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芋头侗寨古建筑群

时间:2024/11/21 6:42:33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芋头侗寨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芋头村,占地11.6万平方米,有鼓楼四座、风雨桥三座、门楼一座、古井二口、萨岁坛二个、古驿道1.6公里、侗族吊脚木楼七十八幢,造型各异。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始建寨,明嘉靖三年(1524年),户增人旺,建筑规模扩大,形成村寨。明万历年间修驿道,清顺治年间遭火灾,复建后形成以芋头溪流为轴线向两边分叉布置的七个聚居群。

  •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五批(明、清)
  • 所在地/隶属: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
详细介绍

简介

芋头侗寨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双江乡。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建寨;明嘉靖三年(1508年)户增人旺,建筑规模扩大,形成村落;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遭火灾,复建后形成以芋头溪流为轴线向两侧分叉布置的7个聚落群;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建寨脚桥及龙氏鼓楼、牙上鼓楼;清嘉庆五年(1800年)建塘头桥。清光绪7年建塘坪桥。

清道光、光绪年间分别维修驿道和牙上鼓楼。明洪武元年至三十一年(1368-1398)间始建寨;嘉靖三年(1508)户增人旺,建筑规模扩大,形成村落。清顺治年间遭火灾,复建后形成以芋头溪流为轴线向两边分叉座落的7个聚居群。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建寨脚桥及龙氏鼓楼,牙上鼓楼。清嘉庆五年(1800)建中步和塘坪桥。清道光、光绪年间分别维修驿道和牙上鼓楼。芋头侗寨古建筑群因山就势,结构造型具有典型的侗族风格,鼓楼、门楼、芦笙场、古井、凉亭、萨岁坛、古墓葬群、侗族楼层及青石板驿道等一应俱全,且保存完好,有很高的历史、人文及艺术价。

芋头侗寨,从建寨选址,布置建筑物,到规划村寨于周围环境的协调及人们衣食住行、祭祀,都是传统堪舆学说在侗民族地区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寨内各类建筑因地制宜,依山势,顺风水分别布置建筑物,将自然风光与人为创造结成天、地、人三位一体,充分展示了侗民族的古朴憨厚和聪明才智。芋头侗寨的建筑属于典型的山地沟谷侗寨山脊型和山谷型建筑模式。寨内所保存的建筑,无论是从整体到局部,还是从布局到工艺,都融汇了侗族工艺的传统和山里人的朴实风格,全面反映了侗族的民族史和民俗史。

建筑特色

芋头侗寨古建筑群因山就势,结构造型具有典型的侗族风格,鼓楼、门楼、芦笙场、古井、凉亭、萨岁坛、古墓葬群、侗族楼屋及青石板驿道等一应俱全,其中古楼4座,风雨桥3座,门楼1座,古井2口,萨岁坛2个,吊脚楼居室78栋,古驿道1.6公里。芋头侗寨的建筑属于典型的山地沟谷侗寨山脊型和山谷型建筑模式。寨内民居采用“杆栏式”建筑为多。有的采用架立的吊脚楼式,以适应南方山区气候湿润,多蚊虫的特点。屋顶悬山式,施小青瓦或覆盖杉皮,使得建筑物色彩朴实,质感宜人。芋头侗寨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后遭大火,寨内现有建筑大部分为清中期、末期的建筑。村寨现有鼓楼4个:寨中鼓楼简朴地立于田中;龙氏鼓楼昂然立于山上最高处;芦笙鼓楼雕梁画栋漂亮,为九层密檐攒尖芦笙顶木楼,下五层为四角,上四层为八角,翘檐上下都塑有龙凤花鸟图案,金光闪亮;牙上鼓楼较为奇险,一半搭在山坡上,一半悬于山坡下,由17根梨木柱子支撑,最长的一根有9.1米高。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芋头侗寨古建筑群】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芋头侗寨古建筑群 小编为您整理芋头侗寨古建筑群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