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文体娱乐榜 > 正文

浮生若梦(电影)

时间:2024/11/21 16:16:45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浮生若梦》是由法兰克·卡普拉执导,琪恩·亚瑟、莱昂纳尔·巴里摩尔、詹姆斯·史都华、爱德华·阿诺德等主演的喜剧片,于1938年8月23日在美国上映。该片讲述了军火商卡比为了兴建厂房赚更多的钱,不惜破坏居民生活的安宁,后被万达霍夫家族中快乐的气氛感染,选择与百姓同乐的故事。
  • 中文名: 浮生若梦
  • 外文名: 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 导演: 法兰克·卡普拉
  • 编剧: George S. Kaufman,莫斯·哈特,Robert Riskin
  • 主演: 琪恩·亚瑟,莱昂纳尔·巴里摩尔,詹姆斯·史都华,爱德华·阿诺德
  • 类型: 喜剧片
  • 片长: 126分钟
  • 语种: 英语
  • 拍摄地点: 美国
  • 制片地区: 美国
  • 主要奖项: 第1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 发行/播出时间: 1938年08月23日(美国)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浮生若梦》是由法兰克·卡普拉执导,琪恩·亚瑟、莱昂纳尔·巴里摩尔、詹姆斯·史都华、爱德华·阿诺德等主演的喜剧片,于1938年8月23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军火商卡比为了兴建厂房赚更多的钱,不惜破坏居民生活的安宁,后被万达霍夫家族中快乐的气氛感染,选择与百姓同乐的故事。

参演人员

琪恩·亚瑟 饰 爱丽丝

莱昂纳尔·巴里摩尔 饰 马丁·万达霍夫

詹姆斯·史都华 饰 托尼

爱德华·阿诺德 饰 卡比

米沙·奥尔 饰 Boris Kolenkhov

安·米勒 饰 艾丽

埃迪·安德森 饰 Donald

沃德·邦德 饰 Mike

斯普林·白灵顿 饰 贝尼

Samuel S. Hinds 饰 Paul Sycamore

角色介绍

爱丽丝

演员 琪恩·亚瑟

马丁·万达霍夫的次女,在这个人口众多,个个性格迥异的家族中,她是最为正经的。她在军火商卡比的公司里担任秘书,并跟卡比的儿子、副经理托尼相好,感情甚深,但这却引起了托尼父亲的不满。

马丁·万达霍夫

演员 莱昂纳尔·巴里摩尔

爱丽丝的父亲,一家之主,德高望重。曾是生意场中的风云人物,然而有一天,他突然觉得那种生活不是他理想中的有意义并充满乐趣的生活,于是走出了生意场,过上了与世无争、与人为乐的自由而坦荡的生活。

托尼

演员 詹姆斯·史都华

军火商卡比的儿子,他在父亲的公司里担任副经理一职,和公司秘书爱丽丝相恋,有一天他去拜访爱丽丝的家人时,看见男女老少跳跳蹦蹦、载歌载舞时不觉大吃一惊,却也因此被爱丽丝一家人快乐的气氛所感染。

卡比

演员 爱德华·阿诺德

大军火商,托尼的父亲。虽然非常有钱,但仍忙于赚钱,并企图垄断全国的军火企业,将工厂扩建到万达霍夫家族的住宅区。后被万达霍夫家族快乐的气氛所感染,放弃了原先的打算,最后成为了一位慈善家。

内容介绍

大军火商卡比(爱德华·阿诺德饰)为了赚取更多的钱,决定在某住宅区购置一片地产,兴建厂房。这件事将破坏周围居民生活的安宁,因此遭到万达霍夫家族的强烈反对。万达霍夫家族人口众多,脾气古怪,个个性格迥异不同。马丁·万达霍夫(莱昂纳尔·巴里摩尔饰)思想顽固,主张拒付联邦税收;其女儿贝尼(斯普林·白灵顿饰)喜欢冒充小说家,跟丈夫在地下室里玩弄焰火;孙女艾丽(安·米勒饰)热衷芭蕾,连家里也成了舞场,不停地跳;艾丽的丈夫只知道演奏木琴。唯有万达霍夫的次女爱丽丝(琪恩·亚瑟饰)最正经,她担任卡比公司里的秘书,跟卡比的儿子、副经理托尼(詹姆斯·史都华饰)相好,感情甚深。有一天,托尼访问万达霍夫家,一进门,却见男女老少跳跳蹦蹦,载歌载舞,不觉大吃一惊。但他渐渐被万达霍夫一家快乐的气氛所感染,兴致勃勃地跟随他们一起欢闹。接着,这也影响了他的父亲。卡比学会了吹笛作乐,而且处事态度发生变化,放弃了原先的打算,最后成为一位慈善家。

创作团队

制作人 弗兰克·卡普拉

导演 弗兰克·卡普拉

副导演(助理) Arthur S. Black Jr.

编剧 George S. Kaufman、莫斯·哈特、Robert Riskin

摄影 Joseph Walker

配乐 迪米特里·迪奥姆金、Mischa Bakaleinikoff、Ben Oakland

剪辑 Gene Havlick

美术设计 Stephen Goosson

获奖记录

时间 届次 奖项 获奖方 备注

1939年2月23日 第11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影片 《浮生若梦》 获奖

最佳导演 弗兰克·卡普拉 获奖

最佳女配角 斯普林·白灵顿 提名

最佳剧本 Robert Riskin 提名

最佳摄影 Joseph Walker 提名

最佳音响效果 John P. Livadary 提名

最佳电影剪辑 Gene Havlick 提名

鉴赏评价

《浮生若梦》不仅褒扬了作为美国精神支柱的乐天主义,还揭示了一个更深的主题: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欣赏,才是真正的温暖。以往舞台剧改编的电影,多多少少都还传承着舞台剧的形式,基本上离不开舞台的“三一律”原则。而该片的场面调度相对以前的影片有了很大突破,打破了舞台的局限性,如在拍摄一对恋人在树下和孩子们嬉戏的片段时,镜头的景深作了试图突破舞台形式背景的尝试,就是影片的镜头包含了现实生活的真实元素,最大化地把现实世界通过场面调度揉化到有限的镜头范围内,这种做法将该片和以前依旧运用舞台原则的影片划分出了一个清晰的界限。一部好的电影总是能兼顾精英和平民之间的审美趣向,并在向时代提出思考和建议的同时,在艺术上寻求创新和突破,《浮生若梦》追求的正是这一点,而且做得很精彩(《读电影·百年奥斯卡最佳电影品鉴》评)。

其他信息

幕后花絮

莱昂内尔·巴里莫尔的关节炎非常严重,以致于在拍摄该片时每隔1小时就要注射止痛药。

1938年一般长片的电影胶片大概长为8000英尺,但该片的电影胶片长达329000英尺。

考虑到影片开拍前莱昂内尔·巴里莫尔的病情和伤势,剧本为他更改了角色设计。

原著舞台剧中只有19个角色,而该片中却有150多个角色。

主创公司

制作公司 1、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美国)

发行公司 1、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美国)

2、哥伦比亚三星(巴西)

3、Columbia TriStar(美国)

4、Cult & Classic(巴西)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美国 1938年8月23日(首映)

美国 1938年9月1日(纽约)

美国 1938年9月30日(洛杉矶)

丹麦 1938年12月26日

葡萄牙 1939年12月21日

芬兰 1940年10月13日

德国 1946年

奥地利 1947年1月31日

美国 1949年4月1日(再发行)

芬兰 1960年8月19日(再发行)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精灵世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浮生若梦(电影)】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浮生若梦(电影) 小编为您整理浮生若梦(电影)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文体娱乐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