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北京烟袋斜街

时间:2024/11/21 9:10:16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烟袋斜街位于北京市地安门外大街鼓楼前,其铺面建筑风格朴素并有北京北城特点,是北京北城较有名气的文化街。如今修整后的这条街,两侧建筑朴素典雅,明清传统风格夺人眼目,前店后居的形式呈现出深厚的市井风情和浓郁的老北京特色。这斜街仿佛是一条时空隧道,走进其中你看到衣着时尚鲜亮的游人,呈着不同的肤色,用着各样的语言,寻觅着各式带有深刻时代印痕的玩物抑或饰品,忽然有了一种让你不知道身处何处世在何时的感觉。

  • 门票参考: 免费
  • 开放时间: 全天
  • 适宜季节: 全年
  • 建议游玩时间: 2小时
  • 所在地/隶属: 北京市西城区

一、北京烟袋斜街

  • 烟袋斜街位于北京市地安门外大街鼓楼前,属西城区厂桥地界。
  • 烟袋斜街东起地安门外大街,为东北西南走向,全长232米。
  • 在清末至二三十年代,街内以经营旱烟袋、水烟袋等烟具、古玩、书画、裱画、文具及风味小吃、服务行业等为主,其铺面建筑风格朴素并有北京北城特点,是北京北城较有名气的文化街,曾留下不少文化名人的足迹。
  • 现在烟袋斜街已经和鼓楼,南锣鼓巷等知名景区一样,都是每个在北京的人闲暇时寻找美食,看古玩,赏书画古建筑的好去处。
№目 录
    详细介绍

    烟袋斜街东起地安门外大街,为东北西南走向,全长232米。据说,当时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烟叶装在烟袋中。由于烟袋的需求与日俱增,所以斜街上一户一户开起了烟袋铺。除此之外,烟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只烟袋。细长的街道好似烟袋杆儿,东头入口像烟袋嘴儿,西头入口折向南边,通往银锭桥,看上去活象烟袋锅儿。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以“烟袋”命名斜街,真可谓名副其实。

    位置

    位于什刹海前海东北的一条小巷,是北京最古老的一条商业街,周边的饭店、旅店及其他外贸小店都特别多。

    在清朝时主要经营烟具,装裱字画和贩卖古玩玉器,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距离鼓楼50米)

    从地理位置看,烟袋斜街的形成和发展与鼓楼和什刹海的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有密切的关系。

    烟袋斜街东口在鼓楼前大街路西,其走向自东偏向西北,进东口约50米路北即为大石碑胡同的南口,可通往鼓楼西大街。斜街中部与义溜河沿相通,沿义溜河沿南行可达后门桥。斜街中部南口往西即是什刹海东沿,通银锭桥。斜街西口正中与鸦儿胡同东口相对,自鸦儿胡同西北行即可至名刹广化寺,再沿后海北沿可直达德胜门小市。斜街西口西南即为“银锭观山”之银锭桥,过桥南行为什刹海西沿,过桥西行为后海南沿,斜街西口之东北即小石碑胡同南口,可通至大石碑胡同中间。

    相关传说

    在西城区东北部,地安门以北,鼓楼前脸儿有一条北京城最老的斜街-烟袋斜街,它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为东北西南走向,全长232米。

    据清乾隆年间刊刻的《日下旧闻考》一书记载,此街原名"鼓楼斜街",清末改称"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位于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区内,东起地安门大街,西邻什刹海前海,全长近300米,被列为2007年重点建设的八条特色商业街之一。

    据说,当时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烟叶装在烟袋中。由于烟袋的需求与日俱增,所以斜街上一户一户开起了烟袋铺。这条街上的烟袋铺,大都是高台阶,门前竖一个木制大烟袋当幌子。黑色的烟袋杆儿,金色的烟袋锅儿,这样的标志真可谓生动形象至极。在烟袋斜街的东口路北有一家"双盛泰"烟袋铺,门前竖着的木雕大烟袋,足有一人多高,粗如饭碗一般,金黄色的烟袋锅上还系着条红绸穗,十分醒目。这"双盛泰"的大烟袋真称得上是北京同行业中的头号大烟袋了。

