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概念
基本信息
词目:盲文
英文:Braille
注音:ㄇㄤˊ ㄨㄣˊ
基本解释
(1)[braille]
(2)布莱叶盲文点写法。
(3)用盲字刻写或印刷的文字
《人民日报》1983.7.6:“盲人不懂盲文,聋人不会手语,就无法和别人交流思想。”
(4)12点制整读盲文。
由来
创造
六点盲文的发明者是:路易·布莱叶(Louis Braille),也有人翻译为刘易斯·布莱叶。他1809年1月4日出生在法国一个贫苦的马具匠家里,他3岁时玩弄工具时不慎失手,刺伤了一只眼睛,不久又感染另一只眼睛,以致双目失明。
布莱叶的父母没有放弃对这个盲孩子的培养。父亲在木板上用钉子组成字母,教他认字,后又送他到村里的小学读书。布莱叶学习既刻苦又聪明,深受老师和校长的喜爱。
1819年,布莱叶被送进巴黎皇家盲人学校。盲生的课本,用放大的凸版的普通字母印刷而成,又重又笨,摸起来很慢,书写更困难,而且课本的数量很少,大部分课程靠口授。布莱叶学习刻苦、成绩好、求知欲强,但没有可供阅读的书籍。他由此意识到,必须创造一种容易摸读和书写的盲文,才能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1821年,有一天学校校长请来退休海军军官查尔斯·巴比埃,给学生们讲授和示范一种“发音”法,或叫“夜间书写”法符号,它是一种用两行各6个凸点的符号来表示各种音标的方法,是专为夜间作战时传递命令和加强联络而创造的。年仅12岁的布莱叶听完这个报告后,激动地对巴比埃说:“以凸点代替线条的方法肯定可以创造新的盲文……”
此后,布莱叶专心致志地研究这种盲文:究竟需要多少凸点为最佳?怎样编排字母和其他符号?用什么样的写字工具?点距应多大……
1824年,刚满15周岁的布莱叶从人的体形受到启发。他想,每个人都有两个肩膀、两臂和两个膝盖,在这些部位上若各加上一个凸点,不就成了放大了的6个凸点了吗?多么有意思的6个点啊!经过一番精心安排,一套以不同方式排列、有规律可循的法语字母方案拟定出来了。6个凸点,加上空白,共有64个变化。
1829年,布莱叶在原方案基础上加入了数学符号和音乐符号。他把这个方案首次向皇家盲人学校全体师生宣读,要求校领导予以审查和推广。1837年正式定稿。次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布莱叶盲文读物。
但是,布莱叶的6点制盲文遭到校领导的反对,他们坚持延用原来的盲文,不准布莱叶在学校传授和使用他的盲文。布莱叶又把修改后的盲文方案提交给法国学术研究院的教授们,请他们评价,但得到的回答仍是否定。
布莱叶从盲人学校毕业后,一直留校任教。他曾担任过代数、几何、史地和音乐的教学工作。尽管他工作繁重,健康状况不佳,又遭遇很大挫折,但他并不气馁。由于他的盲文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既便于摸读,又便于书写,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学校里不准学,他们就在校外偷偷地跟布莱叶学,并义务为他作宣传。
1851年12月,这位年轻的发明家终于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就在他去世的前几天,他的一个女学生在一次盛大的音乐会上演奏钢琴。这个双目失明的盲人,对音乐皇冠上的明珠———钢琴,竟有如此娴熟的演奏技巧,令观众大为惊叹!他们纷纷要求她介绍学习钢琴的经过,并传阅搁在钢琴上的盲文乐谱。而这位女学生则将自己的成就完全归功于老师布莱叶,她把他怎样创造盲文,又怎样耐心地教她,以及这种盲文至今尚未被学校当局所采用的情况一一讲了出来,大家深受感动。第二天,巴黎报纸上详细登载了这则消息。巴黎皇家盲人学校在社会舆论压力之下,不得不采用了布莱叶的盲文。
1852年1月,消息传到布莱叶的病榻前,奄奄一息的他为自己的辛勤劳动成果终于被承认而感到欣慰。不久,他即去世,年仅43岁。
成为公认
布莱叶逝世后,他发明的6点制盲文逐渐为世人承认。1887年,布莱叶的盲文被国际公认为正式盲文。为了纪念这位卓越的创造者,1895年,人们将他的姓——布莱叶,作为盲文的国际通用名称。
布莱叶
概述
布莱叶盲文由63个编码字符组成,每一个字符由1~6个突起的点儿安排在一个有6个点位的长方形里 。为了确认63个不同的点式或盲文字符,数点位时是左起自上而下1—2—3,然后右起自上而下4—5—6。这些凸起在厚纸上的行行盲文,可以用手指轻轻摸读。
《布莱尔字符表》可以表明每个字符的构成及它的最简单的意义。手写盲文则首先要备一个金属或塑料制成的盲文字板和专用的椎笔。把纸放在字板中间,用铁笔头把纸压到下层板上的小窝里或成凸点,或成浮雕状,按布莱尔字符从右向左写;把纸翻过来,点就朝上,从左往右读。布莱尔盲文也可用特制的机器造出。中国于1953年公布的新盲字,属拼音制,借鉴了布莱尔浮雕六点制。
英文点字
a/1 ?
