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庐山东林寺

时间:2024/11/20 2:49:11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初祖慧远大师于庐山东林寺创立弘扬净土宗,距今已有1600多年。日本的佛教净土宗也将东林寺视为祖庭。初祖慧远大师长期以东林寺为道场,著书立说,修身弘道,劝进护持,不遗余力,三十余载迹不入俗,影不出山。其一生德业隆盛。在当时,东林寺成为了南方的佛教中心。历史上,与东林寺结缘的名流高士众多,如今留下的文物亦众多,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 别名: 东林寺
  • 官方网站: 点击查看
  • 门票参考: 免费
  • 开放时间: 7:30~18:00
  • 建议游玩时间: 1~3小时
  • 所在地/隶属: 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赛阳镇东林村

一、庐山东林寺

  • 东林寺位于庐山西麓,已有1600多年历史,1983年被国家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国家著名佛教道场、江西省三大国际交流道场之一。
  • 寺内文物较多:唐代尊胜陀罗尼经幢,为东林寺现存最古老的石刻;译经台——昔日远公请西域经师来东林寺译经驻锡之地;康有为题刻;柳公权残碑;李邕《东林寺碑》并序;谢灵运《庐山慧远法师碑》等。

二、庐山东林寺

庐山东林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西麓,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于东晋太元九年创建,距今1600多年,是中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

东林寺建筑采用中国古代山林建筑群经典的空间层次布局方式,中轴线规划为山门殿(暨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拜佛台、接引桥、大佛台等数个区域。

东林寺内文物甚多,如唐代尊胜陀罗尼经幢为东林寺现存较为古老的石刻;寺内深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东林净土文化。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东林寺位于长江南岸,庐山西北麓,南面正对庐山香炉、天地诸峰,北倚分水岭及上方塔,西北有香谷,东南有乌龙潭,地势雄杰,交通便捷。东林寺始建于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为庐山上历史悠久的寺院之一。因处于西林寺以东,故名东林寺。

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也被日本佛教净土宗和净土真宗视为祖庭。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国家著名佛教道场、江西省三大国际交流道场之一。

东林寺自建造以来,沧桑历尽,屡废屡兴。如今之东林寺是继盛唐以后又一次重开新的纪元。殿堂楼阁,高耸入云,佛像庄严,感人*天,全寺建筑总面积为一万八千余平方米,植树三百余亩,四处青山环绕,绿水常流,璃璃之地,月照灼而徘徊,栴檀之龛,花芬芳而香必 馥。红墙赭瓦,色彩均匀,绿木碧草,生态平衡,钟声悠扬,梵音清越,真可谓好一派人间净土,东方圣境。

景点景观

山门前

山门前有净土文化街,用作后勤服务、心理咨询、国学传播、素食文化等方面之用。山门殿区位于大佛苑区建筑群中轴线南端,正殿为天王殿。

天王殿

天王殿与环庐山公路相邻,设计用一座五进门石牌坊作为屏障,以之为苑区的南部边界。经由牌坊有四重树木、草坪台上排列八柱经幢,山门左右设置白象石雕。由乌头门式影壁与山门,及山门前两侧附属配殿,巧妙构成一个入口空间。中轴线两侧厢房后为入口区停车场。天王殿内供奉天冠弥勒菩萨、韦驮菩萨、四大天王,形成第一景观。

三圣殿

三圣殿区全长90米,以七宝莲池为核心,左右配殿,主殿与连廊相接,形成一个略似故宫午门五凤楼的设置格局。既寓意一个敞开双臂接引的博大胸怀,又再现了盛唐净土寺院八功德水及亭台楼榭的繁盛景象。殿内供奉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二大菩萨之像。有净土变壁画,营造出一种置身西方佛国那欢快、欣悦的氛围,是围绕“接引”主题的加以诠释与渲染。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区全长有180米,左右有配殿分两个区域展开。一是以佛舍利塔为中心。周边有连廊与过殿,塔中供奉佛的真身舍利,供信众绕塔供养修行,瞻拜舍利,缅怀佛的功德,生起念佛的善根。二是大雄宝殿与配殿相连的区域。大殿为重檐庑殿,殿身深七间,平面为九间,是中轴线上规模最大的殿堂。大雄宝殿殿后直对登山台阶,台阶起伏延伸。其间设置亭台,既可驻足歇息,又可凭栏望远,可获于庐山之外方识其真面目之悦。

