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吉林市满族博物馆

时间:2024/11/19 23:23:06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满族博物馆,成立于2009年,位于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德胜路47号,是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保存较好的具有清代建筑特色的满汉融合的民宅建筑。博物馆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馆内以展示《吉林满族陈列》为主要功能,突出了地域性、民族性,不但展现了吉林满族及其先民的民俗生活习俗,还介绍了吉林市做为清朝皇室的祭祖圣地、统治东北的重镇,建厂造船,组建内河水师等内容。

  • 别名: 满族博物馆
  • 官方网站: 点击查看
  • 门票参考: 免费
  • 开放时间: 09:00~16:00
  • 适宜季节: 全年
  • 建议游玩时间: 1~2小时
  • 博物馆等级: 国家三级(文物)
  • 所在地/隶属: 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德胜路47号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吉林市满族博物馆,系吉林巨富、曾任吉林永衡官银钱号总经理王百川的私人住宅。建筑格局为二进四合院,砖石结构,施工精堪,配以雕梁画柱,完美地反映了古建筑设计施工的高超水平,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博物馆的《吉林满族陈列》展线精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制作精细。分为静态展示和活态表演两个部分。静态展示以大量珍贵的实物、照片、图表和影像资料为主,活态表演通过被誉为世界萨满文化研究“活化石”的满族锡克特里哈拉祭祀表演,向观众展示了神秘、古老的满族萨满祭祀这一非物质文化遗存。

《吉林满族陈列》设有《满根溯源》、《满族生产生活习俗》、《龙兴之地》、《康熙大帝视察吉林水师》、《吉林打牲乌拉旧影》、《艺华体萃》、《吉林乌拉萨满文化》、《锡克特里氏萨满祭祀神堂》8个展厅。共展出文物1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0余件。馆内有国内最大的努尔哈赤铸铜坐像、多尔衮铸铜站像、锻铜海东青,利用硅胶人像形象刻画了从吉林市走出去的四位皇后,此外还特别邀请当代中国著名画家袁武,以乾隆皇帝在吉林小白山望祭满族发祥地长白山为题材,创作了大型工笔画《乾隆望祭》、邀请中国军事博物馆著名专业画家,以吉林八旗兵士英勇抗击沙俄侵略为题材,创作了大型油画《多尔衮鏖战山海关》、《巴海抗击沙俄侵略军》、《萨布素雅克萨之战》、《沙尔虎达训练船厂水师》等作品。

基本陈列

满族溯源

吉林乌拉是满族的发祥地和集居地之一。从南北朝时的勿吉,到靺鞨、女真,满族先民都曾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奔涌不息的松花江,诉说着东珠讨封的动人故事;雄伟神奇的长白山,孕育着满族先祖布库里雍顺诞生的美妙传说。

满族民俗

天然的自然生态环境决定着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吉林满族及其先民,世居白山松水,广袤的山林为他们狩猎、采集提供了无穷的资源,松花江是他们渔猎生产的无尽宝库。吉林冬季气候严寒,其服饰多长袍紧裤,喜尚毛皮。饮食风俗简单而古朴,多食猪肉,喜粘食,饮米儿酒。交通工具独特,以马、爬犁、车为主。民间居住建筑的历史发展样式由地窨子到马架子、泥草房、口袋房、四合院。

龙兴之地

吉林,满族发祥圣地,也被清王朝尊为“龙兴之地”,康熙和乾隆两位帝王曾先后三次东巡吉林,在吉林大地留下了诸多胜迹和传说。为抗击沙俄入侵,清代在吉林设立水师营,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康熙皇帝东巡吉林,检阅吉林八旗水师,泛舟松花江上,留下了以《松花江放船歌》为代表的千古诗篇。

皇家贡地

打牲乌拉,满语为布特哈乌拉,汉译江河鱼猎之地。位于现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的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设立于顺治十四年(1657),是与江宁(今南京)、苏州、杭州齐名的清代四大朝贡衙门之一,为四衙门之首。系清朝内务府直属机构,负责清皇室贡品采捕、储藏、运送及呈进等事项。自成立到裁撤,几乎延续清朝始终,在清朝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所辖区域,方圆500余里,拥有22处采贡山场和64处采珠河口,下设鹰户、珠户、貂户、蜜户等打牲丁,负责采捕海东青、东珠、紫貂、鲟鳇、蜂蜜、松子等贡品达3000余种。其中,以放鹰、采珠、捕鲟鳇鱼最为重要。

