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张家港香山景区因传说春秋时吴王夫差遣美人上山采香而得名。景区东西长2.3公里,南北长1.9公里,规划以香山生态环境优美的郊野公园为背景,运用古今并叙、雅俗共赏、特色鲜明、不落俗套的表现手法,通过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和对自然的独特理解,设计有个性、有风格的景观,达到娱乐健身、求知学习、参与体悟的目的。
巍巍香山,集天地之精气,蕴山水之灵秀,自古以来就是江南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和佛教圣地,集政治、军事、宗教、文化于一山。其东麓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山村古遗址”,距今有8000年左右的历史;大禹治水东南时到过香山,留下“圣过潭”古迹;姜子牙助周灭纣后,遵王命东游,寻访泰伯、仲雍后裔,曾于香山北麓江边垂钓过,留下钓鱼矶古迹;公元前488年,吴王夫差曾携西施上香山采香而留下“采香径”遗踪;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小住于香山梅花堂,植梅栽竹,吟诗作画,并亲自为堂题额;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三游香山桃花涧,写下长诗《游桃花涧 有序》和《题小香山梅花堂诗五首有序》;清乾隆帝亦曾游览过香山,喝过用香山池水煮的茶,留下御笔“清池”;著名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回故里三甲里省亲时曾游览过香山东南坡的听松吟,因而创作出二胡名曲《空山鸟语》;还有始建于春秋时期的军事设施藏军洞、传说扑朔迷离的鹿女湖、葫芦塘、仙牛背、老虎嘴、金鳌出海,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江南一流名刹香山寺,无不令游客赏心悦目、流连忘返。更有张家港市的标志性建筑,雄踞于老虎背之上,塔顶高达64.8米的聆风宝塔,山下望去有琼楼玉宇之感,而登塔远眺,则江南美景尽收眼底。
景点景观
藕香斋
位于香山中峰藕香湖畔,故名。古时,香山周边社会贤达、文人雅士常来这里赏莲,以莲花、香藕为题赋诗、填词、作画,以文会友,相互切磋。此斋系1994年整治香山景点时仿明代书斋而建。
北采香径
《江阴旧志》载:“采香径,乃昔日吴王携美人入山采香之径。”春秋时,吴王夫差携西施等人乘船赴黄池会盟。途经香山,登山进香。因山上有茶树,吴王遂谴美人入山采香。采香径长达5华里。当地人称为“茶叶路”。
品香亭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携西施乘舟前往黄池会盟,途中曾上香山禹王庙敬香。西施喝了道长敬的茶,觉有异香,赞不绝口。后人遂建此亭,以志此事。
闻香亭
当年西施曾于此采摘香草,见漫山遍野皆是香花异草、青松翠柏,花香、草香、树香沁人心脾,不觉芳心大喜,遂将手中所采之马蹄香轻轻地嗅了几下。闻香亭得名缘于此。
香山寺
于1994年年底在原祖师殿庙基上建成。“香山寺”匾额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手书。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五百罗汉石窟、放生池、卧佛,以及供奉西方三圣和珍贵舍利的聆风阁等。
洗砚池
《江阴旧志》载,“洗砚池,相传乃北宋诗人苏学士在梅堂作书洗砚滤笔之所”。一次,苏东坡来香山游玩,在梅花堂小憩,兴之所至,挥笔为堂题额:梅花堂。写毕去水池洗笔刷砚,故有此古迹遗世。
葫芦塘
此池形似葫芦,葫芦口指向正北。民间传说,宋真宗年间,八仙来香山渡戴定光成仙,铁拐李因嗜酒沉睡在香山南麓的大桥洞中,醒来不见仙友,便奋力追赶,不料被压在香山底下的金鳌一绊,一只酒葫芦甩落到香山顶上,就甩出了一个葫芦塘来。
钓鱼亭
公元前十一世纪,姜子牙助周灭紂后,遵王命东游觅泰伯、仲雍之后裔。途经香山时曾在北麓江边垂钓。《江阴县志》、《风土记》云,“江阴东二十里,香山北麓有石广一丈三尺,是姜太公钓鱼之所在”。后人特建此亭以作怀想。
拾春湖
据明弘治年间香山东岳殿住持三明长老《香岩诗稿》载,南朝宋武帝刘裕曾在禹王庙中小坐,偶得“三教合一”的真谛:“心潮逐浪拾春处,三教合一从头始”。住持取“拾春”两字,刻于庙左小池的石壁上。
老虎嘴
香山老虎背虎头峰下有两块巨石呈“>”形状向东开裂,好似张开的虎嘴。民间相传,白虎神祸害人间,文殊菩萨察觉后,便使出法力,使白虎变成了一座山冈,虎口大大咧咧地张着,天长日久便成了香山一景,当地称狮子石口。
交通指南
可从张家港港城汽车站乘班车至金港镇,再乘当地三轮到景区。
线路推荐
步行路线
展示馆—文化展示廊—樱花园—梅花园—明香湖—九曲桥—溢香堤—藏军洞—聆风塔—滴血岩—鹿女湖—梅花堂—圣过潭
车行路线
展示馆—文化展示廊—樱花园—梅花园—明香湖—暗香亭—望江亭—仙牛背—圣过潭—香山寺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张家港香山景区】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