b/2 ?
c/3 ?
d/4 ?
e/5 ?
f/6 ?
g/7 ?
h/8 ?
i/9 ?
j/0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大写字母后标符
?
数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基础知识
新旧盲文
我们国家使用的普通话的盲文有两种,双拼和现行,现行使用的时间长,也被人们称作旧盲文,由于各种原因两种盲文同时存在,但是为了交流方便,建议先学旧盲文吧,也就是现行盲文,因为使用的人比较多。
组成
盲文的组成是以“方”为单位的,也就是类似英文的字母为单位一样,一个汉字由若干个方组成,书写的规则就是按照汉字的拼音来书写。我们书写的次序比较特殊,是反写正读的,也就是从右向左写。这样才能够读的时候保证是从左向右读,因为要从纸的背面扎一些点,然后从正面来摸读的啊。
每个方的组成是六个点,至于具体书写工具,就是现成的笔和字板,板上右现成的方,纸在下面可以用笔打上点的,这个就靠我在这里说也说不清楚,最好找到实际的东西来看一下。
读法
按照读的时候的顺序排列规则是这样的,左上是第一点,左中是第二点,左下是第三点,右上是第四点,右中是第五点,右下是第六点。
如下的排列的顺序:
1 4
2 5
3 6
但是写的时候要反过来的,上下不变,左右互换,右上是第一点,左上是第四,左下是第六点。这样就应该很清楚了,提出问题的朋友似乎也是这里有一些模糊吧。
下面是盲文的点位代表的不同的字母,也就是拼音了。比如“华”这个字,应该书写成两个方的,声母是h,韵母是ua,这样书写成盲文是:125点,123456点。华网首页的点吧处就有盲文。当然还有好多拼写的规则呢,比如“知”这个字,是不需要写韵母的,这里不同于汉语拼音中的拼写规则。当然“啊”这个字也不需要声母的。
盲文一般来说不标声调的,是靠上下文的意思来判断。当然有的时候也标的,这个全看你的熟练程度了,还要注意空方的问题,就是每个词之间要空一方,要这样写,华夏盲人网。
下面是以前给一个拼音整理的点位表。
汉语盲文拼音表
声母:
b 1.2点; p 1.2.3.4.点; m 1.3.4点; f 1.2.4点
d 1.4.5点; t 2.3.4.5点; n 1.3.4.5点;
l 1.2.3点; g 1.2.4.5点; k 1.3点; h 1.2.5点;
j 1.2.4.5点; q 1.3点; x 1.2.5点; z 1.3.5.6点
c 1.4点; s 2.3.4点; zh 3.4点; ch 1.2.3.4.5点;sh 1 5 6点
r 2.4.5点; y 1.2.4.6点; w 1.2.3.4.5.6点;
介母:
a 3.5点; o 1.3.5点; e 2.6点; i 2.4点; u 1.3.6点; ü 3.4.6点;
韵母:
ai 2.4.6点; ei 2.3.4.6点; ui 2.4.5.6点;
ao 2.3.5点; ou 1.2.3.5.6点; iu 1.2.5.6点;
ie 1.5点; üe 2.3.4.5.6点; er 1.2.3.5点;
an 1.2.3.6点; en 3.5.6点; in 1.2.6点;
un 2.5点; ün 4.5.6点;
ang 2.3.6 eng 3.4.5.6 ing 1.6
ong 2.5.6
盲文与汉文区别
以上均为汉语拼音字母里所包括的46个音符但是盲文区别于汉文的是:盲文只有双拼而没有全拼,所以需要把一部分双元音转换成缩写的形式,故在盲文中就多出了8个与原有汉语拼音所不同的字母,下面我仅以汉文和全拼字母来表示:
言 ian 1.4.6点; 要 iao 3.4.5点; 用 iong 1.4.5.6点; 阳 iang 1.3.4.6点;
王 uang 2.3.5.6点; 完 uan 1.2.4.5.6点;
外 uai 1.3.4.5.6点; 元 uan 1.2.3.4.6点。
中国盲文
