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福建竹叶青蛇

时间:2024/11/22 18:51:47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福建竹叶青一般指竹叶青蛇,也称青竹蛇、青竹彪、刁竹青等,是蝰科、竹叶青属下的一种,竹叶青属成员众多,共有五十一种,是管牙类毒蛇。竹叶青蛇体色翠绿,喜栖息于植物上,而不易被人发现,雄性最大全长77厘米,雌性98.1厘米。竹叶青产生的毒素是血循毒,血循毒的种类多,成份复杂,以心血管和血液系统为主,产生多方面的毒性作用,但竹叶青咬人时的排毒量小,中毒者很少死亡。

  • 中文学名: 竹叶青蛇
  • 拉丁学名: Trimeresurus stejnegeri
  • 别称: 竹叶青,青竹蛇,青竹彪,刁竹青,焦尾巴,赤尾青竹丝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纲: 爬行纲
  • 亚纲: 双孔亚纲
  • 目: 有鳞目
  • 亚目: 蛇亚目
  • 科: 蝰科
  • 亚科: 蝮亚科
  • 属: 竹叶青蛇属
  • 种: 竹叶青蛇
  • 分布区域: 中国,越南,泰国,印度等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竹叶青蛇(学名:Trimeresurus stejnegeri)是蝰科竹叶青蛇属的管牙类毒蛇。雄性最大全长77厘米,雌性98.1厘米。头较大、三角形,颈细,头颈区分明显。头顶具细鳞;左右鼻间鳞不相切,由细鳞分开;背鳞除最外一行外均起鳞。雄蛇体侧有一红白相间的纵线纹路,雌性体侧纵线纹路为白色或淡黄色。有2亚种。多于阴雨天活动,晴天的傍晚亦可见到,常吊挂或缠在树枝上,以蛙、蜥蜴、鸟和小哺乳类等动物为食,具攻击性,有毒。繁殖为卵胎生,秋季发情交配。分布于中国、越南、缅甸、印度、泰国等国家。

毒性介绍

竹叶青咬人时的排毒量小,平均每次排出毒液量约30毫克。其毒性以出血性改变为主,中毒者很少死亡。伤口牙痕2个(偶尔可能只有一个),间距0.3-0.8厘米。伤口有少量渗血,疼痛剧烈,呈烧灼样,局部红肿,可溃破,发展迅速。其典型特征为血性水泡较多见,且出现较早;一般较少出现全身症状。全身症状有恶心、头昏、腹胀痛。部分患者吐血、便血,严重的有中毒性休克。

竹叶青蛇品种

白唇竹叶青

白唇竹叶青(学名:Tryptelytrops albolabris)头部呈三角形,颈细,形似烙铁。头顶具细鳞,吻侧有颊窝。上颌仅具白唇竹叶青管牙,有剧毒。体背鲜绿色,有不明显的黑横带;腹部黄白色。体最外侧自颈达尾部有一条白纹;上唇黄白色。鼻间鳞大;鼻鳞与颊窝间一般无鳞片。

西藏竹叶青

西藏竹叶青,全长600mm左右,是具管牙的毒蛇。其通身绿色,体侧无红白色纵纹,体背有不规则的锈红色斑块,腹面淡绿,尾尖纯绿。头大,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头背都是小鳞片,左右鼻间鳞相隔1枚小鳞。有颊窝,第一枚上唇鳞与鼻鳞完全分开。中段背鳞21行。中央1517行微弱起棱;腹鳞155161;肛鳞完整;尾下鳞44对。

云南竹叶青

云南竹叶青蛇(学名:Trimeresurus yunnanensis)为蝰科竹叶青蛇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绿牙蛇、青竹标、竹叶青蛇云南亚种。分布于缅甸、印度、尼泊尔、锡金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四川等地,常生活于栖山区树上和灌丛杂草间。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1400至26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腾冲。

台湾竹叶青

台湾竹叶青蛇(学名:Trimeresurus gracilis)为蝰科竹叶青蛇属的爬行动物,俗名台湾烙铁头、菊池氏龟壳花,是台湾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台湾本岛,主要栖息于高海拔山区的森林底层、箭竹平原、流溪和山径附近石堆中。其生存的海拔下限为20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南投。

