巴伐利亚级为基准设计了一个放大型。作为一艘标准排水量41000吨的巨舰,只搭载了8门381毫米主炮,而同时期的Big 7全部都是410毫米主炮,维内托级是九门381毫米主炮,乔治五世亲王级则是10门356毫米主炮。

    1935年,俾斯麦级战列舰开始制定完整计划并进入设计图纸的绘制阶段,由于政治上没有太多限制,新战列舰的设计完全面向实战。1936年,《华盛顿海军条约》到期,英国提出了续约《伦敦海军条约》,法国和意大利宣布不再参加,其后原先同意的日本也拒绝在条约上签字。与此同时,英国要求德国将俾斯麦级的排水量限制在35000吨,但德国以其不是《华盛顿海军条约》签字国为由断然拒绝,就在这一片混乱中,希特勒宣布德国不再受这类条约规定的限制。1936年夏天,经过一年设计的俾斯麦级战列舰开始动工建造。

    俾斯麦级

    20世纪30年代初,《华盛顿海军条约》即将到期,世界局势紧张,各国都不打算继续签约,并于不久之后一个接一个地拿出新战列舰建造方案。德国当时虽然已建造“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并有了“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的设计,但这两级战列舰都明显不是各国准备建造新大型战列舰的对手。于是,德国有了建造更大、更强的新战列舰构想。

    早在1932年,德国人为了使新式战列舰的数量达到替换所有一战后根据《凡尔赛和约》得以留下的老战列舰的水平,并为对抗苏联的造舰计划,开始对大型战列舰的设计进行理论研究。1934年,在准备和英国签订英德海军协议的情况下,在设计“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的同时,便开始了新一级大型战列舰的设计准备工作。1935年英德海军协议签订,德国马上决定建造谋划已久的大型战列舰——俾斯麦级战列舰。

    德国人从1935年制定完整计划并进入设计图纸的绘制阶段。由于政治上没有太多限制,新战列舰的设计完全面向实战。1936年《华盛顿海军条约》到期,英国提出了续约《伦敦海军条约》,法国、意大利宣布不再参加。其后原先同意的日本也拒绝在条约上签字。就在国际局势一片混乱中,希特勒宣布德国不再受这类条约规定的限制。德国海军开始准备建造俾斯麦级战列舰。英国曾要求德国将该型舰的排水量限制在35,000吨,但德国以其不是华盛顿海军条约签字国为由断然拒绝。

    俾斯麦级战列舰是德国海军一个庞大的Z计划中一部分。1935年德国海军在开始准备建造俾斯麦级战列舰时,兴登堡级战列舰的设计与俾斯麦级是同步进行,但是因为技术风险太大,加之火炮尚未定型,兴登堡级首舰H39在1939年7月15日正式铺设龙骨[。1936年夏天,经过一年设计,突破条约限制的排水量近5万吨大型“俾斯麦”级战列舰开工建造。

    “俾斯麦”级战列舰是德国海军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军舰。“俾斯麦”级战列舰的设计延续了“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的风格,集“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优秀性能之大成。“俾斯麦”级战列舰的设计,目标明确,而且火力、防护力、航速这三大要素都得到较好平衡,是世界战列舰建造史上很成功的一级战舰,连英国首相丘吉尔也称“俾斯麦”级战列舰是造舰史上的一大杰作[3-4]  。作为该级舰首舰的俾斯麦号战列舰(Bismarck battleship)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海军主力水面作战舰艇之一,是德国所建造的最强大的战列舰。

    舰名由来

    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称为“铁血宰相”。

    俾斯麦于1815年4月1日出生于普鲁士勃兰登堡,1847年,俾斯麦成为普鲁士议会议员;1851—1858年被任命为普鲁士邦驻德意志联邦代表会的代表,1859年任驻俄公使,1861年改任驻法公使。1862年任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极力推行“铁血政策”,主张通过战争,由普鲁士统一德国。他相继发动了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战争,逐步实现了德国统一。1871年俾斯麦出任新成立后的德意志帝国宰相,并受封为公爵。此后的20年间,他权倾朝野。对内加强普鲁士和帝国政府的权力,促进容克和资产阶级的联盟和经济收益,镇压工人运动;对外采取现实主义态度,争霸欧洲,并向海外积极扩张,他本人成为19世纪下半期欧洲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1890年,他被新皇威廉二世命令辞职,回到庄园。1898年去世。俾斯麦是19世纪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他任普鲁士首相期间通过一系列成功的战争统一了德国,并使德国成为世界强国。

    俾斯麦号战列舰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战舰建造

    俾斯麦号战列舰早在1932年代开始设计,原本计划在《英德海军协定》的限制内建造35,000吨级的战斗舰。但德国海军司令埃里希·雷德尔认为35,000吨级的军舰无法满足德国的需要,因此开始秘密研究建造更大型的战列舰。当法国新一代的敦刻尔克级战列舰(满载排水量35,500吨)开始建造后,德国为了同法国海军抗衡,决定建造排水量40,000吨以上的超级战列舰。

    1936年7月1日,“俾斯麦”号战列舰在B&V造船公司位于汉堡的布隆·福斯造船厂的9号船台上铺设龙骨,正式开工建造,建造编号为BV509。船体的建造工作于1938年9月完成,并开始转移到下水道上。1939年2月14日情人节,“俾斯麦”号战列舰举行了下水仪式。“俾斯麦”号的下水仪式非常隆重,元首希特勒及大小官员数千人参加,并请来了俾斯麦的孙女多萝西亚·冯·洛伊文费尔德女士,由她将她的祖父——著名的铁血宰相奥托·冯·俾斯麦——的名字命名给新战列舰。当天13点30分,“俾斯麦”号顺利下水。这是德国第四艘以俾斯麦的名字命名的军舰,第一艘在1877年,是一艘小型的海防舰;第二艘在1897年,是一艘巡洋舰;第三艘在一战期间,没有建成。

