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生活服务榜 > 正文

化隆县民族中学

时间:2024/11/23 8:15:33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化隆县民族中学始建于1983年,1993年创设了民族高中部,是一所寄宿制双语完全中学,肩负着全县19个乡镇的“双语”教学任务。学校努力创设符合民族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形式和教育管理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进程。建校以来,学校以“团结、敬业、勤学、进取”为校训,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立了“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为学生的存在而发展。
  • 院校隶属: 海东市
  • 创建时间: 1983年
  • 学校校训: 团结 敬业 勤学 进取
  • 学校地址: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加合路5
详细介绍

学校简介

化隆民族中学创办于1983年8月10日,合并化隆一中、化隆三中的寄宿制民族班而成立,招收全县边远地区10个乡镇和二塘、加合地区的各民族小学毕业生入学,开设课程与普通中学相同,藏族学生加授藏语文课。由于学校创办伊始,办学条件艰苦,校舍紧张,暂借于加合中心学校院内(现巴燕中心学校)。当年共有6个教学班,学生312人,教职工23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但县政府从人力、物力、财力均给予了大力支持。至1985年,共有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88人,教职工27人。创办至1985年共培养3届初中毕业生201人。1986年教学楼建成,搬至现在校址,与回族女中(现职业中学)相邻。此后,靠师生协力,艰苦奋斗,学生人数逐年增加。1993年创设民族高中部。此时,既有民族班,又有普通班。95年首届高中生毕业,毕业学生有24人,参加高考14人,上线9人。96年第二届高中生毕业15人。到98年经学校领导的努力争取,民族学生走上了“民考民”的双语教学的办学之路,享受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汉语参加MHK等级考试,又可参加普通高考。学校加强藏文教学的同时,又加强了高中英语教学,为民族学生多开辟了一条圆大学之梦的绿色通道。

2005年,面对步入低谷的民族中学,在新的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校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民族学校的发展的路程,逐步取消了普通班,加强“双语”教学。领导班子从自身做起,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在人事制度方面做了重大改革,进行一年一度教师考核,绩效工作再分配,学历达标过关考试,使教师队伍管理趋于规范,师资水平有所提升,平均年龄38岁,逐步向年轻化、高素质、高水平的方向发展。为确保在校学生人数,实行“四三一”工程(一名教师承包4名初一学生、3名初二学生、1名初三学生),大大减少了辍学率,对学生进行德育分量化考核,注重“五育”并举,狠抓常规教学。注重民族学生特长,配置了精干师资队伍,强化特长教育训练。在寄宿制学校的内部管理中实行“三查五要求”教师承包宿舍,提升住宿管理水平。

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在全体民中人的不懈努力下,民族中学在艰难中崛起,生源逐年增加,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1400名学生、97名教职工、23个教学班的寄宿制“双语完全中学”,课程设置采用“藏汉双语”为“8+1”(8门基础课用汉语授课,另加1门藏语文),是海东地区很有发展前景的一所“双语”完全中学,肩负着全县19个乡镇的“双语”教学任务。

民族中学本着“比昨天进步就是好学生”的宗旨,无论是办学思想,还是办学理念均有了长足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内部管理趋于规范,师资队伍得到加强,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在艰难中绽放出一朵朵奇葩,桃李芬芳、硕果累累:

高考成就:05年高考上线率达到97%以上;06年达又达到97%以上,仁青录入西南民族大学;2007年高考居全县前列,获2007年普通学校招生考试教学质量二等奖,琼措同学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突破零的记录。2008年高考中,仍保持良好势头。2009年,又以高考上线率为100%的好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自2005年以来,送入高等院校学生累计达502人。

内部管理成就:2005年我校获得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目标责任考核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6年全县完全中学教育发展目标责任考核中荣获三等奖。2007年荣获完全中学教育发展目标责任考核二等奖。省教育厅授予“双合格优秀家长学校”,连续三年获县级信息化教学先进单位。2008年学校被评为省级维护稳定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推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005年以来,先后有4个班获省级先进班集体,6名同学获得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称号,16名同学获得地区“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称号。

基础建设成就:2009年时,校园占地面积25.6亩,校舍面积5460平米。教学楼两栋,公寓楼一栋,微机室4个,多媒体教室1个,图书室1个;计算机140台。打印、复印一次机一台,建立了广播系统和校园局域网。

文化建设成就:开展题材多样的主题班会、歌咏比赛、各科知识竞赛,使学校富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创办校报《化隆民中》、校刊《绿苑》期刊、组建校园广播站;制作《哺育藏家孩子成长的摇篮》《一个藏族女孩的篮球梦》等专题片,其中《一个藏族女孩的篮球梦》获省级校园文化电视节目评选中获二等奖;李毛吉同学获省级歌手大赛三等奖,道千加同学获优秀奖;成功地举办了五届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

化隆民族中学为高一级学校、为化隆的民族教育事业做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学校以“团结敬业、勤学进取”的办学宗旨,带动全体教职工在“和谐发展、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下勇往直前,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得到了家长的好评与社会的赞誉。让学生在优美的育人环境中茁壮成长,使民族中学真正成为了师生最向往的地方,同时屹立于锦绣化隆。

师资力量

一批年轻教师加快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步伐,迅速成长起来,2009年时,有本科学历57人,中级职称44人,高级职称3人。众多教师在竞赛中脱颖而出,频频获奖。先后有2名教师获得省级、地区级“教学能手”称号,18名教师获得省级、地区级“课件制作大赛”奖;52名教师获得县级、系统级优秀教师称号。学校积极申报国家十一.五课题,课题《西部少数民族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研究》在第二阶段研究中,我校获阶段性成果一等奖。郭荣瑜、朋毛扎西获“全国教育科研杰出校长”称号,樊明彪获“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师”称号,有57篇教师论文获省级以上的奖励。

历史沿革

化隆民族中学前进发展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从1999年起在校学生人数急剧递减。到2001年,出现一个普通班只剩下6名学生的现象,全校学生人数不足200人,而教职工有44人。当时为了使学校走上正常的轨道,进行校长竞争上岗,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下大力气,做了大量的调整,富余教师实行分流,充实到其他学校。根据学生的语言不同、学习基础差的状况,优先调配民族教师,并制定了16种规章制度,教学方面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两本”(备课本、补课本),新授兼补习,以提高教学质量。2002年至2005年,学生人数逐渐又有所回升,发展到400多人。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精灵世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化隆县民族中学】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化隆县民族中学 小编为您整理化隆县民族中学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生活服务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