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生活服务榜 > 正文

都一处烧麦馆

时间:2024/11/8 20:48:34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都一处烧麦馆坐落在繁华的前门大街36号,始建于乾隆三年(1738年),距今已有280多年历史,是北京有名的百年老店之一。被中国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北京老字号。都一处烧麦馆招牌美食是都一处烧麦,其特点不仅皮薄馅满,而且味道极好。2000年,都一处烧麦获“中华名小吃”称号,还荣获了商业部颁发的“金鼎”奖。早期以经营煮小花生、玫瑰枣、马莲肉、晾肉等小菜闻名,如今主营各种烧麦、炸三角、马莲肉和山东风味炒菜。“都一处”自乾隆赐匾开始出名,再加上北京小吃一烧麦,不仅在北京,在全国也很有名气。
  • 环境: 4
  • 服务: 4
  • 口味: 4.5
  • 创店时间: 1738年
  • 餐馆品类: 小吃
  • 餐馆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大街38号(前门总店)
  • 营业时间: 小吃
详细介绍

品牌介绍

都一处烧麦馆早是以经营烧饼、炸豆腐、烧酒的小铺,俗名“醉葫芦”,因门口挂一破酒葫芦而得名,清乾隆17年(公元1752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深夜回京,到酒铺用餐,因除夕京城仅此一家还未关门。又服务热情而龙颜大悦,于是派太监赐匾取名“都一处”。乾隆赐匾后,很多人都来都一处看匾,生意地甚为兴隆,经营酒类由白酒佛手露发展到五加皮、茵酒、黄酒、蒸酒等;菜肴也由凉菜发展为数十种炒菜,面食有烧麦、炸三角、饺子、馅饼等。

1996年都一处进行了改建和装修,1998年8月18日重张开业,新开业的都一处内设三个大厅和一个外宾餐厅。一楼以普通烧麦为主,二三楼经营中烧麦和山东风味炒菜,都一处烧麦不仅用料精细,做工精湛,而且具有鲜香爽口,醇面不腻等特点,并曾经荣获商业部“金鼎奖”和“中华名小吃”等光荣称号。

牌匾来历

都一处都一处烧麦馆,开业于清乾隆三年(1738),创业人姓王,原籍山西。

初为一席棚小酒店,在前门外大街路东,鲜鱼口南。赚钱后,于乾隆七年(1742)盖了一间门面的小楼。经营品种有煮小花生、玫瑰枣、马连肉、晾肉等小菜。 到乾隆十七年,因皇帝赐名,又送一“虎头”匾而出名。同治年间又增添了烧麦,其特点不仅皮薄馅满,而且味道极好。 抗战时期,都一处虽幸免没倒闭,但生意一直不振,直到北京解放,才获新生说起“都一处”牌匾的来历,还有一段传奇故事。据说在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乾隆皇帝下通州私访,回京进永定门来到前门一带,这一天正是农历大年三十,天色已很晚,老百姓都带着齐备的年货,从四面八方赶回家吃团圆饭。众多店铺也早已关门上板,掌柜的把全店人召集到一起“说官话”(旧社会商家年终结算帐目,分配奖励,决定人员去留),分红领赏。只有王瑞福开的这家酒铺仍在开门营业,乾隆一行3人便走进了酒铺。王瑞福一看这3位客人,衣帽整洁,仪表不俗,又从衣着表情上猜出他们是一主二仆的身份。王瑞福凭着十几年经营酒铺的经验,连忙把3位客人让到楼上,把店中的洋酒“佛手露”和酒铺自制的几样拿手凉菜“糟肉”、“凉肉”、“马莲肉”一齐端上桌来,亲自为3人斟酒,并站在一旁伺候。

饮罢酒,尝过菜,其中一位客人问店家:“你这小店叫什么名字?”王瑞福赶忙回答:“小店没名字。”这位客人听见楼外鞭炮齐鸣,想到家家户户已在欢度新春,生出几分感慨,他非常感激地说:“这个时候还开门营业,京都只有你们这一处了,就叫‘都一处’吧”。王瑞福当时一听也就过去了,并没太在意。可没过几天,几个太监送来了一块“都一处”的虎头匾,并对王瑞福说,这块匾是当朝乾隆皇帝御笔赏赐的,三十晚上来吃饭的3位客人中,主人打扮的就是皇上。王瑞福听罢连忙朝天叩拜,立即将匾挂在进门显眼的地方。从此,“王记酒铺”便改名叫“都一处”了。

王瑞福还将乾隆坐过的椅子,用黄绸子围起来,当“宝座”一样供起来。并将乾隆走过的从大门到楼上的一段路保护起来,终年不打扫。日积月累,来往客人带进的泥土越来越多,成了一道土埂,被称为“土龙”,这条“土龙”在清代被列为京城的“古迹之一”。清朝《都门纪略·古迹》记载“土龙在柜前高一尺,长三丈,背如剑脊”。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苏州文人张子秋,慕名来到“都一处”,酒饭后写到“都一处土龙接堆柜台,传为财龙”。 “都一处”自乾隆赐匾后,生意兴隆,许多人争相来此观看御匾,后来很多中外宾客用餐后都要在御匾前合影留念,这一情景一直在延续。

有藏头诗赞曰:“都城老铺烧麦王,一块黄匾赐辉煌。处地临街多贵客,鲜香味美共来尝。”短短二十八个字,把“都一处”的历史、经营特色、所制烧麦的鲜香味美,都一一道出,两句还告诉大家“都一处”临街开店,交通方便,号召大家都来品尝“都一处”的品牌食品——烧麦。

馆内特色

引言

提起都一处,同时闯入老北京脑海的有两个词:“乾隆”和“烧麦”。一个是风流天子,一个是屉中小吃,这两者怎会凑到了一起?

