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时间:2024/11/20 0:49:49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郑州市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市的东北郊,面积40万平方米,是一处包含有仰韶、龙山和夏商四种不同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大型古代遗址。1972-1987年间,先后进行过21次考古发掘,揭露面积5000平方米,共出土各类房基47座、窖穴297座、墓葬354座,出土完整或可复原的陶、石、骨、蚌、牙、角、玉等不同质地的各类遗物3500余件。发掘表明,先民们曾在此延续居住长达3300多年,经历了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的繁荣阶段、父系氏族阶段和奴隶社会的夏、商时期,大河村遗址是郑州地区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历史缩影。

  • 别名: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 门票: 免费参观
  • 开放时间: 09:00~17:00
  • 建议游玩时间: 2小时
  • 博物馆等级: 国家二级(文物)
  •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五批(新石器时代)
  • 所在地/隶属: 河南省郑州市中州大道与连霍高速交叉口东南角700米
№目 录
    详细介绍

    历史沿革

    1984年,成立大河村遗址保护管理所,1986年大河村遗址正式对外开放。1989年,更名为“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展馆面积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占地17亩,建筑面积为2600平方米,馆内建有仰韶文化房基保护房、陈列室、陶艺馆、办公楼(兼文物库房)等。保护房为砖木结构的传统建筑,四面坡瓦顶,面积400平方米;陈列室为砖混结构的现代建筑,平面呈亚字形,面积800平方米;陶艺馆为砖混结构的仿古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办公楼为砖混结构的两层小楼,面积650平方米。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的藏品,主要来源于考古发掘,共计1900多件,三级品以上的有229件。藏品中以仰韶文化彩陶最具特色,数量较多。其中彩陶双连壶、白衣彩陶钵、X纹彩陶罐是不可多得的原始艺术珍品。另外,还收藏有我国最早的天文图像彩陶片。

    保护房内保护和展出了1972年发掘出的仰韶晚期房基8座。其中1?4号房基为目前我国发现同时期房屋建筑保存最好的一处,经碳14测定,距令已5040±100年。它是一组地面起建筑、东西并列、大小不同、门向有别的连间排房,1号房基还出现了套间。墙体采用了“木骨整塑”的建筑方法,墙壁及地坪用火烧烤成砖红色。这种两面坡式的排房建筑奠定了中国北方传统民居的基本形制,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同时1-4号房基的布局结构、出土的成套生活用具及碳化粮食,为研究大河村先民的饮食起居、生活习俗及家庭、婚姻状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出土文物

    展出珍贵文物200多件,结合沙盘、景观箱、绘画、照片等形式,生动展现了五、六千年前大河村先民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生产生活状况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揭示了中原地区原始文化发展演变历程以及与周围其它原始文化的关系。陈列中所有文物说明均采用中英文对照,给外国游人参观欣赏提供了方便。为满足专业人士及文物爱好者的需求,还专门辟...

    郑州市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市的东北郊,面积40万平方米,是一处包含有仰韶、龙山和夏商四种不同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1972-1987年间,先后进行过21次考古发掘,揭露面积5000平方米,共出土各类房基47座、窖六297座、墓葬354座,出土完整或可复原的陶、石、骨、蚌、牙、角、玉等不同质地的各类遗物3500件。发掘表明,先民们曾在此延续居住长达3300多年,经历了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的繁荣阶段、父系氏族阶段和奴隶社会的夏、商时期,大河村遗址是郑州地区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历史缩影。1984年,成立大河村遗址保护管理所,1986年大河村遗址正式对外开放。1989年,更名为郑州大河村遗址博物馆。[2]

    展厅设置

    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是在大河村遗址发掘基础上建成的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目前,展览内容共分《仰韶文化房基遗址》、《大河村遗址文物陈列》、模拟村、陶艺馆四部分:

    《仰韶文化房基遗址》展出1972年发掘出土原状保存的仰韶文化房基1座,展示远古先民高超的建筑工艺,再现大河村先民的家居生活。

    《大河村遗址文物陈列》精选大河村遗址出土的399余件珍贵文物,辅以景观箱、沙盘、图片等,展现大河村遗址灿烂的远古文化,揭示中原地区社会发展的进程。

    模拟村是根据发掘资料按原大比例仿造的仰韶文化两面坡式排房1座,结合大河村仰韶文化先民雕塑群,生动形象模拟再现了五千年前大河村先民们农耕、渔猎、制陶、家居生活的场景,使观众得以亲身领略中原地区浓厚的原始文化风情。

