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58年设穆阳公社,1984年建穆云畲族乡。1990年,面积116.8平方千米,人口24061人,其中畲族人口7286人,回族698人,辖33个村委会,158个自然村,乡政府驻穆阳镇东旭街。1997年,面积116.8平方千米,人口2.5万。
行政区划
辖桂林、洋坪、燕科、虎头、溪塔、高岭、黄儒、上洋、玉林、双溪、南山、咸福、蟾溪、龟凤、外垄、外洋、外厝、下村、上村、里楼、温岩、燕坑、岭坑、桥溪、贵洋、王楼、梨田、下逢、翁洋、科后、隆坪、中岙、竹州山33个村委会。
气候环境
穆云畲族乡以山地为主,其中高山面积47.14平方公里,占全乡土地面积的45.23%;低山面积44.5平方公里,占38.10%;高丘陵面积13.68平方公里,占11.72%;低丘陵面积6.47平方公里,占5.54%;平原面积5.01平方公里占4.28%。全年平均气温12.8℃—19℃,无霜期256天,年降雨量1728毫米。
自然资源
粮食作物以水稻、甘薯为主,经济作物以茶叶、水蜜桃、刺葡萄、批杷、草莓等为主。全乡茶园面积达8000多亩,高岭畲村是福安大白茶的发源地,现保存有一株三百多年树龄的“白茶树王”;“穆阳水蜜桃”面积5000多亩,年产优质桃果5000多吨;溪塔刺葡萄沟绵延4公里。水电资源丰富,龙首溪、啸溪以及被誉为“黄金水道”的穆阳溪穿境而过,龟凤、蟾溪、溪塔、下逢电站已建成发电。境内矿产有辉绿岩、银矿和高岭土等,尤其是火山石泡流纹岩贮量丰富,分布在留洋、双溪两个矿山内,开采出来的“穆云红”名闻遐迩。
基础设施
穆云畲族乡村庄地处山区,村落分散,群众出行主要依靠公路,县道福穆线和省道晓浦线贯穿全境,是畲乡人民与外界联系的必经之路。农村路网基本形成,全乡有贵里、穆占、留洋三条主干道,公路里程约96公里。在上级有关部门和全体乡村干群的努力下,实现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极大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全乡农村路网基本形成,基本缓解群众“行路难”问题。经过几年努力畲乡水、电、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全乡有22个村委会驻地村通自来水,电话用户达2600多,30个村移动电话辐射面达90%以上。文教卫生取得新进展,有文化站1个、村医疗站25所、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完小校9所、初小校和教学点18个,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达99.8%。
经济发展
2006年工农业总产值3.32亿元。水电资源丰富,龙首溪、啸溪以及穆阳溪穿境而过,已建成占溪、九龙、溪塔等多个电站。茶叶、水果、畜牧、林业是该乡的主导产业,“福安大白茶”源于该乡高岭村,现有茶叶面积8000多亩。穆云也是“穆阳水蜜桃”主产地,现有种植面积3000多亩。溪塔畲村是野生刺葡萄的发源地之一,“刺葡萄沟”绵延长达4公里,在2006年召开的中国第十二届葡萄学术研讨会上得到专家的广泛赞誉,被誉为“中国葡萄第三沟
穆云畲族乡是个典型的农业山乡。村民群众的收入主要是靠农业和出外务工。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畲乡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这条主线,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重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抓好农业示范点建设。相继建成虎头水蜜桃生产基地、溪塔刺葡萄科技示范基地、洋坪蔬菜生产加工和生姜生产基地、留洋山区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以及隆坪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等,以点带面推动农民收入稳定增加。成立乡劳动保障服务所,组织青年参加“阳光工程”等技术培训,2008年共输出剩余劳动力1200多人,有效增加了非农收入。积极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全力配合做好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宁武高速公路征地和畲族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征地等工作,吸引企业尽快落户,促进工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获得荣誉
先后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福建省禁毒人民战争先进集体”、“民族法律法规有奖知识竞赛先进单位”、第二届科普先进乡镇;先后被宁德市委、市府授予“扶贫开发先进集体”、“平安乡”、“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先进集体”、“防抗台风抗洪抢险救灾先进集体”、“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单位”、“第九届(2003-2005年度)文明村镇”、“科技兴业示范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荣誉;2003、2004、2005、2006年连续四年被福安市人民政府评为农村路网工程建设先进集体,2007年度福安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7月被福安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斌斌有礼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福安穆云畲族乡生态旅游区】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