    “俾斯麦”号下水后经过18个月的舾装,于1940年8月24日正式加入海军现役。1940年9月15日前往基尔湾开始服役后的测试工作,不久返回B&V造船厂进行最后的设备调整。1941年3月6日起到波罗的海进行训练工作,并开始形成战斗力。随后一直在波罗的海停留,直到1941年5月参加“莱茵演习”作战为止[9]  。

    总的来说俾斯麦级的火炮和装甲方案沿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优势,但比起同时代的英王乔治五世级和黎塞留级战列舰,大部分部位装甲薄了一点。

    技术特点

    设计特点

    俾斯麦级最初的设计指标是标准排水量35000吨,舰长250米,宽38米,吃水10米,四座双联装381毫米主炮,涡轮-电力装置,最大航速30节,最大续航力8000海里/19节,这些都是根据德国的实际情况决定的。

    首先,当时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基尔运河(19世纪末德国为了缩短由北海到波罗的海的航程,和能够在战时自由航行于北海与波罗的海之间而开挖的人工运河,一战时进行扩建挖深但工程到35年才完工)规定对船只的限制是长度不得超过250米,宽不超过38米,吃水不超过10米。

    其次,俾斯麦级的设计用途并非是纯粹的舰队决战,而是一并考虑了舰队战与远洋巡航作战,甚或破交作战(大型海盗船)的需求。然而德国在一战后,海外殖民地损失殆尽,战舰在作战时不像其他国家那样可以依赖海外殖民地的基地补给,因此其续航能力非常好,可以19节高速战斗巡航8000海里,由于意法的主要战场在地中海区域,因此维内托与黎塞留两级战列舰的续航能力相比较都略差。

    再次,鉴于当时世界各国正在设计建造的新战列舰的最大航速都在30节,考虑到德国海军舰艇数量少,新型战列舰必定常常在己方数量劣势的情况下战斗,而在海战中,在数量劣势的情况下战斗,没有高的航速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必须以高标准设计建造。

    最后,俾斯麦级的主炮寿命长,射速也较黎塞留级为高,达到2.3-3发/分钟。另外一点也是继承自一战时德国造舰的传统,即大量的水密舱设计,至少22个主水密舱加极大数量的次要水密舱可以从小幅度的损伤中较好地保护舰船的核心部位。从这些特点来看,俾斯麦较好地符合了其“具有远洋破交能力的战列舰”的设计意图。(然而根据km的研究显示,由于错误估计了蒸汽轮机的续航能力,俾斯麦不能很好执行破交任务。这导致了后来h39计划回到了柴油机的路线上。在km的规划中,俾斯麦的定位是海岸防御舰队的组成部分)。

    外型动力

    俾斯麦级战列舰同级舰的性能数据基本上和设计计划差不多,只是排水量大了很多。俾斯麦级舰体受基尔运河水深限制,适度加宽舰体以减少吃水,长宽比为6.67:1。从纵向俯视图上看,舰体为纺锤形,中间最粗,向首尾两端以抛物线形逐渐变细。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上层建筑沿用了沙恩霍斯特级的舰桥,显得比较紧凑和美观。另外根据沙恩霍斯特级试航数据采用了非常适合在大西洋恶劣海况使用的大西洋舰艏和一直非常广泛使用的外张干舷等,使得沙恩霍斯特级适航性差的问题在俾斯麦级上完全消除,俾斯麦级舰体的稳定性及较高适航性也高于沙恩霍斯特级。它的动力传动系统基本沿用了一战德国战舰设计的3轴2舵标准布局,但3桨不是一战时处于一条线上的布局,改为2前1后,但舵依然是一战风格只是舵机改用了电动为主液压备份(有观点说就是舵的这个布局葬送了“俾斯麦”号)。

    俾斯麦级战列舰拥有12个高压瓦格纳锅炉,两两放置在6个水密隔舱内,蒸汽输送管道直接穿过同样位于穹甲下方的副炮弹药库舱段通向3个主机舱,每个主机舱内安放着1台涡轮蒸汽轮主机,每4台锅炉同时向1台涡轮蒸汽轮主机提供动力,主机为3台蒸汽轮机,单机最大输出功率为45400马力,3台总功率达136200马力。每一主机驱动一个螺旋桨,直径为4.7米。此外在过渡舱内有蒸汽输送转换结构,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交叉提供动力。俾斯麦级的动力系统设计功率为138000马力,实际稳定输出功率为150170马力,极速输出功率为163026马力。

    装甲防护

    俾斯麦级战列舰采取了介于全面防护和重点防护之间的设计(或称不够全面的全面防护)。俾斯麦级拥有穹甲(即有明显弧度并且延伸到舷侧的穹顶状装甲)和较强的320毫米厚主装甲带构成了较强的舷侧防护,这种设计实际上是让穹甲和垂直装甲共同参与了侧舷方向的防护,而非完全沿袭了一战时的穹甲设计。但是,穹甲的高度有限,重要设备又不敢布置在穹甲之上的部分,因此这种设计浪费了舰内的大量空间和一些吨位。穹甲之上的上部装甲防御力不高,在远距离交战中穿甲炮弹有可能从上部装甲区击穿,更重要的是水线下区域的防御力也较差。“俾斯麦”号与“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对战时,被击中后漏油减速伴有左倾和艏倾,最严重时右侧螺旋桨顶端出水空转。相对于主装甲区高度接近6m的黎塞留级战列舰[2],4.8m的俾斯麦级经常和纳尔逊级一起被称为皮带式主装甲带。(俾斯麦级的设计师之一海因里希·施吕特尔对该级舰的防护布置较为不满,他曾对其妻子吐露他认为其侧舷装甲带应该延伸至更低处。)总而言之,俾斯麦级的防御体系在近距离接战中效果好,但在远距离炮战中特别是受到高俯角的穿甲弹攻击时,防护力较为不足。

