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人物明星榜 > 正文

许涤新

时间:2024/11/17 4:55:38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许涤新(1906年10月25日-1988年2月8日),广东揭西棉湖人,经济学家,汕头大学首任校长。MAIgoo编辑整理了许涤新的代表作品,有《中国经济的道路》、《官僚资本论》、《政治经济学辞典》。

  • 中文名: 许涤新
  • 出生日期: 1906年10月25日
  • 性别:
  • 国籍: 中国
  • 出生地: 广东省揭阳市
  • 毕业院校: 中山大学
  • 去世日期: 1988年02月08日
  • 职业职位: 经济学家
  • 代表作品: 《中国经济的道路》,《官僚资本论》
  • 主要成就: 研究中国经济过渡问题

一、许涤新

  • 许涤新(1906年10月25日-1988年2月8日),用名许声闻,方治平、渤若,广东揭阳人,经济学家,揭阳历史著名人物。
  • 建国后历任中共上海市委委员,统战部长,华东财委和上海市财委副主任、市工商局局长,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行政管理局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所长,汕头大学校长等职。
  • 是第一、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详细介绍

人物简介

许涤新(1906─1988),经济学家。广东揭西棉湖人。1926年后,先后在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劳动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武汉、重庆《新华日报》编辑,《群众》杂志主编。建国后历任中共上海市委委员,统战部长,华东财委和上海市财委副主任、市工商局局长,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行政管理局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所长,汕头大学校长等职。是第一、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1988年逝世。当年周恩来总理这样评价:“潮汕为中国革命贡献了两个经济人才,一个是理论的许涤新,一个是实践的庄世平”。

主要经历

1906年10月25日,许涤新出生于揭阳县的棉湖镇(今属揭西县)的一个小学教师家庭。1920年在故乡兴道小学毕业。1921~1924年就读于揭阳榕江中学,在校时参加新学生社,开始受革命思想影响。毕业后在汕头市普宁旅汕小学任教。1925年秋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6月考入广州中山大学文科预科班,并参与校内社会科学研究会的组织领导工作。

1927年,许涤新被中山大学开除,7月考上厦门大学,因无钱交学费,回故乡自学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历史唯物主义著作,对政治经济学开始产生浓厚兴趣。1928~1932年,先后就读于厦门大学和上海劳动大学,研究《资本论》。1931年冬在上海加入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任研究部副部长、宣传部长。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后,主编《社会现象》周刊。同年夏,担任中国文化总同盟秘书,后参加“文总”机关刊物《正路》的编辑工作。7月转入国立上海商学院,于1933年毕业。5月,经杜国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社联”常委、党团书记,中共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组织部长,常在《东方杂志》、《新中华》等刊物发表有关经济和国际问题的文章。

1935年2月19日晚,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第3次大破坏,许涤新被国民政府逮捕,关进苏州陆军监狱。直至1937年国共合作了《战时中国经济轮廓》、《中国经济的道路》、《现代中国经济教程》等著作。1945年日本投降后,组织中国经济事业协进会,开展中共在经济界的统战工作。1946年5月,随中共代表团到上海,任中共上海工委财经委书记。同年秋,中共代表团撤离时,他被派往香港,任中共香港工委财经委书记,香港版《群众》周刊编委,创办香港《经济导报》,并组织了香港工商俱乐部,宣传中共的经济政策。撰写出版了《官僚资本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和《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第一、二卷。还创办了新侨公司、新联公司,以帮助解决驻港经费问题。1948年秋,兼任中共香港工委统战委员会书记,并以方潮声为名,任香港《大公报》副刊《经济生活》主编。

1949年4月许涤新从香港到北平。5月随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进入上海参加接管工作,历任上海市军管会财经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工商处长(9月改市工商局,任局长),华东财经委员会副主任。10月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并教授政治经济学课程以培养财经干部,投入打击投机和平稳市场物价的斗争。1950年3月,任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部长。1951年10月任上海市人民政府秘书长。1952年底调北京后,历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八办公室副主任、工商局长兼中共党组书记。

1955年12月许涤新被中国科学院聘任为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58年3月应对外文委邀请,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意大利、英国、比利时、瑞士、苏联等国。1962年出版了《中国过渡时期国民经济的分析(1949~1957)》一书。1966~1976年间复读完了《资本论》,写下了45万字的笔记,又编写出《论社会主义的生产、流通与分配》一书(1979年出版)。1977年7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1978年任副院长。

1979年2月,许涤新撰写批判文章《论穷过渡》。1979年编著《百年心声》一书。198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任命为汕头大学首任校长(1986年改任名誉校长),并担任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相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长。1983年4月被聘任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编辑委员会主任和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还先后出版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变革》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1986年8月~1987年,许涤新撰写了回忆录《风狂霜峭录》,并为上海党史资料写了《马思南路的日日夜夜》一文。中共“八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三届委员和全国人大第一、三、五、六届代表,全国人大第五、六届常委会委员,曾列席参加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和党的十三大开幕大会。1988年2月8日在北京医院病逝。

主要作品

《中国经济的道路》(1946年)、

《官僚资本论》(1946年)、

《政治经济学辞典》(上、中、下册,主编,1980~1981年)、

《生态经济学探索》(1985年)。

贡献影响

对中国经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全过程作出系统研究,是许涤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从20世纪30年代起,由于工作关系,他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旧中国的国民经济现状有深切的了解,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在解放区的实践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从40年代后半期开始,他就着手研究旧中国的国民经济。

在这期间,他先后撰写出版了《中国经济的道路》、《现代中国经济教程》和《官僚资本论》等书。在这些著作中,通过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分析,系统地论证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实现的前提,论证了通过新民主主义经济走向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光明道路。这些著作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变关头,在全国尤其是在国民党统治区,起到了启蒙作用。

许涤新信札中国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为背景,在建立了人民政权的条件下,经过和平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的。这个改造尽管有正面经验和反面教训,但它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是一个创举,提供了一种新的经验。他对旧中国的经济既有深入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又长期担任政府经济部门的领导职务,参与了恢复国民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全进程。社会实践推进理论探索。从1957年开始,他就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践的结合上,着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形成和成果。于1957年撰写、1962年修订出版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分析》,1980年撰写出版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变革与经验》两书。在这些著作中,他以丰富的史料,系统地探讨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进程。从工业、农业、贸易、国民收入分配和社会再生产等方面,从不同性质经济规律的消长中,考察了经济变革的成果。

1960年春,周恩来向许涤新提出,现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已基本完成,应当对它作一个历史总结,并把编写一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的任务交给他。他把编写这部著作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重要实践。于1962年就着手筹划,从收集整理资料人手。由于10年动乱中断,于1978年才组织写作队伍重新工作。他拟定了指导思想,编写了提纲,撰写了总序。至1993年,这部200余万字三卷本经济史巨著,在他的这个思想指导之下终于完成。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许涤新】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许涤新 小编为您整理许涤新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人物明星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