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美食特产榜 > 正文

金溪黄栀子

时间:2024/9/18 9:59:11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金溪黄栀子是江西省金溪县的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由于金溪县有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种植的黄栀子都是个小、完整、仁饱满、内外色皆红的佳品,品质较其它地方种植的优良。2006年11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对“金溪黄栀子”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分类: 栀子
  • 产地: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

一、金溪黄栀子

  • 金溪黄栀子是指产于金溪县的中药材黄栀子,是江西省金溪县的特产。
  • 由于金溪县有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种植的黄栀子都是个小、完整、仁饱满、内外色皆红的佳品,品质较其它地方种植的优良。
  • 金溪黄栀子含有栀子苷、环烯醚萜甙异栀子甙、去羟栀子甙、山栀子甙、栀子酮甙,草原酸、栀子素、藏红花素、藏红花酸、臼一谷甾醇和熊界果酸等,黄栀子不仅可用于医药,而且还是提取天然色素和香精的优质化工原料,是理想的天然着色剂。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金溪黄栀子,江西省金溪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金溪黄栀子是指产于金溪县的中药材黄栀子。由于金溪县有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种植的黄栀子都是个小、完整、仁饱满、内外色皆红的佳品,品质较其它地方种植的优良。

2006年11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对“金溪黄栀子”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品质特点

黄栀子,别名木丹、鲜支、支子、越桃、山栀子、枝子、小卮子、黄鸡子、黄荑子、栀子。金溪黄栀子呈卵圆形或椭圆形,皮薄、饱满、色红满,具有色价高,栀子苷、栀子色素含量高等特点,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产品。

金溪黄栀子药用部位包括根、叶、花、果实,性寒,味苦,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能。

金溪黄栀子含有栀子苷、环烯醚萜甙异栀子甙、去羟栀子甙、山栀子甙、栀子酮甙,草原酸、栀子素、藏红花素、藏红花酸、臼一谷甾醇和熊界果酸等。

黄栀子不仅可用于医药,而且还是提取天然色素和香精的优质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化工、食品等方面,其提取的天然色素色价高,性能稳定,是理想的天然着色剂。栀子花含乙酸苄酸、乙酸芳樟酯、乙酯苏合香酯等成分,广泛用于日用香料、食品香料。栀子花油可配制多种花香型香水、香皂、化妆品香精。

生长环境

栀子多生于1000米以下低坡红壤山地,喜温暖阴湿处,不耐寒。在野生状态下,黄栀子是一种酸性土壤指示指物。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地处赣东中部,位于东经116°27′—117°03′,北纬27°41′—28°06′,总面积1358平方千米,境内群山环抱,丘陵起伏,全县地貌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岗地等几个类型。境内主要有红壤、黄壤。

红壤是境内最大的土类,面积达10.4237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分布在海拨500米以下,富含氮、磷、钾和有机质。实践证明,金溪土壤非常适宜栽种“黄栀子”。

金溪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中部,东近太平洋,受低续度及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充沛,具有冬短、冬暖、春早、秋迟等特点,生产期长,积温高,热量资源丰富,十分有利于黄栀子种植与生长。

金溪光照条件好,太阳辐射丰富,7-8月盛夏,日照时数最多,日照率可达50%以上,有利于黄栀子生长;雨量充沛,4—6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48%,1—3月份占22%,7—9月份占19%,10—12月份占11%。金溪栽植的黄栀子特色明显。

栽培技术

苗木繁育:种子繁育、扦插繁育、分株繁育等三种方法。

种子繁育:选择保护区内品系纯正、“中叶宽冠”优良类型的无病害健壮植株,将鲜果采收回来,连壳晒至半干留作种,选择好苗圃地,在春、秋两季均能播种,每公顷用种22.5至30千克。

扦插繁殖: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上旬,秋季10月至11月上旬均可扦插。

分株繁殖:早春或秋季,将母株周围的分蘖嫩枝带根分离,单独栽植。

移栽:春季在2至3月间,秋冬栽植在10月下旬至12月底,如遇冰冻气候,不宜栽植。株行距1.2×1.8米或1×2米,每公顷不超过5100株。

栽培管理:运用抹芽、摘心、拉枝、疏枝、短截、回缩等管理措施,以通风透光为原则,对苗木进行整形修枝。栀子耐肥,需肥量较大,应实行氮、磷、钾肥相结合,化肥与有机肥相结合的原则,追肥主要分4个时期,分别称发枝肥(4月份),促花肥(5月份)、壮果肥(6月份)和花芽分化肥(8月份)。

病虫害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合理采用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等防治手段的综合应用。

生产情况

2003年,金溪县种植黄栀子6600多公顷(10万亩),成为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县。

2006年,金溪县种植的黄栀子15万亩,产鲜果2500万千克。

2009年,金溪县种植黄栀子近1万公顷,鲜果产量3.6万吨,总产值8000万元,3200多农户从中受益,农民从黄栀子产业中年人均获利1200元。黄栀子平均单产稳定在300千克以上,种植黄栀子农户有近万户。

荣誉认证

2004年3月,“金溪黄栀子”被列为第二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2005年2月,“金溪黄栀子”又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2005年,金溪县黄栀子栽培与产业化开发被列入全国林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2006年11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对“金溪黄栀子”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8年10月,金溪县通过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金溪黄栀子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和干果质量标准正式作为国家标准,在全国推广。

历史渊源

黄栀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据《中国药典》记载,“栀子为多年生常绿灌木,耐寒能力差,常散生于温暖湿润的低矮山坡杂林中,分布南方各省,主产江西等地。”

五代十国时期江西在南唐王朝统治下,设建武军、临江军、南安军等,全境区计13州、军,辖68个县。金溪属临江军,临江军中除金溪外,其它县没有大面积种植黄栀子的历史。

宋代,《本草图经》论述“栀子,今南方及蜀州郡皆有之。木高七、八尺,叶似李而厚硬,又似樗蒲子,二、三月生白花,花皆六出,甚芬芳。”并有3幅不同产地栀子的附图,分别为“临江军栀子、江陵府栀子、建州栀子”。

《中国农业全书-江西卷》记载,金溪黄栀子为国家规定在江西收购的药材。

建国前,金溪黄栀子主要依靠野生资源。

建国以后,逐步经人工种植、培育,尤其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地农民开始收购贩运野生栀子果,并将当地野生黄栀子集中移栽。

金溪黄栀子的引种创始人是江西金溪县合市镇田南村农民韩光海。韩光海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收购野生栀子果,并将当地野生黄栀子集中移栽,引进优良品种育苗、种植,还先后投资数十万元帮助困难户种植黄栀子,带动全县1万余农户从事黄栀子种植,为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1999年,金溪县提出大力推进黄栀子产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每年发展3万亩、10年发展30万亩的目标。

2001年,江西金溪县抓住黄栀子市场紧俏、价格年年见涨的时机,鼓励和扶持农民在丘陵、滩地连片种植。此后,金溪县连续3年,每年投入百余万元专项资金,免费为种植农户提供种苗和技术,农户每单位面积可享受20元的补贴。

2004年3月,“金溪黄栀子”被列为第二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2005年2月,“金溪黄栀子”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爱吃不胖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金溪黄栀子】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金溪黄栀子 小编为您整理金溪黄栀子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美食特产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