布莱尔盲文1874年传入中国,由英国传教士与中国盲人合作,按照不同地域的方言先后制定了以《康熙字典》的音序为基础的“康熙盲字”(我国最早使用的通用汉语盲文)、用汉语拼音方法拼写闽南话的“福州盲字”、以南京官话拼写的“心目克明盲字”,还有广州话、客家话等方言的盲字。其中,康熙盲字,俗称408,是一种代码性质的盲字,以两方盲符的排列组合,组成408个号码,代表汉语的408个音节,每个音节按一定规律变换其图形可以表示四声。心目克明盲字20世纪初流行于除东北以外的地区,它以南京音为标准,有18个声母、36个韵母,声韵双拼为一个音节,再加上另一个盲符标调。
中国的盲文改革
全国解放后,1952年,盲人黄乃(中国民主革命家黄兴之子)参照布莱尔盲文体系,在“心目克明盲字”等旧盲字的基础上,经过调整和创新,提出了以普通话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采用分词连写方法拼写普通话的《新盲字方案》。《新盲字方案》于1953年在全国公布推行。它有18个声母、34个韵母,声韵双拼为一个音节,用另一个盲符作调号。至此,中国有了统一的盲文,为新中国盲文出版事业的创建提供了可能。
1953年初,政务院决定成立中国盲人福利会。毛泽东主席派他的亲家张文秋同志前往,在内务部长谢觉哉、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秘书长伍云甫的领导下,具体承担包括盲文出版业务在内的中国盲人福利会的筹建任务。张文秋同志担任中国盲人福利会总干事,与黄乃一起开始创办新中国盲文出版事业。筹建之初,毛泽东主席请周恩来总理亲自解决经费问题,请安子文部长解决干部人事问题。1953年7月,中央教育部盲哑教育处设立盲文编译组。1953年12月3日,中国盲人福利会盲文出版组正式成立。盲文出版组由姜本信、陈少怀、叶耀增、张重生、唐泽蓉、韦玉白、何仁堂等12人组成。同年,女盲人李玎研制铅印盲文书刊获得成功,新中国第一本盲文图书《谁是最可爱的人》得以正式出版。第二年,由毛泽东主席亲自题起刊名的第一份盲文刊物——《盲人月刊》创刊号出版。
1975年,盲文工作者提出了盲文改革,历经十几年的研究和探索,确定了汉语双拼盲文方案。它是以两方盲符拼写汉语的一个实有音节,即带调音节,声方在左,韵方在右。声方有声母、半声母、介母和零声符;韵方有韵母、零韵符和调号。
发展
盲文数学符号的使用在我国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1911年上海盲校建立,就开始使用Taylor符号。1927年南京盲聋哑学校成立后也采用Taylor符号。也就是说,从那时起,我国便采用Taylor符号体系,并且一直沿用到七十年代初。Marburg符号体系被我国正式采用已经是1972年的事了。那时,随着盲文出版物的增多,内容也越越深,只有中学程度的Taylor符号体系已逐渐力不从心了。当时的盲文出版工作者黄家尼先生在潜心研究了Marburg符号的基础上,参照Marburg符号体系,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我国的盲文数理化符号。这套符号共一百三十多个,于1972年3月在盲文出版物中正式采用。
黄家尼先生整理、提出的这套符号在我国出版盲文版数理化书籍和教材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这套符号已经使用了三十多年。随着自然科学和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它已不能完全适应盲人教育和盲文图书出版的需要。社会的发展期待着一套更科学、更完备、更据广度和深度的盲文数理化符号问世。
1990年,中国残联宣教部、中国盲人协会共同召开了第一次盲文数理化符号专家研讨会。会议分析了我国盲文数理化符号的使用现状;研究了编写新的盲文数理化符号的意义和可行性;确定了新符号的设计思想和编写原则;并成立了编写组着手编写工作。编写组翻译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盲文数理化符号资料和研究成果,对有代表性的数理化符号体系进行深入的比较和研究,广泛征求个方面的意见,博采众长,并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提出了一整套盲文数理化符号方案。方案出台后,有关方面又召开过六次较大范围的编写会议,并经过编写组若干次的修改、补充、完善,于1991年12月提交由个方面专家参加的会议审定。
