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
罗伯特·布列松生于法国多姆山省,早年曾学习绘画,二次大战时成为战俘一年,其间接触了电影胶卷,引发了对电影的兴趣。1933年转入电影界。二战期间被关入德国集中营,在那里认识勃里克柏杰主教,离开集中营后受主教所托拍摄以贝达尼修女院为背景的剧情长片《罪恶天使》,从此确立其以哲学性、天主教思想为主题的电影风格。他个性孤高,作品少而精,风格简约,题材喜将文学名家的作品作重新诠释,关注枝节,喜欢采用非职业演员,对精神世界的孤独和超越做沉思性探索。他的美学信念是用电影将音乐和绘画融为一体,而不是戏剧和摄影。
1951年执导的电影作品《乡村牧师日记》成功扬威威尼斯影展;1956年拍摄的《死囚越狱》也获得了康城影展奖项。到80年代共拍成包括《圣女贞德受难》、《梦想者四夜》等14部经典名作。他所撰写的《电影书写札记》一书,则使他高居电影史殿堂的宝座。
《电影书写札记》是布烈松唯一的著作,辑录了自1950年起至1974年止,他对“电影书写”所进行的充满想像力的深遂反思。他谈模特儿、演技、目光、声音、说话、自动性、真与假,他谈的不仅限于电影艺术,而是可引申至人生这一创造活动。他的反思已经由技进乎道,对于显隐、收放、增减、予取、远近之道,多有精辟提示,也为我们揭示预知、等待、邂逅、诱导、亲近的艺术。有人说布列松谈的是电影伦理学,其意大抵在此。
布列松是吟咏人类苦难的诗人。从1945年《布劳涅森林的女人们》,到1950年《乡村牧师日记》,再到1983年痛斥拜物主义的收山之作《钱》,布列松影片中的人物永远在灵魂深处接受苦难的挑战,无论是死囚、扒手和罪人,还是圣女贞德和法官。受苦受难不是忍受折磨,而是不甘屈服命运。布列松说,没有献身精神,不抛弃利己主义,人的灵魂就不得安宁。他在主人公身上寻找赎罪的希望,从而,拯救人的灵魂成为布列松影片的主题。
1950年的影片《乡村牧师日记》在电影史上的意义在于它为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方式提供了独特的范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根据法国作者贝尔纳诺斯(1888~1948)的日记体同名原著改编而成,以冷峻的笔调塑造了一个近乎耶稣基督忍辱负重自我牺牲的殉道者形象,表现了忠于神职的乡村牧师日月如斯的磨难和忧虑,揭示了内心的搏斗,对人生使命的怀疑和爱的本能,颂扬人类的精神价值是这部作品的基调。
1974年的影片《武士兰士诺》,布烈松借古喻今之作,根据亚瑟国王手下的圆桌武士寻找圣杯而改编的故事,曾获1974年戛纳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大奖。布烈松通过中古时期的侠义和愚忠精神,对当时身处社会的功利主义和道德沦丧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和讽刺。故事讲得很有中国古代侠义英雄的味道,将家国大义凌驾于个人情感之上,小义需承让于大义。但是英雄却终不为世人所理解,布烈松一贯的赎罪母题在本片中得到升华。
布列松的电影语言严酷冷峻,充满哥特式的苦行主义色彩,既无布努艾尔的嘲讽和幽默,亦无伯格曼的苦涩与同情。影片舍弃了激情和戏剧性元素。无情节的故事中凝聚了无数细小事件。外部世界的元素和故事的发展都是虚设的背景,几近空荡的环境描写凸显了精神的内容。在不同寻常的空空荡荡的世界中,无灵性的光秃秃物件获得明显可感的时间维度,如一潭死水般凝滞的时间渲染了恼人的空虚感。布列松的影片是纯粹派艺术的绝唱。
他的影片常常运用特殊的修辞手段——重复。反复再三而全无修饰的沉闷细节、令人压抑的单调感和重复手法产生的仪式感,强化了物象与精神的联系。所以,苏珊·桑塔格(近代西方最引人注目的美国著名作家、评论家)说:“布莱松的影片呈现了‘灵魂的实体’”。
以上部分文字内容出自崔君衍(中国电影出版社总编辑)
法国电影新浪潮
布列松在法国电影新浪潮创始人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他被看做是与亚历山大·阿斯特鲁克(Alexandre Astruc)和安德烈·巴赞(AndréBazin)齐名的现代电影理论奠基者,这套理论对法国电影新浪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浪潮先驱把布列松誉为这场电影运动的榜样人物。
主要作品
电影作品
1934,《公共事务》
1943,《罪恶天使》
1945,《布劳涅森林的女人们》
1951,《乡村牧师日记》
1956,《死囚越狱》
1959,《扒手》
1962,《圣女贞德受难》
1966,《驴子巴特萨》
1967,《穆谢特》
1969,《温柔女子》
1972,《梦想者四夜》
1974,《武士兰士诺》
1977,《很可能是魔鬼》
1983,《钱》
获奖记录
戛纳国际电影节
? 1983 第3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奖 钱 (获奖)
? 1983 第3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钱 (提名)
? 1974 第2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平行单元-费比西奖 武士兰西诺 (获奖)
? 1967 第2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国际天主教电影视听协会奖 穆谢特 (获奖)
? 1967 第2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穆谢特 (提名)
? 1962 第1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圣女贞德的审判 (获奖)
? 1962 第1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国际天主教电影视听协会奖 圣女贞德的审判 (获奖)
? 1962 第1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圣女贞德的审判 (提名)
? 1957 第1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奖 死囚越狱 (获奖)
? 1957 第1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死囚越狱 (提名)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 1989 第4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 (获奖)
? 1967 第3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帕西内蒂奖-最佳电影奖 穆谢特 (获奖)
? 1966 第3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审团专业致敬奖 驴子巴勒达扎 (获奖)
? 1966 第3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国际天主教电影视听协会奖 驴子巴勒达扎 (获奖)
? 1951 第1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国际奖 乡村牧师日记 (获奖)
? 1951 第1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国际天主教电影视听协会奖 乡村牧师日记 (获奖)
? 1951 第1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意大利影评人奖 乡村牧师日记 (获奖)
? 1951 第1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 乡村牧师日记 (提名)
柏林国际电影节
? 1977 第2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评审团特别奖 很可能是魔鬼 (获奖)
? 1977 第2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Interfilm奖-竞赛单元 很可能是魔鬼 (获奖)
? 1977 第2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国际天主教电影视听协会奖-推荐-竞赛单元 很可能是魔鬼 (获奖)
? 1977 第2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 很可能是魔鬼 (提名)
? 1971 第2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竞赛单元 一个梦想者的四个夜晚 (获奖)
? 1971 第2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 一个梦想者的四个夜晚 (提名)
? 1960 第1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 扒手 (提名)
欧洲电影奖
? 1994 第7届欧洲电影奖终生成就奖 (获奖)
意大利大卫奖
? 1977 第21届意大利大卫奖卢奇诺·维斯康蒂奖 (获奖)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罗伯特·布列松】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