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特点
建筑特色
双桂堂创建以后,得到清朝历代皇帝的支持,连续不断地修建了二百多年,民国时期,双桂堂以它宏传的规模、庄严的殿堂、丰富的藏经、独特的雕塑被列为“西南丛林之首”。
双桂堂从1653-1926年历经破山、竹禅等祖师,累世修建七殿、八堂、八院,占地面积120亩(该寺最后一次修整是1980年),全寺占地面积约七万多平方米,寺院坐东朝西,殿堂为木石结构,有大山门、弥勒殿 、大雄宝殿、戒堂、破山塔、大悲殿、藏经楼等七种建筑,全部修复一新,并新建了五百罗汉堂重现巍峨雄姿。两侧有厢房、僧舍三百余间,长廊相连,有天井、海观四十二口,玲珑古雅,周围有白莲池、后缘池、花园等景观点缀,使整个寺院环境清幽。
大雄宝殿是双桂堂的主要建筑之一,为三层宫殿式建筑,底楼有石雕狮、象,中层高悬名人题刻,三楼有龙凤浮雕,屋脊正中是雕花宝顶,连脊通高十六米。
大殿在光绪年间扩建,历时五年建成,支撑大殿的52根石柱,柱长三丈,直径三尺,每根重达二万余斤,全凭人力从百里之外运来。
1986年时有正式僧人27名,寺内恢复了丛林制度并成立了双桂堂寺院管理委员会,释妙谈法师任主任。双桂堂在僧人的精心管理和维修下,殿堂雄伟,佛像庄严,环境整洁。人称:寺外清溪环绕,四季鹤鸟飞鸣,八月桂花飘香,游人络绎不绝。
文物珍藏
双桂堂保存文物237件,其中有名人字画61件,佛像110尊,其他佛教文物66件,其中最著名的有铜佛、竹禅画、玉佛,皆被定为国家二、三级文物。寺内的珍贵文物还有清代雍正皇帝御赐的《藏经》一部,天聋、地哑、铜锣、铜鼓四种,各类石刻、碑记七二多块。另有11世纪用梵文写的《贝叶经》106页,其它佛经七千多册。
1990年5月2日(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双桂堂举行了玉佛开光典礼。这尊玉佛为缅甸白玉雕琢而成,重1.3吨,高1.6米,精美庄严。释妙谈法师主持了开光仪式,数千名信徒参加了玉佛开光法会。寺内另有僧舍利塔四座,金带一领,舍利子一颗,系竹禅和尚从五台山请得,被视为镇寺之宝。
文化大革命中,当地宗教工作干部和寺院僧人用木板将佛像、文物加封,外贴毛主席语录,巧妙保护了寺内佛像、文物。现寺内制作了文物柜,陈列和保护文物。
寺名由来
双桂堂位于重庆梁平区城西南13公里处的金带镇万竹山,初名福国寺,因有古老桂花树二株,故改名为双桂堂,清朝咸丰十年(1860年)建舍利殿时,破土得一条金带,因此又名金带寺,但双桂堂名历经三百五十多年延用至今。
民间传说双桂堂这两棵桂树是月宫中的嫦娥亲手培养,嫦娥借观音的净瓶水为之浇灌,遣神燕去天河衔来肥泥为之壅土,用王母娘娘的云剪为之修整,在嫦娥的精心护理下,这两株桂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在一个中秋之夜,嫦娥将它们送往人间。这两棵桂树带着满枝的清香落在宁波天童寺院内。密云法师将这两棵桂树交给弟子破山,让他带回蜀中,兴建佛寺,传播佛法,并称桂树生根之处就是你安身之地。破山禅师尊师命,身背桂树,跋涉了几个月,进入蜀中。一日,他落脚在万竹山,半夜里,山间霞光四射,钟鼓齐鸣,四周的村民闻声而至,只见破山和尚正在打坐参禅,他所背两株桂树已落地生根,清香四溢。从此,破山和尚就在双桂落地之处建立禅院,并取名“双桂堂”。桂树至今尚存,枝繁叶茂,浓绿如云。每年金秋时节,桂花满枝,香飘数里,人们争相观赏。
双桂堂之所以是“堂”,而不以“寺”、“庙”命名,只因这里原本是一个旧式学堂。后人附会颇多,称双桂堂是西南禅宗之“大学堂”,“教”出一批方丈与住持。双桂堂创始人破山,一生培育弟子一百余人。后来,这些弟子分赴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省市甚至东南亚地区,中兴了许多毁于战乱的寺院,成为西南汉传佛教的主体,故有“渝川滇黔禅宗祖庭”之称,并尊其为“堂”。
1983年双桂堂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被尊为“西南佛教禅宗祖庭”,在中国及东南亚佛教界都具有重要地位,世谓之“西南丛林之首”、“第一禅林”、“宗门巨擘”。近代著名书画家、佛学家竹禅大师也担任过双桂堂第十代住持方丈。
当代方丈
身振法师
身振法师,1970年生,重庆垫江县人。1988年出家,1997年中国佛学院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讲三论学课程;同年当选为重庆市佛协副秘书长。后受邀回重庆双桂堂担任寺管会副主任,在他的主持下,双桂堂启动了庙群文物保护与发展规划工程。1998年当选为梁平县政协委员。2000年任双桂堂监院,2001年10月5日接任双桂堂第17代方丈。