拜佛台

拜佛台位于登临大佛阶梯的中段,台中设置以供养为主题的雕塑,前可瞻仰大佛尊容,后可回望三圣殿、天王殿,台中主要为供养拜佛之用。

接引桥巧妙利用山体谷涧互为两点支撑而就,桥体为拱形,如空中飞虹,桥栏雕塑与桥道体现“水火二河白道喻”。桥道为莲华图案,步步莲华,趋向彼岸阿弥陀佛。桥下百鸟谷是飞禽栖息、百鸟偕鸣,共赞佛德。

过接引台,寓意到了极乐彼岸。桥头有二菩萨迎接的石雕,脚下有黄金为地(铜路),周边有模拟的七宝地,表明已徜徉在极乐地面上了。接下来是极乐路,栏板有净土图案,柱头有极乐莲华及迦陵频伽等图案。到尽头有“故乡风月”铜浮雕,沿左右环道上大佛台。

大佛台

大佛台是一简洁而庄重的曼陀罗,主佛48米,莲台6米,宝盖81米。有两层平台,第一层有1万平米,四周长廊,须弥台有九品往生、十二光如来之石雕,背后有功德芳名石碑。第二层有6千平米,大佛安立处。大佛前有观音、势至,形成西方三圣接引的格局。第一层有一被接引的比丘于莲台上长跪合掌礼佛铜雕。须弥座下有八大金刚护卫,二层大佛台汉白玉栏杆,气象恢宏、庄严。

大佛台后有山顶平台,设置四十八愿石柱,雕刻四十八大愿,形成一巨大能量场。周边长廊环绕,可供信众礼佛修行禅观所用。

大佛台下有七千平米的空间,用作净土文化展览馆,展示净土经论、净土传承、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念佛原理与感应、净宗十三祖传略、往生事例、净土法门与中国文化的关联等内容,令行人对净土文化有一系统详尽的了解。

占地3300亩的东林寺净土苑,主要以修学道场的概念来布局,除了在大佛朝礼区浓墨重彩地渲染出净业行人对阿弥陀佛的虔信之外,其他修学区域力图简洁质朴。

出木池

传说在东林建寺之初,慧远大师为筹集木材而发愁。一日,远公寐至夜半,梦中忽见一位自称“庐山之神”的白须老人对远公言道:“此处幽静足以栖。”这天夜里,天空雷电交加、风雨大作,等到天明的时候一看,殿前的池塘中已涌出了许多上好的木材,解了慧远大师的燃眉之急。这都是慧远大师诚心鉴于天地,德行有感于神灵,故有此神助。后来,慧远大师以此木料所建之殿堂就命名为“神运殿”,涌出木材的那口池塘就叫“出木池”。

聪明泉

东林寺玉佛楼后,有一泓清泉四季不涸,叫做“聪明泉”。传说东晋名将殷仲堪到东林寺拜访慧远大师,二人行至山脚,见有此处苍松翠柏、泉水潺潺,便于此听泉谈《易》。殷将军博学多才、能言善辩,慧远大师指泉赞道:“将军之辩,如此泉涌,君侯聪明,若斯泉矣!”此泉因此得名“聪明泉”。唐太宗曾手书“聪明泉”三字,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亦有诗云:“一勺如琼液,将愚拟圣贤。欲知心不变,还似饮贪泉。”后人均刻碑留念。直到现在,许多到东林寺览胜的游客都要饮上一勺“聪明泉”水,寄托了人们追求智慧的美好愿望。

远公塔院

远公塔院在东林寺西侧,供奉有慧远大师墓塔。慧远大师,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人。出生于东晋成帝咸和九年(334年)。大师的家族是儒学世家,他幼而好学,玮璋秀发,博综六经,尤好《老》、《庄》。东晋永和十年(354年),他21岁,本要与博通经学的范宣子共隐。由于南北战争,道路阻绝,南下未成。听说道安法师在太行恒山传教,便与弟一同前往。闻安讲《般若经》,豁然开悟,毅然出家为僧。慧远大师修行研佛,译经著述,弘法讲道,其学问人品为人称赞,是佛教界公认的领袖。他建立了东林道场,与高僧、贤士123人结成白莲社,精进念佛,发愿往生西方,开中华净宗一脉,被尊为净宗初祖。慧远大师圆寂于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后人建塔供奉,是为“远公塔院”,又因其墓塔叠石如荔枝,故又称“荔枝塔”。旧有塔院在清代已毁坏,塔为1983年重修,2000年又修葺一新,院内有一棵“佛手樟”,相传为慧远大师手植,距今已有1600多年。