    除此之外,烟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只烟袋。细长的街道好似烟袋杆儿,东头入口像烟袋嘴儿,西头入口折向南边,通往银锭桥,看上去活象烟袋锅儿。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以"烟袋"命名斜街,真可谓名副其实了。

    烟袋斜街的名字越叫越响,一直流传到今天。

    发展过程

    进入烟袋斜街东口约40米,其两侧房基均高出地面1.4米,故东口内之店铺均为高台阶。而在斜街向西北处即大石碑胡同南口处,房基渐比路面高0.5米,至斜街中部南侧至义溜河沿处,路面形成慢坡,说明烟袋斜街的形成与什刹海之河岸变迁有关。六十年代建筑地安门百货公司大楼施工中,曾发现元代海子之石驳岸遗迹,可知其基址原为元代海子的东北岸。所以,烟袋斜街在历史上也曾为海子的水面所覆盖,因长期淤积及历代累积、灰土、垃圾并填土建房,逐渐形成民居和新街巷。因为是沿着海子岸边逐步发展,使街道走向形成斜街,与大都城原规划的棋盘式街巷不同。其南还有“白米斜街”,也是由元代海子之东南岸淤积后逐渐形成的。依我所见,烟袋斜街地面的形成,或在明初,而且是当时什刹海前海东北岸边的一个景区。

    追根溯源

    斜街与漕运

    斜街的形式与元代修通惠河漕粮货物之运有最直接的关系,所以烟袋斜街的繁华发轫于鼓楼西大街。元世祖忽必烈修建大都,布局是“前朝后市”,即从永定门到三大殿是朝,钟鼓楼后是市场,更由于开凿一条360里的“通惠河”,接通南北大运河,使南方货船直接到大都靠岸,各种商品源源不断供应大都市场。

    通惠河建成后,积水潭就成为了港口码头。大米、茶等源源而至,附近船舶如云,商栈林立。为使码头至鼓楼前有一通道,遂在积水潭至鼓楼之间修筑了这条斜街。从布局看,元大都的建设在世界建筑史上是独辟蹊径的创举,城呈长方形,城内东西、南北各有九条干线,街道宽直整齐。惟德胜门至鼓楼这条干线是斜的。但若以实用眼光看,这条斜街却非常实惠,解决了交通急需,缩短了距离,因而斜街不但是北京城内惟一最早的斜街,也成为当时这一带运输贸易的生命线。

    明代以后,城市中心南移,通惠河水道开始淤积堵塞,运粮船已不能驶入积水潭。明清两代虽因漕运的需要多次疏通,然终无复当年之貌。但是斜市街鼓楼西大街包括烟袋斜街却基本保持着六百多年前的格局和模样。

    繁华原因

    鼓楼西大街和烟袋斜街在元代称斜街市,其繁华有赖于两个方面:一是东西达二里之宽的积水潭,吞吐转运南北货物;查《元史·郭守敬传》有“舳舻蔽天”之描述,可见当年之盛况。其二是建于元朝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的鼓楼,当时称为“齐政楼”,又紧临什刹海后海后门桥码头,也是元代遵循《礼记》“前朝后市,左宗右社”所以元大都宫殿在城南,钟鼓楼商业区在城北所设定的商业区。元代地方志《析津志》云:“齐政楼,都城之丽谯也”,“此楼正居都城之中”,如果复原元大都平面图,我们就可以看到,鼓楼加上北面的钟楼确为城之中心。所以《析津志》称之为元大都中“富庶殷实莫盛于此”之地,鼓楼“东南转角街市,俱是店铺”,楼西一带“率多歌台酒馆,有望湖亭,昔日皆贵官游赏之地。”楼左右一带则“俱有果木、饼面、柴炭、器用之属。”

    明初换都北京,明成祖仿效历代皇朝做法,为保持稳定,迁来南方大批商贾富户。由于积水潭一带风景幽静,所以达富贵人在沿岸纷纷修建别墅,因而在连接积水潭和地安门外商业区的斜街上,不仅维持了斜街市南端的繁荣,还应运而生出现一些为达官贵人、文人士子宴饮游乐服务的酒楼。从史料记载中可以查到明代嘉靖年间就出现了有名的天香楼。尽管明中期以后通惠河淤塞、积水潭面积萎缩,交通货运逐渐改成陆路,但仍然没有影响斜街商业区。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商人频繁出入北京,大多居住于德胜门、安定门一带,这很可能是离鼓楼斜街商业区较近的缘故也可能是当时规范指定他们居住之地,自然也方便他们在斜街买卖货物。所以我至今怀疑德胜门外马甸一带就是当年伊斯兰商人的居住之地,因为至今马甸仍是回族较集中的居住区。

