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斑马鱼

时间:2024/9/16 1:47:37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斑马鱼体型小巧,呈纺锤形,大概有4-6厘米左右,身上从鳃盖后到身体尾部会有数条横纹分布,尾鳍长而呈叉形,有时尾巴部分也会有横纹分布。原生斑马鱼最初的颜色是深蓝色的纵纹与银白色纵纹相分布,后来随着人工饲养繁殖,也许也跟科学研究有关吧,斑马鱼的颜色变得五颜六色,绿色、红色、豹纹的都有。由于斑马鱼在水族箱内成群游动时,犹如奔驰于非洲草原的斑马群,故得“斑马鱼”的美称。

  • 中文学名: 斑马鱼
  • 拉丁学名: Barchydanio rerio var
  • 别称: 蓝条鱼,花条鱼,蓝斑马鱼,印度鱼,印度斑马鱼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纲: 辐鳍鱼纲
  • 亚纲: 新鳍亚纲
  • 目: 鲤形目
  • 科: 鲤科
  • 属: (鱼丹)属
  • 种: 斑马鱼
  • 分布区域: 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尼泊尔的溪流

一、斑马鱼

  • 斑马鱼又名蓝条鱼、花条鱼、蓝斑马鱼、印度鱼、印度斑马鱼,原产地印度和孟加拉,不仅是相当常见的一种热带观赏鱼,也是非常好养的热带鱼品种。
  • 斑马鱼体型小巧,呈纺锤形,大概有4-6厘米左右,全身布满多条深蓝色纵纹似斑马,与银白色或金黄色纵纹相间排列纹路比较有条理,在水族箱内成群游动时犹如奔驰于非洲草原的斑马群,故此得斑马鱼之美称。
  • 斑马鱼为杂食性鱼类,性情温和,可以与大部分同体型的鱼类混养。
  • 此外,斑马鱼和人类基因有着87%的高度相似性,对治愈人类耳聋和失明有明显的作用,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斑马鱼身体延长而略呈纺锤形,头小而稍尖,吻较短,全身布满多条深蓝色纵纹似斑马,与银白色或金黄色纵纹相间排列纹路比较有条理。在水族箱内成群游动时犹如奔驰于非洲草原的斑马群,故此得斑马鱼之美称。斑马鱼和人类基因有着87%的高度同源性,作为模式生物的优势很突出,这意味着其实验结果大多数情况下适用于人体。常可用于水质环境的监测。斑马鱼也是比较好养的一种鱼。

形态及特征

斑马鱼体长4~6厘米。体呈纺锤形。背部橄榄色,体侧从鳃盖后直伸到尾未有数条银蓝色纵纹,臀鳍部也有与体色相似的纵纹,尾鳍长而呈叉形。雄鱼柠檬色纵纹;雌鱼的蓝色纵纹加银灰色纵纹。

繁殖方式

斑马鱼属卵生鱼类,4月龄进入性成熟期,一般用5月龄鱼繁殖较好。繁殖用水要求pH6.5~7.5,硬度6~8,水温25~26摄氏度。喜在水族箱底部产卵,斑马鱼喜欢自食其卵,一般可选6月龄的亲鱼,在25厘米×25厘米×25厘米的方形缸底铺一层尼龙网板,或铺些鹅卵石,繁殖时产出后即落入网板下面或散落在小卵石的空隙中。选取2~3对亲鱼,同时放入繁殖缸中,一般在黎明到第二天上午10时左右产卵结束,将亲鱼捞出。其卵无粘性,直接落入缸底,到晚上10时左右,没有受精的鱼卵发白,可用吸管吸出。繁殖水温24℃时,受精卵经2~3天孵出仔鱼;水温28℃时,受精卵经36小时孵出仔鱼。雌鱼每次产卵300余枚,最多可达上千枚。水温25℃时,7~8天的仔鱼开食,此时投喂蛋黄灰水,以后再投喂小鱼虫。斑马鱼的繁殖周期约7天左右,一年可连续繁殖6~7次,而且产卵量高。其繁殖力很强,是初学饲养热带鱼的首选品种。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斑马鱼】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斑马鱼 小编为您整理斑马鱼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