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雪雁(学名:Anser caerulescens)是雁属中体形大,个体重的鸟类。羽毛洁白,翼角黑色。飞行时双翼拍打用力,振翅频率高。脖子较其他雁类略短长。腿位于身体的中心支点,行走自如。有扁平的喙,边缘锯齿状,有助于过滤食物。有迁徙的习性,迁飞距离也较远。喜群居,飞行时成有序的队列,有一字形、人字形等。为一夫一妻制,雌雄共同参与雏鸟的的养育。
分布于加拿大、中国、格陵兰岛、印度、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联邦、美国等地。
常见种类
1 雪雁指名亚种
(小雪雁)
Anser caerulescens caerulescens 俄罗斯东北部的弗兰格尔岛自然保护区(OstrovVrangelyaZapovednik),北阿拉斯加东部至巴芬岛。
2 雪雁大西洋种
(大雪雁)
Anser caerulescens atlanticus 格陵兰西北部和巴芬湾岛屿北部。
生长与分布
栖息环境
雪雁的活动区域主要是苔原。越冬区一般选在沼泽地、沙洲、湿草甸、沿海的农作地及稻茬地。繁殖于北美极地的苔原冻土带,少量繁殖于西伯利亚的朗格尔(Wrangel)岛;越冬于北美洲的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偶见于日本及中国东部。
分布范围
原产地:加拿大、中国、格陵兰岛、印度、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联邦、美国。
旅鸟:安圭拉、巴哈马、巴巴多斯、比利时、伯利兹、百慕大、保加利亚、古巴、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法罗群岛、芬兰、法国、德国、洪都拉斯、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哈萨克斯坦、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拉脱维亚、立陶宛、马绍尔群岛、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波多黎各、罗马尼亚、圣皮埃尔和密克隆、西班牙、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维尔京群岛。
形态及特征
雪雁身长66-84厘米,翼展135-170厘米,嘴锋49.5-58.4厘米,雄雁体重2700克,雌雁体重2500克。寿命25年。双性同形同色,体羽纯白,头和颈有时不同程度的染有锈色,初级飞羽黑色,羽基淡黑色,初级覆羽灰色,翼翅尖黑色,腿和嘴粉红色,嘴裂黑色。亚成体头顶,颈背及上体近灰。有蓝色型个体出现,其头及上颈白色,其余体羽多为黑色,肩部有蓝色斑块。虹膜暗褐色。雪雁身披洁白的羽毛,黑色的翼尖点缀其中,相映成趣,显示出瑰丽多姿。
腿短;颈中;前趾有蹼;拇指短位高;跗鳞网状;羽衣、鸣声及行为两性相似;每年换羽一次;翅中等度长,尖;尾短;均善游泳。
繁殖方式
每年的5月下旬,雪雁便飞抵阿拉斯加的北极海岸平原,开始筑巢繁殖。巢区通常选择在苔原带地势较高处,里面敷以杂草,6月初产下一窝卵,每窝4-6枚,孵化期22-23天。一旦小雪雁破壳而出,母雁便携其子女们举家迁移至河流、小溪边。因为刚孵出的小雪雁尚无飞行能力,须找一个隐蔽场所来逃避天敌的捕杀。在此期间,许多雪雁家庭会自动联合成一群体,数量可达150-250只。小雪雁在母亲的辛勤抚养下茁壮成长,短短的35-45天,即可展翅高飞了。
价值及其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精灵世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雪雁】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