    总之,明代城中心南移,码头不存。使斜街也南移,尽管不如元代繁华,但有一个很明显的标志就是繁华中心也变为今天的烟袋斜街一带。这为清代和民国时烟袋斜街的兴盛和繁华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石。

    满族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严格规定商业娱乐不得在内城,由于清朝不像历代那样,取得统治地位,便把前朝皇城焚毁;清朝完全在明朝内外城建都,所以格局基本未变。因而钟鼓楼商业区仍然保存下来,尽管清代已不再依靠积水潭的水路码头。

    贵族化平民化

    钟鼓楼商业区的保存下来,很大程度是因为积水潭尤其是什刹海形成了园林景区。皇城圈的北海水域平民百姓甚至达官贵人均不得涉足,所以各阶层人士便把什刹海当成了休闲宴饮的好去处。一些王公也依此而建府邸,还有一些汉人权要的私家园邸也纷纷挤进,一时使什刹海竟成了王公贵族、达官显赫的云集之处。贵族达官阶层自然豪奢讲排场,开支不菲,这都促成了鼓楼一带商业区的畸形发展。文人学士也要到此处游玩,除此之外便是南城的陶然亭,因而如光绪年间的会贤楼、望湖楼、庆云楼等著名酒楼应运而生,特别是夏季斜街的荷花市场更是车水成龙、喧嚣异常。

    从可以考证的资料看,烟袋斜街最繁盛红火的时间是清代光绪年间,这个名称大约也是此时叫开的。斜街里出现多家饭庄、酒楼、烟铺、茶馆、浴池等。特别是出现了以经营烟具为主的“同台盛”和“双盛泰”两个店铺,据说两店老板曾为那拉代氏通洗水烟袋,于是声闻京华,斜街东口便出现了以烟袋作店幌子的烟袋商店,这两家店在斜街中名声、气派最大,幌子也最醒目,于是老百姓们便称之为烟袋斜街(《北京地区经济史料》,燕山出版社1990年版)。

    有些文章谈到烟袋斜街或以为是为平民百姓服务的,其实不然。烟袋斜街是典型的为贵族官宦服务的高档商业区。比如会贤楼、庆云楼之类;很有气派,档次也高,平民百姓是不会涉足的。莫要小看这条既短又窄的斜街,从最西端银锭桥到最东头烟袋铺东口据说总长为390米,这里竟是古都西装裁剪的发源地——斜街东口有一家“都不昆西装店”,一般平头百姓是不会做西装的,当然西装店的出现最早也在清末,但由此可见它开在此处也是缘于烟袋斜街是高档商业区。比如宣统皇帝溥仪的老师、英国人庄士敦就住在今天地安门油漆座胡同1号。他要做西装,恐怕是会光顾“都不昆西装店”的吧?

    烟袋斜街的平民化是在辛亥革命清廷退位之后,居住在什刹海附近的王公贵族、八旗子弟失去俸禄,又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于是纷纷开始变卖古玩字画,这使得烟袋斜街重新定位,又一次畸形发展,经营古玩的宝文斋、敏文斋、绣古斋、抱璞山房等纷纷落户斜街。那时溥仪还在故宫,仍然使用宣统年号,也有宫里的太监在地安门开设古玩店,货源都是盗取宫内(见溥仪《我的前半生》,群众出版社1964年版)。那时老北京一提“小琉璃厂”便指此处。这时开始形成民俗商业街。

    《宛署杂记.廊头》

    明沈榜《宛署杂记.廊头》条载:“洪武初,北平兵火之后,人民甫定,至永乐改建都城,犹称行在,商贾未集,市廛尚疏,奉旨,皇城四门,钟鼓楼等处,各盖铺房,除大兴县外,本县地方共盖廊房八百一十间半,召民居住,店房十六间半,召商居住,总谓之廊房……”以下尚有修建大、中、小房及各承租人纳钞若干的记载,其中记有:“……海子桥西大房六十四间,……鼓楼西大房六十八间”等,应是明初地安桥及鼓楼西侧官建房舍的最早记载。