    俾斯麦级也并不是一艘没有任何优点的战舰,其优缺点根本就是相辅相成的。俾斯麦级较薄的上部装甲经常遭到批评,但实际上这个设计是与其防护体系紧密相关的,俾斯麦的上部装甲与其布置在甲板下的50毫米甲板装甲,以及纵向的舱室装甲一起构成了第一层防护,虽然较为薄弱,但是这层装甲与穹甲之间有着很大的空间,这使得高爆类武器或者半穿甲弹在穿透这层防护之后能量大幅度减弱,无法击破穹甲。考虑到英国人的巡洋舰根本不配置穿甲弹而只配置半穿甲弹和高爆弹,俾斯麦虽然作为战列舰的防护过低,但却很好地克制了英系巡洋舰,作为战列巡洋舰是完全适格的。俾斯麦的水密舱结构设计也很复杂,全舰至少有22个主水密舱,独立水密舱多达数千个,严格来说这也是继承自一战时期德国的造舰传统,虽然过于复杂的结构使得其排水量和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但此设计在抗沉性方面效果还是不错的,可以有效保护舰体的核心部位。

    构造舱室

    俾斯麦级战列舰吸取了沙恩霍斯特级的经验,船体结构的焊接量有很大的增加,达到了95%。俾斯麦级全舰分为22个主水密隔舱段,从第3到第19舱段为主装甲堡区域,保护了70%的水线长度和85%-90%的浮力以及储备浮力空间。德国人在俾斯麦级巨大的舰体主装甲堡内纵向和横向上安装了多重装甲和水密隔板。以锅炉舱段下部舰体为例,除了两舷各拥有宽度为5.5米的防雷隔离舱外,内部又被分成三个并排布置的水密隔舱,每个隔舱内安放着两台高压重油锅炉,俾斯麦拥有两个这样的舱段,它们中间被一个副炮弹药库舱段隔开。在这样的布置下,一个锅炉舱进水,战舰只会损失六分之一的动力,来自一个舷侧方向的攻击最多只能让战舰的两个锅炉舱进水,损失三分之一的动力。此外,该舰在主水平装甲以上的上部舰体内也设置了大量的水密隔舱。加上下部舰体,俾斯麦全舰被细分成数千个大小不一的独立水密隔舱,就像锅炉一样,该舰每个重要的子系统都被以尽可能降低风险的原理分隔放置在这些隔舱内。

    俾斯麦级的防雷隔离舱在舯部深5.5米,向舰尾方向逐渐减至5米,向舰首方向逐渐减至4.5米,由22毫米St52船壳、空气舱、18毫米St52油舱壁、油舱、45毫米Ww主防雷装甲板、8毫米St52防水背板构成,为两舱四层钢板的布置结构。该结构在动力舱段的主防雷装甲后面没有设置完整的过滤舱,而在副炮弹药库和主炮弹药库舱段的主防雷装甲到弹药库壁之间,管线舱和下方的储藏舱一起形成了完整的过滤舱。整体上看,除了弹药库舱段的布置相对还算严密以外,与同时期其它国家战列舰的防雷结构相比较,俾斯麦级的结构要简单得多,设计要求也不高,仅仅为抵御250kgTNT的水下爆破。但德国海军在1944年11月12日关于“提尔皮茨”号损失的222-45号技术报告上指出它的TDS(Torpedo defence system)能抵挡300kg德国“hexanite”烈性炸药的水下爆破,可以认为这是该级战舰防雷系统的实际准确防御水平。

    俾斯麦级没有设置两用甲板,它们采用了装甲甲板和水密甲板分离的传统布局。由于在舰体横向上布置了厚重的上部舷侧装甲和上装甲甲板,俾斯麦级位于机舱和弹药库上方的舰体水平结构有三层,第一层由柚木上甲板、50-80毫米Wh装甲甲板、10毫米St52水密甲板、第一主构造梁构成;第二层由20毫米St52水密甲板(即第二甲板)、第二主构造梁构成;由于在上甲板下方布置了第一主构造梁,并在第二甲板下方布置了第二主构造梁,使该舰拥有双层舰体上部主构造梁。第三层是该舰上为数不多的创新设计之一,在80-100毫米Wh水平部分装甲甲板的下方是20毫米的St52水密甲板,再往下并没有像其它国家的战列舰一样布置主构造梁而是水平铺设了一层构造加强筋,与装甲甲板一同被作为舰体构造的组成部分,承担和主构造梁相近的作用。此外,构造加强筋由弹性形变范围刚好比Wh钢略大一点的St52钢制成,可以随着Wh装甲板一同发生弹性形变并分担抗拉峰值受力,再随着Wh装甲板一同恢复,以此提高整个水平结构的防御力,加强这道保护动力舱和弹药库的最后防线。

    舰炮防护

    德国自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以后首次建造纯正的战列舰,为了降低风险,保证研制进度,尽量采用现成的技术因此依然采用了约克级的总体设计,原计划使用350毫米口径炮,但元首要求使用381毫米口径炮。因为俾斯麦采用穹甲布局,导致舱室利用率不高,核心舱高度很低。为了完成航速指标必须拉长动力舱段,座圈就会往首尾方向挤,为了保证防雷层深度只能压缩座圈,使座圈的宽度不足以上3联装15寸,且设计俾斯麦级时为了尽快拿出能立即开工的设计,重新设计一个三联装15寸炮塔显然也是不允许的,直接照搬一战现成的设计就成了最省事的选择。而且德国人在论证阶段有过考虑,三三并不比四二节省多少吨位,四二在精度和减小火力损失上也有自己的优点。因此俾斯麦级最终设计单炮塔是双联装381毫米口径舰炮,共4座炮塔的战列舰,主炮塔采用前后对称呈背负式布局,前后甲板各布置两座。这种布局在二战比较少见也常被人诟病,称采用这种布局不利于减少舰体长度与装甲带长度,但这也是出于它自身的特殊原因。