专家们一致认为,这套符号极据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丰富了我国原有的数理化符号,适合我国盲人使用。专家们指出,这套符号为发展我国更高一级的盲人教育,出版更高层次的盲文版自然科学书籍奠定了基础。
中国各地盲文特点
中国点字是使用汉语拼音来表示中文的,由三个方块分别代表声母、韵母和星号组成一个发音。
台湾点字另外规定点字与注音符号的对映,由声母、韵母及声调组成一个发音。
在香港,使用广州粤语拼音,粤音共九个声调,由三个方块分别代表由声母、韵母及声调组成一个发音,但第一声不标音,即由二个方块分别代表。
《整读盲文》
《整读盲文》,特色在于每个盲方有左、中、右三列12个点位,实行汉语盲文音素制(指音节的声母、介母、韵母、声调)改革,与汉语注音符号一一对应,点符结构严整,适合拇指整读或滑读,具有易学、速写、整读三大优势。
《整读盲文》,实行一方(12点位)一音(声韵调),采取“逆转90°”和“拇指整读”策略。与现行盲文和通用盲文对比,富有民族特色,盲符摸读效率更高,盲文录入速度更快。
设计《整读盲文》,宗旨是:打造易学、高效的汉语盲文,真诚为盲人服务!目标是:一张图谱,学会整读盲文!
(一)声母图谱(如分图1):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ㄓㄔㄕㄖ、ㄗㄘㄙ、ㄍㄎㄏ、ㄐㄑㄒ。
其中,声母图谱中未标明的声母点符,由左列和中列点符组合而成:
声母“ㄗ”的点符由点符“ㄓ”和点符“ㄧ”组成,
声母“ㄘ”的点符由点符“ㄔ”和点符“ㄧ”组成,
声母“ㄙ”的点符由点符“ㄕ”和点符“ㄧ”组成。
(二)韵母及声调图谱(如分图2、3):ㄧㄨㄩ、ㄚㄛ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
其中,韵母图谱中未标明的韵母点符,由中列和右列点符组合而成:
韵母“ㄞ”的点符由点符“ㄚ”和点符“ㄟ”组成,
韵母“ㄠ”的点符由点符“ㄚ”和点符“ㄡ”组成,
韵母“ㄥ”的点符由点符“ㄛ”和点符“ㄣ”组成,
韵母“ㄤ”的点符由点符“ㄚ”和点符“ㄥ”组成;
复合韵母“ㄨㄟ”的点符“ㄨ”和点符“ㄟ”组成,其它复合韵母类推;
音节“ㄓ、ㄔ、ㄕ、ㄖ”的韵母点符,约定为点符“ㄦ”。
整读盲文例字之音节“整读盲文”如尾图所示:
(三)标点符号(暂略)
(12点制整读盲文作者:刘学中)
出版物
供盲人用手指摸读的有隆起符号的纸质出版物。国际上通用的盲文符号是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L.Braille,1809~1852)于1824年在巴黎发明的。每一个拉丁字母及标点符号占用6个位置(2×3),由1~6个排列在各不相同位置上的圆点组成,称为布莱尔盲文字符体系,习称点字。各国根据本国的文字特点,参照这一体系,发展了自己的盲文文字。1949年前中国曾有过几种盲文,但均是汉字注音,使用不便。1952年,任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主席的盲人黄乃按照布拉耶盲文体系,以汉语拼音文字为基础,以词为单位,设计创造出新盲文,为盲文书刊的出版提供了更好的条件。盲文出版物的印刷方法经历了一系列演变。早期采用硬质铅合金活字(点字),压印在卡纸上使圆点隆起。以后改用特制机器在镀锡钢板上打出点字,作为母板代替合金活字压印,两者都是空心点。近年改用光敏树脂或发泡树脂,用按点字穿孔的母板进行漏印,墨迹再经红外线照射固化或加温发泡等处理,成为实心点字。此法优点在于点字边缘比空心点字清晰,便于摸读,图书使用寿命延长,而且不必使用重磅卡纸,使书卷较为轻便。中国现有盲文书社和印刷厂,盲人学校使用本国印刷的课本,每月还出版点字版《盲人月刊》和文艺、科技等多种杂志。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盲文】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