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案

时间:2024/11/24 0:33:05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化学事故,世界事故排名榜前三。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市的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设于贫民区附近一所农药厂发生氰化物泄漏,引发了严重的后果,造成了2.5万人直接致死,55万人间接致死,另外有20多万人永久残废的人间惨剧。目前当地居民的患癌率及儿童夭折率,仍然因这场灾难而远高于其他印度城市。

    一、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案

    • 印度博帕尔灾难是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化学事故,影响巨大。
    • 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属下的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设于贫民区附近一所农药厂发生氰化物泄漏,引发了严重的后果。
    • 造成了2.5万人直接致死,55万人间接致死,另外有20多万人永久残废的人间惨剧。
    • 现在当地居民的患癌率及儿童夭折率,仍然因这场灾难而远高于其他印度城市。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事件介绍

    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部博帕尔市北郊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印度公司的农药厂,突然传出几声尖利刺耳的汽笛声,紧接着在一声巨响声中,一股巨大的气柱冲向天空,形成一个蘑菇状气团,并很快扩散开来。这不是一般的爆炸,而是农药厂发生的严重毒气泄漏事故。

    博帕尔农药厂是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于1969年在印度博帕尔市建起来的,用于生产西维因、滴灭威等农药。制造这些农药的原料是一种叫做异氰酸甲酯(MIC)的剧毒液体。这种液体很容易挥发,沸点为39.6℃,只要有极少量短时间停留在空气中,就会使人感到眼睛疼痛,若浓度稍大,就会使人窒息。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正是用这种毒气杀害过大批关在集中营的犹太人。在博帕尔农药厂,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剧毒化合物被冷却贮存在一个地下不锈钢储藏罐里,达45吨之多。

    12月2日晚,博帕尔农药厂工人发现异氰酸甲酯的储槽压力上升,午夜零时56分,液态异氰酸甲酯以气态从出现漏缝的保安阀中溢出,并迅速向四周扩散。毒气的泄漏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虽然农药厂在毒气泄漏后几分钟就关闭了设备,但已有30吨毒气化作浓重的烟雾以5千米/小时的速度迅速四处弥漫,很快就笼罩了25平方公里的地区,数百人在睡梦中就被悄然夺走了性命,几天之内有25000多人毙命。

    当毒气泄漏的消息传开后,农药厂附近的人们纷纷逃离家园。他们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向四处奔逃,只希望能走到没有受污染的空气中去。很多人被毒气弄瞎了眼睛,只能一路上摸索着前行。一些人在逃命的途中死去,尸体堆积在路旁。至1984年底,该地区有2万多人死亡,20万人受到波及,附近的3000头牲畜也未能幸免于难。在侥幸逃生的受害者中,孕妇大多流产或产下死婴,有5万人可能永久失明或终生残疾,余生将苦日无尽。

    事件数据

    1984年,美国一家公司在印度博帕尔造成了一场有史以来严重的工业灾难,直接致死人数2.5万,间接致死人数55万,永久性残废人数20多万。而其4.7亿美元的赔偿额,与今天的英国石油公司因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表示愿意赔偿的200亿美元相比,实可谓九牛一毛。

    泄露原因

    1984年12月2日,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空气清凉,与平时似乎没什么两样。灾难来临之前,不带任何*告,也没有任何征兆。

    那天下午,博帕尔北郊的一家农药厂里,一位工人在冲洗设备管道时,凉水不慎流入装有异氰酸酯(MIC)的储藏罐。几个小时过后,一股浓烈、酸辣的乳白色气体,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储藏罐的阀门缝隙里冒了出来。“罪魁祸首是异氰酸酯,是工人在例行的设备保养过程中无心而为之的结果。”这是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对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的全部解释和说明。

    事实上,危险的种子早已被埋下。

    1964年,印度农业“绿色革命”运动正如火如荼,中央政府多年为亿万饥民的危机所困扰,急于解决全国粮食短缺问题,而其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有无足够的化肥和农药。因此,当时世界著名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提出的开办一座生产杀虫剂农药厂的建议,对印度政府来说正中下怀,求之不得。1969年,一家小规模的农药厂在博帕尔市近郊应运而生,试产3年双方都表示满意后,一座具备年产5000吨高效杀虫剂能力的大型农药厂正式落成。

