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人物明星榜 > 正文

刘源张

时间:2023/5/19 13:21:52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刘源张(1925年1月1日~2014年4月3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管理科学和管理工程专家,中国质量管理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刘源张长期致力于质量工程和管理的研究与应用,是中国全面质量管理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 中文名: 刘源张
  • 出生日期: 1925年01月01日
  • 性别: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山东省青岛市
  • 星座: 摩羯座
  • 生肖:
  • 毕业院校: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去世日期: 2014年04月03日
  • 职业职位: 教学科研工作者
  • 主要成就: 1995年当选为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详细介绍

主要经历

1925年1月1日,刘源张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原籍安徽省六安县(今六安市)。父亲祖籍山东潍县,母亲祖籍安徽六安。

1941年9月,考入燕京大学。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侵略军关闭学校,遂被逐出校门。

1942年3月,被当时在青岛经营橡胶工业的一位日本企业家送往日本长崎就读。战时中辗转长崎、高松、山口等地学校。

1946年4月,考入京都帝国大学(现京都大学)经济学部,学习经济学。

1949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毕业后经学校推荐于1950年10月进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生院,专攻运筹学。

1955年,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同年10月重回日本,看到日本当时正在复兴,举凡国民经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等等都在更新,于是借在母校充任讲师之便,广泛接触日本各界人士和企事业单位,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1956年12月,回国参加工作,应钱学森先生之邀,进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运筹学研究室工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质量管理研究组,开始介绍、研究、应用和推广这一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数学研究所研究员,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

1961年,运筹学室并入数学研究所,1978年升研究员。

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中运筹学竟然被说成是“管、卡、压”的黑工具,刘源张也于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捕入狱,关押近9年之久。1980年12月23日中国报刊公布了谢富治的罪行,这一大冤案方始真相大白。

1976年6月,到清河毛纺织厂和北京内燃机总厂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深入群众、跟班劳动、传授科学管理、解决质量问题,作出了成绩,受到了好评,并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表扬。

1978年11月,他应邀请到湖北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介绍和指导质量管理工作,对该厂作出了“起死回生”的贡献。这些工作在中国引起了注意,产生了影响,各大报刊广为宣传,许多企业纷纷要求刘源张担任质量管理顾问,并在他的建议和指导下开始采用这一新的质量管理。

1979年,经他的倡导和参与,促成了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的建立,并且从此开始,国家经济委员会主管了在中国范围内推行质量管理的工作。刘源张的奋斗终于得到了国家的承认。中国企业的质量管理从此进入了新的阶段。1979年12月国务院授与他中国劳动模范的称号。这三年的期间,刘参考国外的经验,结合国内的情况,总结过去多年在质量管理这一科技领域的研究心得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的全面质量管理。为此,1980年中国科学院给予他科研成果壹等奖。

1980年,成立系统科学所,任副所长。

1986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导师。

1989年5月,机械电子工业部颁与荣誉证书表扬他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上的贡献。1989年8月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在推行中国质量管理十周年纪念会上赠以“质量杯”感谢他在培训、组织和领导工作中的努力。由于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成就,美国质量管理学会于1984年9月提名他为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由于他的工作对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质量管理上的推动,亚太质量管理组织于1985年10月赠以奖牌表示感谢,并推选他为该组织的副主席,1989年接任主席。

1995年,当选为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4年4月1日,刘源张先生因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于2014年4月3日20点30分与世长辞,享年89岁。

主要作品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56年始在国内开展管理科学与管理工程的研究与应用以来,长期在企业从事试点、培训和普及工作。1960年著作出版的《运筹学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开我国管理科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先河,产生很大影响。1976年开始,创立中国的全面质量管理,经国务院采纳在全国企业中推行,改变了国内企业对质量的看法和质量管理的做法。

确立了质量管理的指导性思想体系

首先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三全”定义,指出“包括领导在内的全员参加、考虑经济性和时间性在内的全面质量意义、加进售前售后服务的全部过程控制”的质量管理要求同“产品质量靠工序质量,工序质量靠工作质量”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结构。对于这个结构中的每个概念、它的定量化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管理方法他都作出了确切的说明。对于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他归纳为“人、机、料、方、环”的五字口诀。对于管理质量的方法,他争取以数理分析为核心的学际研究,从“物理”、“事理”和“心理”的三者的途径去探讨质量规律,特别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他提出,从原材料、另部件、到整机的“一条龙”式的行业质量管理,主厂与协作厂建立厂际的质量保证体系,生产与流通领相连结的质量管理,政府指导、监督企业质量管理的立法工作和评优活动。这样的全面质量管理,对企业说,实质上是以质量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对社会说,本质上是从现场扩展到市场、国家的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他的工作从质量管理扩展到企业管理。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信息流与物品流,从流向和流量的观点明确指出前后两者的先后关系,从根本上说明了信息管理与生产管理的联系。1980年他引进国外的目标管理,但根据中国企事业单位的实际给以新的提法,并且就目标管理与标准化的要求上的异质性和目的上的一致性给出了新的见解。对质量成本与适宜质量的问题,他也给出了新解释,论证了精神变物质的作用,他特别强调技术与管理的结合,坚信“不懂技术搞不了管理,不懂管理搞不好技术”,区别与专业技术有关和与管理技术有关的两类性质不同的质量问题,并在实际工作中宣传贯彻、身体力行。他的思想、理论在社会上取得了共识,在企业中得到了应用。1981年5月中国科学院第四次学部委员大会特邀他作为管理科学学组代表出席,1984年1月中国科学院第五次学部委员大会邀请他作管理科学的学术报告。

