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简介
东莞市中医院始建于1965年,现拥有总院本部和莞城分院2个院区,以及总院中心门诊、莞城分院门诊、莞翠中医门诊等3个门诊部,并设有东莞市中医药研究所、东莞市老年病防治研究所、东莞市骨伤科研究所等附属机构,正积极筹建东莞市国医馆、东莞市骨伤科实验中心。医院于1995年被评定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和广东省示范中医医院,2007年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2012年、2018年均以优异的成绩两次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医医院评审。医院是东莞地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东莞地区中药剂型改革中心、东莞市中医学会会长单位、东莞市中医“治未病”指导中心挂靠单位、东莞市胸痛中心,东莞市中医护理和骨科专科联盟牵头单位、东莞市特殊专科(ICU、手术室、老年)护理培训基地、是广东省第三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中医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广东省消毒供应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还是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医院、国家级卒中中心、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广东省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5A级单位。2012年6月28日,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的新院本部全面投入使用,掀开了医院发展的新篇章,实际开放床位达到955张。2016年4月12月医院重新启用分院住院部,床位规模达到了1288张。2018年门诊量超15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近3.8万人次,业务量呈逐年增长之势,多年来均位列“中国中医院竞争力100强”。
2019年1-10月我院实现总收入10.04亿元,同比增长25.6%。其中医疗收入为9.52亿元,同比增长27%。门急诊量为139.71万人次,同比增长9.83%。出院人数3.94万人次,同比增长26.85%;医疗收入的结构不断优化,药品收入占比为26.12%,同比下降6.77%;材料收入占比15.05%,同比下降7.91%。病床使用率为110.69%,同比增长15.92%;床位周转次数为33.85次,同比增长25.37%;平均住院天数为9.87天,同比减少0.73天。住院手术30418例,同比增长94.68%;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为74.48%。持续推广的中医特色疗法收入增长85.2%,自制中成药收入增长60.69%。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医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医院荣誉
医院坚守公益属性,积极践行“传承岐黄、关爱生命、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服务宗旨,大力弘扬“大医精诚,悬壶济世”的医德观,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与信赖,先后被授予“广东省文明中医医院”、“ 广东省示范中医医院”、“粤港澳大湾区最佳医院80强”、“东莞市文明单位”、“东莞市先进单位”、“东莞市2011年度文明标兵单位”、“广东省中医系统先进护理集体”等荣誉称号。同时有一批科室被授予“第二届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全国中医医院创优先进科室”、“广东省中医系统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广东省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等荣誉称号;有一批人被授予“广东省中医药先进工作者”、“广东省中医药系统优秀护士”、“广东省中医药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多次在东莞市卫生健康局组织的行风建设专项督查中获得好评,被广大群众称为“医德医风好,医疗质量高,医疗费用相对低廉,值得市民信赖的中医医院”。未来,东莞市中医院将建设成为一所中医药特色突出、中西医并重的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广东省中医名院、广东省现代管理制度示范医院,争创湾区一流、全国知名的高水平中医院。
科室设置
东莞市中医院重视学科建设,现有临床住院病区29个,其中内科病区11个、骨伤科病区8个。中医药内涵建设成绩突出,已形成国家、省、市重点专科梯队,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1个(脾胃病科);国家“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个(骨伤科);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2个(脾胃病科、骨伤科);广东省“十一五”首批中医重点专科2个(骨伤科、脑病科);广东省“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4个(心血管科、内分泌科、针灸科、急诊科);广东省“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肛肠科);广东省中医儿科重点建设单位1个(儿科);东莞市临床重点(特色)专科13个(脾胃病科、骨伤科、脑病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针灸科、肛肠科、急诊科、肾内科、妇科、耳鼻喉科、中医护理、康复护理)。另外,医院治未病科是广东省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试点单位。
东莞市中医院重视名老中医传承,现有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2个(唐祖宣、沈宝藩),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4个(何炎燊、何世东、叶伟洪、刘石坚),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2个,东莞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11个,开展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5批,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6个,东莞市名中医师承项目6个。并根据中医名家临症验方积极开展中药新制剂的研发和剂型改造,目前院内中药制剂有31个品种,临床应用疗效显著,深受患者群众欢迎。