    俾斯麦级381毫米主炮塔的炮座露天部分是厚340毫米的KCn/A装甲钢圈,炮座在舰内从80毫米上装甲甲板到100毫米主装甲甲板之间的部分是厚220毫米的KCn/A装甲钢圈,外围侧面受到145毫米-320毫米的KCn/A舷侧装甲和30毫米Wh内部纵向装甲的保护,总厚度为395-570毫米,防御能力高于炮座露天部分。主炮塔旋转部分的正面是360毫米的KCn/A装甲板,侧面是220毫米的KCn/A装甲板,背部是320毫米的KCn/A装甲板,顶部由130-180毫米的Wh装甲板覆盖。背部厚达320毫米的KCn/A装甲是为了对付数量众多的敌舰从左右舷侧方向夹攻而设置的。

    俾斯麦级的副炮塔拥有100毫米KCn/A的旋转部分正面装甲和80毫米KCn/A的露天炮座装甲,能抵挡轻巡洋舰级别的炮弹。第一甲板下面是145毫米KCn/A的上部舷侧装甲带+30毫米的Wh装甲座圈,能抵挡重巡洋舰级别的炮弹。弹药输送通道通过其中一直延伸到穹甲,副炮弹药库位于穹甲下方独立舱段的中央部分内,受到320毫米主舷侧装甲和100-120毫米穹甲的保护。与主火力系统的防护情况相似,俾斯麦副炮火力系统的防护也是由上至下逐次递增。俾斯麦级的指挥塔立面装甲为350毫米KCn/A,顶部220毫米Wh,底部70毫米Wh。同时德国战列舰指挥塔的防护空间大,可以容纳更多的指挥人员和设备。此外该舰在后部舰桥上还拥有一个立面装甲为150毫米KCn/A的备用指挥塔,在主桅楼顶端还拥有一个立面装甲为60毫米Wh的装甲了望塔,是大部分其它国家的新式战列舰所没有的。该舰安置在三个装甲塔上方的三个主要探测和火控系统单元也安装有60-200毫米不等的立面装甲。

    主炮性能

    俾斯麦级战列舰的四座双联装主炮塔,在前甲板和后甲板分别各布置两座,从前向后依次命名为安东(Anton)、布鲁诺(Bruno)、凯撒(Caesar)和多拉(Dora),四座主炮塔的编号分别用各自命名的第一个字母编为A、B、C、D。8门主炮为SK-C/34型52倍口径(以美英计算标准则为47倍)380/381毫米炮[14],由德国克虏伯公司于1934年设计,1939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每座主炮塔重约1100吨,单门火炮全重110700千克,总长度19.63米。俾斯麦级的身管制造采用了与“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相同的三节套管结构工艺,以保证火炮的制造精度,但成本过于高昂,且制造工艺复杂,不便与身管的大批量生产。身管内刻有90条深4.5毫米,宽7.76毫米的膛线,膛线长度为15982毫米,身管长17.86米,膛室容积为31.9升,发射药为212千克,最大发射膛压为3200千克/平方厘米,身管寿命约为180~210发。

    俾斯麦级主炮可发射重800千克的被冒穿甲弹和高爆弹,穿甲弹和高爆弹的长度均为1.672米,其穿甲弹采用“高初速轻型弹”,在近交战距离拥有很好的威力。主炮最大理论射速很高,最小仰角射速为3发/分,最大仰角射速为2.3发/分,达到同期战列舰的前沿水平,最大射程为36520米/30度,炮口初速为820米/秒,在射程为35000米的距离上可击穿170毫米的德制水平表面硬化装甲。主炮俯仰角度为-5.5~+30度,炮塔水平旋转速率为5度/秒,高低俯仰速率为6度/秒,射击时的火炮后座距离为1.05米。装填角度为+2.5度,装填机构采用的是半自动装填方式装填。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主炮性能一般,威力在二战新15寸垫底,但射速高,精度高。除了用作常规的平射射击外,还可以以高仰角对空射击。“提尔皮茨”号在挪威抵抗英机轰炸时就这样使用过主炮。

    副炮性能

    俾斯麦级战列舰装备有6座SK-C/28型55倍口径150毫米双联装副炮,该炮于1928年设计,1934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单门火炮全重9080千克,身管内刻有44条深1.75毫米,宽6.14毫米的膛线,膛线长度为6588毫米,身管长为3000千克/平方厘米,同样可发射穿甲弹和高爆弹,其中穿甲弹弹重45.3千克,长度为67.9厘米,高爆弹重41千克,长度为65.5厘米,最大射速6~8发/分,最大有效射程23000米/40度,炮口初速为875米/秒。副炮俯仰角度为-10~+40度,炮塔水平旋转速率为8度/秒,高低俯仰速率为9度/秒,射击时的火炮后座距离为37厘米,装填角度为+2.5度,全舰备弹18000发,每座炮塔各300发。6座150毫米双联装副炮均布置在上层甲板的同一平面上,每舷各3座,其中布置在前部和中部各两座副炮的射界为150度,布置在后部的副炮射界为135度,6座副炮均可直接向其正前方射击。6座炮塔的重量不一,其中布置在前部的两座炮塔各重131.6吨,中部的两座炮塔因各安装有一座光学测距仪而各重150.3吨,后部的两座炮塔最轻,各重97.7吨。该炮并不兼具防空能力,主要用以对付诸如驱逐舰这类装甲防护较弱的中、轻型水面舰艇。