研究成果开创了多方面的应用

他在质量管理上的思想、理论和方法都被应用到不同学术领域和不同工作领域。他总认为,质量管理与标准化是表里一体、相辅相成的。质量管理靠标准以健全,标准化靠质量管理以落实,而且两者都有相通的实验研究和数理分析。1964年赴鞍钢从事普炭钢标准的研究制定,1977开始参加指导的中国建筑科学院获198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他主要起草的1988年批准的《电子工业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指南》部标准,都贯穿了他的思想,把设计、制造、检查和使用联系起来并引进不确定性概念来制订标准。特别是在1958年在北京国棉一厂所作的工艺论证,和从1959年开始参加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的高炉冶炼的“三高”措施的理论验证,他提出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是在国内首次应用,引起了后来60年代这方面新的大量应用。

为革新企业的班组建设作出贡献

中国企业的班组建设也走过一段不寻常的路程。早在50年代就有了以著名劳动模范本人姓名命名的模范班组。这种班组是集体全员发扬劳动模范的优秀品质和作风,而为其它班组学习的榜样。60年代提出了不同形式的注重民主管理的班组建设。

质量著作

以通俗易懂的方法传播管理方法与工具

1950年夏天刘源张教授在东京,经由日本质量学者石川馨的介绍,在日本“科技联”研究质量理论。当时美国学者戴明在日本演讲质量统计控制,刘教授通过石川馨拿到戴明的演讲讲义,并了解相关的情况。1956年刘教授回国,在中国科学院创办“质量控制”研究组。他在企业基层讲解与应用名称叫“Pareto”的管理工具。开始时刘教授称其为“主次分析图”,后来在北京内燃机总厂推广时刘教授将其翻译为“主次排列图”。刘教授的命名一方面从发音上与原名称相似,另一方面又符合该工具的用途本意;于是“排列图”名称逐渐被国内专业人士广泛接受。1960年,他工作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运筹室与中国纺织科学院、北京第一棉纺织厂合作,应用运筹学解决生产问题。刘教授为此撰写《运筹学的简单介绍》,阐述运筹学的诞生、发展、对象、方法以及与工业生产的关系。1962年刘教授应用戴明的讲课方法,在北京市纺织工业局举办质量管理培训讲座。1963年、1964年刘教授翻译日本岩波书店在1957年出版的简明扼要的“现代应用数学丛书”中的两本:《线性规划》与《穿孔计算机》。1981年刘教授在“中国质量管理”期刊上以通俗浅近的文字介绍了《排列图》与《因果图》。

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展开质量课题应用研究

1976年刘教授在北京清河毛纺织厂建立QC小组。1979年他与该厂专业人员合作、收集相关的生产数据;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确定细纱断头率与其他主要因素的定量关系;形成“质量方程”并分析方程的精度与误差范围,根据研究结论向企业提出质量控制的对策;联合署名发表课题研究报告《粘涤纶细纱断头率质量方程的建立》。1980年刘教授与北京第一棉纺织厂、北京清河毛纺织厂专业人员又相继合作完成两项课题研究,共同署名发表:《梳棉机棉结杂质的统计质量管理》、《织物纬印与细纱质量不匀率的关系》。

介绍与引进发达国家的管理理论

1979年刘教授发表《企业管理的现代化》,追述质量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讨论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1981年撰文《信息流与物品流——企业管理的系统工程》、《系统科学与企业管理》,论述系统工程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主张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把企业“目的性、组织性、复杂性”有联系地结合起来研究。1981年4月在西安举行“中美系统分析讨论会”,刘教授担任中方会议主席与《中美系统分析论文集》的主编。讨论会上刘教授在论文《中国的企业管理与管理科学》中回顾发展历史,认为中国在早期已经引进西方国家的管理技术——质量管理、可靠性、运筹学;主张要继续吸取外国的企业管理经验、理论与方法,同时要结合中国实际予以消化。1982年他发表《调整时期管理科学的作用——访日汇报》,总结日本工业的发展经验;介绍日本咨询公司的作用、运作、发展过程;建议要学习管理科学、在制订科学规划时要注意与经济发展计划的衔接。

