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三尾褐凤蝶

时间:2024/11/24 1:57:30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三尾褐凤蝶又名华西褐凤蝶、三尾凤蝶,是中国特产蝶类,体中型,前翅长42-48毫米,后翅具尾状突起3个,故称为三尾褐凤蝶。三尾褐凤蝶主要分布在中国西藏、云南、四川、陕西,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物种(LC)级别,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这种蝴蝶数量已经十分的稀少了,有些原有记录分布地,有将近十年没有出现该种蝴蝶。
  • 中文学名: 三尾褐凤蝶
  • 拉丁学名: Bhutanitis thaidina dongchuanensis
  • 英文名: Three-tailed Swallowtail
  • 别称: 中华褐凤蝶,三尾凤蝶,三尾褐绢蝶
  • 界: 动物界
  • 门: 节肢动物门
  • 亚门: 六足亚门
  • 纲: 昆虫纲
  • 亚纲: 有翅亚纲
  • 目: 鳞翅目
  • 亚目: 锤角亚目
  • 科: 凤蝶科
  • 亚科: 凤蝶亚科
  • 属: 尾凤蝶属
  • 亚属: 三尾褐凤蝶
  • 分布区域: 西藏,云南,四川,陕西
详细介绍

常见种类

三尾褐凤蝶有多个中名:华西褐凤蝶、三尾凤蝶等。有的学者认为,该种(包括整个亚科)不归为凤蝶科而隶属绢蝶科。而有的学者认为该蝶置于凤蝶科更为合适,并立为尾凤蝶属(BhutanitisArkinson)。

生长与分布

三尾褐凤蝶是高山种类,生活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国内分布于云南、四川、陕西、西岳,是珍稀名蝶,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的学者认为该蝶置于凤蝶科更为合适,并立为尾凤蝶属。

本种分布于我国的陕西、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主要分布在中国横断山及其周边地区。

历史记录分布地北起陕西南部秦岭主峰太白山,南至云南,包括甘肃、西藏东部和四川西部五省(区),国外分布包括印度北部、缅甸北部、泰国北部和不丹。近年来,在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和麦积山风景区,陕西秦巴山区的留坝、秦岭中段南坡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怒江福贡、玉龙雪山、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百化岭、昆明市东川烂泥坪、禄劝轿子雪山、昭通市盐津、大理苍山、鹤庆和剑川,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赛武当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武陵山脉西南端的湖南石门县汉寿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发现三尾褐凤蝶种群,但数量已十分稀少。而一些原有记录分布地,如陕西秦岭主峰太白山地区(蒿坪寺―斗母宫一带)、四川贡嘎山和泸定新兴乡地区、西藏东部和云南云龙等地区情况不明,近10年已未见该物种相关报导。

形态及特征

三尾褐凤蝶翅展86-92mm。身体黑色,腹面有白色绒毛。翅黑色。前翅有8条横带,从基部数第1、2、4、8条到后缘,第6和7条在中部合并后到后缘,但是第7条上半部不十分明显。后翅上半部有3-4条斜横带,近基部1条到中室恰好与Cu?脉并连走向近臀角处的红色横斑;红斑下面有3枚蓝斑,外缘有4-5枚斑,其中有的呈弯月形;尾突3枚。翅反面脉纹及脉间纹十分清晰,其余与正面相似。

雄性外生殖器的背兜发达,梯形;爪形突基半部梯形,端半部分2支,细长如刺;尾突不明显;抱器瓣长三角形,抱器腹很宽,端部有三角突。囊形突锥形,很长,骨化程度差;阳茎端基环菱形,尾端凹入;阳茎细长,强度骨化,除基部略宽外,几乎等宽。

雌性外生殖器的产卵瓣半圆形,强度骨化;交配孔圆漏斗状;前阴片两侧有小叶突;囊导管细长而骨化,前端弯曲。交配囊小,卵形,无囊突。

该种与双尾褐凤蝶很相似,不同的是本种前翅上半部有8条横带,双尾褐凤蝶有7条横带。该种后翅有3条尾突,无指形突;双尾褐凤蝶有2条尾突,另有1个指状突。双尾褐凤蝶抱器腹端突呈角状,爪形突细长,阳茎细长而端部细;而该种的抱器腹端突顶端钝,爪形突较短,阳茎几乎等宽。

繁殖方式

一年发生一代,成虫五月出现。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三尾褐凤蝶】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三尾褐凤蝶 小编为您整理三尾褐凤蝶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