    防御火力

    俾斯麦级战列舰装备有4座SK-C/33型和4座SK-C/37型65倍口径105毫米双联装高射炮,每舷各4座共8座。SK-C/33型与SK-C/37型高炮均由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生产,其中SK-C/33型于1933年设计,1935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每座炮塔重26.425吨,单门火炮全重为4560千克,总长度6.84米,身管内刻有36条长5531毫米的膛线,身管长6.825米。膛室容积为7.31升,发射药为6.05千克,最大发射膛压为2850千克/平方厘米,可发射重15.1千克,长116.4厘米的专用防空高爆炮弹,最大射速为16~18发/分,最大有效射高为17700米/45度,最大仰角时射高为12500米/85度,炮口初速为900米/秒。火炮俯仰角度为-8~+85度,炮塔水平旋转速率为8度/秒,高低俯仰速率为10度/秒,4座SK-C/33型高炮均装备有各自独立的炮瞄设备。而SK-C/37型则于1937年设计,1939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其主要参数与SK-C/33型基本相同,只是每座炮塔比SK-C/33型要略轻一些,炮塔水平旋转速率提高为8.5度/秒,高低俯仰速率为12度/秒。射击时需由舰上的4座专用光学测距仪提供目标参数,全舰备弹6720发,每座炮塔840发。由于SK-C/33型及SK-C/37型高射炮的身管制造也均采用了复杂的双节套管结构工艺,延误了原定的出厂交付日期,致使“俾斯麦”号战列舰在刚服役时只安装了上层建筑第一层甲板上前部的4座SK-C/33型高炮。海上训练结束后,“俾斯麦”号返回码头时于上层建筑第一层甲板的后部又安装了4座更新型的SK-C/37型高炮。原本计划等另外4座SK-C/37型高炮到货后,再替换下先前已安装于前部的4座SK-C/33型高炮,但出海后才发现SK-C/33型与SK-C/37型专用的火控系统互不匹配,致使在其后的“莱茵演习”行动中,无法对来袭的英机形成有效的中、近程对空火力。

    俾斯麦级战列舰近程防空火力主要由8座SK-C/30型83倍口径37毫米双联装高射炮和20门(“提尔皮茨”号增至78门)20毫米高射炮构成。其中SK-C/30型高炮于1930年设计,1934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每座炮塔重3670千克,单门火炮全重243千克,总长度8.2米,身管内刻有16条长2554毫米的膛线,身管长3.071米。膛室容积为0.5升,发射药为0.365千克,最大发射膛压为2950千克/平方厘米。射弹重0.745千克,长度为1620毫米,最大射速为80发/分(双炮160发/分),最大有效射高8500米/45度,最大仰角时射程为6750米/80度,炮口初速为1078米/秒。俯仰角度为-10~+80度,炮塔水平旋转速率为4度/秒,高低俯仰速率为3度/秒,全舰共备弹32000发,8座SK-C/30型37毫米高炮均装备有各自独立的射击炮瞄设备。实际上,德国的37毫米高射炮根本不可能达到理论射速的80发/分,因为采用人工装填方式的问题(同期的博福斯40毫米高炮为4发弹夹供弹,理论射速比它提高了整整一倍),37毫米高炮是二战最差的高射炮之一。

    俾斯麦级战列舰的20毫米高炮分为两座L65 MG-C/38型20毫米四联装和12座L65 MG-C/30型20毫米单管装两种,其中MG-C/30型于1930年设计,1934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每座炮全重420千克,单门炮重64千克,总长度2.2525米,身管内刻有8条长720毫米的膛线,身管长为1.3米(即65倍口径),膛室容积为0.048升,发射药为0.12千克,最大发射膛压为2800千克/平方厘米,射弹重0.132千克,长7.85厘米,最大射速为200~280发/分,

    最大有效射高为4900米/45度,最大仰角时射高为3700米/85度,炮口初速为900米/秒。火炮高低俯仰角为-11~+85度,火炮的水平及俯仰方向的旋转均由人工手动操作完成。MG-C/38型与MG-C/30型相比,将单管装改为了四联装,致使火炮增重至2150千克,射速提高到480发/分,四门1920发/分,俯仰角度改为-10~49度,其它技术参数均与MG-C/30型基本相同。由于20毫米高炮大多为单管装,仅有两座为四联装,且两型高炮均采用的是弹夹式供弹,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MG-C/30型与MG-C38型的射速仅分别为120发/分和220发/分(除个别特例外,全世界所有火炮的实战射速都低于理论射速),射击时还必须由专人在炮位左侧用手持式小型光学测距仪为炮手提供目标参数,炮手用常规准星瞄具对目标瞄准,实战中难以形成足够密度的近程对空火力。

    指挥系统

    “俾斯麦”级前后各有两座双联装的381毫米主炮塔,其炮座露天部分是厚340毫米的KCn/A装甲钢圈,炮座在舰内从80毫米上装甲甲板到100毫米主装甲甲板之间的部分是厚220毫米的KCn/A装甲钢圈,外围侧面受到145毫米-320毫米的KCn/A舷侧装甲和30毫米Wh内部纵向装甲的保护,总厚度为395-570毫米,防御能力高于炮座露天部分。

    “俾斯麦”级主炮塔旋转部分的正面是360毫米的KCn/A装甲板,侧面是220毫米的KCn/A装甲板,背部是320毫米的KCn/A装甲板,顶部由130-180毫米的Wh装甲板覆盖。背部厚达320毫米的KCn/A装甲是为了对付数量众多的敌舰从左右舷侧方向夹攻而设置的,

    “俾斯麦”级的副炮塔拥有100毫米KCn/A的旋转部分正面装甲和80毫米KCn/A的露天炮座装甲,能抵挡轻巡洋舰级别的炮弹。第一甲板下面是145毫米KCn/A的上部舷侧装甲带+30毫米的Wh装甲座圈,能抵挡重巡洋舰级别的炮弹。弹药输送通道通过其中一直延伸到穹甲,副炮弹药库位于穹甲下方独立舱段的中央部分内,受到320毫米主舷侧装甲和100-120毫米穹甲的保护,能抵挡所有战列舰的炮弹。与主火力系统的防护情况相似,俾斯麦副炮火力系统的防护也是由上至下逐次递增。大部分其它国家的新式战列舰副炮塔都不具有俾斯麦这样厚重的装甲,这也是德舰全面防护的一个体现。