身振法师主持编写了《西南禅学研究丛书》,并积极投身社会文化活动,成立双桂堂书画院。现任重庆市佛教协会副会长、重庆双桂堂方丈。
大块和尚
双桂堂方丈大块和尚,77岁,重庆奉节县人,1930年出家为僧,师从演熙法师,毕业于中国汉藏教理院,兼任重庆市梁平区八届政协常委,梁平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万州区政协委员。
开山祖师
破山禅师,俗姓蹇[jiǎn],名栋宇,字懒愚,四川大竹县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自幼读书勤奋,聪明过人,懂书画,善琴棋。19岁出家,遍游名山,转览佛教经典。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住湖北黄梅县破头山,参禅三年,深有所悟。后常年在天童寺跟随密云禅师学法,号为“临济正宗第三十六代祖师”。
破山禅师熟谙诗文,精于书画,著有《双桂草》、《破山语灵》等,所留墨迹也为后人所珍藏。他的诗,以幽默、诙谐见长。如他的《自赞诗》写道:“这个川老蜀,浑无奇特处。问禅禅不知,问教教非熟。懒散三十年,人天忽推出。握条短杖藜,打佛兼打祖。”他的弟子很多,遍及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省,有的还去东南亚弘法。因此,双桂堂在东南亚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
历史价值
双桂堂初创之时,正是反清复明高潮之际,破山奔走于反清复明阵营之间,以一个佛门中有地位、社会上有影响的高僧的身份,鼓励抗清将领们坚持斗争,复兴明朝。同时盘踞在渝东、川东北、陕南和鄂西的蔓东十三家利用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采取松散型联合,流动作战的战术,打着明朝的旗号,共同抗击清兵,镇守着大西南的门户。
最终打破这一僵持局面,消灭反清武装势力,为清朝完成统一大业的是顺治十四年(1657年)出任渝川陕三边总督的清朝重臣李国英。并以书信与破山结盟,其后在破山的帮助下李国英统一了西南地区。
因此从朝廷重臣到总督巡抚、县官吏、普通百姓,前往双桂堂者不计其数,破山与此同时也为来访者讲解佛法,叙说因果报应,以不杀为至德。平西王吴三桂驻节陕西汉中时,以夫人的名义派遣专人来到双桂堂,赠送了高档豪华的整套佛门用品,这显然是吴三桂为平定西南拉拢破山所作的政治铺垫。
双桂堂在中国明清之际,发挥了不容忽视的重要历史作用,特别是当重庆已变为清朝李国英的总督府后,长寿、垫江等县也尽入清朝的版图,而以梁平为界,渝东三峡地区则是抗清武装的势力范围。双挂堂成了双边频繁往来的据点,破山成了联系双边关系的纽带,对尽快结束战乱,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重大事件
1990年10月,蔡仲义用拾得的“李标祥”的身份证先后两次在双桂堂内登记住宿,进行踩点活动,并有意接近守库僧人释身忠以获取其信任。
当年10月26日晚,蔡仲义携带尼龙口袋、绳索等作案工具,潜入双桂堂,在焚尸房处拿走事先物色好的钢管,并将电话室的电话破坏,然后到文物保管室,与守库僧人释身忠闲谈,伺机作案。
27日凌晨2时许,蔡仲义趁释身忠不备,持钢管猛击释身忠头部数下,致其死亡后,抢走文物保管室的《贝叶经》、编钟、铜镜、惺板、如意5件珍贵文物。
同时,据审理查明,1990年1月4日,蔡仲义用“李标祥”的身份证在重庆市某招待所登记住宿。1月15日14时许,他以购买美元为名将唐安忠骗至招待所房间,乘唐安忠不备持事先准备好的双节棍猛击其头部数下,抢走其身上1000美元后逃离现场。经鉴定,唐安忠系头面部遭钝器打击致严重颅脑损伤死亡。
2011年7月,蔡仲义被抓获归案,但遗憾的是,《贝叶经》并没有找回。据说,《贝叶经》卖给了香港的一位商人。
法院审理认为,蔡仲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暴力手段劫取财物,并致二人死亡,其行为构成抢劫罪,遂依法作出上述一审判决。
交通信息
从重庆主城到双桂堂的游客,可以先到重庆北站北广场乘坐渝万城际铁路高速动车前往梁平南站(每天21对列车,二等座72元),出站后换乘班车10分钟可达。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璐见不平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重庆梁平双桂堂】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