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川洞庵天坑

时间:2023/4/15 11:41:09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川洞庵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曾家场镇以南约3千米的川主山,海拔约1400米。由于地下岩溶水作用,川洞庵形成天坑、瓮形竖洞和天生桥三绝共生的地质奇观。川洞庵属白垩纪地层,它由两级漏斗组成,即天坑和瓮形竖洞。天坑长宽约为100米,深约50米,坑内容积约50万立方米,是川北地区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高山天坑;而瓮形竖洞成因类型和形态特征国内罕见,规模令人称奇,观赏和研究价值很高。

  • 别名: 川洞庵
  • 门票参考: 50元
  • 开放时间: 8:00~18:00
  • 所在地/隶属: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曾家山
№目 录
    详细介绍

    川洞庵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曾家场镇以南约3千米的川主山,海拔约1400米。由于地下岩溶水作用,川洞庵形成天坑、瓮形竖洞和天生桥三绝共生的地质奇观。川洞庵属白垩纪地层,它由两级漏斗组成,即天坑和瓮形竖洞。天坑长宽约为100米,深约50米,坑内容积约50万立方米,是川北地区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高山天坑;而瓮形竖洞成因类型和形态特征国内罕见,规模令人称奇,观赏和研究价值很高。竖洞洞顶天窗流水潺潺,水珠下落过程中散为水雾,阳光照射,五彩缤纷;洞底水池与暗河相连,雨季池中水深约2米,冷暖气流在天坑交融形成氤氲之气,蔚为壮观。

    川洞庵周围青山叠翠、绿树环绕,栈道凌空、曲径通幽,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为旅游观景必去之地。

    景区特点

    距广元市朝天区城东42千米的曾家镇响水村川主山脚,绿树掩映着一个巨大的天坑,那就是川洞庵。川洞庵是一种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集地质塌陷、地下溶洞、暗河于一体,适宜于探险观景和地质科考。

    世世代代很少走出大山的当地人,并不知道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那个地方竟然会是一处世界奇观。

    他们将天坑称之为“洞”,是因为在天坑的底部,有一个巨大的溶洞,洞口不大,进去之后却豁然开朗。可容纳数千人的洞底又是一个深约百米的天坑,抬头仰望,一束阳光从溶洞顶上天然形成的巨大圆形穿洞口上直射下来,形成百米光柱,透过光柱,蓝天白云清晰可见。坑内天窗流水潺潺滴下,散为水雾,阳光照射,彩虹缤纷,玉珠落盘,颇为壮观。洞内另有白莲教当年抗清而遗留下的营垒、炮台遗迹。

    2014年,川洞庵景点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等评为“四川最美观景拍摄点”。

    川洞庵所在的曾家山,由于雨量充沛,常年云遮雾绕,即使在炎炎夏日,川洞庵也冷气浸人。

    说到川洞庵,不能不提这里的漏斗群。川洞庵共有大大小小漏斗12个,囊括各种类型,堪称一座天然的漏斗博物馆。其中,最大的飞天宫属世界级大漏斗,飞天宫容积约0.16亿立方米。天气晴朗时走入漏斗内,阳光自头顶倾泻而下,似月光般柔和,堪称奇景。此外,还有将军桥、会仙桥、望月台、仙女池、飞天宫莲池、烟云洞等自然景观。

    更鲜为人知的是,这片宛如仙境之地,因其幽僻险峻,曾发生过多次大战。清嘉庆二年,农民起义军首领王聪儿率领大军驻扎洞中抵御清军,凭着险要地势,使清军久久未能攻克。如今,当年抗御清军所筑的寨门和炮台仍留存洞口。另外,这里也是当年白莲教设立分教和传教授徒之地。川洞庵内的观音像、弥勒佛像等留存至今。

    这里还是红军在曾家山地区初建根据地时议事的秘密场所。

    1933年6月,红军进入曾家山地区,在川洞庵望月台召开了秘密军事会议,制定了“清匪、减租,建立苏维埃”的行动方案。同年7月,红四方面军73师在朝天境内建立了中共嘉陵县苏维埃李家坝区苏维埃委员会和李家坝区苏维埃政府。

    主要景点

    将军桥

    将军桥又名天生桥,是一座天生的石桥,石桥长约6米,宽1.5米,桥面厚约1米,是一块齐整的巨石横跨于两端的石壁,呈拱形,可与现代钢筋水泥桥梁相媲美。

    将军桥是石灰岩经流水长期侵蚀后,底部塌陷而形成,是大自然巧夺天工馈赠给人类的艺术品。该桥因当年清朝官军首领带领部队在这里围剿驻扎于坑底飞天宫的农民起义军而得名。

    会仙桥

    会仙桥由一座天生桥和溶(岩)洞组成,位于天坑西北部的半坑绝壁上。有的地方宽大平坦,其中一个大岩洞能容纳上百人活动,曾被当年的红军作为了秘密会址。

    苏维埃会场遗址

    在中国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山高林密、地广人稀的曾家山,曾经是红四方面军活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1933年,红军进入曾家山地区,因地势险要,徐向前部经常在这里举行秘密会议,“清匪、减租,建立苏维埃”的行动计划就是在此处制定出来的。现仍留存有红色革命遗迹。

    烟云洞

    烟云洞在天坑底部,位于骆驼山脚下。烟云洞是一个半月形洞,由地下河溶蚀而成,面积约400平方米。烟云洞溶洞分布于2.5亿年前的中二叠世灰岩中,它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侵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由于碳酸氢钙可溶于水,就造成石灰岩的不断溶蚀,空间逐步形成和扩大。

    烟云洞洞口峭壁嶙峋,顶部有飞瀑下泻,犹如串串玉珠垂帘。深不可测的洞内有众多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洞底能听到水声轰鸣却不见流水,暗河流水与不远处的飞天宫相通。

    飞天宫

    飞天宫位于天坑底部东面旁边的石壁内,一个与主天坑相连的独立的穿山溶洞(当地人习称这类溶洞为穿洞),也是川洞庵天坑的最低点。

    飞天宫又名瓮形竖洞,高50米,分为天眼、平台、莲花池三层,中间大,两头小。第一层是石灰岩塌陷而成的天窗,面积约100平方米,第二层为平台,约3000平方米,第三层为平台中央塌陷形成的椭圆形池子,面积40平方米,深约10米,底部有溶洞,水流由此渗入地下暗河。

    顶部天眼有山泉倾泻,当阳光照射时,洞内气体升腾,犹如飘飘起舞的仙女升天,故名飞天宫。据说这里还是当年白莲教的隐蔽营区,洞口还修建了石寨墙,安放有御敌的大炮。飞天宫内面积很大,可同时容纳成千上万的游人驻足参观,现建有环形栈道和观景平台。

    攀云梯

    攀云梯是一条人工搭建的木梯栈道,整条栈道全部由粗壮的圆木头和厚实的木板搭建而成,长约500米,呈“Z”形走势,从天坑底部一直蜿蜒迂回、曲折延伸到顶部,如同一挂天梯攀上云端。这也是出入天坑的道路。

    由于木梯顺着坑壁搭建,有些部位的梯子就十分陡峭、曲折。体力不太好的游客,需要在整个栈道上歇上几次,才能走出这个天坑。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城市琴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川洞庵天坑】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川洞庵天坑 小编为您整理川洞庵天坑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