    为节约成本,1980年以后,农药厂开始自行生产杀虫剂的化学原料--异氰酸酯。它们通常被冷却成液态后,贮存在3个不锈钢制的双层储气罐中,重量达45吨之多。为了避免储气罐内温度在夏季烈日曝晒下升高,罐体大部分应被掩埋在地表以下,罐壁间装有致冷系统,以确保罐内毒气处于液化状态;万一罐壁破裂,毒气外逸,净化器也可中和毒气;假如净化器失灵,自动点火装置可将毒气在燃烧塔上化为无毒气体??因为即使是极少量的异氰酸酯在空气中停留,人也会很快觉得眼睛疼痛,浓度稍大,便要窒息。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曾用这种毒气杀害大批关在集中营的犹太人。

    “明明知道储藏异氰酸酯,就意味着面临极大的危险。”事发当晚负责交接班工作的奎雷施说。他现在印度法庭因刑事犯罪而被指控,“公司在管理这种放射性气体时,太过于自负,从来没有真正担心这种气体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早在1982年,一支安全稽查队就曾向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汇报,称博帕尔工厂有“一共61处危险”。

    印度杀毒剂的销售情况越来越不如美国投资方原来想象的那么好,于是,这个庞大的新工厂在1984年中期就开始面临停产。工厂大量削减雇工人数,70多只仪表盘、指示器和控制装置只有1名操作员管理,异氰酸酯生产工人的安全培训时间也从6个月降到了15天。在博帕尔惨案发生的时侯,农药厂生产线上的6个安全系统无一正常运转。厂里的手动报*铃、异氰酸酯的冷却及中和等设备不是发生了故障,就是被关闭了。据了解,异氰酸酯的冷却系统停止运转一天,就可以节约30美元。

    终于,悲剧在1984年12月3日凌晨发生了。

    还原现场

    空气中弥漫恐怖气氛和死尸的恶臭1984 年12月2日午夜到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市,大地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人们还沉浸在美好的梦乡里。没有任何*告,没有任何征兆,一片“雾气”在博帕尔市上空蔓延,很快,方圆40平方公里以内50万人的居住区已整个儿被“雾气”形成的云雾笼罩了。人们睡梦中惊醒并开始咳嗽,呼吸困难,眼睛被灼伤。许多人在奔跑逃命时倒地身亡,还有一些人死在医院里,众多的受害者挤满了医院,医生却对有毒物质的性质一无所知。

    多年后,有人这样写道:“每当回想起博帕尔时,我就禁不住要记起这样的画面:每分钟都有中毒者死去,他们的尸体被一个压一个地堆砌在一起,然后放到卡车上,运往火葬场和墓地;他们的坟墓成排堆列;尸体在落日的余晖中被火化;鸡、犬、牛、羊也无一幸免,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没有人烟的街道上;街上的房门都没上锁,却不知主人何时才能回来;存活下的人已惊吓得目瞪口呆,甚至无法表达心中的苦痛;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恐惧的气氛和死尸的恶臭。这是我对灾难头几天的印象,至今仍不能磨灭。”

    混乱,从开始就是灾难的一部分。那时,普瑞任博帕尔*察局局长,他回忆说:“1947年印度分治惨案发生的时候,我并不在场。但是,我听说了那个故事:人们只是惊惶的四处逃命。我在博帕尔看到的这一幕着实可以和那时候的那种惊慌混乱相比了。”

    “空气中弥漫着剧毒气体。虽然实际上人们都是朝相反的方向跑的。但是我还是跑向杀虫剂厂。大概是晚上12点左右我到了工厂,我问那里的工作人员泄漏的是什么气体,用什么方法可以解毒。但是他们没有回答我的任何问题。直到凌晨三点的时候,才有人从工厂来到*察局告诉我那种泄漏的气体是异氰酸甲酯。我从日常记录簿上撕下来一张纸,把这几个字写在上面。我现在还保存着这张纸,留作纪念。”

    人祸,人祸,还是人祸到底是什么气体能够含有如此剧毒,导致如此惨重之后果?一连串的证据表明,在这个事件的发生、发展以及善后过程中,联合碳化物(印度)公司一再犯错,导致这起事故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严重的中毒事件。

    博帕尔事件是发达国家将高污染及高危害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一个典型恶果。事故发生后,美印双方就谁是主要责任者问题展开了唇枪舌剑的争论。这桩案子以美国的巨额赔款了结。其实,无论双方怎样争辩,人们只要把博帕尔农药厂的安全装置和美国本土上类似工厂的安全装置做一个对比,就会对此问题一目了然。美国本土的这类工厂都设有先进的电脑报*装置,并大都远离人口稠密区,而博帕尔农药厂只有一般性的安全措施,周围还有成千上万的居民。

