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印度眼镜蛇

时间:2024/11/22 16:44:50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印度眼镜蛇(拉丁学名:Najanaja),是眼镜蛇科眼镜蛇属的一种蛇,亦是眼镜蛇属中的重要代表种。印度眼镜蛇是有毒蛇种,主要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因此得名。此蛇种及整个眼镜蛇属的学名关键词“Naja”,语源来自印度教中的蛇神“那伽”。印度眼镜蛇平均长度为1.4—1.6米,已知最长的记录是一条长约2.25米的雄蛇。普通的一般也都能超过1.6米长。在斯里兰卡最长的记录保持者是条母蛇,身长1.85米。雄蛇的躯干及尾部一般都要比母蛇更大。

    详细介绍

    形态特征

    印度眼镜蛇平均长度为1.4—1.6米,已知最长的记录是一条长约2.25米的雄蛇。普通的一般也都能超过1.6米长。在斯里兰卡最长的记录保持者是条母蛇,身长1.85米。雄蛇的躯干及尾部一般都要比母蛇更大。

    印度眼镜蛇的鳞片呈覆瓦状斜向排列且色彩多样。有淡褐色、褐色、橄榄绿、暗灰绿或全黑的印度眼镜蛇,而且这些颜色可以互相掺混在一块儿或呈现横纹状。它的喉部通常为粉黄色。不过我们也会发现一些变异的白化个体:全身呈粉黄色而眼睛为红色。

    在面对敌人时,印度眼镜蛇颈部的外皮可以伸张,以摆出其著名的威胁姿势。

    印度眼睛蛇既无外耳也没有鼓膜、耳孔及耳咽管。但是其拥有非常发达的视觉。与大多数靠眼球凸面晶体聚焦来看景物的脊椎动物不同,印度眼镜蛇的晶体直接贴在它的视网膜上面。印度眼镜蛇的上下眼睑愈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层“透明薄膜”。当蛇在蜕皮时,眼睛的色泽通常会变得灰白,因为此时它的两片”透明薄膜“会变成两道乳白色的障壁物,随着蜕皮过程一并脱落。

    生活习性

    印度眼镜蛇喜独居,在繁殖期间会成对的活动。主要进食啮齿目动物(如鼠类)、蟾蜍、蛙类、鸟类与及部分蛇类。

    繁殖方式

    印度眼镜蛇是卵生动物,每年约于四月至七月之间产卵。雌蛇每次可产12枚至30枚蛇卵,并于设置在地下的巢穴中孵蛋48至69天。初出生的印度眼镜蛇身长约20—30厘米,而且诞下不久就已经具备完善的毒液分泌腺。

    栖息环境

    印度眼镜蛇的栖息地多为原始森林、水稻田及公园,也会生活于下水道等阴暗地方。

    分布范围

    印度眼镜蛇主要分布于印度大陆(除了印度东北大陆),另外亦散布于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以及孟加拉国等地区。海拔2000米以内都可以找到印度眼镜蛇。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印度眼镜蛇】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印度眼镜蛇 小编为您整理印度眼镜蛇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