    陶艺馆恢复演示大河村遗址古代制陶工艺,观众不仅可以参观学习,还可以亲自制陶。大河村原始制陶已很发达,陶器造型规整、器类繁多、功用各异。器形有鼎、罐、盆、碗、豆、壶、杯、瓶、瓮、尊、甑、器座等。按器物用途可分为炊器、食器、水器、盛器等,按质地可分为泥质陶、夹沙陶、夹蚌陶等。彩陶是大河村陶器的主要代表,质地细腻、造型优美,彩陶花纹图案多样,构思巧妙、布局严谨、色彩艳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彩陶双连壶、白衣彩陶,是难得的艺术瑰宝。另外,彩陶图案中的太阳纹、月亮纹、日晕纹、星座纹等,是研究我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实物资料。

    该馆自1986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国内外观众20多万人,先后被有关部门命名为“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基地”、“郑州市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郑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郑州市对外宣传基地”,1999年被授予“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另外,该馆还被定为国家级旅游线“黄河之旅——中华民族之魂”和三条省级旅游线上的重要文物旅游景点,成为了解中原历史必不可少的好去处。

    历史文化

    大河村遗址发现于1964年,是一处包含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夏商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遗,距今6800--3500年,面积40万平方米。遗址中部是仰韶先民的居住区,房基相叠、窖密集:两处仰韶文化晚期的氏族公共墓地分别位于遗址的东北部和西部。龙山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遗址的四周边沿地带,夏商时期的遗存主要集中在遗址的西南部。其中仰韶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文化层最厚处达成12.5米。1972年--1987年先后发掘21次,出土房基47座、窖穴297座、墓葬354座,出土各类珍贵文物3500多件。遗址中出土的"木骨整塑陶房"F1-4,是目前我国出土同时期房屋中保存最好的一处。发掘时,1号房基北墙残高近1米。据碳14测定距今5040±100年。它是一组两面坡式的排房建筑,它的出现,奠定了中国北方传统居民建筑的基本形制。遗址中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彩陶,色彩绚丽、图案丰富,在仰韶文化中独树一帜。彩陶双连壶造型独特,被誉为中国史前最美丽的彩陶。彩陶中的太阳纹、日晕纹、星座纹等天象图案,是目前我国已知最早的天文学实物资料。此外,遗址中还出土有山东大汶口文化、湖北屈家岭文化的遗物。

    发掘表明,先民们曾经在此延续居住长达3300多年,经历了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的繁荣阶段、父系氏族阶段直到奴隶社会的夏商时期,大河村遗址是郑州地区远古文化发展的历史缩影。

    大河村遗址面积之大、遗物之丰富、延续时间之长、包含文化内容之广泛,是中原地区其它古代遗址中很少见的。大河村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为研究原始氏族社会到奴隶社会漫长的历史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和确凿的地层证据,也同时为探讨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发展序列和分期划段及类型研究提供了一个尺度,为研究中原地区和黄河下游、江汉流域同期诸原始文化的关系提供了依据。1986年,大河村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大河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保护祖国优秀历史遗产、弘扬民族文化,1985年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成立了郑州市大河村遗址保护管理所,负责对遗址的保护与管理。1986年初,模拟村、文物陈列室相继落成,并布置了“大河村遗址文物陈列”,5月份正式对外开放。1989年大河村遗址保管所正式更名为“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隶属于郑州市文化局。

    近年来,大河村遗址先后被命名为:“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基地”、“郑州市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郑州市对外宣传基地”、“郑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被旅游部门确定为国家级旅游线“黄河之旅--中华民族之魂”和三条省级旅游线上的重要文物景点。

    精品馆藏

    彩陶双连壶

    仰韶文化:1972年河南省郑州市大河村出土

    高20厘米

    以泥质红陶做成两壶并连状。连腹处有一圆孔相通,两壶体近于橄榄形,通体施红衣绘黑彩平行线条纹。

    唐三彩

    是我国陶瓷器物中的一支奇葩,受到世人的喜爱和收藏。从考古发掘来看,三彩器确实大多出土于墓葬中。这种现象给人以错误的感觉,认为三彩器是专门为殉葬而烧制的,事实果真如此吗?要想解答这个问题,还要从多方面加以考查。