东莞市中医院实施科技兴院,先后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广东省第三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0人,兼职教授50人,讲师2人,已形成博士后、硕士、本科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已培养博士后2人,硕士研究生45人。目前在院进行医教协同培养的硕士研究生36人,本科、专科实习生130余人,中医及中医全科规培学员170人。在对外交流方面,与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积水潭医院、湘雅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意大利佛罗伦萨市锡椰那大学医学院等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每年选派优秀中青年骨干前往进修交流。牵头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何炎燊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传承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已广泛推广应用;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科研项目1项;承担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承担市级科研项目72 项。近年来,累计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13项,护理获得国家实用型发明专利6项,在各级医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0多篇。
医生队伍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东莞中医院现有员工1628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22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5人,副高级职称163人;博士17人,硕士16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务院评定为有突出贡献的自然科学家2人;广东省名中医5人,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3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1人;东莞市科技领军人才1人,东莞市科技领军后备人才1人,东莞市特色人才1人,东莞市名医16人,东莞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7人,东莞市医学学科带头人7人,东莞市医学学科骨干45人;担任国家级学术团体常务委员或委员20人,省级学术团体副主任委员11人;硕士生导师20人,2014年至今已培养医学临床型研究生32人;担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教授的31人,副教授19人,讲师2人。
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我院一共招聘及引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90人,其中医疗157人,药剂10人,医技58人以及护理367人,其中16名为具有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47名为具有中级职称业务骨干,11名博士、67名硕士及175名本科人员。
医疗设施
东莞市中医院现有医疗设备总值达4.4亿元,拥有3.0T磁共振成像系统2台、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系统2台、64排128层螺旋CT、256排螺旋CT、德国西门子数字化大平板胃肠机、单、双板DR摄影系统、全腿全脊柱拼接系统(双版DR)以及检验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多功能全碳纤维手术台等先进医疗设备,建有先进的百级、千级层流手术室16间。并计划2020年购置直线加速器、体外膜肺氧合系统等引领医疗技术发展的先进设备。
就医指南
如何挂号?
1.您应根据自己的病情,首先确定求医的科别(是内科、外科、儿科或者妇产科等);
2.您确定求治科别后,可依据自身实际需要,确定所求诊的专家;
3.再到挂号处正式向服务员申请挂号,如挂“XX科”、“号”、“XX医生号”等。
4.急重患者,可直接挂急诊号。
如何就医?
1.将挂号单交给所求医的科室分诊护士,然后到指定位置候诊;
2.候诊期间,要留意分诊护士叫号;
3.危重病人求医,可直接送急诊科(室)诊治。
历史沿革
1965.12.01,经政府批准,成立东莞县中医院,属集体所有制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暂借他址设门诊部(一门诊)和病床30张,职工28人。
1966年,东莞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并入,并调进多位中医名家。同年,在东正路设立东门门诊部(二门诊)。
1978年,由政府拨款兴建的东莞县中医院大楼竣工启用,为住院部和门诊部(称三门诊),病床增至80张。
1979年,经上级批准,医院由集体所有制转为全民所有制医疗卫生事业单位。
1981年,以县中医院为主体的东莞县中医学会成立,并挂靠医院开展工作。
1984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新建的运河门诊(一门诊)大楼建成启用,为综合性门诊,并设综合病区25张病床。
1985年,医院成立“老年病防治研究所”,增添人员设备,开展老年病调查研究工作。同年,随县改市制,医院更各为东莞市中医院。
1986年,医院在中兴路搬运站旁设立“中兴门诊部”(称第四门诊部)。
1988年,院部新建六层的住院楼落成使用,病床增至260张。中心门诊(三门诊)增开设口腔、按摩和中医妇科。同年,医院原股级升格为科级单位。
1989年,医院“体外震波肾结石治疗中心”开业。同年,经上级批准,医院升格为副处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下设六个科级职能部门。
1993年,进口全身CT扫描仪投入使用,极大地提高医院的诊断水平。
1995年,经上级批复,成立“东莞市中医药研究所”,实行两个牌子,一套班子管理和开展工作。同年,医院被评定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省“广东省示范中医院”。
1997年,医院被省高教厅、卫生厅批准为“广东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
2000年,医院引进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项目——高血压病辨证分型个体化治疗系统。成立“中医高血压(东莞)医疗中心”,并在步步高门诊(二门诊)开业。
2001年,由市政府拨款及医院自筹部分资金兴建的十二层建筑面积达19000多平方米住院大楼建成使用,病床增至351张。同年,医院“专科、专病、专家”门诊正式应诊。
2002年,美国进口大型设备——核磁共振(MR)安装调试完毕,正式投入使用。
2003年,医院中心门诊(三门诊)改扩建工程完成启用,极大改善工作环境和就医条件。
2004年,医院增设骨四科和儿科病区及门诊,使用病床增至408张。
2005年,医院在东城区开设“怡丰门诊部”,为邻近10多万社区人民服务。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生活拾趣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东莞市中医院】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东莞市中医院 小编为您整理东莞市中医院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