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与分布
田鳖分布于中国南方、南、北美洲,以及东南亚一带,少量分布在中国北方。
形态及特征
田鳖虽然属负子蝽科,因雄性个体不负子而被称为负子蝽科的另类,也称大田鳖或田付(负)蝽,身体扁阔,椭圆形,通常灰褐色或黑色,喙短而强,腿粗壮,前足强壮,体长约为6-9cm。
此虫头较小,三角形。触角短,4节;喙5节;复眼突出,无单眼;前胸大。前翅革质,发达且较为坚韧,前足粗大且强壮,呈镰刀状,通常为横向摆放,同时也是与国产负子蝽的区别之一。后翅膜质,色淡黄。跗节短,有一钩爪。中后肢胫节及跗节具长毛,足端有2个长爪。田鳖的尾巴尖端,有较长而细的吸管,用以露出水面时进行呼吸。卵比较大,初孵幼虫可做鱼养殖饲料。
生活习性
田鳖生活史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卵生。喜欢栖息在池沼、稻田、鱼塘中,习惯于生活在水质变化小的山脚底洼、坑、沟、湖、塘中。它有较明显的趋光性,傍晚时会向明亮处靠近。田鳖从夏季到秋季都生活在水中,但有时也会到陆地上过冬,常藏身在水边的草丛之中。以荤食为主,以小鱼、小虫、水虿,蝌蚪甚至小蛙为捕食对象。常用伏击的办法捕捉猎物,往往抓住水草,发现猎物后悄悄接近,然后进行捕捉,并用镰刀一般的前肢抱住猎物吸其体液,但有是直接游上前去时吸其体液,一般不吃猎物的肉。一般以成虫在池塘、湖泊或河流的浅层泥底中越冬。
其游泳的姿态与龙虱相同。它们翅膀较强硬,在夜间它能出水飞翔。雌成虫产卵于水稻获水草基部,卵较大。被田鳖咬上一口所能带来的痛苦是所有昆虫中最为严重的一个,它的唾液能够让肌肉液化。在一些罕见的情况下,被田鳖咬上一口也会对人体造成永久性伤害,因此,尽可能不要靠近这些可怕的昆虫。
饲养方法
可采用池养或玻璃缸饲养,在底部铺以小沙石,鱼缸顶部用纱网覆盖;种植较粗大的水草;以小鱼、蝌蚪、红线虫、家蝇幼虫、黄粉虫幼虫喂养,一次不可投放太多,2-3天投放一次;冬季要加温;幼虫孵化后要移至别的浴缸内,否则会相互残杀;经常清理鱼缸。养殖5-6月之后,田鳖成熟,捕捞时在水草多的地方用网补,或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夜间用灯光诱集,或用带饵的树枝来捕捉。
价值及其他
大田鳖是我国南方(如广东地区)的一种美味佳肴,一般先放入水缸内空养几天,然后放入冷水锅里煮沸,捞出清洗后将足、翅、内脏去除,或油炸或卤水,风味可口。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田鳖】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