    广福观

    现烟袋斜街中段路北有广福观,为明天顺三年(1459年)彭姓太监舍宅始建,应为此地现存的早期建筑。明代,管理天下道教的“道录司”曾设于此观。

    明李东阳《西涯杂泳十二首》有“泳广福观”诗:“飞楼凌倒景,下照清澈底,时有步虚声,隋风渡湖水。”李西涯家位于今什刹海前海西南端(今三座桥一带),当时可以看见广福观在水面上的倒影,可知广福观前尚无房屋掩挡,倒影映于水面,似也说明烟袋斜街之前身形成于明代中叶以后。

    清雍正年间重修,改名孚佑宫。光绪九年(1883年)改建山门,民国后又复称广福观。观坐北朝南。依次有山门、前殿、后殿及西跨院(又名白云仙院)。2007年随着烟袋斜街特色商业街建设工作的推进,广福观开始腾退、修缮,2008年对外开放

    变迁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张爵著《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载:“日忠坊二十二铺,北安门西,廊房,旗房,越海子桥,真武庙,火神庙,银锭桥,打鱼厅斜街……”打鱼厅应是元、明时期管理海子捕鱼的官厅,证明在明嘉靖之前形成街道后曾以管理海子的官厅命名,却未见地安门外白米斜街的记载。但明万历二十一年(1542年),沈榜编著《宛署杂记.街道》记有:“北曰日忠坊,一铺曰白米斜街、曰观音堂、曰皇墙下街,二铺曰鼓楼下大街……,”其时白米斜街已见记载,当时的打鱼厅斜街或已包括在鼓楼下大街之内,也有可能所记即是鼓楼下斜街,打鱼厅斜街已经更名为“鼓楼下大街。”

    查乾隆十五年(1750年)《京师全国》,当时烟袋斜街已称“鼓楼斜街”。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吴长垣编著《宸垣识略》中,仍引《日下旧闻》谓:“鼓楼……西,斜街过凤池坊……”之说,此斜街也应是烟袋斜街的地方。吴长垣久居北京,当时是据实地考察后所引用的。

    过去有传说,烟袋斜街因街道的走向形成如烟袋:东口为烟袋嘴,西端至银锭桥似烟袋锅。此说似较牵强,其形象不仅并不全似烟袋,且其名初为打鱼厅斜街、鼓楼斜街,最后才演变为烟袋斜街是另有原因的。

    清兵入关后,满、蒙、汉军三旗,官员、兵民大多有吸烟的嗜好,烟铺也兴盛起来。鼓楼前即有北豫丰烟铺。地安门外路东有南豫丰烟铺,专卖抽旱烟袋的关东烟、旱烟叶、兰花烟、抽水烟袋的“锭子”、“皮丝”烟,也有闻的鼻烟,还代卖槟榔、豆蔻、砂仁等。烟具另有山西人开的烟袋铺专卖。烟袋铺开在鼓楼斜街东口内,门外立有巨大的烟袋招幌,高约1.5米,木质,金漆烟锅,锅内刷红漆,烟锅外缘系红布幌穗,烟袋杆刷黑漆仿乌木,烟袋嘴刷白漆画绿斑仿翡翠,十分引人注目。北京曾有“鼓楼前的大烟袋——一窍不通”的歇后语。这类歇后语多流行于清代后期。所以烟袋斜街是因烟袋铺的招幌而产生的俗称。以后为了与鼓楼西大街区分开,官方也将鼓楼斜街改作烟袋斜街,作为正式街名。这应是在道光、咸丰前后(1821~1861年)的事。

    店铺

    烟袋斜街内的店铺自清末民初,各阶段变化很多,烟袋斜街东口北侧把角,为洪吉南纸店,规模较大。

    也在店内裁制传统的纸制品,卖年节用的神码、黄白烧纸,也卖学生的文具用品。斜街东口南侧为公和魁清真饽饽铺,大街上三间门面,在烟袋斜街东口路南正是该店制作间,因房基高,必须上到窗前高台上,可隔窗看在糕点上用糖作花样。