    “俾斯麦”级的指挥塔立面装甲为350毫米KCn/A,顶部220毫米Wh,底部70毫米Wh。同时德国战列舰指挥塔的防护空间大,可以容纳更多的指挥人员和设备。此外该舰在后部舰桥上还拥有一个立面装甲为150毫米KCn/A的备用指挥塔,在主桅楼顶端还拥有一个立面装甲为60毫米Wh的装甲了望塔,是大部分其它国家的新式战列舰所没有的。该舰安置在三个装甲塔上方的三个主要探测和火控系统单元也安装有60-200毫米不等的立面装甲,防护极为考究。

    火控系统

    “俾斯麦”级的主炮副炮射击指挥所在前后桅楼设有两处。前桅楼顶端安装有FuMO23型雷达和大型光学测距仪,FuMO23雷达的矩形天线高2米,宽4米,工作频率为368兆赫,波长约为81厘米,最大作用距离约为25千米。这种雷达性能本来完全能够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搜索水面,但德国的雷达设计没有采用方位显示器(即P型显示器),仅有距离显示器,方位依靠天线底座的同步感应器驱动机械方位显示盘指示,因此这种雷达在对多个目标和曲折的海岸探测时非常繁琐,方位雷达仅能针对单个的目标才具备清晰的目标舷角关系,因此这种雷达只能用作火控目标指示。81厘米波长测量误差偏大,但能够满足战列舰在25千米距离上的齐射火控性能。德国海军也没有打算把这种雷达用在更复杂的探测场合,只是将天线与10.5米光学测距仪安装在一起仅仅用于火控。联合基座能够旋转360度,从战舰高点环视海面。FuMO23雷达没有P型方位显示器的原因之一是德国纳粹高官们认为这种装置过于复杂和奢侈,这是“俾斯麦”号设计上的一个重要缺陷,利用P型显示器至少能够了解更复杂的海面态势。

    德国海军采用两个这种FuMO23雷达和10.5米测距仪转塔来进行两个主要射向的火控。在“俾斯麦”号后舰桥上,同样布置了1部转塔,通常承担控制后部主副炮对第二个目标的射击指挥,或者在前桅楼雷达测距仪转塔被摧毁时,作为全舰火力的射击指挥备份。前桅楼柱型装甲结构一直向下伸延到装甲甲板下的火控解算舱。后部舰桥正下方的装甲带甲板同样设置了解算舱(所谓的解算舱实际是多炮塔的射击指挥仪舱)。德国的机电式射击指挥仪非常庞大和复杂,能够直接连接主炮塔控制机电气柜控制主炮塔,同时解算结果用机电刻度盘显示在相关指挥舱室。但是其精度和可靠性依旧非常高。除测距仪雷达转塔安装了10.5米光学测距仪外,主炮炮塔也安装了独立的10.5米测距仪,便于在指挥转塔失效后,继续按炮长电话口令进行测距和火控射击,但此时火控弹着散布要大很多。150毫米副炮炮塔安装有独立的6.5米光学测距仪,对空射击的火控站分别有4处,两处在主桅楼两侧,有球型防护罩,另两个沿舰体纵轴线布置在后上层建筑顶部,4处对空火控站都装有4.5米测距仪。按照“俾斯麦”级的防空武器配置,4处火控站能够指挥对4个目标的对空火力。105毫米高炮有随动系统,可以分别与相应的火控站连接进行自动控制,而其他中小口径高炮则只能采用电话和人工操作。150毫米副炮参与对空射击时由炮塔测距仪或前后雷达测距仪转塔进行火控,在同时发生交战的情况下,主副炮都无法腾出转塔进行对空火控。

    火控和射击组织的原则是尽可能用尽量多的火炮齐射和尽可能快的发射速度,并用尽可能几率大的射击方式,而射击指挥仪则要在尽可能远的距离上发现目标和完成测距。首轮齐射组织非常重要,对修正具有决定性作用。在40年代炮瞄雷达出现前,主要依靠对齐射的弹着观察进行诸元修正。一旦确认准确的方位距离,则所有主炮将一同按准确诸元进行齐射。同时航海长也将采用机动,尽力保证这个较为准确的方位距离在至少两轮齐射内近似不变。

    性能数据

    俾斯麦号战列舰参考数据:

    基本数据

    舰长 250.5米

    舰宽 36米

    吃水 标准排水量9.1米、满载排水量10.7米

    排水量 标准排水量4.17万吨、满载排水量5.09万吨

    动力装置

    12x 瓦格纳式高压重油锅炉、3x 布洛姆·福斯式蒸汽涡轮机

    最大功率150170马力

    3轴三车螺旋桨推进

    最大航速 30.8节

    续航力 9280海里/16节、8525海里/19节、6640海里/24节

    编制舰员 2092人(包含103名军官)

    武装装备

    4x 双联装 380毫米/52倍径SK-C/34主炮

    6x 双联装 150毫米/55倍径SK-C/28副炮

    8x 双联装 105毫米/65倍径SK-C/33/37高射炮

    8x 双联装 37毫米/83倍径SK-C/30对空机炮

    2x 四联装 20毫米/65倍径MG C/38对空机炮

    12x 单装 20毫米/65倍径Flak 30对空机炮

    舰载机 4x 阿拉多Ar 196 水上侦察机

    装甲防护

    侧舷装甲 145-320毫米、甲板 50-120毫米、防雷装甲 45毫米

    首尾横向隔墙 100-320毫米、主炮塔 130-36毫米

    副炮塔 40-100毫米、主炮座 340毫米、司令塔 350毫米

    装甲总重量 17450吨

    服役事件

    舰史历程

    建造入役

    1935年俾斯麦级战列舰设计工作开始。

    1936年7月1日在汉堡布洛姆·福斯造船厂安放龙骨。

    1939年2月14日情人节,俾斯麦号战列舰举行了下水仪式。

    1940年8月24日正式加入海军现役。首任舰长为奥托·恩斯特·林德曼海军上校。

    1940年9月15日前往基尔湾开始服役后的测试工作,不久返回B&V造船厂进行最后的设备调整。

    1941年3月6日起到波罗的海进行训练工作,并开始形成战斗力。随后一直在波罗的海停留。

    海峡海战

    1941年5月18日参加莱茵演习行动(Rheinübung),伴随的有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

