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简介
惠 济 寺 (第二批省保)
时代:宋
地址:原平市东北15公里练家岗村
寺坐北朝南,由山门、文殊殿、钟楼、伽蓝殿、大佛殿及东西廊庑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2135平方米。
文殊殿为康清熙五十三年(1714年)重建,面宽、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单檐悬山顶。殿内佛坛上保存彩塑18尊,两山墙绘壁画20余平方米。
大佛殿为宋代遗构,面宽五间,进深八椽,单檐歇山顶,砖建月台宽大。殿内使用减柱造,金柱上用大雀替承内额,其上四椽栿与前后乳栿搭交。柱头斗栱五铺作双下昂,里转六铺作出三抄,后尾置于顺梁下,明间补间铺作出45度斜昂。殿内佛坛上塑佛、菩萨、胁侍、童子、金刚等,为宋塑佳作。两壁千佛阁内存有157尊宋代木雕,雕工精细,刀法有力。殿内后壁奉曹氏姥塑像一尊。
寺庙历史
始建于唐,宋重建,金元明清屡有修葺。始建于唐,宋重建,金元明清屡有修葺。有山门,观音殿,钟楼,伽蓝殿,东西廊庑,大佛殿等建筑,殿内塑像俱存。其中大佛殿历史最古,建筑结构及其塑像艺术尚保存宋代风格。殿身宽五间,深八橼,单檐歇山式屋顶,柱头施五铺作斗拱承托出檐及梁枋。殿内金柱四根,分布两侧,平面小八角,犹存唐宋古制。金柱上用大雀替承内额, 上用四橼状与前后乳袱搭交,突破唐宋结构旧规,向扩大殿内方向变化。佛坛上泥塑佛,菩萨,胁待,童子,金刚等 比例适度,线条和谐,面形圆润,衣饰流畅,胁侍菩萨下肢纱罗透体,塑工之巧,当为宋金佳作。
建筑分布
寺庙结构
惠济寺面积为八间,进深两间,分上下两层。主殿三间居于中部,下层主殿内有壁画,内容为释、道、儒三教圣像,像前置有隔扇,隔扇前为供奉活动之地,左右各为一间住屋。右住屋的石壁上有一黑洞,高约一米,可由此通向寺东绝壁上的另一小庙。今小庙已毁,仅留支撑寺庙的悬柱一根,稍有风吹动,即左右摇摆不定,当地人称之为“扒拉柱”。金安寺上层主进深两间,均为通天柱(5.1米)。余间皆进深两间。前有走廊,走廊前又有木板伸出,为栈桥式殿内有阁,内画玉皇像。线条流畅,比例适当,工艺相当精细。下层面阔八间,其中主殿三间。主殿,前置望柱七根,装有木栏板。整个建筑之前部均悬于空中,下用十余根木柱支撑,结构奇特,十分险峻。上层面阔五间,主殿三间,主殿进深两间,余皆进深一间。前均置走廊,供人登高望远。
寺庙布局
中国古代寺庙的布局大多是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内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正面是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依次为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僧房、斋堂则分列正中路左右两侧。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大雄”即为佛祖释加牟尼。因而中国佛寺不论规模地点,其建筑布局是有一定规律的:平面方形,以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菩萨殿——法堂——藏经楼这条南北纵深轴线来组织空间,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惠济寺的全寺布局则不一样,天王殿后面,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楼、玉皇殿、方丈室等均在一条平行线上,属于华北园林建筑风格。这也与它依山就势的地理位置有关,无法纵向延伸,只能横向发展。慧济寺里有一处龙泉,其意义颇似观音净瓶里的净水,很多人都希望能沾上一点净水,与佛结缘。
寺庙景观
文殊殿为康清熙五十三年(1714年)重建,面宽、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单檐悬山顶。殿内佛坛上保存彩塑18尊,两山墙绘壁画20余平方米。 大佛殿为宋代遗构,面宽五间,进深八椽,单檐歇山顶,砖建月台宽大。殿内使用减柱造,金柱上用大雀替承内额,其上四椽栿与前后乳栿搭交。柱头斗栱五铺作双下昂,里转六铺作出三抄,后尾置于顺梁下,明间补间铺作出45度斜昂。殿内佛坛上塑佛、菩萨、胁侍、童子、金刚等,为宋塑佳作。两壁千佛阁内存有157尊宋代木雕,雕工精细,刀法有力。殿内后壁奉曹氏姥塑像一尊。寺中庵,奉曹氏姥,相传唐时建寺,曹氏布施汲水,每日一缸,供营建用,工竣而坐化。后人念其功德,建庵祀之。
寺庙佛殿
大圆通殿,是惠济寺的主殿,建于清康熙年间,“圆通”是观音的代名词,其意是“不偏倚,无阻碍”,圆满通达。大圆通殿即观音菩萨正殿,在佛教经典中,观音是耳根通(一根通)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通。观音菩萨能听到苦难的呼救声,便能眼观,故名观音。大圆通殿是单层重檐的木结构建筑,顶盖黄色琉璃瓦,飞檐翘角,庄重典雅,是典型的清初建筑风格。大圆通殿两旁端坐着32座观音应身像,展示了观音在十方世界以不同身份出现的各种形象。再加上中间供奉的观音佛身,共33身。这里还有一座白玉的观音,很多人拜完以后,都会摸一摸玉观音的脚。
相关资料
现存主殿是文殊殿,为宋代重建,殿内仍保留有唐柱两根。前柱四根呈八字形,稍向内倾,且保留有唐代建筑风格。此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有廊子,并有砖铺月台,殿内两柱上悬挂对联一副:福殿巍峨山接三清法界,天香缥缈如游九府神宫。 殿内彩塑,造型优美,姿态生动,衣纹流畅,比例匀称,为目前宋塑中罕见珍品。两壁千佛阁内的宋代木雕,现存有157尊,其中有十尊三头六臂,雕工精细,刀法有力,真可谓艺术大作。殿内有壁画,内容为菩萨救难,色彩以石绿和铁青色为主,笔工古朴。
在殿内壁角,有一曹姑姑坐化像,其外部泥塑,其内确有人体骨骼。据传在建此庙时,此地有曹氏姥愿以汲水为布施,每清晨汲水一缸,则足够工人一日之用,竣工后而曹氏姥便坐化。于是,在寺中别修一庵塑像祀之,以其有功于寺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斌斌有礼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原平惠济寺】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原平惠济寺 小编为您整理原平惠济寺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