    烟袋铺

    对面路北是一连两家烟袋铺:一为恒泰号,另一家为双盛泰,均是山西人开设的。由此可见,这种同业因比邻,是以质量和信誉取胜的竞争吧!烟袋铺不只是卖成品烟袋,而且还备有各类烟袋杆:乌木的、犀皮漆的(漆花纹红黑相间作不规则圆圈相叠,极似松鳞,当时珠市口有专门生产此类漆烟袋杆的作坊)、凤眼竹杆;烟袋锅有黄铜的、白铜的、蒙古式带花纹的;烟袋嘴有料器的、玉石的、瓷的,大小长短不等,可按各人爱好装配。还有各式烟袋荷包,山西“一口香”的小铜烟袋,以及普通的铜水烟袋,早期还卖火镰、火石及艾绒。当然,门外檐下的大烟袋幌子是最惹人注目的。

    钟表铺

    紧靠烟袋铺是一间专修钟表的钟表铺,过了钟表铺就没有高台阶了。大石碑胡同的南口,其西侧路北为鑫园澡堂,澡堂门外西侧为一座小龙王庙,庙前有一口井。据说井很古老,是元代的。庙与井均已无存了。庙两侧为一间专卖毛笔的店面,窗外小桌上陈列两支特大号的抓笔,隔窗可见技师制作毛笔。笔店两侧为始建于明代天顺三年(1459年)的广福观原址。30年代该庙为烟袋斜街7号,庙内仅有两位道士,住持名李国玺,当时曾有安庆水会设于观内。四十年代住持为明慧道长,曾为华北道教总会负责人。后来广福观已论为民居大杂院,庙西侧有义信厚裱画店,门外挂有卷轴画的幌子,路北的很长一段均为风味小吃。

    餐饮

    据徐文玉先生所作《忆烟袋斜街》一文,记有东顺包子铺、义和轩酒馆、王金波早点铺、何记杈子火烧、及温姓、丁姓、震阳春烧饼铺、李二炸虾等。炸虾是经常在住房外用小车支摊,支一大布伞。在这一趟小吃店之间有一很有名气的裱画店——黎光阁裱画铺,开业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裱画料精、工细,画家溥心畲、齐白石及一些名收藏家也常来光顾。技师王殿俊,技术极高,后来还专门仿制清宫如意馆臣字款的画及手卷等。当时鉴定家称为“后门造”。斜街西口路北有一较大的油盐粮店,在西把口原为青菜店,后改为杂货铺,其北侧是小石碑胡同南口。

    斜街西口路南,有一个两间门面的豆腐房,门外窗边有一只埋入地下的大缸,压豆腐的水流入缸内,冒着热气,气氛很浓。其东边一排多为什刹海东沿铺户的后门,至斜街南侧通义溜河沿北口西侧,有较大的山东福山庆云楼饭庄,为二层楼,楼上雅座隔扇窗外有带栏杆的平台,面对什刹海,可观赏四时景色。义溜河沿北口东侧为温记染坊,门外立有晾衣物的高架子,再往东有双龙盛弹棉花店,又东侧有数家古董及书店。

    据周肇祥民国十三年(1914年)记:“烟袋斜街近来古董铺漆之不已,东城外国人常出没故也,然亦无甚佳物,内监之逐,官窑小品已绝迹矣。”所记指辛亥革命后,满清贵族、官员逐渐没落,多有贱值变卖古董、旧物者,古董商亦有从附近德胜门晓市收得俏货获暴利,又有北京政府新贵、军阀附庸风雅,卖古玩装点门面,洋人大肆搜罗攫取我国古物,古董商皆视烟袋斜街为生意兴隆之地,先后开设太古斋、抱璞斋、松云斋、宝文斋等,多为一间门面,错落设于烟袋斜街中部南侧一带,中部南侧面对广福观有同和假发店,窗内陈列各式假发,门外高挑一束青丝发。其东邻为振兴理发馆,一间门面,两侧挂木制红白蓝的理发馆标志,显得有些土气。其旁为中和当,该当铺为斜街内唯一洋式水泥镶花瓷砖的高耸门面,仍挂老式带红布幌穗的钱串标记,门内有一大“当”字,他的东邻是蕴宝斋吕姓古玩店,店门外悬有英文招牌,两间门面,门外放有近一米高的石造像。是较大的古董店。

