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流杯池建成后,黄庭坚极爱此地,常邀约宜宾的文人雅士在此聚会。在这里,可以山水为友,与林泉相乐。在这风雅情境之中,黄庭坚留下了《安乐泉颂》、《苦笋赋》、《荔枝绿颂》等华章传于后世,并在崖壁上刻下“南极老人无量寿佛”每个一米见方的大字。据清代嘉庆版《宜宾县志》记载,此系黄庭坚真迹,为国内罕见。此后,南宋陆游等历代名人,先后在流杯池留下了题刻100多幅,不断丰富流杯池的文化内涵。公园内有观音阁、百佛堂、育龙池、放生舫等景点。园内各项旅游服务设施齐全,是一处集历史文化、酒文化、三国文化、佛教文化为一体。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
景点景观
流觞曲水
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摘居戎州时,仿王羲之《兰亭集序》“流觞曲水”之意,利用天然峡谷而建。池呈九曲形,立八石凳,引岩缝清泉为流,文人墨客列坐其间,可流杯饮酒,吟诗酬唱。此处岩壑清奇、古树参天、意境清幽,为历代文人雅士吟唱之所,是宜宾古八景之一。自宋迄今,咏赞之作繁多,或赞涪翁之高风,或颂筑池之胜绩,或发思古之幽情,或怀时令之感慨,可谓雾集云屯,珠玑累累,颇富时代气息,风采纷呈。一些诗词歌赋在事后被勒刻于流杯池附近的岩、壑、洞、谷。据1985年统计,计有石刻题记128通,字迹基本完整的有64通,较早的纪年石刻为宋淳熙戊申(1189)年所刻。刘光弟、张大千、黄宾虹、张爱萍等人的字迹也跃然壁上。
关帝庙
关羽,山西解州人,公元160—219年作为三国群雄争锋时代的战将,生前为侯为将,死后封王封君,称圣称帝,登上中国神坛,被尊为武圣。关帝庙是丞相祠的后殿,却自成院落,青瓦红墙,大树参天,翠竹环绕。殿内关羽庄严肃穆,关平、周仓侍立两旁。关帝庙内收集有宋徽宋赵佶、明万历、清康熙、乾隆、咸丰、同治等皇帝的题匾及对联共十余幅。
吊黄楼
吊黄楼,据宜宾县志清嘉庆版载:“治北,对江,昔人吊黄庭坚建”。原名“思贤堂”,旧志云:在锁江岸。吊黄楼始建于宋代,为吊唁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所建。原楼位于岷江北岸锁江石上,后圯。今吊黄楼建筑面积830.22㎡,为须眉底座、飞檐翘角、黄色琉璃瓦屋面、仿古门窗、斗拱结构,仿明清建筑风格的三层古典式建筑。
点将台
相传三国时期,刘备东征孙吴,蜀中空虚,于是“南中四郡皆叛”。刘备死了,东征草草收兵,诸葛亮回成都组织兵力南征云、贵四郡。诸葛亮南征,兵至宜宾受到阻碍,便屯兵江左,日夜点兵。白天一队队的骑兵在江北招摇而过,红马队、白马队,五颜六色,整齐的一队队轮番通过。晚上火把阵阵,在江岸流动,造成千军万马之势。其实都是诸葛亮的军事天才的表演。其中,诸葛亮点将时登上的那块较高较大的石头,被命名为“点将台”;同时,诸葛亮以智慧征服敌众,“七擒孟获”的故事也产生在这次战事中。
丞相祠
丞相祠,始建于宋代,始为纪念两位历史名人而立。其一,是三国时期(距今1700多年前)南征云南伐夷途经戎州(今宜宾)的蜀汉丞相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名普天皆知,而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伟人形象使人敬仰,各地人民纷纷立庙纪念。其二,是为北宋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因其号山谷道人,祠堂又名山谷祠。八百多年来,该祠虽几经战乱毁损,又几度培修,才保留至今。丞相祠门前有一凿于原生大石上直径4米多,高0.5米的明代巨砚。砚边刻的二龙戏珠、荷叶、连年有鱼等传统吉祥图案仍清晰可见。昔时,池中积水可倒映宜宾旧州塔、白塔、黑塔,塔影入砚如笔蘸黑,人称笔点丹池,是宜宾古八景之一。
山谷墨园
黄庭坚,(一零四五至一一零五),字鲁直,今江西修水人。庭坚七岁能诗,二十二岁举进士,宋代文坛巨匠,诗开一派,书创一家。五十三岁庭坚因修史遭贬,移置戎州(今宜宾)。在戎州期间作诗、词、赞、颂、赋等七十余篇,其手书作品,流传有序,有据可考的书法共二十三件,现藏于日本、美国、英国各大博物馆及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经多方努力,现将部分手书原作等比例放大,刻石立于此地,以纪念黄庭坚对宜宾文化发展作出的贡献,同时,也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处“文化雅赏”的新天地。因黄庭坚号山谷道人,故取名“山谷墨园”。
交通指南
乘车路线
市区内乘坐12路、24路,在江北公园站下车即可。
自驾路线
公园距宜宾市区约5公里,途径北大街、真武路等。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钟天地之灵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宜宾市流杯池公园】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