西林

庐山西林寺,坐落于庐山北麓,建于东晋太和二年(公元366年)由太府卿陶范创建。

初是沙门竺昙结庵草舍,死后慧永继承师业。到晋太元二年江州刺史陶范为之立庙,命名为西林寺。自晋至唐一直鼎盛,元为兵焚,明修又毁,此后长期不复。现寺重修,庙宇宏敞,佛像高大,规模不亚当初,别致庄严。庙中,原有一幅墙壁,苏轼来游,看到壁前前人题诗甚多,顿时兴起,索笔《题西林壁》,传为千古佳诗。其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一句,极具哲理。

东晋慧远大师的同门师兄慧永法师住锡西林30年,慧远大师初来庐山时曾居于此,后建寺于西林之东,故名东林寺。西林寺于公元731年由唐玄宗敕令重修,现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林寺后的西林塔,亦称千佛塔,砖浮屠。唐玄宗敕建。明王鸣玉重修。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塔顶曾裂开,至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又自行愈合。塔高七层,呈六角形,各面均有佛龛。

底层南北开门,正门向南。塔身向南每层门顶上皆有题额,底层至七层分别为千佛塔、羽室才、金刚、灵就来、无上法、聪雨花、无明藏。塔为空心塔,外状崔巍,高耸峭立,为西林寺的标志。

六朝松

六朝松(东晋)三笑堂前有古松一棵,虬枝盘结、树影婆娑。传说此松为慧远大师亲手所植,本名为“罗汉松”,因植于东晋,已有1600多年历史,故称“六朝松”,有人亦将它誉为“庐山第一松”。据传此松颇具灵性,几度枯荣皆与东林兴衰息息相关:寺兴树则荣,寺衰树则枯。如今又见六朝老松枝繁叶茂,当知中华国运绍隆,东林祖庭亦必道场再兴。

建筑格局

东林寺净土苑规划伊始,便是以自然景观控制性规划为前提进行设计的。核心景观大佛坐落的位置,整个苑区中轴线走向,主要建筑规模、建筑标高等都基本保持了原控制性规划设计意向要求。

苑区建筑采用中国古代山林建筑群经典的空间层次布局方式,使整个东林净土苑依山就势,将中轴线规划为山门殿(暨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拜佛台、接引桥、大佛台等数个区域,精心规划为三圣殿、拜佛台、大佛台等七个苑区。苑区空间开合有致,相得益彰。其间以钟鼓楼、登山阶梯、服务区等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既错落又呼应的空间整体。朝礼之路由缓渐陡,其间有虹桥飞跨,衔山接路。至宽阔的礼佛台前。

实用信息

门票价格

免票

开放时间

7:30-18:00

注:寺庙有内部活动时不对游客开放

交通指南

1、在九江市火车站或市区乘坐的士前来东林寺,包车(不是打表计费)费用在35元左右,直接送到东林寺门口。如果来的人多的话,还是出租车划算又方便。

2、在九江火车站可乘坐101号公共汽车到十里大楼下车,转乘十里大楼往通远(或赛阳)方向的中巴(3元/人)到东林村路口,沿路前行1公里左右即到。

3、在九江汽车站下车后乘坐101路公共汽车到十里大楼下,其余同2。

4、在庐山火车站,可包的士前来,费用25元左右。

5、自己带车过来的话,注意沿途的路标,有些地方标记了东林寺的指示牌。如果是从九江到东林寺要从莲花镇走岔路过来。

游玩线路推荐

D1:北山公路-北山园门-小天池-望江亭-花径-如琴湖-天桥-锦绣谷-仙人洞-大天池-芦林湖-会址-东谷名人别墅-美庐-周恩来纪念室-牯岭街;

D2:含鄱口-大口-植物园-五老峰-三叠泉。

历史沿革

东林寺建成于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年),不久就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发祥地,南方佛教中心,隋朝以后为全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净土宗创始人慧远大师也被后世尊为净土宗初祖,莲宗创始人。东林寺自建造以来,迄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沧桑历尽,屡废屡兴。

