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时间:2024/9/19 14:35:59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绿色氧吧”,是海口夏季的清凉之境。东寨港红树林是我国面积较大的一片沿海滩涂森林,绵延海岸线总长28公里,是中国最美的海南八大海岸线之一。因陆陷成海,形如漏斗,海岸线曲折多湾,泻湖滩面缓平,红树林就分布在整个海岸浅滩上。保护区内的红树林被誉为“海上森林公园”,且具有世界地质奇观的“海底村庄”。

  • 别名: 东寨港红树林
  • 门票参考: 免费
  • 建议游玩时间: 2-3小时
  • 遗产项目编号: 1996年(世界遗产预选)
  • 自然保护区等级: 国家级(1980年建区)
  • 所在地/隶属: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

一、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海南省东北部,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2′~110°37′,北纬19°51′~20°1′,属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 东寨港红树林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一片沿海滩涂森林,绵延海岸线总长28公里,是中国最美的海南八大海岸线之一。
  • 因陆陷成海,形如漏斗,海岸线曲折多湾,泻湖滩面缓平,红树林就分布在整个海岸浅滩上。
  • 保护区内的红树林被誉为“海上森林公园”,且具有世界地质奇观的“海底村庄”。

二、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片沿海滩涂森林,绵延海岸线总长28公里,是中国最美的海南八大海岸线之一。

保护区内的红树林被誉为“海上森林公园”,且具有世界地奇观的“海底村庄”。

红树林保护区有鸟类204种、软体动物115种、鱼类119种、蟹类70多种、虾类40多种,是物种基因和资源的宝库。

№目 录
    详细介绍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海南省东北部,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2′~110°37′,北纬19°51′~20°1′,属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东寨港红树林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一片沿海滩涂森林,绵延海岸线总长28公里,是中国最美的海南八大海岸线之一。因陆陷成海,形如漏斗,海岸线曲折多湾,泻湖滩面缓平,红树林就分布在整个海岸浅滩上。保护区内的红树林被誉为“海上森林公园”,且具有世界地质奇观的“海底村庄”。

    红树林保护区有鸟类204种、软体动物115种、鱼类119种、蟹类70多种、虾类40多种,是物种基因和资源的宝库,除了生物多样性,红树林还具有许多独特的生态功能,鲜为人知。如,防浪护堤,有着巨大的防灾减灾作用,其次,它还能净化环境,包括大气净化功能、水体净化功能和土壤净化功能等,被誉为“绿色氧吧”。

    保护对象

    综述

    该区主要保护对象有沿海红树林生态系统,以水禽为代表的珍稀濒危物种及区内生物多样性。

    植物

    红树植物19科35种,其中真红树植物11科23种,半红树植物9科12种(其中真红树白骨壤和半红树许树同属马鞭草科),占全国红树林植物种类的97%,其中海南海桑、水椰、卵叶海桑、拟海桑、木果楝、正红树、尖叶卤蕨、瓶花木、玉蕊、杨叶肖槿和银叶树等11种为中国红树林珍稀濒危植物。[4]

    动物

    栖息的鸟类有 194 种,其中鸟类珍稀物种包括黑脸琵鹭、白腹鹞、白头鹞、斑头鸺鹠、橙胸绿鸠、鹗、褐翅鸦鹃、黑翅鸢、黑鸢、红隼、黄嘴白鹭、灰雁、领角鸮、绿嘴地鹃、普通鵟、小鸦鹃、游隼和原鸡等1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保护区最常见的鸟类有池鹭、小白鹭、大白鹭、牛背鹭、夜鹭、苍鹭、绿鹭、绿翅鸭、红脚鹬、青脚鹬、丝光椋鸟、棕背伯劳、铁嘴沙鴴和蒙古沙鴴等。鱼类有103 种,主要有鲷鱼、鲻鱼、中华乌塘鳢(土鱼)、中华豆齿鳗(土龙)和鲈鱼等。螃蟹主要有锯缘青蟹、沼潮蟹和相手蟹等;虾类主要有斑节对虾、口虾姑和鲜明鼓虾等。软体动物115种,主要有莱彩螺、紫游螺、斑肋滨螺、黑口滨螺、粗糙滨螺、红树蚬、棒锥螺、瘤背石磺、毛蚶、泥蚶、海月、近江牡蛎、僧帽牡蛎、团聚牡蛎、胖紫蛤、缢蛏、长竹蛏、文蛤、红肉河蓝蛤和珠带拟蟹螺等。[4]

    重点对象

    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特殊的森林植物群落,中国仅在南方少数省区的沿海有所分布。东寨港及其附近的海滩上尚保存有面积较大、生长良好的红树林,且红树林树种之多,为中国之最,全球红树林树种约40多种,中国分布有24种,而东寨 港就有19种。该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海湾生态平衡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共有红树植物16科32种,其中水椰、红榄李、海南海桑、卵叶海桑、拟海桑、木果楝、正红树、尖叶卤蕨为珍贵树种。海南海桑和尖叶卤蕨为海南特有。该区主要红树林群落有(1)木榄群落,(2)海莲群落,(3)角果木群落,(4)白骨壤群落,(5)秋茄群落,(6)红海榄群落,(7)水椰群落,(8)卤蕨群落,(9)桐花树群落,(10)榄李群落,(11)红海榄+角果木群落,(12)角果木+桐花群落,(13)海桑+秋茄群落。

    东寨港红树品种主要有红海榄、木榄、尖瓣海莲、角果木、秋茄、白榄、海骨根、海漆、桐花树、老鼠勒、水柳、王蕊、海芒果等。[5]

    保护现状

    基础建设

    东寨港红树林定位站现有潮汐模拟实验室150

    平方米、潮汐波浪自动观测平台4座、电子气象站6座(含标准气象站1座)、固定样地16块、鸟类观测屋1座、分析试验室2间、试验苗圃1个。并有Li-cor 6400光合仪、LI3000C叶面积仪、望远镜、超声测高测距仪、底泥采集器、采水器、NOVA水质仪、微电脑热量计、超净工作台、振荡培养器、笔式荧光仪、手持式气象测定仪、自计水位计、手持折光仪等一批先进仪器设备。[6]

    管理人员

    东寨港红树林定位站现有固定研究人员1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5人。定位站为国内科研院所和高校提供了野外试验和研究平台,在红树林湿地恢复、生物多样性、防灾减灾效益等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

    科研成果

    2000-2005年间,东寨港红树林定位站共承担

    科研项目20余项,累积科研经费达1100多万元。定位站成立以来3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其中“红树林主要树种造林与经营技术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出版红树林湿地研究的专译著5部,发表论文80余篇。制定了《红树林造林技术规程》和《红树林控制米草属植物技术规程》2项技术规程,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红树林主要树种造林经营技术成果在华南沿海红树林恢复工程中成功推广应用,其中珠海和广东电白分别推广造林10000亩和5000亩;《红树林造林技术规程》为华南沿海红树林营造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红树林专用菌肥(专利)也逐步推广应用,在珠海和电白分别营造推广示范林300亩和500亩,造林成活率提高10%以上;利用速生红树植物替代互花米草的生态控制技术(专利),为华南沿海地区大范围控制互花米草蔓延提供了有效途径和实用技术。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一边旅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小编为您整理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