    古董店

    周肇祥在日记中多次提到在此店购得宋瓷佛像,双鱼镜,古印章等。蕴宝斋之东有两家西服店,其中以潘步昆西服店历史较长,但当时穿西服的人太少,到这里做西装的人更少。当时,多承揽学校集体为学生作制服的生意。其店门外两则竖立画有西装男式的全身像招牌。再东侧即是有高台基的公和魁饽饽铺的厂房窗户了,且此处已至烟袋斜街东口路南。凭记忆记述斜街内商铺的大体位置,因时隔多年,多有忽略及错置者。

    整复

    烟袋斜街在50年代以后,逐渐冷落,许多商店均变为民居,老字号仅存鑫园澡堂,广福观内曾有一家裱画者。西城区为了恢复烟袋斜街的文化风貌,正在修建整复,这是好事。

    据我观察,对古文化街的恢复,往往是忽略了街道发展历史的沧桑。一条街的形成和发展,往往经过十几年、几十年、上百年,其间均留有不同时代的痕迹,反映了不同时代经济、文化、社会风习等内涵。一条街是历史的载体,而且通行的作法是全面起动,大兴土木,使古旧破败的街道突然旧貌换新颜,整旧如新,甚至拆旧建新,动辄斗拱翘檐,金碧彩画,虽说也是古典民族形式,但总归是千人一面,将原有的历史面貌一扫而光,全无各阶段历史内涵,将古街道改造成影视城“明清一条街”的档次。这是非常可惜的,有如古铜器去锈,紫檀家具刷漆。

    真正的古老街道是名城历史的载体,舍去历史痕迹还有什么价值?旅游者、国际友人参观瞻仰的是悠久的历史、文化、名迹,对看一些全新布景是失望的。

    恢复古老的文化街,应是慎重、严肃、认真的经过考证,像对待古文物一般,恢复原貌,整旧如旧,把有百年历史的烟袋斜街,恢复为具有老北京城历史风貌的古文化街,是大家所期待的。

    文化名街

    北京什刹海烟袋斜街于2010年11月10日正式由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单位授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作为继2009年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国子监街被授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后第二个被授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项目,烟袋斜街将着重打造京味文化和民俗文化突出的商业旅游特色街。 烟袋斜街位于北京地安门外大街鼓楼前,什刹海前海北侧,全长约232米,宽5至6米。烟袋斜街始建于元朝,清末这里主要经营烟具、装裱字画和古玩玉器。商业业态有以工艺品、服装服饰为主的零售业和以餐饮、酒吧及经济型酒店为主的住宿餐饮业。专家认为,烟袋斜街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得益于其胡同肌理没有改变,基本建筑风格没有改变,居民生活的延续性得到传承,其富含历史文化信息及城市记忆的历史街区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当代诗人叶宝林游览烟袋斜街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七律《烟袋斜街》:

    后海波寒柳雾凉,一根烟袋点残阳。

    银桥可载西山重,老店犹飞爆肚香。

    梦落鼻壶闻烂醉,魂游瓦巷转悠扬。

    斜街更比烟竿短,几步明清岁月长。

    门票价格: 免费

    现状

    如今修整后的这条街,两侧建筑朴素典雅,明清传统风格夺人眼目,前店后居的形式呈现出深厚的市井风情和浓郁的老北京特色。这斜街仿佛是一条时空隧道,走进其中你看到衣着时尚鲜亮的游人,呈着不同的肤色,用着各样的语言,寻觅着各式带有深刻时代印痕的玩物抑或饰品,忽然有了一种让你不知道身处何处世在何时的感觉。上还有很多四合院和三合院,不但是北京一条古老的商业街,同时也是古老的文化街。

    烟袋斜街走到尽头便是后海和前海之间的银锭桥

    可选择步行或者乘坐人力车游玩,也可自备自行车

    交通信息

    公交

    乘坐5、60、107、124、635路公交车鼓楼站下车步行202米即到。

    地铁

    乘坐地铁二号线鼓楼大街站下。

    乘坐地铁六号线南锣鼓巷站下或北海北站下。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Jane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北京烟袋斜街】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北京烟袋斜街 小编为您整理北京烟袋斜街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