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文体娱乐榜 > 正文

我的前半生(小说)

时间:2024/9/20 4:49:16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我的前半生》是亦舒创作的长篇小说,1982年11月在中国香港出版。该书讲述做了多年家庭主妇的子君,遭医生丈夫抛弃后不得不重新工作,一步步站起来并再度寻找到幸福的故事。《我的前半生》描写现代社会中男女婚姻面临的新困境。在遭婚变后自立自强的子君身上,表现出时代的进步与现代女性意识。
  • 中文名: 我的前半生
  • 类型: 言情
  • 作者: 亦舒
  • 创作时间: 20世纪80年代
详细介绍

内容简介

子君在遭到丈夫遗弃的致命打击后,被迫改变其依赖丈夫、缺乏独立意志的生活惯性,而以一个普通妇女的身份,投向社会。在谋求职业、争取独立的社会地位的拼搏过程中,子君发挥了她的聪明才智,焕发出她的青春,并因此博得了人们的尊重倾慕。最后,她在事业和爱情上获得了幸福而美满的结果。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中国香港社会自20世纪60年代迈入工商业,70年代蓬勃的经济带动了文学作品本土化、多元化发展,通俗小说作家开始相继冒升,到80年代更加向讨好大众口味的“快餐式”文化发展。为了吸引读者,亦舒甚至在作品的书名与人物的姓名上也费尽心思 。建国后,国家安全部关押了一大批在解放战争中俘虏的国民党战犯和一部分日本战犯,1950年苏联又送回来一批日本以及伪满战犯;他们在战犯管理所后期,纷纷拿起笔来,总结自己的过去,写出不少生动感人的认罪材料,题目大部分都叫做“我的前半生” 。

创作契机

亦舒最钟爱的小说是鲁迅的《伤逝》,她的小说《我的前半生》的主角是子君和涓生,沿用了其中男女主角的名字 ;小说的思路从鲁迅的《伤逝》延伸而来,男女主人公之名亦与《伤逝》相同,将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移置”于当代香港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

人物介绍

子君:婚后立志做贤妻良母,十多年来,没有工作,没有理想追求,生命在结婚、生子、琐碎的家务事中消费掉。直至丈夫涓生另结新欢,提出与她离婚。离婚后悲伤失意的子君在女友的鼓励和帮助下重新站立,找到了新的爱情和婚姻。

史涓生:多年来老实正经、勤奋向上的丈夫,忽然发现了真我,发现了激情,死心塌地要随女演员去过新的生活,而全不顾妻儿的感受;史涓生有外遇,谁都知道了,连他的女儿,才十二岁的安儿也明白其中的情势,偏偏只有子君还蒙在鼓里。

唐晶:从学校一毕业就投入社会,十几年下来,酸甜苦辣尝遍,刚刚建立了一点社会地位,有条件可以叱咤风云了,却激流勇退,不再喜欢头上戴着的那顶“女强人”帽子,嫁得远远的;子君因唐晶与未婚夫同居而倍感失落,甚至找她“无理取闹”,纵然后来她们又言弃前嫌,重归于好,唐晶远嫁,从此天涯。

翟有道:翟有道算是一个亦舒心目中条件非常高的完美男性形象,但作品没有展开去写他,只是说他气质很好。子君对唐晶的莫家谦,一开始就很有好感。子君用鸡蛋里面挑骨头的眼光去打量莫家谦,结果只觉得他无懈可击。不过,子君也很有“后福”,遇到了一个跟莫家谦同一类型的人(即瞿有道) 。

作品鉴赏

思想主题

小说《我的前半生》是在女性自由和解放的主题上对鲁迅《伤逝》的续写,改写了《伤逝》中子君的悲剧套路;亦舒借《我的前半生》探讨的是“娜拉走后怎样”的问题。如果说,20世纪20年代子君和涓生的悲剧主要是经济的原因,那么,80年代生活富足的子君和涓生,他们的婚姻生活一样出了问题。亦舒着重于离婚后子君的形象塑造,也就是现代女性面对婚姻变故后的精神重建。