倡导、论述与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1979年发表《刘源张顾问在电子工业全面质量管理试点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大力倡导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当时他刚担任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副理事长与四机部质量管理顾问。[7]1981年、1982年刘教授相继论述:《质量与质量保证体系》,《全面质量管理与经济效益》。1984年在著作《全面质量管理》中,他提出“广义的全面质量概念”,主张“产品的全过程管理、全员参与的管理”。

探讨中国管理学与质量管理的学科建设

1995年刘教授发表两篇文章:《关于管理科学的几点思考》,讨论在国家标准“GB/T 13745-92 科学分类与代码”指导下质量学科的定位;《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分析质量学科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关系。《质量的管理工程和管理工程的质量》(1999)阐述质量的本质;质量管理工程的渊源、性质、与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关系。《中国管理学的道路——从与经济学的比较说起》(2006),讨论中国管理学的现状、走什么样的路、怎样走;中国管理的存在和发展全凭中国管理学能否真正研究、透彻认识和妥善解决中国的管理问题;中国管理科学需要研究五个课题:责任与诚信、创新的管理、企业的测度、常数的问题、标准化的参与。

总结与展望21世纪中国质量管理的发展

在本世纪初刘教授相继发表两篇文章:《新世纪中国质量的几个问题》(2001),讨论质量、工程质量、质量管理状况以及新世纪面对的问题;《新世纪里质量管理的新问题》(2002),回顾从20世纪70年代后半叶以来,中国质量管理走过的一段曲折道路;在新世纪广大民众面对新的“三座大山”:子女教育、保健医疗、住房购买;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关口,企业需要一番脱胎换骨的努力,中国质量界要作出自己的贡献。《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三十周年回顾》(2008),总结中国全面质量管理运动的成就;这三个“十年”的特色分别是:国家推行——国家监管——国际化时代;全面质量管理一定要从中国国情出发。《30年中国质量管理谈》(2009),总结与分析中国全面质量管理运动的功绩、进步、遗憾、问题和对策。

对质量事业坚定不移的信念

刘教授的职业生涯是中国质量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一面镜子。笔者在整理著作目录时发现,他的写作从19651978年之间出现整整14年的空白,其原因是在文革期间他失去人身自由与工作权利长达9年;直到1976年才重新回到质量管理岗位。在恢复工作后,1979年他即在学术期刊《毛纺科技》上与专业人员合作发表长达12页的论文。他个人风格最显著的特点:虽然经历了各种曲折与磨难,但是始终没有改变他对质量事业坚定不移的信念与义无返顾的热忱。

提出推动中国管理学发展的基本思路

经过长期的研究实践,刘教授提出发展中国管理学的基本思路:“管理学的成果要得到社会、国家的承认和使用,不外乎两者。一是提出能够影响企业、社会和国家观点和行为的管理思想;二是提出的理论和方法能够通过标准化成为企业、社会和国家遵循的工作程序、模式和规范”;“途径之一是参与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的制定”。

研究中国质量管理发展史的重要素材

刘教授的著作是一位中国学者长期探索质量科学的客观记录与潜心总结。从1960年他撰写《运筹学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到2009年发表《30年中国质量管理谈》,长达半个世纪的写作与研究。他在不断总结中国质量管理在各个历史阶段渐进的演变,同时又坦陈面对的困难与阻力。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分析中国经济与企业正面临两个根本转变:整个经济形式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营管理方式从“粗放”转变为“集约”,期望中国管理科学应该、也可以在这两个转变上起作用。同时尖锐地指出中国管理学界面临的困境:“科学界特别是自然科学界根本不认为管理是一门科学。”阅读与研究刘教授著作,能反思中国质量管理学科曾经走过的历程。温故而知新,我们会从中吸取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高度重视质量文档资料的保存与积累

本文的写作是建立在已经收集的资料基础上,刘教授在一次讲课时强调:在管理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关于各种文档资料的保存、积累与整理,这是研究工作极其重要的基础。笔者对此有很深的体会,在写作时虽然感到上海市图书馆条件很好,但是在收集外国与中国学者有关质量专业方面的资料时,仍然感到很困难。希望质量界能有专门机构广泛收集与妥善保存中外质量学者的著作、有关活动的各种文档资料,为广大研究者提供工作上的便利。

总结质量学科的“管理研究方法”

