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阳曲大王庙大殿

时间:2024/11/21 2:57:59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大王庙是藏山神晋国大夫赵武的行宫,现庙内建筑仅存大殿,据脊檩题记,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三间,边长9.7米,平面正方形,单檐歇山顶。前檐墙下建须弥座,下有青石包基。四周施单翘单昂栱,补间斗栱各一朵。殿内梁架前后内额与四椽袱构成井口方梁,纵横摆在稍间的中间,四角用三层抹角梁与斗栱层层挑起井口梁,下饰垂梁柱,构成“悬梁吊柱”,因此也称为“无梁殿”。

  •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七批(明)
  • 所在地/隶属: 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东黄水镇范庄村
详细介绍

概况

大王庙位于盂县城关镇西关村,香河北岸。祭祀“翊化神”,又称“大王神”、“藏山大王”。此庙古称藏山庙,赵文子行祠,纪念春秋时晋国上卿赵武,赵文子即赵武,也就是举世闻名的《赵氏孤儿》中公孙杵臼和程婴所救助的那位孤儿。赵氏孤儿的故事在盂县大地流传了几千年,盂县地面上还保存九座祭祀赵武的庙宇,这山西省阳曲县大王庙里的人们依然像古人一样将赵武称为“大王”,将赵武庙称作“大王庙”。光绪七年(1881年)《盂县志》中《卷七·建置考·坛庙》记载:“文子行祠:在西城外香河北,春秋上戊日祭。”庙中碑刻记载该庙始建于金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年),中经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增修,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重修,具有所见的规模,这些碑记对研究大王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庙宇坐北朝南,由前后两院组成,其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山门、仪门、碑房、戏台、钟楼、鼓楼、正殿和后殿。主体建筑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中轴线两侧不设廊室、配殿等附属建筑,视野广阔,气势雄伟。山门面宽三间,通体面宽9.2米,进深4.5米,檐高6.1米,单檐硬山顶五顶双层结构。台基与乐楼相连,高出地面1.18米,上饰有石栏。山门中间留有较低的通道,两侧垫高与乐楼台面相平,演出时架木板则成为一平整的台面,可以有良好的视野;乐楼为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建,面宽三间,进深五椽,歇山卷棚式屋顶,共有十二根木柱支撑。

正殿为大王庙的主体建筑,保存完好,正殿有三间,面宽16.4米,进深10.8米,平面布置几成方形,殿身四周围有回廊,大殿整体为木结构,从底到顶由台基、屋架、屋顶三部分组成。台基不高,由青石砌成;屋架木制精巧,曲形斗拱,层层叠架;屋顶为单檐歇山顶,分布着五脊六兽,出檐深远,气势磅礴。大殿四周由木柱支撑,柱上施以梁柱,构成屋架,沿柱而砌墙,再在上面开设门窗。四周木柱,微向内倾,置成“侧角”,角柱稍高。设计的科学之处在于使梁、柱、枋三者受力均匀,紧密

结合,以增加稳定性。柱础石雕,刻攻精细,细节之处,亦处理周到,体现了古人精湛的建筑技巧。大殿内部空间敞亮,使用了“减柱造法”,这种手法出现于辽代,是在建筑物的平面上减去若干根柱子,柱子减去的多少与面积的大小成正比。这种做法到金元时运用比较普遍,但明清以后大型建筑已不采用,殿内无一明柱,整个屋顶由山墙内之暗柱和廊柱支撑,从而减少了殿内的柱子,扩大了建筑的纵向跨度,为设置神龛和塑像,提供了宽敞的场所。

后殿的结构与正殿基本一致,共有三间,面宽十米,屋顶为悬山顶,七檩四椽,用材粗大,结构别致。整个殿宇风格保留着明显的辽代风格,尤其体现于殿墙上圆形窗等细节之处。大殿屋顶七檩四椽、五脊六兽,前后檐立栏、卧栏各四层,梁、柱、栏、斗拱等虽然采用了比较粗大的木梁,却卯榫严实,构筑稳固。这种做法在我国木结构古建筑中尚不多见。

正殿前有古槐两株,相传为唐代所植,枝叶繁茂、树冠高大、虬枝错结。正殿东侧的碑房中保存着历代建造的碑碣十六通,笔工遒劲,字迹清晰,其中不乏难得一见的珍品,比如孔子像碑,此碑系元代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立,原藏于孔庙,孔庙被拆后,移至大王庙,碑身断裂。碑高1.24米,宽1.02米,厚0.2米,碑顶呈半圆形。碑正面图文并貌,左侧为图,右侧为文,标题为篆文“宣圣衮公小景”。文记孔庙建于唐天宝十一载(公元767年),图刻孔夫子全身像,后面跟着其弟子颜回,刀工细腻、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历经百年风韵犹在,碑中画像系临摹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名画真迹,书法系临摹自颜真卿正书体,全文由宋代著名理学家程灏写就。由陈继临摹刻于石,并饰以云纹图案。除此之外,大王庙还珍藏有西寺古钟、千佛寺摩崖造像等珍贵的文物。

大王庙是中国金代建筑的典范,它留给后人的除了在建筑方面的价值和历史文物意义之外,更重要的是承载着赵文子千秋功烈的传说,与藏山一起成为盂县文化的代表。

建筑风格

昔日的大王庙殿内龙盘凤绕,丹青满壁,山水人物栩栩如生,泥塑神像风度翩翩,整座殿宇富丽堂皇,煞是壮观。惜今堂内之彩塑和壁画已全部毁损无存了。 有建筑历史价值的是大王庙后殿。据有关专家鉴定,此殿属辽代建筑。后殿共三间,座北面南,其通体面宽12.1米,进深6.6米,鸱尾高6米,造型与结构特征同正殿基本一致。七檩四椽、五脊六兽,前后檐立栏卧栏各四层,梁、柱、栏、斗拱等皆用材粗大,却卯榫严实,构筑稳固。非凡是其斗拱形制多样,上下相异,柱头与补间不同,各拱两端之卷刹皆为五瓣,每瓣微向内弧,这种做法在木结构古建筑中尚不多见。

大王庙原建有碑房三间,是盂县寺庙存碑多的一处,真所谓刻石荟萃,古碣如林,且造型美丽,文图并茂,笔工遒劲,字迹清楚,今碑房已毁,部分碑刻亦遭损坏。庙前有古槐两株,树冠高大,腰围达7.5米,枝干盘虬,古朴苍然,传系庙宇初建时所植,迄今已有千岁高龄了。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阳曲大王庙大殿】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阳曲大王庙大殿 小编为您整理阳曲大王庙大殿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