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王沂孙,汉族,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南宋末年著名词人。王沂孙生年在周密之后,张炎之前。据其《淡黄柳》词题,沂孙于咸淳十年(1274),与周密别于孤山。次年,周密游会稽,相会一月。景炎元年(1276)冬,周密自剡还会稽,二人又复聚别。景炎三年(1278)在越与李彭老、仇远、张炎等赋《天香》诸调,编为《乐府补题》一卷。至元二十三年(1286),沂孙在杭,与徐天佑、戴表元、周密等十四人宴集于杨氏池堂。二十四年,周密得《保母贴》,王沂孙题诗,在赵孟奚谷丁亥(1287)八月跋之后,鲜于枢戊子(1288)再观之前。
夏承焘《周草窗年谱》云:“沂孙殆少于草窗,长于仇远,若生于淳佑、宝佑间,卒年才四十左右耳。”
主要作品
天香·龙涎香,花犯·苔梅
露华·碧桃,露华·晚寒伫立
南浦·春水,南浦·前题
声声慢·催雪,高阳台·纸被
疏影·咏梅影,无闷·雪意
眉妩·新月,水龙吟·牡丹
水龙吟·海棠,水龙吟·落叶
水龙吟·白莲,水龙吟·前题
绮罗香·秋思,绮罗香·红叶
绮罗香·前题,齐天乐·萤
齐天乐·蝉,齐天乐·前题
齐天乐·赠秋崖道人西归,齐天乐·四明别友
一萼红·石屋探梅,一萼红·初春怀旧
一萼红·丙午春赤城山中题花光卷,一萼红·红梅
一萼红·前题,庆清朝·榴花
三姝媚·次周公谨故京送别韵,三姝媚·樱桃
庆宫春·水仙花,高阳台·残冬梅酸
高阳台·陈君衡游未还,周公谨有怀人之赋,倚歌和之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扫花游·秋声,扫花游·绿阴
扫花游·前题·卷帘翠湿,扫花游·前题·满庭嫩碧
锁窗寒·春思,锁窗寒·春寒
锁窗寒·出谷莺迟,应天长·疏帘蝶粉
八六子·扫芳林,摸鱼儿·洗芳林
摸鱼儿·莼,声声慢·啼塑门静
声声慢·高寒户牖,声声慢·迎门高客
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以上见《四印斋所刻词》,本《花外集》
醉蓬莱·归故山,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醉落魄·小窗银烛,西江月·为赵元父赋《雪梅图》
踏莎行·题草窗词卷,淡黄柳·花边短笛
望梅·昼闲人寂,金盏子·雨叶吟蝉
更漏子·日衔山,锦堂春·七夕
锦堂春·中秋,青房并蒂莲·醉凝眸
如梦令·妾似春蚕抽缕
贡献影响
王沂孙现存的词虽只有64首,但成就很大,后人评价很高,尤其是清中叶以后的常州词派,更是对其推崇备至。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云:“碧山词观其全体,固自高绝,即于一字一句间求之,亦无不工雅。”又云:“词法之密,无过清真(周邦彦)。词格之高,无过白石(姜夔)。词味之厚,无过碧山(王沂孙)。词坛三绝也!”(在王沂孙64首词作中,咏物词就有30多首,这些词作以凄冷凝重的情感、思笔双绝的技巧以及幽约悱恻的风格,代表了碧山词的最高成就,《白雨斋词话》对碧山词的议论也多是就其咏物词而发。)周济《介存斋论词杂着》云:“中仙最多故国之感,故着力不多,天分高绝,所谓意能尊体也。”又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叙论》云:“咏物最争托意,隶事处以意贯串,深化无痕,碧山胜场也。”他在《宋四家词选》中不但将王沂孙与周邦彦、辛弃疾、吴文英并列为宋代词人之冠,而且又倡为“问涂碧山”之说。实事求是地讲,王沂孙词的艺术技巧确实比较高明,将咏物词的表现艺术推进了一大步,但词境狭窄,词旨隐晦,这也是一大缺陷。至于情调低沉,情思缺乏深度和力度,则是与他同期同派词人的通病。