    首先从考古发掘来看,唐三彩之所以大多出土在墓葬中,其中的原因与唐代的厚葬之风有密切的关系。《唐会要葬》(卷三八)太极元年条:“王公百官,竞为厚葬,偶人象马,雕饰如生,徒以炫耀路人,本不因心致礼,更相煽动,破产倾资,风俗流行,下兼士庶,若无禁制,奢侈日增……。”统治阶级虽然下有诫厚敕,但从未得到认真的贯彻执行,实为一纸空文。厚葬之风的盛行使墓葬形制、葬具、壁画、随葬品发现了重要的变化,而随葬品的变化尤为明显。三彩器的出土,就是最好的证明。虽然如此,但遗址也经常出土,只是完整的较少而已,由此可以说明,唐三彩并不是专为殉葬烧造的。

    青釉刻花六系瓷罐

    北齐武平七年(公元576年)

    1958年河南省濮阳县李云墓出土

    高28.5厘米口径18.5厘米

    肩附六系(两横系四竖系),系之间以圆规刻划圆圈、花瓣纹。腹部刻有三周弦纹带和鸭、树及斜线三角纹。此罐胎质坚硬,内外施釉,内满釉外半釉,釉质清澈明亮。

    莲鹤方壶

    春秋(公元前771年——前476年)

    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园出土

    通高117厘米 口长30.5厘米 口宽24.9厘米

    壶上有冠盖,器身长颈、垂腹、圈足。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一展翅欲飞之鹤;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

    器身满饰蟠螭纹,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体小兽,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倾其全力承托重器。其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被誉为时代精神之象征。

    仰韶文化

    郑州市市共发现仰韶文化遗址21处。除周口市烟草公司仓库进行简单的试掘外,其他都进行了考古调查。笔者同意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赵芝荃先生把这些遗址划分为早晚两期的意见。属于早期的遗址9处,有西华商高宗陵、小白庄、泥土店、商水马村、良台寺、河湾、扶沟支亭、太康方城、周口市烟草公司仓库。

    属于晚期的遗址9处,有西华商高宗陵、南柳城、小白庄、瓦屋赵、榆树王、商水范台庙、胡庄、淮阳王禅冢和郸城段寨。西华的小白庄、瓦屋赵遗址和太康方城同上述晚期遗址有所不同,含较多的其他文化因素。 早期遗址:这里仰韶文化早期的遗址均靠近河流,附近地势较高,为岗丘形状的遗址,有的除了包括有仰韶文化的遗存以外,还有其他时代的文化遗存。这种岗丘形状的遗址是当时人们为了防御洪水的侵泛所选择的高岗住址,经过长期居住而形成的。一般略高于地面,文化层1—2米,有些遗址人为破坏严重,仅剩一小部分或仅能在地面采集一些遗物。方城和马村遗址发现有房基、圆形和不规则形灰坑、大量的烧土块。发现的动物骨骼种类有:马、猪、狗、鸡、鹿角,鹿角数量众多,且每个遗址都有发现。生产工具以石斧常见,石铲较少。石斧形制相同,大小不一,刃部较宽且磨光。

    早期的陶器,正如《河南周口地区考古调查简报》一文中所描述的“陶质分夹蚌屑褐陶、夹砂褐陶、泥质橙黄陶、磨光红陶、泥质红黄褐陶、泥质红黄陶和泥质夹砂陶等种,夹蚌屑或褐陶为土褐色,包含蚌屑或砂粒较多,用于炊器类,泥质橙黄陶数量较多,制陶火候较低,陶片易粉碎,磨光红陶用于壶、盉器类”。这些器物以素面和磨光为多,纹饰有弦纹、麻点纹和附加堆纹。彩陶少见,一般多棕红彩和白衣褐彩。纹饰有网纹、圆点纹和弧线三角纹,常施于壶、盆等泥质陶的外壁上部,有的钵口沿施一周红彩。常见的器物有鼎、罐、钵、盆、壶、盘、盉、杯等。

    鼎分罐形和釜形,鼎足有锥状和圆柱状。锥状足剖面为椭圆形,正面有凹槽,圆柱状足顶端有一周辐射状长指甲纹,或施一条附加堆纹;深腹罐有敞口直壁或敛口圆腹,有的小口圆肩;盆皆大口,分两式,I式宽平沿,浅腹,I式窄沿,深腹直壁,钵分直口和敛口,大小不一;盘大浅腹,高柄杯鼓腹,肩有篦点纹。

