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凉山大石墓群

时间:2024/10/6 13:07:05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六批(战国至汉)
  • 所在地/隶属: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喜德县
№目 录
    详细介绍

    墓群简介

    王所大石墓位于德昌县西南约4公里的王所乡王所村一组,分布有大石墓三座,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墓呈长方形,墓室以大石围砌而成,顶盖数块大石,墓门以小石封砌。长8.5~17.90米,宽1.70~3.60米,高0.50~1.60米,石质多为花岗石,墓保存基本完好。

    伍合大石墓群位于喜德县城西北约11公里的冕山镇伍合村二组北面50米,墓群分布于安宁河支流孙水河南岸的坡地上,共分布有墓葬九座,墓地面积2000平方米。墓长2.50~4.45米,宽1.35~3.20米,高0.35~2.10米。墓葬呈长方形,墓室以大石竖立围砌而成,上盖巨石,石质为花岗岩。

    墓室类型

    墓室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用10余块大石围砌成墓室,另一种用小石块砌成墓室,墓室外皆有封土。出土器物有石器、陶器、铜器等。大石墓多成群分布,每群四、五至十余座不等。凉山大石墓群是西南地区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遗存,对于研究西南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与西南古代民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墓群发现

    大石墓分布于安宁河谷流域约7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北至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南至攀枝花市米易县,主要分布在安宁河流域的喜德、冕宁、西昌、德昌等县市。

    西昌市文物管理所退休人员、考古专家、大石墓的发现人之一张正宁说,上个世纪70年代四川大学历史系童恩正、四川省博物馆赵殿增组成的流域调查考古队,到西昌礼州镇进行新石器遗址发掘。

    他们发掘时发现,新石器遗址上一座墓基由众多巨石组成,搬除巨石后,出现的土陶和人骨令他们感到十分惊奇,他们明白发现了一种珍贵的古墓。这种墓用巨石砌成墓室,顶部以巨大的墓石覆盖,这种古墓遂被称为“大石墓”。

    而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自滇以北,君长以十数,邛都最大,此皆椎髻,耕田有邑聚。”从现存的200余座大石墓分析,如按每座墓葬入八九十人计算,入葬的人数亦当在两万人左右,和凉山地区同时期的其他古代民族所遗留下来的墓葬相比,他们的确是这一地区最大的民族。

    四川省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称,邛人大石墓在全世界绝无仅有,是安宁河流域原住民独特的墓葬形式。

    神秘色彩

    大石墓用巨石砌成,墓室挖在地下,为狭长方型,一般长约6-8米,最长可达14米。墓室一般宽0.8-1.2米,深1.5-2米。墓室的两壁和后壁用长方型大石竖立排列而成。

    墓室用巨石覆盖,一般5-7石不等,前方有一个窄窄的墓门,墓门用碎石封闭,墓顶露于地面。有些保存完好的大石墓前,还立着一块巨石做墓的标志。

    而这些建筑材料都未经人工加工,重者达万斤以上,轻者亦有数千斤之多。即使在今天,我们如果不借助机械,也休想动它分毫。

    墓室内都没有发现葬具,人骨都堆积在墓底,男女老少都有。每座墓葬入的人数不等,少则四五十人,多达一百多人,从骨殖错乱、随葬品没有多寡贫富之分的现象分析,这众多的同室而葬的死者,可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同一氏族的成员。

    大石墓中出土了许多文物,主要可以分为陶器,铜器,铁器,骨、牙、金、玛瑙、绿松石等质料的各类装饰品,有些墓室内还发现过稻谷的痕迹。

    “大石墓目前还有两大谜底未能揭晓”张正宁说,一是古人用什么样的技术能够移动如此庞大的石块。修建这些石墓的石块每块重量至少在一吨以上,以5、6吨重的居多,而这些石块均产自离墓地5公里外的大山中。

    其次是墓主的族属问题。据其他被盗墓葬的已发掘情况来看,大石墓中一般聚集着数十具乃至上百具尸骨,而这些尸骨均属原尸体弃置野外任其腐烂完毕以后,再将尸骨收捡放入大石墓内,而且这些成群的尸骨则是多次放置进入的。

    具有这种奇特的“捡骨”葬式的墓主究竟属于哪一个古代少数民族呢?其宗教信仰又是怎样呢?凉山州博物馆馆长刘弘认为:墓主疑为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的“古邛人”,属氐羌系少数民族,于距今约3000年前从岷江上游迁至安宁河平原,远远早于彝族进入凉山州的时间。是否果真如此?尚待破解。