王沂孙身处南宋后期,而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词人放弃了对社会题材的关怀,表现出对心灵世界的省视与表述的更加专注。羁旅行役之累,世态炎凉之感,情感遭遇之苦,都使词人敏感的心灵震荡吟唱。这一时期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量的咏物词,其体物工细,将缅邈的深情融入其中,几乎所有后期词人都成为咏物词的高手,这是其它阶段里的词人所不能并驾比肩的现象。而王沂孙的咏物词更是这方面的代表,他虽做了元朝的官,心理却很复杂,在他的词中,有许多是写故国之思的。只是这种情绪,并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对宋王朝的怀念或民族意识,而是同世事无常、兴亡盛衰不由人意的沧桑感融合在一起,同时又渗透了个人在历史巨变中无可奈何、只能听任摆布的凄凉感。在写作手法上,他比周密、张炎写得更隐晦、含蓄,常常借甲咏乙,借此喻彼,看上去大多只是咏物、写景以及写男女恋情,而在隐隐约约之间,用些特殊的笔法,暗示词中埋藏得很深的真实想法与情感。如《眉妩·新月》中“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齐天乐·萤》中“汉苑飘苔,秦陵坠叶,千古凄凉不尽”,《天香·龙涎香》中“讯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等,都是如此。其中《齐天乐·蝉》借蝉咏怀,叹息岁时变迁的无情,自述“清高”、“凄楚”,最为人称道。正由于王沂孙是以深隐的笔法抒发复杂的情感,所以词的结构特别地曲折,语言也特别地精细。
碧山所存词作中,咏物词超过了二分之一,占了34首。在宋末词人中,他的咏物词最多,也最精巧。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咏物词至碧山,可谓空绝千古,然亦身世之感使然,后人不能强求也。”吴梅曾说:“大抵碧山之词,皆发于忠爱之忱,无刻意争奇之意,而人自莫及。论词品之高,南宋诸公,当以花外为巨擘焉。其咏物诸篇,固是君国之忧,时时寄托,却无一犯复,字字贴切故也。”
人物评价
张炎《山中白云词·卷一·琐窗寒词序》:
碧山能文,工词,琢语峭拔,有白石意度。
邓廷祯《双砚斋随笔》:
王圣与工于体物,而不滞色香。
王鹏运《花外集·跋》:
碧山词颉颃双白,揖让二窗,实为南宋之杰。
谭献《谭评词辩》:
圣与精能以婉约出之。律以诗派,大历诸家,去开,宝未远,玉田(张炎)正是劲敌,但士气则碧山胜矣。
张惠言《词选》:
碧山咏物诸篇,并有君国之忧,此喜君有恢复之志,而惜无贤臣也。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碧山词观其全体,固自高绝,即于一字一句间求之,亦无不工雅。
南宋词人,感时伤事,缠绵温厚者,无过碧山,次则白石(姜夔)。白石郁处不及碧山而清虚过之……词法之密,无过清真。词格之高,无过白石。词味之厚,无过碧山。词坛三绝也。白石词,雅矣正矣,沉郁顿挫矣。然以碧山较之,觉白石犹有未能免俗处。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中仙最多故国之感,故着力不多,天分高绝,所谓意能尊体也。
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
碧山胸次恬淡,故“黍离”、“麦秀”之感,只以唱叹出之,无剑拔弩张习气。词以思笔为入门阶陛。碧山思笔,可谓双绝,幽折处大胜白石。惟圭角太分明,反复读之,有水清无鱼之恨。
咏物最争托意,隶事处以意贯串,深化无痕,碧山胜场也。
戈载《宋七家词选》:
予尝谓白石之词,空前绝后,匪特无可比肩,抑且无从入手,而能学之者则惟中仙。其词运意高远,吐韵妍和;其气清,故无沾滞之音;其笔超,故有宕往之趣;是真白石之入室弟子也。
况周颐《香海棠馆词话》:
初学作词,最宜读碧山乐府,如书中欧阳信本(欧阳询),准绳规矩极佳。二晏如右军父子,贺方回如李北海,白石如虞伯施(虞世南)而隽上过之,公谨如褚登善(褚遂良),梦窗(吴文英)如鲁公,稼轩如诚悬(柳公权),玉田如赵文敏。
龙榆生《中国韵文史》:
集咏物词之大成,而能提高斯体之地位者,厥惟王沂孙氏。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王沂孙】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