南朝时期,国祚短促,民生凋敝。寺一直在巩固时期,无大发展。

五代五十余年间,虽王朝更迭频繁,军阀混战不息,但他们多在中原一带,而长江以南的东林寺,并未受其影响,兼之扬吴与南唐李氏君主均信佛教,东林寺仍保持了昔日唐时盛况。南唐李主还造铸铁罗汉五百尊入东林,由寺僧建阁供奉。

太祖开宝八年,宋将曹翰攻陷南唐江州时,劫走五百罗汉,阁随之亦圯。

神宗元丰二年,诏升东林寺为禅寺。

建炎二年,李成、何世清二盗以庐山为巢,宫殿焚荡无余。

淳熙二年,南方政治逐趋稳定,庐山佛寺数以百计。兵乱之余,次第修葺。东林寺在岩慧主持下,寺产有所恢复,但远远不及前代规模。

南宋期间,东林寺连遭两次回禄,第一次是绍兴年间,史无记载,但第二次是淳熙十六年,损失巨大。

建佑七年,东林又毁于大火,住持庆哲倡议重建。

元亡继明,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僧侣,推崇佛教,洪武六年,主持祖观法师继续扩建,他将东林山门移至虎溪桥外。

万历四十年,僧海贤法师游庐山,爱东林寺幽胜,固留居数日,见远公遗留的千僧锅没入荒榛蔓草之中,心甚惋惜,乃迎三昧寂光律师入主东林。

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次年九江沦陷日军以东林寺为医务所,污染殿堂,毁坏文物。但寺宇幸赖妙理法师细心护持,总算得以保全,妙理之功也将永远加载东林寺史册。

民国三十四年,日本投降,妙理法师与寺诸僧立即修复被日军破坏的“祖师墓塔”。

以后数年,由于资金匮乏,战火所破坏之梵宇僧寮,还未复修。

1964年重塑西方三圣、文殊、普贤二菩萨、如来二弟子及韦驮像。

1966年夏“文革”风暴席卷全国,东林寺当时属四旧之一,一些红卫兵闯入寺院造反,将佛祖金象,法器以及舍利塔,祖师塔,海会塔与香樟古木,连砍带砸,破坏殆尽,连明代所铸的《金刚经》铜塔,都被打碎作废品变卖。佛殿空荡,僧侣四散。

1982年,又增建善财厅、译经台、茶厅及接引桥。

1983年,重建慧远法师塔及佛驮跋陀罗舍利塔。

1984年“祖师塔”开光时,日本佛教朝圣团多贺谷团长与铃木信光送来《大正新修大藏经》一部,精装一百册,从此东林寺才揭开中外佛教友好新的一页。

1985年正式奠基,先后五年“大雄宝殿”正式落成。

1988年起兴建五百罗汉殿,殿内塑五百金身罗汉,个个栩栩如生。

1990年,东林寺举行大雄宝殿落成庆典。同年,重建莲池。

1991年,东林寺举行莲花法会,庆祝祖庭中兴,莲池再现。

1992年6月1日,东林寺举行莲社重建落成庆典及庐山东林净土宗文化研究会成立法会。

1993年2月28日,东林寺创办的“江西佛学院”正式开学,果一方丈兼任院长。夏,举办“首届庐山佛学院夏令营”。秋,重开甘露戒坛授千佛大戒。

1994春节,果一上人率两序大众发愿建造四十八米的阿弥陀佛接引像。

1994年3月6日4时10分,果一上人往生。

1994年秋,传印大和尚驻锡东林,升方丈座。

2003年9月,大安法师受传印大和尚嘱托,出任东林寺代方丈,全面主持东林寺各项工作。

文化传承

远公的莲社,以同修净业、共期西方为宗旨,熔释、儒、道于一炉,开佛教中国化之先河。

以东林为中心的庐山,遂成为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远公倡导的“弥陀净土法门”时称莲宗,后经南宋示晓法师与志磐法师立莲社六祖(七祖)、元朝普度法师著《莲宗宝鉴》及《庐山复教集》立净土宗之名,至清朝中叶,净宗立名及立祖谱系初成,后世遂尊慧远大师为初祖,尊东林为净土宗祖庭。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城市琴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庐山东林寺】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庐山东林寺 小编为您整理庐山东林寺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