新旧两座小楼

都一处的故事可以分为古今或上下两部,背景都是一座小楼。一座小楼有两层,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位于前门大街东,鲜鱼口南,具体位置今已不可考,但毫无疑问,直到今天,那里仍是个人头攒动的所在;第二座小楼共三层,建于1958年,位于前门大街,鲜鱼口北,门口立着戴毡帽、梳长辫的清人铜像,却是乾隆正在题写“都一处”匾额的场景。前一座楼里记载了都一处200多年风雨坎坷的足迹,后一座楼则以真实存在的实体指引,去找寻那交织着辛酸、传奇和兴盛的尚未翻过的一页。每天上午9点半,前门大街36号一都一处烧卖馆的门口,大厅里灯光尚未亮起,服务员们聚在柜台前合唱。轻轻推门而入,在光滑洁净的地面印上今天一个客人的脚印。顾不上仔细打量两边的桌椅摆设,因为眼球已被正前方坐北朝南的玻璃罩所吸引——里面俨然摆放着堪称都一处镇店之宝的虎头匾。只见这块传说中乾隆皇帝御赐的虎头匾与别的中规中矩的匾额不同,是憨头憨脑的椭圆形,黑漆油饰字贴金箔,而其亲题的“都一处”三个大字刚劲洒脱,尽显天子风范。匾的四周刻有蝙蝠图案,暗喻“有福”。据资料记载,这块匾在文革时曾被重重地砍过一刀,幸亏它的“骨头”硬,只留下一块刀疤,后被员工们藏在了库房的杂物底下。1981年恢复时,它才被重新取出,油饰整理后刷成金字。

一律黑木椅、玻璃桌,白瓷餐具,屋顶为金色基调,墙壁上还有记录着整个都一处创业故事的漫画,既富丽堂皇又稳重典雅。二楼仍是就餐大厅,颇为清爽。三楼则是豪华雅座,幽雅安静。回想200多年前的那座二层小楼,却简陋得多。那时还没有“都一处”这个名,仅是乾隆七年(1742)一个不起眼儿的小酒店,老板虽积累了一点资金,却苦于北面和南面都有店铺,无法扩充门面,只得被迫向上发展。没有厨房,案板、炉灶等就放在楼下北墙边。一楼有四五张桌子招待酒客,上设两个小间雅座。据老师傅介绍,那时卖酒还以杯计,而不是以壶计,就算后来乾隆爷来喝酒,也是一杯杯地算钱的。

消失的“宝座”和“土龙” 日头渐高,店里食客也渐渐多起来,兴致勃勃地观赏虎头匾,其实除了虎头匾还有一样宝贝,恐怕如今已鲜有人知,就是乾隆皇帝来喝酒时坐过的椅子。那是一把大红色的罗圈椅,自乾隆坐过后,店主便将其上盖黄绸布,下垫黄土,称为“宝座”,不许任何人再坐,像供神一样将椅子供奉了起来。据史料记载,一般搁在小楼凉台上,外观很是庄严、精美。可惜新中国成立前夕,它被扔进杂物堆里,不知所终。

除椅子之外,老楼还有一宝。别看都一处店堂的地面光可鉴人,原址不是这样。原来店主不仅在椅子下垫黄土,而且规定从店门到“宝座”的通道不许打扫,于是泥土日积月累形成一道土埂,当时人称“土龙”,清朝时还被列为京城“古迹”之一。民国年间,“土龙”每年都会被铲一次,20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后,“土龙”消失。

古今吃法差别

临近中午,店堂内人声鼎沸,几乎每张桌上都摆着一屉烧卖,只见其花边褶皱层层叠叠,宛如一朵朵精美的绢花。旁边的师傅介绍,都一处制烧卖的过程与众不同,从烫面、和面、走锤到蒸好上桌,需要经过六至七位师傅的手,共14道工序。其中,除了和面和压面会用到机器外,其余步骤都是纯手工的。而烧卖上的褶皱多可达30个,整个都一处馆也只有五六位师傅能做得到。看着这些小巧玲珑的烧卖,我不禁在心里感叹,现代人做活真是越来越精细,因为听说直到20世纪70年代,都一处的烧卖还只只“膀大腰圆”,用直径1米左右的大屉盛着,不论屉却论斤卖,不似今天小家碧玉般的秀气,充满了北方魁梧大汉的豪爽。但真正懂行的人除了烧卖还必点炸三角——都一处经营的一个菜品。炸三角乍看上去很平常,像油炸过的小汤包,但老食客们都知道,哪怕寻遍北京城,也只此一家。早年间常来都一处吃炸三角的,基本上是前门一带的商号富贾和店铺掌柜,也有很多外地人。到了晚上天桥一带各个戏馆一散场,都一处立即满座,其热闹场面与今天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解放后炸三角曾失传过一段时间,直到前几年方才恢复,此刻能大快朵颐的食客们真要感叹自己有口福了。

这些复杂而神秘的传统老工艺,现代科学技术是无法替代的。正如都一处的师傅所说,这些有着百年历史的工艺都是传家宝,是独门秘籍,于是都一处的厨房也理所当然地成为禁地,只是窥探一眼都不得不大费周折。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都一处烧麦馆】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都一处烧麦馆 小编为您整理都一处烧麦馆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生活服务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