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人物明星榜 > 正文

体方法师

时间:2023/10/6 12:23:53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体方法师,法号性广,俗姓刘,亲近台北县“福慧寺”开山和尚慧三长老,出家前即长期带领居士学习佛法,1993年依止福慧寺第二任住持钦因和尚披剃,1994年8月于高雄县妙通寺受具足戒。 法师立志弘法利生,受戒后第二天即开始说法,由于深感自己在浩瀚法海探索二十馀年,因接触印顺导师“妙云集”后,对佛法方能清晰明白,为感恩印顺导师抉择佛法之启发,发愿推广介绍印顺导师思想,遍洒导师法雨甘露,广播世间菩提种子。
  • 中文名: 体方法师
  • 性别:
№目 录
    详细介绍
    1.解脱之道
    ——四圣谛与缘起与大乘不共慧
    体方法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佛教最根本的基础,并贯通了大乘的一实相印与小乘的三法印。法师把自己修学三十年的体会奉献给有缘之人,使我们在生活、学习、家庭、待人接物中,时时刻刻都能用功修行。 “你给我45个小时,我给你一生的幸福与解脱之路”
    2.杂阿含经讲记
    ——献给佛弟子的传家宝
    龙树菩萨的“中论”,即是《杂阿含经》的诠释,大乘佛法的法脉来自于杂阿含经。印顺导师抉择到佛法起源,使我们立足于根本佛教之淳朴,真正亲切而如实地回归佛陀的本怀。缘起中道,是佛法究竟的唯一正见,所以阿含经是三乘共依的圣典。这里有300多段经文,仔细听闻,向内返观,你就有300多次开悟的机会。
    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心经是“近取诸身”,即回到身心来,观察五蕴六处,是不是无常无我无我所?在身心体悟空性后,才能完全清除我执。真正的修行必须回到自己身心来,从身心的执着上去观察:什么叫空?怎样照见?从而达到真正的究竟解脱。
    4.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记
    金刚经是六百卷般若经中的精华。大乘三系所阐述的般若内容各自有所不同,故会产生不同的功效。但要见性相、空有无碍的如实相,必须先透此“都无所得”一关,而这恰恰是迷悟、凡圣的关键所在。法师娓娓道来,使我们真正理解 “我空、法空、空亦复空”的三相并寂。只要好好用心去研究它,都可以悟道解脱。
    5.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
    ——佛在人间,以人类为本
    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增一阿含经》
    印顺导师重新判摄了中国的佛教,将大乘分为三系——性空唯名,虚妄唯识,真常唯心。作出:“立本于根本佛教之淳朴,宏阐中期佛法之行解,摄取后期佛教之确当者,庶足以复兴佛教”的结论。修行必须先明白佛法的整体架构,然后方能抉择出个人所需要的法门和修持的方法。如果依据流变的佛法而修行,那就南辕北辙,无法到达涅槃的彼岸了。
    6.性空学探源-阿含之空
    印顺导师站在体证的立场,客观地厘清了空义的源头和发展中的方便流变,探索到大乘的空义源自于《阿含经》!由此而作出了与中国的天台、贤首迥然不同的判教。每一位修行人,只有真正明白这样的事实真相,辨别出究竟了义与方便的差别,才能消弭宗派的山头之争,同时贯通空有,大小也将不再有碍,修学者才能达到佛法应有的功效——受用解脱。
    7.解脱、涅槃、十四无记
    宇宙人生本来没有就实在的自性即我,既然是虚幻的,法性空寂中何来常与无常的问题?如问龟毛与兔角怎样烹调,实属无中生有的无稽之谈,故对这妄执戏论的十四个问题,佛陀一生置之不理——无记。这里也是体方法师要我们觉悟体证之处。没有见法的人,思维永远落在“常断、有无、一异、来去”极端的两边。所以只有明白了自己身心的真相,才会明白宇宙万物的真相。
    8.中观今论讲记
    中观即正观,即用正确的观慧来观察缘起正法,由此通达缘起法的真实相。龙树菩萨阐述的八不缘起否定了所谓“自性缘起”。印顺导师纯粹地站在客观的立场,帮助我们抉择空义及修行的法门,这对每一位修行人尤其在家居士显得异常重要!只有明确抉择《中论》的空义后,才能对修行产生根本的帮助——解脱涅槃!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名人短讯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体方法师】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体方法师 小编为您整理体方法师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人物明星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