    相关传说

    “关于神秘的大石墓有许多传说”西昌市文物管理所所长马玉萍说,其中有一种传说大石墓是由一个叫仆人的民族修建而成的,这个民族的人个子不高但力大无比,是他们将远处的大石块搬运过来,修建墓地。

    而当地村民则称这种巨石砌成的坟墓为月鲁坟,说它们是明朝初年反抗朱元璋而被杀的月鲁 贴木儿的葬身之地。而彝族老乡叫它们“濮苏乌乌”,说是彝族的祖先进入凉山前就居住在这里的一种矮人的石头房子。历经悠悠岁月流传下来这些含义不同、内容各异的说法,而其中的真实历史却已湮没无闻了。

    大石墓中出土数量较多的各式精美的青铜发笄,似乎与“椎髻”这种风俗有直接的关系。墓中出土的稻谷也说明这是一个定居的农耕民族。总之,从大石墓的分布区域和它所反映出来的文化面貌来看,基本上与古文献所记载的邛都人相吻合,所以考古界的大多数学者认为,邛都人就是大石墓的主人。西昌古称邛都,其南还有邛海,都说明了邛都人曾是这一地区的主要居民。

    分布特点

    大石墓一般成群分布,每群二、三座至十余座不等。有些墓群的墓葬有统一的墓向,如西昌阿七桂花大石墓群,五座墓葬一字排开,全为南北向。而大多数墓葬群的墓葬却没有统一的方向,同一墓群中的墓葬有南北向者,有东西向者,也有其它方向者。如德昌六所大石墓群,喜德五合大石墓群等。大石墓群中的墓葬的间距一般在10—30米之内,如德昌六所大石墓群、水塘村大石墓群。墓葬间距最小的只有数米,如德昌红庙大石墓群。

    墓葬形制

    大石墓并非“千墓一面”,在墓葬形制上也有不同的变化。大石墓虽然都用巨石盖顶,但墓室的建造方法却不尽相同,考古学家将大石墓分为A、B两类。

    A类墓的主要特点是都有用小型的石块堆砌起来的巨大墓冢,墓冢平面呈“蝌蚪”形,前高后低,前宽后窄,后面还拖一条长长的“尾巴”。墓冢的前部与两侧有间隔地立有大石,墓室内壁也间隔性地立有大石且与墓冢两侧所立大石对称,起到了稳固墓冢和墓室的作用。完整的A类大石墓的墓冢长达20多米,高达3米,墓冢的尾部还立了一块近两米高的长方形巨石作墓的标志。墓冢的中前部留出一个窄长条形的墓室,墓顶用五至八块巨石依次覆盖。

    B型墓的主要特点是四周墓壁用竖立的自然大石修造,其具体修造方法为,先在地表挖一周深约20——30厘米的沟槽,再将近长方形或舌形的自然大石竖立在沟槽内,围成长条形的墓室,墓室后端用一块大石封闭,两侧各竖立五、六块或七、八块大石作为墓壁,前端为墓口或墓道。围砌墓室的大石一般高1.5—2.0米,厚1米左右,每块大石都重数吨以上。墓室上部依次用巨石覆盖,最后在墓室外用土堆砌封土。B类墓在结构上有一些变化,一般为长方形,墓门开在前面;另一种的墓门则开在侧面,墓葬平面呈“凸”字形;还有一种墓门虽开在前面,但墓门两侧却横向竖立了两排列石,列石呈“八”字形排列,象放在墓门左右的两道“屏风”。

    但这几种类型的大石墓在分布上并没有明显的地域区分,不同类型的大石墓常常出现在同一个墓群中。

    无论哪类大石墓,最显著的特点是墓顶都盖有一排巨石,根据它的特点,考古学家给它取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字——大石墓。

    主人介绍

    从考古发掘和出土器物,可以证实大石墓修建于春秋末到东汉初这400年间。大石墓主要分布地集中在云南北边的安宁河谷,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道:“滇之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意思是在当时的滇国的北方,分布居住有很多民族部落,其中有一个叫邛都夷的民族最大。由于文献记载十分简略,中国西南地区的早期历史更多的依赖考古发现。根据考古调查,在滇以北的地区,分布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古墓葬,初略统计有大石墓、石棺葬、石板墓、土坑墓、石盖墓等等,而无论从数量还是分布范围来看,大石墓都是该地区最主要的古代文化遗存。位于安宁河谷的西昌古称邛都,其侧还有一个叫邛海的高原淡水湖,证明这里曾是邛都夷的聚居之地。大石墓中出土的稻谷、稻叶痕迹和铜镰和最近考古工作者在安宁河谷内发现的几处与大石墓有关的遗址上的房屋建筑遗迹,也与文献关于邛都人的“耕田,有邑聚”记载基本吻合,所以学术界一般认为大石墓就是邛都夷的文化遗存。

