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焉不拉克古墓群

时间:2024/10/6 13:20:28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焉不拉克古墓群属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新疆境内极重要的一处早期铁器时代遗存。距今2500—3000多年,焉不拉克古墓群范围较大,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墓葬排列密集,出土文物中陶器较多,常见有单耳豆,腹耳壶,双耳罐等,彩陶纹饰多S纹,竖线纹,云雷纹,双钩纹这些与甘肃地区辛店文化和四坝文化的同类器型和彩陶纹饰有着较大程度的一致。墓地表面为沙砾层,第二层为饶乱层,墓地开口多在第二层下。

  •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五批(早期铁器时代)
  • 所在地/隶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柳树泉农场焉不拉克村
№目 录
    详细介绍

    墓群简介

    焉不拉克古墓群是新疆境内最重要的一处早期铁器时代遗存 。距今2500—3000多年,焉不拉克古墓群范围较大,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墓葬排列密集,出土文物中陶器较多,常见有单耳豆,腹耳壶,双耳罐等,彩陶纹饰多S纹,竖线纹,云雷纹,双钩纹这些与甘肃地区辛店文化和四坝文化的同类器型和彩陶纹饰有着较大程度的一致。

    墓群分布

    墓葬分布在两条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土岗上,地表没有明显痕迹。墓葬形制主要有竖穴土坑墓、竖穴生土二层台墓,葬式为曲肢、直肢两种。随葬品主要有陶器、石器、木器、铜器、铁器、金器、骨器和毛纺织品等。彩陶纹饰与甘肃地区四坝文化和辛店文化彩陶纹饰.该墓群对研究新疆与内地的文化联系极为重要。

    坟墓特征

    墓地表面为沙砾层,第二层为饶乱层,墓地开口多在第二层下。

    有竖穴二层台墓,竖穴土坑墓,有单人葬,多人葬,据墓葬形制,叠压打破关系,墓葬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大约相当于西周早,中期,上溯可能到商晚期,中期相当于西周晚期和春秋中晚期,晚期可能相当于春秋中晚期。

    文化背景

    焉不拉克古墓地出土7件铁器,在早期墓葬中也有发现。早期墓葬中主要为蒙古人种,中、晚期高加索人种逐渐增多。焉不拉克古墓地出土的铁器在我国是较早的,反映出的考古学文化与甘、青地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与五堡古墓地相距30多公里,年代相差300年左右,文化特征上也有较大的联系,这些都为研究新疆东部青铜文化发展序列提供了重要线索。

    历史价值

    新疆焉不拉克古墓群是在1986春进行考古发掘的。墓葬中出土有相当数量的彩陶器和小件的青铜器,还出有铁制品。据观察研究墓葬所出的陶器器形与纹样特征与甘青地区的辛店文化有某些相似之处,故墓葬的总体年代大致上定在西周或春秋之间。墓葬中还出土了一批人骨材料,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研究所韩康信等学者的鉴定,已经得出了初步的结论。

    这批人骨材料大体上来讲,包括有两个大的支系类型:即欧洲人种支系与蒙古人种支系,而以蒙古人种在数量上占明显优势。在这批蒙古人种头骨的总的特征上,“具有长颅型,颅高趋低的正颅型,高而适度宽和中等偏平的面,矢状方向面部突度弱,齿槽突度有些突颌,中等突起的鼻兼有狭鼻倾向”。而有趣的是,这些综合特征,恰恰与现代藏族卡姆型头骨之间表现出强烈的一致性。因此学者们认为:“如不纯系偶然,焉不拉组与西藏卡姆组属同类性质是可信的,与现代藏族很接近的甚至还有某些更不分化性质的古代居民在公元前10-5世纪生活在西北边睡地区”。

    新疆焉不拉克墓葬古人类学资料的测定,为藏族族源与西北地区古代居民之间的关系问题再次提供了新的线索。但在这两个来源地之间,毕竟在地理上相距遥远,中间又相隔着许多的自然屏障,学者们一直期待着能在更与西藏相邻近的青海高原地区来找到这种中间的环节。最近,青海卡约文化李家山墓地人骨材料的发现与人类学鉴定,使得这种关系日趋明朗化。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钟天地之灵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焉不拉克古墓群】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焉不拉克古墓群 小编为您整理焉不拉克古墓群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