    20世纪后半叶,公害问题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关注,人们对此谈虎色变,十分敏感。由于对此制定的环境标准越来越高,致使很多企业都把目标转向了环境标准相对不高的发展中国家。这些企业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为获取较大的经济利益热衷于吸引外资,重视技术和设备,忽视安全和环境保护,把一些发达国家几乎不允许设立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就是所谓的“工业的重新布局”——把污染企业从受控制区域向不受控制区域转移,被称为“污染天堂”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贫困、工业缺乏和对环境服务要求不高,表现为倾废设施经济价格不高。一个国家如有丰富的“自净”能力的资源,有足够的自净潜力,“清洁”工业就会相对不发达;如果“自净”能力枯竭,则“肮脏”工业衰竭,而“清洁”工业发达。目前,这种“污染天堂”战略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环保组织的尖锐批评。

    灾难的源头:管理错误+工人失误危险是在灾难发生的前一天下午产生的。在例行日常保养的过程中,由于该公司杀虫剂工厂维修工人的失误,导致了水突然流入到装有MIC气体的储藏罐内。MIC 是一种氰化物,一旦遇水会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这次有水渗入载有MIC的储藏罐内,令罐内产生极大的压力,导致罐壁无法抵受压力,罐内的化学物质泄漏至博帕尔市的上空。

    其实,储藏罐内的MIC气体储量本身就值得怀疑。“MIC是一种化学过渡态物质,每个人都知道储藏它意味着要面临很大的危险。所以没有人敢管理大量的MIC气体,也没有人敢长时间的储藏它”。事发当晚负责交接班工作的奎雷施说。他说,“公司在管理这种气体的时候太过于自负了,从来没有真正的担心这种气体有可能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而据调查,事实是,当时公司在杀虫剂销售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于是尽力削减安全措施方面的开支。在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出现险情时,杀虫剂厂的重要安全系统或者发生了故障或者被关闭了。

    毒气泄漏过程中,未教市民如何逃生在事发之后,该工厂仍没有尽到向市民提供逃生信息的责任;他们对市民的生命有着惊人的漠视。尽管向*察报告情况花了三个小时的时间,工厂的管理者仍有足够时间把所有的工人转移到安全地带。“没有一个从工厂逃出来的人死亡,原因之一就是他们都被告知要朝相反的方向跑,逃离城市,并且用蘸水的湿布保持眼睛的湿润”,奎雷施说。但是当灾难迫近的时候,公司却没有对当地居民做出任何*告,当毒气从储藏罐中泄漏出来的时候,他们没有给予博帕尔市民基本的建议——不要惊慌,要待在家里并保持眼睛湿润。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公司迅

    速决定把灾难的严重性和影响故意说得轻微些,想以此来挽回形象。灾难过后的几天,公司的健康、安全和环境事务的负责人捷克森布朗宁仍旧把这种气体描述为“仅仅是一种强催泪瓦斯”。甚至在灾难的即时后果——几千人死亡,更多人将一生被病魔缠绕 ——被公布后,公司还是继续着相同的做法。

    惨案发生后,未向医院提供毒气信息事发后的救助也不能说是成功的,当时一所参加救治的省级医院是海密达医院。该医院的萨特帕西医生对2万多具受难者的尸体进行了尸体解剖,结果表明 “从气体中毒者的尸体中我们可以找到至少27种有害的化学物质,而这些化学物质只可能来源于他们所吸入的有毒气体。然而,公司却没有提供任何信息说明该气体含有这些化学成分。” 这位医生说,“即使在今天也没有人知道正确治疗MIC气体中毒的方法”,“由于公司处理这种气体已经有数十年的时间了,联合碳化物公司有责任向公众和医疗组织建议治疗MIC气体中毒的一系列措施。但是我们没有收到任何由该公司提供的关于治疗措施的信息。”公司的调查信息,包括1963 年和1970年在美国卡内基美隆大学进行的调查信息,都被视为“商业秘密”而一直没有公开。

    处理结果

    25年后才判

    印度中央调查局在灾难发生后曾对12名相关人士提出指控,包括美国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时任首席执行官沃伦·安德森和公司的8名印度籍高管以及公司本身和旗下的两家小公司。

    德新社报道,共有12名法官审理这一案件。法官听取178名目击者证词,审查超过3000份文件后作出这一判决。8名涉案人员因“玩忽职守”获罪。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法院负责本案的首席法官莫汉·蒂瓦里说:“8人均有罪。”