    1941年5月24日遭遇英国拦截舰队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及胡德号战列巡洋舰,激战后俾斯麦号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旗舰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但也被威尔士亲王号击伤,为日后被围歼埋下了祸根。

    被围击沉

    1941年5月27日,英军舰队包围了遭到重创的俾斯麦号,27日10时36分俾斯麦号沉没于布雷斯特以西400海里水域。

    突破大西洋

    俾斯麦号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任务,是于1941年5月18日实行的莱茵演习行动(Rheinübung),伴随的有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德国另外的主力军舰,包括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因机械故障或战损而不能参加该行动;而俾斯麦号的姊妹舰提尔皮茨号还未完成海上测试。舰队由刚瑟·吕特晏斯(Günther Lütjens)海军上将指挥。德军的目标包括:尽量袭扰盟军的船舶以使英军暂缓派出护航运输队,令双方在地中海及北非的势力暂时平衡;转移地中海的英国皇家海军力量令隆美尔及其部队由克里特岛入侵利比亚的计划风险降低。

    英国海军部早已怀疑德军会突破大西洋,而俾斯麦号已经出发的消息亦被Ultra情报机关解密(破解恩尼格玛密码讯息)证实,并且瑞典巡洋舰哥得兰号已发现了俾斯麦号的行踪。在3日后,俾斯麦号于接近卑尔根的挪威格里姆斯塔峡湾(Grimstadfjorden)下锚时被喷火式侦察机发现并拍下了照片。皇家海军的战列舰及其他军舰己作好部署,密切留意俾斯麦号进入大西洋时将会途经的各条航线。

    德军先取北航向,再取西北航向,成功平安无事地穿过挪威海,向格陵兰方向前进,驶向冰岛与格陵兰之间的丹麦海峡-即大西洋入口。由于舰队的航线距离北极圈很近,因此英国航空侦察没有发现德国人。由于德国人的主要目标是运输队,吕特晏斯希望能在浓雾的帮助下悄悄地突入大西洋。

    5月23日傍晚,德军被配备有雷达的英国重巡洋舰萨福克号及诺福克号发现,当时两舰正在丹麦海峡巡逻,等待德军的突破。双方舰只在短暂交火后,英军巡洋舰自知不是对手,被迫释放烟雾并退往德舰的射程范围外,以雷达尾随德军。同时,俾斯麦号主炮射击产生的巨大震动导致桅杆上的凝结冰脱落砸坏其雷达,迫使吕特晏斯命令欧根亲王号行驶至舰队前方,为舰队提供前方的雷达搜索。该决定在之后使英军分不清德军舰只,因为两艘德舰自身的轮廓十分相似,舰身喷涂的伪装也一样。

    丹麦海战

    1941年5月24日凌晨5时,德军舰队准备离开丹麦海峡,“欧根亲王”号的声纳探测到在左舷处有2艘未判明舰只。德舰立即做好了战斗准备。英国拦截舰队包括刚完工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及“胡德”号战列巡洋舰,由兰斯洛特·霍兰海军中将指挥。英国编队由“胡德”号打头阵,“威尔士亲王”号殿后。“胡德”号被视为皇家海军的主力,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巡洋舰,但其弱点是甲板装甲相当薄弱。霍兰中将命令己方舰首对准德舰,以图尽快缩短双方距离。5时49分,霍兰命令向德军领头舰“欧根亲王”号开火,因为英国人误将“欧根亲王”号当成了“俾斯麦”号。“胡德”号在5时52分主炮抢先开火,“威尔士亲王”号随后也向“欧根亲王”号开火。直到打了2轮齐射后,霍兰才发现攻击的目标是错误的,立刻命令将火力转向“俾斯麦”号,但已浪费了很多时间,并造成了一些混乱。当时双方距离大约为12.5英里,即10.9海里左右。5时55分,德国编队开火还击,集中火力攻击“胡德”号。由于英舰的错误判断,所以一开始炮击时并未命中德舰。战场形势对吕特晏斯有利——由于英国战舰舰首正对德舰,“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分别只能使用四门和六门前主炮,而德国军舰却能使用全部火力向英国人还击。此时“俾斯麦”号发射第三次齐射,命中“胡德”号中部,造成救生艇甲板产生火灾,并迅速蔓延。霍兰中将此时意识到攻击的目标是错误的,于是命令左舵二十度,以发挥全部火力攻击俾斯麦。6时整,“胡德”号刚完成转向,“俾斯麦”号进行第五次齐射,一发(一说2发)炮弹贯穿了“胡德”号的薄弱的甲板装甲,引爆副弹药库,而后波及主弹药库。“胡德”号瞬间折成两半,迅速沉入海中,包括霍兰中将在内的1418名官兵阵亡,仅有3人获救。

