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东方寿带鸟

时间:2024/9/16 0:58:55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东方寿带鸟(学名:Terpsiphone affinis):体长19-23厘米(不包括雄性的细长中央尾羽,其突出超过27厘米或更长)。雄鸟和雌鸟的外观不同。雄鸟本身表现出两种色形——白色和栗色。在栗色形态中,上体是栗色而不是白色。二种色态的下半部分都是白色的。雌鸟喉咙灰色,上体及背部栗色,下体白色。它们缺少雄鸟的长尾羽毛。
  • 中文学名: 东方寿带鸟
  • 拉丁学名: Terpsiphone affinis
  • 英文名: Blyths Paradise-flycatche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纲: 鸟纲
  • 亚纲: 今鸟亚纲
  • 目: 雀形目
  • 科: 鹟科
  • 亚科: 王鹟亚科
  • 属: 寿带鸟属
  • 种: 东方寿带鸟
  • 亚种: 9亚种
详细介绍

生长与分布

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阔叶林和次生阔叶林中,也出没于,林缘疏林和竹林,尤其喜欢沟谷和溪流附近的阔叶林。

原产地:孟加拉国、不丹、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新加坡、泰国、越南。

游荡:马尔代夫。

形态及特征

东方寿带鸟体长19-23厘米(不包括雄性的细长中央尾羽,其突出超过27厘米或更长),体重14·3-23·5克。

雄鸟和雌鸟的外观不同。雄鸟本身表现出两种色形——白色和红褐色。在红褐色形态中,上体是红褐色而不是白色。二种形态的下半部分都是白色的。雄性有长达27厘的长尾羽,两条中央尾羽长达30厘米并下垂拖曳。头部是闪亮的蓝黑色,还有一个耸起的黑色羽冠。有深蓝色至黑色的喉咙,明亮的蓝色眼圈,虹膜黑色。

雌鸟喉咙灰色,上体及背部红褐色,下体白色。它们缺少雄鸟的长尾羽毛。与雄鸟不同,喉部颜色和眼圈不同,雌鸟有灰色的喉咙和微弱的眼圈。

雄性亚成鸟看起来非常像雌鸟,但有黑色的喉咙和蓝眼圈。年轻的雄鸟体羽红褐色,尾巴短。它们在第二年或第三年会长出长尾。成年雄鸟上体为明亮的红褐色或主要是白色。一些鸟类显示出红褐色和白色之间的某种程度的中间性。长尾红褐色的鸟类通常在翅膀和尾羽上没有轴条纹,而在白色的鸟类中,有轴条纹,有时翅膀和尾羽的边缘是黑色的。

生活习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也见3-5只成群。性羞怯,常活动在森林中下层茂密的树枝间,时而在树枝上跳来跳去,时而在枝间飞翔,或从一棵树飞向另一棵树。飞行缓慢,长尾摇曳,如风筝飘带,异常优雅悦目,一般不做长距离飞行。常从栖息的树枝上飞到空中捕食昆虫,偶尔亦降落到地上,落地时长尾高举。鸣声高吭、洪亮,鸣叫时羽冠耸立。繁殖期间领域性甚强,一旦有别的鸟侵入,立刻加以驱赶,直到赶走为止。

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所吃食物种类主要有甲虫、金龟甲、剑虻、蝉、粉蝶、蛾类幼虫、蝗虫、螽斯等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双翅目、同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也会吃很少量和植物种子。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多数在5月末6月初开始营巢,在阔叶林中靠近溪流附近的小阔叶树枝杈上和竹上,也在林下幼树枝杈上营巢。营巢由雌雄鸟共同承担,每个巢5-6天即可完成,巢呈倒圆锥形,结构相当精致,巢外壁以植物花序、苔藓、羽毛、棉花和蛛网编织而成,内壁由细草根、草叶、草茎、树皮纤维和苔藓构成。距地高1-2.5米。每窝产卵2-4枚,卵为椭圆形或梨形,卵的颜色变化较大,有的为乳白色或灰黄白色、被有红褐色斑点;有的为驼灰色、具栗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1-25毫米×15-19毫米,重2-2.5克。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在雌鸟离巢期向亦参与孵卵活动,孵化期15±1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经过11-12天的喂养,幼鸟即可离巢。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东方寿带鸟】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东方寿带鸟 小编为您整理东方寿带鸟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