    由于一名遭到起诉的印度高管已经死亡,这家法院7日以玩忽职守致他人死亡判决余下7名印度籍高管有罪,但没有立即宣布量刑。这7名被告包括当时的印方主席克沙布·马欣德拉,很多人已经是70多岁,按照这项罪名,他们多将被判处两年监禁。

    毒气泄漏事件的幸存者和家属以及当地的活动家7日早早聚集到法院周围,举着横幅抗议对肇事者的惩罚太轻太晚。由于做出有罪判决的是印度的一家地方法院,被告还有权向高一级法院提出上诉。“博帕尔毒气泄漏受害者抗争”组织的卡尔尼克无奈地说:“即使被判定有罪,2年的监禁又能代表什么,再说他们还可以上诉。”“只有当有罪的公司和个人得到足够的惩罚,才能实现公平公正。”

    美方被告赔钱了事作为本案的主要负责人,公司的美国老板安德森没有出庭受审。灾难发生后,安德森曾在印度遭*方拘捕,但很快就离开印度回国,之后就再也没有在印度法院的审理程序中露面,目前他生活在纽约。去年7月,这家法庭对安德森发出逮捕令,并要求印度中央政府向华盛顿施压要求引渡,但一直没有下文。目前尚不清楚印度政府是否曾就此事向美国交涉。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1989年向印度政府支付了4.7亿美元的赔偿金,该公司在1999年被陶氏化学收购。陶氏化学在2009年博帕尔泄漏事件25周年时曾表示,联合碳化物公司已经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来帮助受害者和他们的家人,称印度政府有责任向当地居民提供干净的饮用水和医疗服务。

    2009年进行的一项环境检测显示,在当年爆炸工厂的周围依然有明显的化学残留物,这些有毒物质污染了地下水和土壤,导致当地很多人生病。因为毒气泄漏失去工作能力或者患上慢性病的受害者当年获得了1000到2000美元不等的赔偿,但是还有很多受害者一分钱都没有拿到。

    印度总理辛格在泄漏事件25周年纪念活动中称这起悲剧“一直折磨着所有印度人的良心”,承诺要继续解决当地饮用水遭污染问题。

    “人们都叫我动物”

    “我的故事是一曲捧腹笑着唱出的悲歌。如果你觉得故事太残酷,那是因为我述说的方式太过诚实。”这是2008年“英联邦作家奖”区域奖获奖作品《人们都叫我动物》的主角“动物”说的话。而这个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维权运动,行走时必须四肢着地的“动物”的原型,就是一位在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中被毁掉了脊椎的孩子。在1984年12月3日的夜晚,不知道出现了多少这样的动物,他们“曾经是个人”,他们不再被同类当人看。

    译者路旦俊先生在该书的后记中描述了辛哈传奇的一生。因德拉·辛哈的父亲是印度海军军官,母亲是英国作家,年轻时求学于英、印两国多所学校,获得了剑桥大学的英国文学学位。毕业后的辛哈投身广告业并取得巨大成功,被评为有史以来英国出色的十位撰稿人之一。瑞士人阿拉斯泰尔·克朗普顿撰写的文案界的经典著作《全球一流文案》(The Copy Book)一书中对辛哈有专章介绍。

    然而在1993年,印度维权人士找到了辛哈,请他为修建一座医院捐款,这座医院的主要功用即是用来帮助博帕尔那些无辜的受害者。功成名就的辛哈由此了解到这件惨案的始末以及博帕尔地区的民生状况,于是他为了这座医院在《卫报》上刊发了一个特别广告,由之产生的轰动效应获得了大量捐款,而因此得以落成的医院迄今已经至少免费医治了三万余人。

    这次事件对辛哈的触动远远不止于此,他在1995年45岁生日时毅然决然地做出决定——放弃为他带来了巨大声誉的广告事业,并且要为博帕尔受苦受难的人们创作一部小说,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曾经在这里发生过的罪恶。经过十余年的努力,2007年他终于完成了《人们都叫我动物》,一举震惊了世界。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博帕尔事件被公认是“十大人为环境灾害”之首,其余九次事件都是因为人为的环境污染而造成短期内人群大量地发病与死亡,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影响。所有这些残酷的悲歌,都绝不该被今天的我们遗忘。我们必须诚实地把那些伤痛完整地再次展露出来,为了铭记这些沉痛的历史,也为了缅怀那些可歌可泣的无辜死者,包括这些灾难造就的“我没想再当人”的“动物”们。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案】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案 小编为您整理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案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