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与分布
栖息环境
海南山鹧鸪栖息在海拔较低的山地和丘陵地带,尤以原始的山地雨林、沟谷雨林和山地常绿林中较为常见,海拔为700-900米左右。
分布范围
中国特产雉类,仅分布于海南省。
中国特产雉类,仅分布于海南省。20世纪70年代,在海南岛各地山野坡地常见出没,由于环境恶化,加上人类捕杀,数量锐减,极为罕见。
形态及特征
山鹧鸪属鸟类中羽色较为美丽的种类,眼先、额、眉纹、颊、头侧以及颏、喉均为黑色且连成一片;耳羽白色;前颈及颈侧基部淡橙红具黑斑;黑色眉纹上方散着白点,形成一条白纹向后延伸至后颈。上体橄榄褐色具黑色横斑,双翅沾栗棕色。上胸具橙红色丝状羽毛,下胸灰,微沾棕白色;两胁灰色,具白色羽干纹。腹羽棕白色。雌鸟与雄鸟极相似,唯上胸丝状:羽橙红色稍淡;腹羽微染淡红色。嘴黑色,腿、脚赭色。尾部较短,不及两翼长度的一半,跗蹠裸露且突出。
生活习性
常成对或结成4-5只的小群,在沟底、坡脚或山坡落叶堆积的地方觅食。夜晚在树上栖息。性情机*,受惊后四散奔逃,并发出急切的叫声,然后静伏不动或飞不多远又落下,钻入草丛、灌丛或竹丛中。通常在林下落叶层较厚的地方刨食,一边刨食一边发出“沙沙”的声响,刨食过后,会在地面留下形状大小较为规则坑。
主要以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叶、芽和种子为食,也吃昆虫和蜗牛等动物性食物。天敌是青鼬与猛禽。
12月-1月,每日早晚鸣叫,早上持续约10分钟,日落鸣叫较短,约5分钟。2月鸣叫开始增多。且较不规律。3月-6月初。很少鸣叫。偶尔早晚叫约1分钟。6月初-7月初,叫声稍有增多,每天早晚约持续2分钟。叫声主要包括:zhe-gu,gu-a,jia-jia,gu-a雄鸟的叫声:nu-gu-li-dia-dia,约每半分钟叫一次,声音非常响亮、壮观,给人以一种震撼,几公里之外都可听见,可称得上鸟中声音之王。
不同对的海南山鹧鸪之间活动区偶尔有接壤,但无重叠迹象,繁殖期鸣叫增多可能是为了宣示领域。
繁殖方式
繁殖季节雄鸟高声占区鸣叫,此起彼伏,但彼此又互不干涉和侵犯。繁殖期为4-6月,营巢在林下地面上,每窝产2枚卵,卵为纯白色,没有斑点,大小为33.4-34.7×25.5-26.2毫米,卵重11.6-13克。
价值及其他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列为濒危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海南山鹧鸪】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海南山鹧鸪 小编为您整理海南山鹧鸪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