盈江竹叶青

盈江竹叶青蛇(拉丁学名:Trimeresurus yingjiangensis),为2019年确定命名的蝰科竹叶青属一新种,发现地位于云南省盈江县境内。其背部呈橄榄绿色鳞片具淡蓝色边缘,有明显的双色腹外侧条纹,后上部有一个白色椭圆点;腹面为黄绿色,腹侧从第101位开始到肛门刻度,两边都是砖红色。背尾斑驳有着深红色斑点,尾巴上部深红色斑点后面连续。头部三角形橄榄色,没有眼尾;眼睛虹膜红棕色,瞳孔周围有一条狭窄的金色边缘;上唇绿黄色,上颚下和下面的黄绿色边缘与白色和蜕变与浅青色。

生长与分布

竹叶青蛇栖息环境

竹叶青蛇生活于山区树林中或阴湿的山溪旁杂草丛、竹林中,常栖息于溪涧边灌木杂草、岩石上或山区稻田田埂杂草,或宅旁柴堆、瓜棚。垂直分布海拔为0-2000米。

竹叶青蛇分布范围

竹叶青蛇分布于柬埔寨,中国(安徽、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湖北、江苏、江西、四川、云南、浙江、湖南湘西、台湾),印度(阿萨姆邦、大吉岭、锡金),老挝,缅甸,越南。

竹叶青蛇长什么样

竹叶青蛇头大,三角形;颈细;尾较短,有缠绕性;上颌骨具中空管牙,有颊窝,带有毒腺。雄性最大全长77厘米,平均全长为尾长的5.1倍,雌性最大全长98.1厘米,平均全长为尾长的5.5倍。

生活时,背面通身绿色,上唇色稍浅,尾背及尾尖焦红色;头及躯尾腹面黄白色。眼橘红色,体侧有一条白色、淡黄色或红白各半的纵线纹。雄蛇体侧纵线纹路红白各半,前达口角或眼后下角,后达尾中段或基部;雌性体侧纵线纹路白色或淡黄色,仅占最外行背鳞的中央,故较细,前端多不达颈部,绝不达眼后下角,后端达尾基部或前端。幼蛇色斑与成体基本相似,但体背多有两行白色细点。

生活习性

该种树栖性很强,常吊挂或缠在树枝上,尤其喜栖于山洞旁树丛中,多于阴雨天活动,晴天的傍晚亦可见到,以傍晚及夜间最为活跃。在夜间有扑火的习性,但是对电光则不表示反应。

活动适合温度在22-32℃之间,其性格为神经质,具攻击性,有毒。常于夜晚在沟边摄食,食包括蛙、蝌蚪、蜥蜴、鸟及小型兽类。一般除1-2月冬眠外,全年均可进食,耐饥饿能力较强,可超过5个月不摄入任何食物仍保持健康。

繁殖方式

该种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胎生,其卵在雌蛇体内输卵管中发育。繁殖期为每年的7-8月,产幼蛇3-15条,产完即离开产处。6月时,雌蛇体内的卵有绿豆大小;7月时,雌蛇体内会具有已经形成鳞片和少量色素的胚胎。竹叶青蛇自孵化生出后2-3年性器官成熟,雌蛇尾基部的一种腺体能散发出特殊的气味,雄蛇凭借这种气味追踪雌蛇。一条雄蛇可与多条雌蛇交配。

价值及其他

保护级别

竹叶青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2020年10月,国家林草局在其官网发布《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对于竹叶青蛇等19种野生动物,《通知》规定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但允许用于药用、展示、科研等非食用性目的的养殖。另外,《通知》还要求对于这19种野生动物林草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分类制定管理措施和养殖技术规范,加强政策指导和服务,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严格落实防疫检疫相关要求。

种群现状

由于该种分布广泛,其现有数量庞大,且数量不太可能过快的下降,不能被算作受到威胁,因此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无危”(LC)。

主要危害

竹叶青蛇因其体色翠绿,又喜栖息于植物上,而不易被人发现,人经过其栖息地,误触或逼近蛇体,往往会被咬伤,由于该种经常缠绕于树上,咬伤人头及颈部的事件时常发生,是福建、台湾及广东等地区的主要致伤蛇种之一。被该种咬伤后危及生命的病例虽极罕见,但因其分布广泛,造成的病例多,对人危害甚大,加以此蛇主食蛙类及蜥蜴,亦不利于农业。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福建竹叶青蛇】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福建竹叶青蛇 小编为您整理福建竹叶青蛇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