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沿革
1931年,南斯拉夫王国海军(Yugoslav Royal Navy)从英国格拉斯哥(Glasgow)的亚罗轮船制造公司(Yarrow Shilpbuilders)订购了这艘驱逐领舰,以达尔马提亚地区的海港城市杜布罗夫尼克命名。南斯拉夫人对该舰提出了在航速和火力上要超过意大利同类舰只的要求,同时在设计时特别注意加强了防空火力。
技术特点
从这个数据上看,“杜布罗夫尼克”号与意大利海军当时大的驱逐舰航海家级(排水量2657吨,最大航速38节,双联装120毫米炮3座,40毫米炮2门,机枪4挺,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2座)相比,各种数据都完全不逊色于后者,当然要说超过却也没有。可以说是部分达到了建造初衷。
性能数据
“杜布罗夫尼克”号标准排水量1880-1910吨,满载排水量2884吨;长113米(370英尺9英寸),宽10.66米(35英尺),吃水3.22米(10英尺7英寸);2台帕森斯(Parsons)蒸汽轮机,3台锅炉,马力42000匹,最大航速37节(每小时69公里),续航力6600海里(12200公里)/13节(每小时24公里);武器是从捷克的斯科达(Skoda)公司订购的,包括140毫米(5.5英寸)口径炮4门,84毫米(3.3英寸)口径高射炮2门,40毫米(1.6英寸)口径高射机关炮6门,双联装533毫米(21英寸)口径鱼雷发射管2座, 40颗水雷。编制200人。
服役事件
1930年6月10日,“杜布罗夫尼克”号铺设了第一根龙骨;此年10月12日下水,1932年5月完工。1934年,南斯拉夫国王亚历山大在法国马赛遇刺身亡,该舰承担了将国王遗体运送回国的使命。1941年4月17日,在科托尔(Kotor)基地被俘,改名为“普雷姆达”(Premuda)号,编入意大利海军(Regia Marina),84毫米炮被拆除了,换上了37毫米高射机关炮。改装完成后,该舰被派到北非沿海,担任巡逻和护航任务。这是一片非常危险的海域,缺乏制空权和雷达的意大利海军尽管不缺乏大舰巨炮,却往往被耳聪目明的英国海军打得一败涂地。
不过到了1942年,随着德国空军的到来,陷入困境的就变为英国人了。控制地中海中部的马耳他岛基地受到了严酷的封锁,岛上的航空兵严重缺乏物资,为保证其战斗力足以切断意大利至北非的德军海上运输,英军决定组织一次大规模运输行动,向马耳他运送粮食、弹药和燃料。为了保证成功,皇家海军在6月初同时从东西两面派出了两支船队,其中一支从西班牙的直布罗陀港出发,代号“鱼叉”〔Harpoon〕行动。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杜布罗夫尼克级驱逐舰】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