刘教授与纺织专业人员合作的三份研究报告:《粘涤纶细纱断头率质量方程的建立》、《梳棉机棉结杂质的统计质量管理》、《织物纬印与细纱质量不匀率的关系》具有以下共同特点:应用质量基础原理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刘教授身体力行与应用学科人员密切合作、联名发表学术成果;以中国企业为背景、在质量管理领域,对“管理研究方法”作为一个总课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规范的研究方法是学术交流的共同平台,所以这三项研究在质量管理领域具有基础性与开拓性的学术意义;笔者希望能引起质量界的关注。由于这三篇论文都涉及非常专业的纺织知识,笔者建议熟悉纺织专业的质量工作人员展开进一步专题研究,在合作方法、研究程序、叙述程式、报告结构等各个方面,为质量学科的“管理研究方法”总结具有示范意义的经验。

研究中国质量管理发展史

刘教授对当前中国管理学地位的评估,提示“质量管理”要成为一门被学界广泛承认的独立学科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学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对以往相关的学术研究史进行梳理、总结、分析和研究。所以笔者建议收集与整理以刘源张教授为代表的中国质量学者的著作;考察他们如何观察、思考,形成怎样的认识、意见;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蕴积而成哪些概念、思想;开展系统性的中国质量管理发展史的研究,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学科做理论准备。

科研获奖

1979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成果一等奖,并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78年始参与《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的制订,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引入设计、施工、建材的协调处理,于198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获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工程奖。

人才培养

多渠道的教育培训“开花结果”

刘源张对自己的思想、理论不只是在实践中尝试、验证,他更十分注意通过教育培训使广大企业接受和推行。自1957年举办了中国第一期培训班,并于翌年受托代替苏联专家在第一机械工业部学校教师训练班上讲解质量管理以来的25年当中,他为机械、纺织、电子、化工、冶金、建筑、交通、铁道等系统的主管部门和企业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各级领导主讲了近千次的长、短期讲习班、报告会。

他是第一个从1977年始在中国报纸上作全面质量管理的介绍和评论的人,于1980年1月第一个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作全面质量管理讲座,也是于1980年9月第一个得到中央电视台的合作举办全面质量管理电视讲座,并且开创了先培养讲座辅导员再在中国招收学员学习并进行结业考试的电视讲座的办法。一机部情报所于1979年在北京内燃机总厂拍了他在现场指导质量管理的教育记录片,湖北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于1984年拍摄并在中国放映的《汽车城》记录片中特地拍进他在该厂讲课的情景。在对外宣传方面,1979年6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海外播出了关于他的介绍,以后又在新华社、《瞭望》海外版等几次作了介绍。1984年为中央、国家机关司、局长以上的领导干部举行的“新技术革命知识讲座”亦邀请他作了《新技术革命与管理科学》的报告。他利用这个机会,阐明了“从人管物,到人管人再到己管己”的管理思想。

在他几十年的教育培训工作中,他从未在高等院校任教,而是坚持到群众中,领导中去讲课。他总是希望这些工作能够直接起作用,而这样作的结果确实对质量管理乃至企业管理,在转变人们的管理观念和启蒙人们的科学理解上取得了成功。同时,他也促成和帮助了行业、地方的管理协会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从1957年到1966年,刘源张在纺织、机械、冶金、电子、通信行业的许多工厂从事质量管理的试点工作,参加部、局的管理工作会议,举办各种类型的讲习班,并配合各个时期的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的方针、政策宣传科学的管理,积累了实际经验,酝酿了学术思想,也对国内企业开始产生了影响。1966年2月至4月在沈阳举办的有第一机械工业部、中国纺织机械公司、沈阳市机械工程学会所属企事业单位参加的机械工业质量管理训练班上,刘源张吸取了1957年的教训,改变了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除西藏外,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派了学员参加,共163人,就第一机械工业部说,如此大规模的中国性训练班是第—次。部领导和学员一致认为这种质量管理是能够提高和保障产品质量的一门新的科学技术,表示要进行试点加以推广。这次训练班的成功使刘源张对他献身的事业有了信心。

在对京、沪两地的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所作调查的基础上,于1957年9月至11月在第一机械工业部、纺织工业部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联合支持下举办并主讲了质量管理讲习班,课后并在北京、上海、济南、青岛等地工厂指导了学员实习。这是国内首次向机械工业企业介绍新的质量管理。这一期讲习班从事后的响应看,不算成功,但是对主讲人的刘源张说,却是一次深刻的刺激,使他开始懂得,理论必须结合实际、倡导必须先自实践、推广必须争取领导、施行必须依靠群众的道理。随后的几十年工作当中,他都是力图这样去做,而且每当这样做的时候就能取得一定的成功。

荣誉表彰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评价

刘源张院士是中国全面质量管理这一学科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长期致力于质量管理和质量工程的研究与应用,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的质量管理研究以及提高中国工业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等做出了非常杰出的贡献。他也是中国在企业管理研究领域少数真正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学者之一。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刘源张】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刘源张 小编为您整理刘源张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人物明星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