《我的前半生》中亦舒在某种程度上不完全认同贤妻良母的女性观,强调女性要独立自主,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首要的条件是取得经济上的的独立地位,只有在经济上独立了,才能获得其他方面的自由。子君身上寄托了作家的人生理想,表达了作者对职业女性的爱护与期望。子君是一个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勇敢女性。冷漠无情的家庭关系砸碎了她玫瑰色的幻梦,同时也唤醒了她沉睡的人格意识。作品的主题,正在于歌颂职业女性自尊自爱的奋斗意识,字里行间,回响着当代妇女呼啸前进的时代精神 。

从婚恋观看,亦舒认为“婚姻与爱情无关”,怀疑爱情,结婚并不是因为爱情、精神契合,子君和翟有道结婚不是因为爱情。亦舒认为爱情是理想中的,可遇而不可求;而亦舒强调可以因为爱情而结婚,也可以不因为爱情结婚,可以结婚,也可以不结婚,这样亦舒体现的就是一种更加自由的婚恋观,女性在婚恋上是很自由的。

亦舒赋予了被涓生抛弃的子君全新的灵魂。子君曾经一度绝望,但很快振作起来。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女性在很多方面都是佼佼者。子君有女强人唐晶这样的好朋友,对她重新走进脱节多年的社会很有帮助。她最终成功了,变得坚强而自信,美丽中带点沧桑。后来涓生被子君的变化所吸引,想复合的时候,子君一口拒绝。她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子君,木头美人,任人呼来唤去。子君成功地摆脱了涓生,摆脱了过去,她不用仰息他人,但她依然不快乐。这恰好击中了现代女性的阿喀琉斯之踵。女性为了争得和男性同等的地位,放弃了很多,她们达到了目的,可以靠自己而活,可是却依然不快乐 。

艺术特色

《我的前半生》中,子君的两段感情生活跟唐晶和子群的情场遭遇几乎是不分伯仲的,有一种并列的味道。亦舒几乎是极力去挖掘男性的猥琐来实现对女性的礼赞,虽然还达不到鲁迅作品中所蕴含的摧枯拉朽的力度,读来令人深有感触 。

《我的前半生》中涓生与子君离婚,子君心如死灰,梦到辜玲玲对她狞笑,这是她现实生活中梦魇的延续,是现实痛苦的投影。文学作品若“以梦境描写心理,出了多一部分含蓄迂曲的情致外,更能使读者见到隐伏于人物灵魂深处的思维和情感”。亦舒深受中国梦文化的影响,对梦境的描写技巧的掌握娴熟,对描绘人物心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亦舒这部作品着墨更多的是子君在婚姻破裂之后的醒悟和自立的描写,她用其惯用的洗练笔触和狡黠趣妙的对话将人物的个性和内心世界纤毫毕现,是站在女性角度对现代社会现象中常见婚姻问题的解析和反思。亦舒的故事叙述,重点在主人公应对生活里事件的心理细节描写和心路蜕变的过程,读者在她活灵活现的叙述中,跟随故事的发展和小说人物的喜怒哀乐,同样地也得到了一些对现实生活感悟和思考 。

作品影响

衍生作品

2014年4月,《我的前半生》同名电视剧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进行拍摄制作备案公示,是第一部由亦舒作品改编的电视剧;电视剧《我的前半生》2017年7月播出 。

作品评价

亦舒笔下的子君,与鲁迅《伤逝》中的子君,在灵魂上是一脉相承的。两个子君都有良好的知识与修养,心地天真而纯良,在遭遇男人背弃时,哪怕没有经济独立的能力,也都选择有尊严的离开。她笔下的子君有如一只精致的金丝雀,被迫离开鸟笼后勇敢地搏击风雨,直至找回灵魂。作品在强调:女性经济要自主、人格要独立,要自尊自爱活得体面,要珍惜女性间的友谊。(凤凰文化评论人阿蒙)

《我的前半生》是一部截至2017年中国最标准的中产阶层中年史诗,亦舒的小说相比剧集虽不够大气、完整,但它是中国中产的内心世界画像。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娱乐嘉年华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我的前半生(小说)】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我的前半生(小说) 小编为您整理我的前半生(小说)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文体娱乐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