    仰韶早期的罐形鼎与淅川下王岗早二期鼎相同。釜形鼎与庙底沟仰韶文化陶鼎、郑州大河村二期I式鼎相似。常见的圆锥状外刻凹槽、断面为椭圆形的鼎足与大河村一期、荥阳点军台遗址的鼎足完全相同。敛口钵接近下王岗早一期的陶钵。主要绘于盆、壶上部的白衣黑色或棕色的弧线、圆点纹彩陶花纹,同大河村一。

    晚期遗址中发现有房基、灰坑等,生产工具发现不多,大体与早期相同,唯陶纺轮数量增加。采集的陶器与早期相比,夹砂和夹蚌屑红陶减少,泥质和夹砂灰陶数量较多,泥质黑陶占一定比例,也有一部分褐陶和黄陶。夹蚌屑陶,所夹蚌屑少于早期,且质地变硬。灰陶有深浅之分,陶质坚硬,器壁较薄。除素面和磨光者外,纹饰以篮纹为主,弦纹、附加堆纹较少,篮纹横施,纹理不齐。彩陶数量增加,有褐、白、朱等色,也有白衣彩陶,纹饰简单,以网纹、平行线纹为多,有些彩绘容易脱落为烧后所绘。器形有鼎、碗、盆、杯、高领罐、豆、觚、尖底瓶、壶、缸、瓮、器盖等。

    鼎:皆罐形鼎,器表为素面或饰横篮纹,鼎足为扁三角形或鸭嘴形;罐可分深腹罐、圆腹罐、大口罐、敛口罐。高领罐小口,肩部磨光,上施弦纹;盆平沿深腹;碗平底斜壁;觚高柄平底;豆分长柄和短柄;缸折沿深腹,颈部施一周附加堆纹;瓮直口小领;器盖种类较多,常见矮圈足碗状器盖;器座形似圈足。

    仰韶晚期陶器,大多数与郑州大河村遗址四期和禹县谷水河二、三期相同或接近,深腹罐与谷水河二期Ⅰ式罐相近,高领罐、瓮也接近谷水河三期同类器物;敛口罐与大河村四期Ⅱ式罐、圆腹罐和大河村四期相同。这里的仰韶晚期遗存应属于大河村类型的后段。时间上相当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晚期,具有向河南龙山文化过渡的性质。

    西华的小白庄和瓦屋赵遗址同上述仰韶晚期遗址不尽相同,两遗址皆位于西华县西部,相距甚近,陶器以夹砂红陶、夹蚌屑褐陶为多,泥质灰陶次之,也有部分泥质红、黄陶。红陶一般呈红灰色。纹饰有斜篮纹或上部横施、下部竖施的篮纹,以及方格纹、弦纹。彩陶为白衣红彩。器形有鼎、罐、豆、壶、盆、器座等。鼎最常见,一般呈褐色,有盆形、罐形,足可分三式,Ⅰ式较多,宽扁状,内凹外凸,正面有几道划槽,Ⅱ式为扁三角形,Ⅲ式为鸭嘴形;豆为圈足镂孔;高领罐,肩部磨光。圈足器较多,有圈足杯和高圈足壶等。上述器物中一部分在本地仰韶晚期常见,应属于仰韶文化晚期遗存,但有相当数量的器物则含有屈家岭文化因素、如Ι式足鼎、圈足镂空豆、圈足杯和圈足壶等器物的形制和湖北京山屈家岭、淅川下王岗中期的器物相同或相似。Ⅲ式足鼎、高领罐则与大汶口晚期同类器物相同。这两处遗址对研究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关系提供了资料。

    社会荣誉

    大河村博物馆建馆以来,广泛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先后被郑州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共青团市委命名为“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基地”、“郑州市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以其丰富的陈展内容,吸引了大批中外宾客。十多年来已接待国内外游客10余万人次和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保护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以及宣传郑州做出了贡献。该馆已被定为国家级旅游线路“黄河之旅——中华民族之魂”的景点之一。同时也是三条省级旅游线路中的景点之一,成为了解中原历史必不可少的好去处。

    交通信息

    市内乘117路、131路、155路、263路到中州大道国泰路站下,步行25分钟左右可到。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斌斌有礼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小编为您整理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