艺华体萃

乌拉满族文化底蕴十分丰厚。今立于吉林舒兰市小城镇完颜希尹的墓碑向人们展示着这位“女真仓颉”的丰功伟绩,他依据契丹字、汉字创建的女真大字,被定为金国官方通用的文字,女真字从颁行起,到明万历27年(公元1599年)创制满文颁行国中止,通行了400多年,推动了女真文化的发展。

吉林乌拉萨满文化

萨满教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原始祭礼文化,包含了先民们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诸多文化成就。它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包融性、综合性、广博性等特质。曾为东北亚、北美、北欧等地区多民族世代信仰,全民信奉。吉林乌拉满族及其先民自古崇信传承萨满祭礼文化,保留着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英雄崇拜的祭祀礼仪活动。这些是满族文化和民族形态的母源,是残留于现代文明世界少有的原始文化遗存,堪称人类文化的“活化石”。

石氏神堂

锡克特里、益克特里、席克特里、奇克特里、石克忒里,皆是满语的同音异写。汉姓“石”。石克特里哈拉是佛满洲正黄旗,家族祖居黑龙江南岸的野人女真之尼玛察部。经过数百年的南迁、征战、其先祖战功赫赫,于明隆庆末(1570年)在吉林辉南的扈尔奇山为都建立了辉发国。顺治元年(1644)曾以太仆寺总珠轩达身份被派到打牲乌拉一带打牲。顺治三年(1646)时,因年老奉旨携书童赴乌拉落户。

查看更多>>

实用信息

开放时间

博物馆9:00——16:00

讲解时间:

每日9:00及13:00(夏令时13:30)各提供一场免费讲解,其余时段自行扫码听取电子讲解。

查看更多>>

交通指南

在原火车站乘坐7路、107路、45路车公交即可。

馆藏文物

一级文物

二足铜水禽

清乾隆十九年乾隆皇帝祭祀松花江时所用的二足铜水禽:外形为水鸭形状,质地为青铜。胎体厚重,鸭身肥硕,长颈,鸭身布满排列整齐的羽,两足踏于地,一足稍向前,似在行走中,背中央趴一蛙,两侧各有一盘踞的蟒蛇,纹饰美观,此作品造型生动,制作精细,栩栩如生。

清代点翠嵌玉凤冠

凤冠整体框架采用铜体鎏金工艺。冠冕纹饰图为“二龙戏珠”和“双凤朝阳”的造型,其上镶嵌着龙珠翠玉和宝石太阳,凤羽点缀着天蓝色翠鸟毛,冠下嵌有展翅欲飞的七只凤鸟,口衔细金丝链儿,垂入额端,链儿端系有“蝙蝠”(福),取“福”在眼前祥意。凤冠通体纹样采用单层组合,造型精美,工艺精湛,阳光之下异彩纷呈,折射出富贵高雅的气质。

二级文物

鹿皮坎肩

清朝中期吉林地区满族先民所穿过的鹿皮坎肩:此衣为鹿皮所制,皮上有清楚的毛孔及皮纹,用手摸皮革表面,有柔软丰满的弹性。圆领、无袖、左祍捻襟,衣长及腰,两侧开短禊。有十二颗铜钮,无装饰。冬季穿于服饰内层,起防寒保暖的作用。

三级文物

太平鼓

民国时期吉林乌拉街陈汉军大萨满张玉海祭祀所用太平鼓:满族汉军旗萨满祭祀用的太平鼓,鼓框用铁条弯成,鼓面呈椭圆形,长径48厘米,短径38厘米,鼓框高1.5厘米,单面蒙以羊皮,皮面光素。下接铁制鼓柄,鼓柄长20厘米左右,外缠藤皮,鼓柄下端都缀有大铁环,环中还串有小铁环。

银针

民国时期吉林乌拉街陈汉军大萨满张玉海祭祀所用银针:通体为银质,针身光素,一端成细尖状,另一端稍粗,是一套两枚,为乌拉街陈汉军大萨满张玉海在表演放太尉时所用过的,将这两根银针插在嘴两侧,来象征着野猪的獠牙。

查看更多>>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城市琴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吉林市满族博物馆】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吉林市满族博物馆 小编为您整理吉林市满族博物馆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