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韶关市仁化县的丹霞山风景区分为上、中、下3层以及锦江风景区。从丹霞山山麓入口沿陡峭的石阶蜿蜒而上,至半山亭时有一石径向左而折,沿此路向左转入,即达丹霞山之下层风景区。丹霞山下层风景区以锦石岩为中心。锦石岩因石壁五色间错、四时不同而得名。锦石岩寺就“悬挂”于临江的百丈峭壁之上,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这座石窟寺规模虽然不大,但它却是丹霞山最为古老的佛教寺庵。远在隋唐时,这里已有僧尼参修佛法。至明成化年间,此处僧人遍植松杉,并建构起伽蓝堂廊房和(尼姑)寺庵。
锦石岩寺最早称“锦石寺”,宋代的法云居士曾“聚众百余开山建寺”,可见当时寺庵规模并不算小。明清时期,历代住持先后加以重建、扩建,装饰佛像,塑五百罗汉。清末年间,由于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寺内尼众相继离去,寺庵也因年久失修而不断倒圮,至新中国成立之初,只剩下几位比丘尼守着一间摇摇欲坠的庵堂。“文革”期间,寺庵中仅剩的几位比丘尼也被扫地出门,锦石岩寺仅仅作为一个旅游点而存在。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新得到落实,锦石岩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又重新对外开放了。
景点景观
从外山门到锦石岩寺有三百多米山路,一路峰回路转,翠竹成荫。沿途还经过一线天、梦觉关、幽洞通天等景点。
走入寺门,一个大的平台突然出现在眼前,穿过悬崖中的步道,壁立在悬崖洞庭,令人豁然开朗,古寺的全部建筑都建在绝壁半腰处的一连串洞穴和缝隙中,寺庙形如岩壁上一长廊。石窟呈S形,一路走过去,发现依次分布着七佛殿、弥勒殿、观音殿、大雄宝殿,石路沿着岩壁铺设,长约百余米。各殿依岩而设,岩石就是天然的大殿屋顶,进深不等,其中以观音殿为最大,可容千人。
寺庵每座殿前及过道上均砌有石栏,凭栏远眺清湛的锦江,宛若玉龙盘绕于群山之间。游船在江水中划出长长的尾痕,远处丹霞地貌奇异景象尽收眼底好一个圣洁佛地。
傍晚时分,尼众们在殿内上晚课,自然界的风声、水声和尼众们的课诵梵呗之声相互交融,宛如天乐鸣空,给锦石岩寺笼上一层神圣的氛围。
庵堂里很清净,没有名山大庙那般熙攘人流。据说韶关市一些白领阶层周末会来锦石岩小住两日,听晨钟暮鼓,食清粥素餐,让清净之所为心灵减压。
锦石岩寺内有著名的龙鳞片石,寺旁有季节性的瀑布——马尾瀑,锦石岩寺这一条线路已开辟为丹霞山地质科考一号线路,游客们来丹霞山,锦石岩寺绝对值得一去。
历史沿革
在北宋徽宗崇宁(1102年)年间,有一位叫法云的僧人来到这里,看见此地奇峰怪石、风景清幽,悬崖峭壁间又生石殿数间,不觉留连忘返,一睡三天三夜,醒来不禁感叹道:“半生在梦里过了,今日始觉清虚”,便留在这里建庵隐居,后人在岩上刻的“梦觉关”三个字犹存。岩内护法伽蓝和韦驮腹内木柱上有政和二年(1112年)造像的题字,岩内石壁上刻有北宋以后历代名人的题咏,岩边石壁上南宋理宗淳佑丙午(1246年)赵汝耒书写的五尺见方的“锦岩”两个大字,至今还点画如新,没有一点损蚀。
北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暮春,丞相余靖从水路去仁化,经过锦石岩,欣然作诗赞美锦石岩秀丽风光“巉岩绚烂倚云隈,万玉无香结作堆,不是虬龙眠铁树,原来假石壮根荄”。
明代宗景泰三年(1452年)主持净寿法师率徒众莲石为阶,断石为栏,平危叠险,装修佛像、建庵。
明宪宗成化元年(1465年)建殿堂房舍28间,在岩外路边建佛殿、僧房50多间。
清德宗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建有保安堂、居安堂。南明永历戊子年(1648年)在锦石岩路边建一个三米多高,八角三层的普同塔,是广东省内同年代惟一的一座明墓塔。
1980年见成法师、昌慈法师率同道重修锦石岩,聘请四川著名艺术雕塑家王治平夫妇新塑弥勒佛像、观音菩萨像、观音十二化身像、十八罗汉像。特别是观音化身:人间帝王、宰相、长者、居士、童男童女、人面龙身,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博得中外游客的高度评价,认为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城市琴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广东省韶关市丹霞山锦石岩寺】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