    大石墓的墓葬形制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最早的大石墓出现在春秋末期,墓葬比较小,墓室长度在3米以下,出土的器物主要是陶器和石器。到了战国时期,大石墓的墓葬变大,长度一般在6米左右,出土器物的种类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出现了大量铜器。最晚的大石墓已经到了西汉末期——东汉初期,墓室一般长8—9米,出土物中出现了铁器和西汉的五铢钱和新莽的大泉五十钱,在往后,大石墓便绝迹了。

    大石墓为什么绝迹和邛都夷在东汉初期受到的一次重大打击有关。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就年,朝廷派武威将军刘尚击益州夷,路经安宁河谷。邛都夷首领长贵怕刘尚平定南方后,自己不能再作威作福,便聚集士兵,修筑营垒,并酿造毒酒,欲用毒酒劳军,借机袭击刘尚。刘尚识破了长贵的计谋,急速派兵占领邛都,将长贵诛杀,并把其家属迁到成都去了。从此,邛都夷的势力急速消退,大石墓也在这一时期消失,其间的联系不言自明了。但是邛都夷这支民族并没有消亡,据《华阳国志》记载,三国时蜀汉的军队中还有一支名叫“七部营军”的邛人部队,这时他们还驻守在安宁河谷,但已经放弃了用巨石构筑坟墓的习俗。再往后,邛人在文献中也彻底消失了。

    巨石搬运法

    构筑大石墓的巨石都选用的是玄武纪的花刚岩,这种岩石十分坚硬,不易风化,但重量却不轻。因为建造大石墓的石头每块的体积都在1—2个立方米左右,根据花刚岩1:3—1:4的比重,每块盖顶石的重量都在6—8吨之间,西昌月华乡的一座大石墓的一块盖顶石的重量更在10吨以上。今天,即使我们使用现代的起重运输工具,要修筑一座大石墓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当时的人们是采用什么方法搬运这些巨石的呢?考古学家们经过30多年的研究与分析,逐渐揭开了这个谜。

    人类的思维常会出现相同的方式,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考古学家们在研究同样是用巨石修筑的古埃及金字塔时,在一座金字塔内部的壁画上发现了一幅修筑金字塔图。原来,古埃及人为了搬动每块重达十吨的石头来建造高高的金字塔,专门修筑了一条长长的斜坡道路,用降低运输路线坡度的办法来减轻石头的重力,金字塔越往高处修,斜坡道路的长度也越长,始终保持道路的坡度不变,一座座雄伟的金字塔便矗立在尼罗河畔。无独有偶,大石墓的建造者们在用巨石给大石墓盖顶时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完整的大石墓都有一个蝌蚪形的封土堆,前面是一个椭圆形的墓丘,后面有一条长长的斜坡状尾巴,大石墓的建造者们正是利用这条“尾巴”将若干块重达10吨的巨石搬运上墓顶的。

    建造大石墓的巨石大多来自数公里之外,而在古代搬运重物多采用下垫圆木进行滚动的办法。但南美的古印加人在搬运用来修筑城墙的巨石时则采用了另一种方法,他们先修筑一条运输道路,然后在路面上满铺一层圆形的小卵石,卵石尖的一面向着路面,再用绳索捆紧巨石,在路上拖行。由于路面是由若干卵石铺成的,接触巨石的只是若干个点,减少了磨擦力,就能比较省力的搬动巨石了。

    大石墓的建造者到底采用的是那一种方法,一直是考古学家们争论的问题,大多数人认为可能采用的圆木滚动法。但考古发掘经常带给人们想向不到的惊奇,印加人使用的办法居然也被大石墓的建造者们所采用。2004年11月,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和凉山州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们在大石墓集中的德昌县阿荣乡发掘大石墓时,发现在一座大石墓的四周铺砌了卵石,证明大石墓的建造者搬运墓石时的确采用了与古代印加人相同的方法。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一笑易欢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凉山大石墓群】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凉山大石墓群 小编为您整理凉山大石墓群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