    “威尔士亲王”号自接战开始有3轮的直击命中“俾斯麦”号,其中造成水中破坏的是第六轮和第九轮的齐射,而这关键的命中均在“俾斯麦”号舰艏部位的约30毫米厚轻质装甲处,所以“威尔士亲王”号造成的伤害其实和“俾斯麦”号的水下防御能力并没有太直接关系,暴露的反而是舰艏轻质装甲的设计问题。作为代价“威尔士亲王”号被“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携手攻击,各处遭4发15英寸炮弹(15英寸弹3发命中)及4发8英寸炮弹击中(8英寸弹5发命中),一度右倾达到20°,最致命的是有一发15英寸炮弹命中了乔治五世级防护最薄弱的舰桥,除舰长与一信号兵外所有舰桥人员阵亡,险些当场失控。由于舰体受重创,数门主炮因故障与战损而无法发射,在重伤之下失去战斗力,被迫退出战斗。德国人也为胜利付出了很大代价,“俾斯麦”号舰中弹三发,位于舰艏的二号燃料槽受损破裂;左舷被来自“威尔士亲王”号的一发水中弹命中,导致左舷一座锅炉被击毁,2号发电机舱被水淹没,舰体首倾3°左倾9°,右侧螺旋桨尖出水,航速下降至26节,为日后被围歼埋下了祸根。

    英军追击

    英海军旋即调集42艘战舰围歼“俾斯麦”号,其中包括2艘航空母舰、3艘战列巡洋舰和5艘战列舰。5月25日,负伤的“俾斯麦”号为了掩护“欧根亲王”号南下执行海上袭击任务,转变航向,朝追击的英舰冲来交战。晚10时,天空乌云笼罩,狂风呼啸。英“胜利”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了9架双翼剑鱼攻击机但投下的9枚鱼雷,仅命中1枚,且未炸到要害部位。

    5月26日凌晨3时,为了切断“俾斯麦”号的去路,英萨默维尔海军中将率战列巡洋舰“声望”号、航空母舰“皇家方舟”号和2艘巡洋舰,离开了直布罗陀港。傍晚,“俾斯麦”号被英空军海防队的飞艇发现。狡猾的吕特晏斯做了各种佯攻均未摆脱。“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接到飞艇的报告后,立即起飞了15架“旗鱼”式飞机,在暮色中鱼雷轰炸机对“俾斯麦”号进行轮番攻击,虽然遭到了高射炮的猛烈炮击,仍投中了2枚,其中1枚炸毁了右舷的方向舵,“俾斯麦”号失去了控制。这使俾斯麦号已无法逃避英国舰队的尾随攻击,速度再度降低,而且很难控制航向。

    被炸覆灭

    1941年5月27日晨,英军的主力追击舰队赶到,包括英王乔治五世号与罗德尼号战列舰,于8早晨点左右进入射程,两舰迅速接近,英舰用其16英寸及14英寸主炮轰击俾斯麦号。俾斯麦号由于舵机失灵,航向不定,还击效果不佳。在撤退无望的情况下,俾斯麦号吕特晏斯海军上将在给希特勒的电报中说:“舰已不堪操纵,将战至最后一颗炮弹。”希特勒回电:“战列舰"俾斯麦"号全体将士们,全德国与你们同在。拿出你们坚决的勇气来,把能做的尽力而为。”10时39分,俾斯麦号终于沉没于布雷斯特以西400海里水域。前后,英国皇家海军投入了大量军舰,包括多达8艘战列舰及战列巡洋舰,2艘航空母舰,即皇家海军约半数的力量围剿俾斯麦。最后一战由主力舰队的罗德尼破坏了俾斯麦的全部主炮塔后,与亲王一同抵近至数千米处射击,使俾斯麦完全丧失抵抗能力,最终由多塞特郡号重巡洋舰在近距离发射了3枚鱼雷终结了俾斯麦。英军指挥官托维上将在战斗后说:“就像一战时的德意志帝国海军一样,俾斯麦号进行了一次最勇敢的战斗,抵抗着数倍于己的敌人,以至于在沉没时她的旗帜还在飞扬。”

    俾斯麦号战列舰沉入大西洋时,海面上数百名德军水兵挣扎待救,出于人道主义,英舰“多塞特郡”号丢下绳索,救起大约80名德军水兵,“毛利人”号也救起来25人,但救生工作刚刚开始,就发现附近出现德军潜艇,“多塞特郡”号和“毛利人”号立即终止救援撤离现场。海中挣扎的数百名德军水兵最后只有5人后被德国气象船“萨克森沃尔德”号和一艘潜艇救起。

    历史疑问

    对于俾斯麦号战列舰的沉没,历史上有两种不同见解:“自沉”论或“击沉”论。

    根据俾斯麦上幸存者的回忆以及俾斯麦纪念站上的资料,显示俾斯麦号战列舰上的水兵当日10点20打开的通海阀门,然后10点39战舰沉没。

    如果按照自沉论(核心区域没受损),俾斯麦号战列舰这种数万吨的巨舰不会仅仅19分钟就沉?显然此前该舰已经大量进水。此时打不打开通海阀已经无关大局,无非就是加快沉舰速度而已。

    战后搜索

    1988年,美国的一支探险队在几家大公司的赞助下,开始对沉没在海底的“俾斯麦”号进行搜索行动。这支探险队的领头人物在1985年曾带队成功地搜寻到坐沉在海底的著名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Titanic)。

    1988年6月,探险队对海底进行了3个星期的初步搜索,但没有结果。

    1989年5月,探险队租用了英国的“大力神之星”号搜索船,并使用他们自己的一艘水下摄影探测器,在法国以西800千米,爱尔兰以南约400千米的豪猪海底平原进行对“俾斯麦”号的搜索行动。行动进行10多天后,1989年6月6日,开始发现“俾斯麦”号的碎片,包括一座主炮塔。随着碎片带向西北方向走了4天后,6月10日,终于在4763.185米的海底深处发现了静静地躺在洋底的俾斯麦号战列舰残骸。与“泰坦尼克”号断成两截不同,“俾斯麦”号舰体保存相当完整,几乎和沉下去时差不多。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大脚走天下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俾斯麦号战列舰】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俾斯麦号战列舰 小编为您整理俾斯麦号战列舰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